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课程开发
14561500000010

第10章 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案例(4)

在这条三不管大街上,最大的建筑物就要数“露天仓库”了。这座露天仓库是用来存放啤酒的(八成是假的),他们把许多装着啤酒的箱子放在一起,大概有两层小楼那么高,正好放在人行道上面,把本来就不宽的人行通道堵个水泄不通。这样,行人只好到机动车道上走,极大地影响了交通。在仓库旁边有个用帆布搭起来的小房子,不足两平方米,别看这房子简陋,它的用途还不小呢!既是整个仓库的办公室,又是全体员工的宿舍,真是个“多功能房”呀!

在离仓库几十米的一座铁路立交桥下,便道上堆满了垃圾,墙角上的一个从铁路往下排水的管子早已被偷走,所以每到下雨天,雨水只能顺着墙流下来。现在,墙上已经有了一道非常明显的黄色水线。

在仓库的后面,垃圾如山,许多小贩竟然把成袋的玉米皮扔到这里,显然,大家已经把这里当成了一个垃圾站!由于年久失修,人行道上已长满野草,密密麻麻,有的竟有一人多高!

我真希望这三个区的政府能尽快协调,好好管管这该管而不管的地方——“三不管”大街!

隋思聪同学研究《为我们默默奉献的人们》,他关注学校工友、食堂师傅的工作,采访他们,为他们拍照,还和总务老师交谈,搜集了大量数据。一天早上5点多钟,他与师傅们同时来到学校,追踪采访了食堂一次做炒疙瘩的全过程,投多少料,用多长时间,他都做了细致地统计(见下面的“用料表”)。师傅们朴素的感情,崇高的境界深深感染了他,在课题报告中他写道:

隋思聪同学统计的一次炒疙瘩用料表(1)(主料)面粉100斤

黄瓜85斤

胡萝卜65斤

肉40斤

青豆30斤

共计320斤

隋思聪同学统计的一次炒疙瘩用料表(2)(作料)葱4盆

姜3盆

酱油6瓶

料酒3瓶

盐1小桶

注:桶高30厘米、直径40厘米。

“在茫茫的森林里,小草和大树默默地生长,为大自然献出了绿色;在高高的山坡上,野菊花默默地生长,为秋天献出了金黄……。它们装点着我们这颗绚丽多彩的星球。

在我们的学校里,是谁像小草、大树和野菊花一样在默默地奉献?……谁是我们身边默默奉献的人?

带着好奇心,我准备弄出个究竟。从秋天到冬天,历时3个月,经过一番认真的观察,我得出了结论:

在小学生活了5年,老师的面容可以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也时不时地能看到同学们的笑脸。但是提起工友师傅,我的印象中却仿佛都是他们的背影……课题研究结束了,我仍然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因为,名和姓虽然重要,依然会被时间冲淡;但他们的精神,他们默默奉献着的背影,却会伴随我的一生。”

(4)学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提高了

在研究过程中,孩子们使用计算机的水平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会了上网搜寻、用计算机录入、排版、打印、扫描图片等,高手还学会制作网页,做小网站的编辑。动画片课题组在DIC国际合作项目第一届年会上展示的图文并茂的资料集,就是两个10岁的孩子编辑、排版、打印的。现在,就连老师教学用的软件,以及开家长会时使用的演示文稿,常常都是由学生制作。

“小博士工程”不仅锻炼了学生,也使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老师之间相互学习,师生之间教学相长。

可以说,探究式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一种极好的学习方式。

三、尚需解决的问题

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毕竟是一种全新的事物,他们的研究也只是刚刚起步。目前还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有:

(1)课程评价问题

他们将“小博士工程”纳入正式校本课程,只有半年时间,对这一课程的评价的研究刚刚开始。对于开题、搜集资料部分定出了细致标准,其余还要随着课程的深入进行,不断探索。

他们有些班级,已经在试行一种质性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但教师的时间、精力,也出现许多冲突。

(2)教师培训问题

这门课对于教师来讲,实在太生疏,特别是小学老师本身科研意识有待增强,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必须在实践中培养出一支能够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师队伍,这项课程才能焕发出更大活力。

(3)学校硬件配置问题

他们学校是教育部第一批命名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应该说硬件配置是比较过硬的,但仍然感到还需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改进:

①网络问题

小课题研究需要搜集大量信息,许多要到网上搜索。学校现在虽然实现了计算机联网,随着课程深入发展,学校投资使每个办公室、每间教室,及两个机房的计算机,都实现了可以随时上网,还仍然感到不够用。

②图书馆软硬件配置问题

由于他们学校地处北京市中心,寸土寸金,空间有限。图书馆藏书受其制约,学生阅览空间受其制约,所以难以满足学生查阅资料的需要。现在图书馆实行计算机管理,但只是很初步的,数据库的建立还需完善,要达到像我们在大学时那样,可以随时输入一些必要信息就可以查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资料,还需要再努力。

③教师、家长过多介入问题

尽管一再强调,有些教师、家长受传统习惯影响,或功利思想作怪,仍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以太多的“帮助”,使学生不能自己放开手脚,对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形成障碍。有待进一步与教师、家长形成共识,及评价方法改革使之发挥正导向作用。

第五节专题研究课教案示例

一、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的基本框架特点

二、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的编写特点

三、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与现行教材的比较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规定,课程总体框架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思想政治被列入人文与社会这一学习领域,包括四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相对应四本必修模块教材和六本选修模块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统一编写出版。

一、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的基本框架特点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各课程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8个学分,设4个课程模块;选修部分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共12个学分,设6个课程模块。必修模块的学习主要在高中一二年级完成。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

课程结构课程内容

必修必修1经济生活

必修2政治生活

必修3文化生活

必修4生活与哲学

选修选修1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选修2经济学常识

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一)必修教材的基本框架

必修课程教材共设四个课程模块: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其中,“思想政治1、2、3”分别讲述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领域的常识,以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的意义,是整合这三个课程模块的核心概念。“思想政治4”的哲学知识则是上述三个模块内容目标的支撑,即认识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领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求真务实,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是整合这个课程模块的核心概念。

必修课程的内容及核心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