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理性的光芒
15046000000021

第21章 平凉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谢鹏国

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致力于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开发产业,累计解决了2亿多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在中国历史上和世界范围内都是了不起的成就,充分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其温饱的标准还很低,在这个基础上实现脱贫、进而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需要一个较长期的奋斗过程。至于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落后状况,缩小地区差距,更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

一、新世纪初我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

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我区扶贫开发工作,在地委、行署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利用国家和省上投入的4亿多元专项资金和省、地、县帮扶单位筹措的5000多万元帮扶资金,致力于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落实领导责任制,着力改变基础条件,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贫困人口科技文化素质,走过了艰辛的道路,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庄浪、静宁两县由过去单纯分散救济式扶贫转向区域性重点扶贫,经过三年停止植被破坏,发展商品经济,改变生产生活条件,取得了初步成果和区域性开发扶贫的经验。第二阶段,平凉、华亭、崇信三县列入全省“老、少、边、穷”重点扶持行列,全区扶贫工作由过去的区域性重点扶贫转向输血、造血相结合的开发扶贫。通过农业基础建设,种、养、加乡镇企业、劳务输出、实用技术推广等综合开发,贫困面较大幅度下降,为全区整体基本解决温饱打下了基础。第三阶段,按照全省“四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总体部署,全区以“一带两片”贫困人口为重点,由过去的输血、造血相结合开发扶贫转向到村到户的开发式扶贫,通过实施温饱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集雨节灌、区域性产业开发、科教扶贫、智力开发、全社会帮扶,使全区5个贫困县(市)、82个贫困乡、621个贫困村、67.24万人基本解决了温饱,贫困面由1983年的46%下降到3.3%,全区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阶段性目标。

以世纪交替为标志,我区扶贫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扶贫开发的任务来看,全区已基本完成了解决温饱的阶段性任务。但巩固温饱成果,实现稳定解决温饱和脱贫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一项长期任务。通过十多年的扶贫开发,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对今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许多不利条件。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全面推进市场经济,农业保护政策将会受到一定的冲击。而新世纪扶贫开发的主要扶持对象是低素质的贫困群体。这些贫困群体主要表现为局部性的集中连片贫困和零星的插花贫困。

(一)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目前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的还有18.82万人,占全区农业总人口的10.1%。这些贫困人口80%的居住在关山林缘一带(泾川、灵台、华亭、崇信、平凉27个乡镇)和平凉、泾川北部山区(平凉、泾川8个乡镇),自然条件差,地形地貌复杂。目前勉强实现了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房住的最低标准,其中一部分温饱很不稳固。

(二)基础设施落后,稳定解决温饱难度大。“一带两片”区域内至今还有1乡6个村94个社不通电,14村233个社不通路,8村40个社人畜饮水困难。仍有100万人没有稳定解决温饱,遇灾返贫面较大。据统计,2000年全区返贫12.69万人,占全区农业总人口的6.8%。

(三)投入力度不平衡,插花贫困问题突出。在崇信、泾川、灵台、平凉、华亭等县(市)内,有35个乡(镇)由于投入相对少、扶持力度小,农田水利等生产条件差,交通,农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差距较大。部分贫困户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整县来说,泾川、灵台过去是条件相对较好的县,由于资金投入少,部分乡村水利设施、道路、人饮工程等无力改善,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林果、畜牧等产业缺少资金扶持,增收份额少,粮食产量低,至今温饱得不到解决。目前,五县(市)插花贫困乡村还有384个村、8.05万人没有解决温饱。

(四)经济结构单一,增收渠道少。尽管大部分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但只是初级的,处于低层次的不稳定状态,贫困户花钱主要靠单纯种粮和季节性的劳务输出所得。就全区而言,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99.92元,其中劳动者报酬收入236.5元,占16.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为1114。33元,占79.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牧业仅占12%左右,从事以服务业为主的非生产性纯收入占6.6%。在种植业中,粮食又占67.8%。这种收入格局表明,我区农民增收渠道单一、领域窄,对种粮的依赖性很强,难以摆脱“无灾小返贫,大灾大返贫”的恶性循环。

(五)文化科技教育落后、医疗设施差。由于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科技意识差,教育落后,思想观念守旧,农业实用术的普及推广率低,直接影响着贫困乡村脱贫步伐。全区有20%的村小学校舍破烂、教师不稳定;相当一部分贫困户,因交通、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无力支付学费。贫困村医疗站、卫生院(所)点少、药品短缺、医疗人员缺乏,看病难、买药难、治疗难依然存在。新世纪的扶贫开发也存在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继续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地委、行署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二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贫困乡村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卫生、交通、通讯等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三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的加快,为贫困乡村农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提供了广阔空间。四是多年扶贫开发使我区贫困乡村的广大干部群众积累了一整套扶贫开发的经验,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础。

二、我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根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精神以及我区“十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今后10年我区扶贫开发工作要继续贯彻落实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不断改善基础条件,扶持发展增收产业,坚持解决温饱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到村到户帮扶与整村整区域推进相结合,农业综合开发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相结合,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与技术引进推广相结合,加快全区稳定解决温饱步伐,努力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总的思路和对策是:

(一)以改土、兴水、抓生态为重点,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存条件。今后扶贫项目的安排,50%的资金重点用于梯田综合开发、小型水利、集雨水窖等建设。一是梯田建设。要把扶持的重点放在人均不足2亩的贫困村社,在坚持一年四季常修的基础上,提高质量,为小型水利和集雨节灌的配套以及结构调整、产业开发奠定基础。集雨水窖,要把实施的重点放在贫困村社,鼓励支持种植经济作物和特色小杂粮等,提高效益。二是水利建设。有水源的地方要合理规划,兴建一批小提灌、小塘坝,新打一批机电井,增加保灌面积。围绕草畜、果菜两大产业基地,论证、新上一批百万元以上的大中型水利工程,积极创造条件列建庄浪竹林灌区、静宁河西井灌等工程的建设。三是基础条件建设,对至今未通电、通路的贫困村,在资金上给予优先扶持,同时进一步加快通讯、广播电视等设施建设。对全区“一带两片”区域内地处偏僻深山、单丁独户居住、生存条件困难的1508户、7200个贫困人口,安排一定的资金,采取县内移民的方式,逐步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困难。四是生态环境建设。扶贫开发决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把扶贫开发与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草)结合起来,与“四荒地”的开发结合起来,保护环境与建设美化环境同步推进,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特别是一些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要向环境条件恶劣的贫困山区倾斜,尽快改变穷山恶水的面貌。

(二)以贫困村为单元,整村、整区域推进,集中攻坚,着力提高扶贫效率。按照省扶贫办的总体安排,1998年,在静宁县李堡村实施了以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推广、产业开发等为重点的整村推进示范点建设,在一个村,同时开展山、水、田、林、路等项目,种养相结合,教育、文化、卫生、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发展,采用各种适宜的扶持方式和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组装配套、综合运用,取得了成功经验并在全国扶贫系统介绍、推广。今后在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上,建议采取激励机制,加大力度扶持,但要坚持严格验收、严格审计、不断完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不要贪大求全,基础设施部分,建设标准不要太高档,要符合农户自身和生产实际,一定要在科技投入上高标准,严要求,突出项目科技含量,提高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我区计划用20年时间完成 600个村的整体开发,每年需要安排30个村。这个项目需要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有关业务部门的配合,才能抓出成效。

(三)以地膜玉米、坑种洋芋为主,认真实施地膜粮食工程,着力解决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粮食生产,这是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要继续实施“温饱工程”,压夏扩秋,压劣扩优,扩大地膜玉米,坑种洋芋以及小杂粮等优质高效作物面积,努力提高“温饱工程”的效益。采取措施尽快更新换代农作物品种,积极推广种子包衣、地膜覆盖、膜侧种植等技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力争全区粮田面积调整到400万亩,经济作物200万亩。到2005年,贫困户人均占有粮食达到400公斤以上。

(四)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面向市场,培育、壮大增收产业,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是搞好本世纪扶贫开发的关键措施。一是在坚持扶贫到村到户的基础上,按照全区百万亩水果、百万亩干果、百万头肉牛、百万亩草的产业目标,进一步扩大规模,走区域化、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把这些产业做大做强。围绕上述产业,每年用20%的扶贫资金,引进优良品种,推广高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力争每县建立起1—2个销售上亿元的产业。各县(市)、乡(镇)要结合各自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生产习惯,扶持发展一批区域特色产业。静宁重点发展养猪养鸡,庄浪油料、生猪,华亭药材、干果,崇信果菜、小尾寒羊,平凉市果菜,泾川瓜菜,灵台药材,通过数十年扶持,使贫困户户户有一项稳定增收的产业项目。二是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贫困乡村非农产业发展。贫困乡村要把兴办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积极发展种养企业和能够帮助农民解决卖难问题的贮藏、保鲜、包装、销售等流通企业。全区重点抓好果袋、果酒、精淀粉、牛肉、制革等龙头企业的机制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走品牌兴业的路子。同时依托现有建筑企业,巩固发展劳务基地,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多方联系,牵线搭桥,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渠道,扩大输出量。适应新的劳务市场需要,加强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三是从各县(市)实际出发,把小城镇建设同乡镇企业开发区、东西合作示范区建设结合起来,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密集区建设结合起来,同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兴建、完善、提高一批小城镇,促进贫困乡村经济全面发展。

(五)以扶贫扶志、扶贫扶智为根本,加大科技培训力度,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进一步建立健全贫困乡村的科技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培训、示范、推广、服务的职能,多层次、多形式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年培训乡村干部和农民技术员2万人(次),贫困户5万人(次),不断提高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的文化水平。投入一定量的资金,使贫困村村村有小学、有专职教师、有校舍、有教学用具,保证适龄儿童至少能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杜绝和减少新文盲产生。在总结、推广静宁县实施国家财政支持科技扶贫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每年重点引进、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增加农业科技含量,用高投入、高起点、高科技武装现代农业。力争2005年80%的贫困户有1名持证技术员,使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达到35%以上。逐步改善贫困乡村医疗卫生条件,解决边远山区贫困户缺医少药和看病难的问题。

作者单位:平凉地区扶贫办

省委党校99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