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新
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可以说,重视农业、加强农业对于我们这样不发达的农业省份来讲是一个长期不变的主题。如何结合实际,把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好、落实好,在多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创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当前农业战线上的重大课题和艰巨任务。下面就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
把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跨世纪的发展目标,首要的问题是必须对农业生产力水平、农村经济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要有一个客观、科学的分析,也就是说,对形势要有一个准确的估价和判断。这是考虑今后发展任务的基础,也是探讨发展制约因素和制定对策措施的前提。那么,对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怎样评价和判断呢?从总体上分析,可否这样说,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发展温饱型农业的成功之路,已进入这样一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飞跃全面完成,第二个飞跃已经开始,正在向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全面推进。尽管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道路已开通,前景已明朗。具体讲,基本的判断有这样三点:
(一)粮食压力得到缓解,农产品短缺的局面基本结束,增产不增收的问题突出出来,农村工作的主要矛盾开始由缓解粮食压力转向增加农民收入。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分析。
从粮食生产讲,吃粮靠调进的历史结束了。改革开放前,我省正常年景下每年要调进粮食6~7亿公斤,最多的时候调进13亿公斤。现在我省的粮食产量已由78年的102亿斤增加到174亿斤,尽管粮食生产随天时好坏有所波动,但基本稳定在150亿斤以上,全省粮食库存达到88亿斤,接近改革开放初全省粮食生产总量。这是甘肃历史上没有过的。据中部和陇东地区典型调查,农户存一年以上粮食的占总农户的70%左右,其中有两年以上口粮的占20%左右,个别农户存足三年以上口粮,这也是中部和陇东没有过的。
从肉类、蔬菜生产讲,吃菜吃肉靠调进的历史也结束了。全省肉蛋总产量已达102万吨,比改革开放初增加90万吨;蔬菜总产量已由1980年的58万吨增加到345万吨,成为全国西菜东调的重要基地。尽管每年也从外地调入一部分肉类和蔬菜,但比调出的量要小得多,属正常的品种调剂。
从农民收入讲,由于受市场、结构、品种、流通和比较效益等方面的影响,增产不增收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不少地区已是“家里粮满仓,手头钱紧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80年代初的全国倒数第三变为连续多年倒数第一,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趋缓,而且有递减之势,扣除物价因素,增幅很小。如:1994年比1993年增28.6%,1995年比1994年增22%,1997年比1996年增9.94%,同时与全国的差距拉大:1980年差距为38元,1990年相差255元,1995年相差694元,1997年相差880元。按地区划分只有河西4地市(除武威地区)超全国平均水平,其余10个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解决温饱的目标可以如期实现,巩固提高脱贫成果向小康推进的任务突出出来,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由突出解决温饱转向巩固提高脱贫成果,努力向小康迈进。改革开放初的197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01元,全省贫困人口有1254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4.5%,到93年制定“四七”扶贫攻坚计划时,全省不得温饱的人口下降到427万。通过实施“四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三大块”发展战略,到去年底,农村的贫困人口已下降到284万,贫困面降到14%,已有22个县率先实现小康。
根据解决温饱的时间表和农业生产的形势看,解决温饱的目标可以如期实现。但由于受农业基础弱和自然条件差的双重影响,旱作农业区和高寒阴湿山区不稳定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加之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弱、波动性很大,存在脱贫难、返贫易的情况。(从实施“四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每年解决温饱人口100万~120万,每年返贫人口50万~70万,四年中,实际解决温饱人口196万人,平均每年不足50万)。这种情况表明,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实现旱作农业的稳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努力向小康迈进是我们面临的又一重要任务。
(三)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支柱产业初具规模,产业链条短、产加销各环节脱节的问题突出出来,农村工作的重点开始由小生产转向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全省各地从发挥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出发,因地制宜地对单一农业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具体表现在:一是调整农业的内部结构,经济作物比重大幅度上升;二是调整大农业内部结构,农林牧渔全面发展;三是调整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结构,经济成份趋于多元化。截止去年底,全省农村经济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已由80年代初的80.68:11.22:4.1调整到38.77:37.01:24.22,第一产业下降近46个百分点;农林牧的比重已由80.32:2.37:17.29调整到1997年的68.82:2.29:28.88。数字变化表明,一方面,我省农村经济结构的确发生了深刻变化,三次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另一方面,说明我省结构调整的质量和水平还不甚高,还未产生较好的效益。农村产业结构的总体评价应该是“接近于全国的结构,低于西部的水平”。从各个产业自身的质量水平来看,对我省三次产业的评价可概括为三句话:农业低而不稳,工业小而不强,三产慢而不全。
从整体上看,农业生产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经营方式,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产加销脱节,贸工农分离,导致农业风险加大、效益不高。如去年的烤烟、今年的苹果,使农民苦不堪言,有人说农业结构调整是:不调无出路,调了担风险。农产品市场是:“多了多了,少了少了”,“多不得,少不得,不多不少真难得”。农民说:明年种什么,谁能告诉我,你不知道,他不知道,但政府号召什么,千万不能种什么!这种现象既说明农业结构的调整受市场因素大,我们的信息服务滞后,也说明我们的加工转化能力弱。有关部门测算,按产业化发展规划,到本世纪末全省工业用粮、饲料用粮、淀粉加工用粮和每年新增30万人口的口粮总需每年新增加粮食30亿斤左右,同时还说明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大潜力。
总体评价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状况可以概括为:农业大、工业小,财政穷、农民贫。农村产业结构是以农业为主,农业以种植为主,种植以粮食为主(酒泉去年放开试点,仍没有改变这种状况),在全省工农业增加值中,剔除中央和省属工业,地县工业所占份额不大,农业明显“一头沉”。大部分县没有象样的工业,地方财力主要靠农业税收入,农民主要靠农产品收入(在农民收入构成中占到70%以上)。我们说甘肃贫穷落后,主要指农村贫穷落后;说经济不发达,主要指农村经济不发达。全省87个县(市区)中,有40个国扶贫困县,尽管到去年有9个地区48个县本级财政实现当年平衡,但地县累计赤字达到19.59亿元,即使是条件好的地县,如果同经济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相比,收入是低水平,生活是低标准。
二、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探析
这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比较复杂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从大的方面讲,有观念上的原因,有基础和条件的影响,有市场和结构的制约,可以说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从我省农村经济发展运行的基本特征看,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条:
一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资源优势未能转化成经济优势,潜在优势未能转化成现实优势。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大部分县普遍缺乏对资源进行深度综合开发利用、农业后导产业跟不上、产业链条短,致使农业生产处于低层次原料生产状态,未能完成资源生产供给向资源开发加工增值的转变。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商品化程度低,形成的一些商品也是低档的初级产品,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如我们的农产品加工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农产品的利益大多被其他行业的经营者所得。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没有很好联结起来。
二是产业结构的质量水平低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现在全省农业结构的变革尚处于较低的层面上,户与户之间、村与村之间、甚至地区与地区之间农业结构高度雷同,远没有形成专业化和区域化生产方式,农业资源禀赋没有成长壮大。尽管我省的非农产业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所谓结构,只是一个此消彼长的数量对比关系,而衡量结构的优劣最终是要看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质量和水平,也就是说,要看其实际效益如何。从我省农民收入连续多年居全国末位的现实可以看到我省的结构质量和水平。当然我省有一个特殊情况:即长期以来,全省农村工作的重心是保证农产品的供给,把解决吃饭问题当作头等大事,就农业抓农业,就生产论生产,对农业后导关联产业研究不够,而粮食生产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社会效益大,经济效益差。从生产的目的看,粮食生产既是商品性生产又是自给性生产,在自给不足的条件下,粮食自给率高于商品率。作为自给性生产,不管生产成本如何变化,农民都要保持生产,解决吃饭问题;作为商品生产,农民则必须进行成本利润的比较,而粮食生产的利益不仅取决于粮食的单产和收购价格,而且还取决于生产资料的零售价格。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农民实际所得的利益只是商品粮这一块,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扬,农民增加支出的却是整个粮食生产这一块。从生产条件看,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和市场条件的双重制约。从自然因素的制约方面来说,我省自然灾害频繁,对粮食生产影响很大。在同样的投入条件下,一遇自然灾害就直接影响效益,这是与工业生产不同的。从市场经济条件制约因素看,农业又是两头在外的产业,越是商品率高的粮食生产区,产前所需的资金、物资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越大,这些要素价格的变动和供应直接影响到效益。产后又受市场的制约,购销、流通等也直接影响其效益的实现。如张掖地区的临泽县曾是全国粮食单产冠军县,但冠军县也是枉有粮多之名而无财富之实。据调查,人均纯收入超2000元的县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非农产业占到70%以上。事实上,随着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农民收入的主渠道由第一产业逐渐让位于二、三产业是概莫能外的一般规律。从理论上讲,非农产业具有推动农业发展的内在本质。非农产业作为农业系统的组成部分扩充了系统内部物质形态和经济形态的循环。在物质形态上延长了农产品的循环链,同时在价值形态上实现新的增值。从现实经济生活看,从产品农业转化为商品农业和增值农业,最优选择是追求加工效益,加快非农产业的发展,这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