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陇南文化
15047400000066

第66章 陇南民间祭祀与祭祀舞蹈(2)

“牛头马面舞”舞蹈中的人物要按顺序排列,领舞者老大,名贡巴,他头戴熊皮帽,身穿黑长袍衫,帽上插有野鸡羽翎,胸前带一串玛瑙项链,左手拿翻天印,右手拿拨云剑;老二,名荀巴,本本,头戴毡帽,身穿蓝色长袍大襟衫,右手拿棒口当鼓,左手拿铜制谍铃;老三、老四各是五方神灵,头戴五官佛,手拿骨卦,谍铃;后边五个分别头戴牛头马面面具,他们翻穿皮袄、每人腰间系一个大铜铃,手持木刀。

“牛头马面舞”的舞蹈动律,主要以腿部为主,成屈腿半蹲状,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成年生活在深山密林之处,爬山越岭,腿部力量强,从伐木、劳动,到围猎,又使他们的个性不断的起着变化,因而形成了一种原始古朴、单一的动作。随着简单的节拍,使单一的动作又深沉、又端庄。

“牛头马面舞”尤为突出的是一边吹奏击鼓,一边舞,其中有一种乐器名叫“高度”,使用年代已经很久了,上面包了一层兽皮,据说是用少女的小腿骨制作的。还有一种叫“独”的乐器(实际是海螺)。它们每四拍吹一次,棒噹鼓和铜谍铃随着“高度”和“独”的节拍,形成了一种古朴的音乐舞队,使动作规律始终随着这个节拍来重复一个动作,从形式上又体现了一种和谐的美。(见《陇南地区民族民间舞蹈集成》,1988年,陇南地区文化处编)当他们跳完此舞后,面具决不能继续戴在脸上,而要把它戴在脑后,表示结束的意思。

宕昌羌藏民族的“牛头马面舞”,从舞蹈动律及服饰、道具来看,与文县白马藏族有着共同之处,如翻穿皮袄,手持木刀……据有关资料记载,氐族与羌族的历史,他们之问虽然有区别,但也有共同之处,又常混居,历来文献对氐、羌二字使用也不严格,此处称氐彼则呼羌、如白马氐、白马羌等等。因此他们两族都免不了还保留着氐羌的古文化。

宕昌藏族的《本本经》文也是按宗教信仰分的一种教门文字。经文字研究所两次鉴定,不纯属藏文,是否藏羌两种文字的汇合文。他们认为,目前很值得研究。

四、池哥昼·圆圈舞

NO.1池哥昼

“池哥昼”是文县铁楼乡白马人所独有的一种古老而又原始的民间祭祀舞蹈。当地汉人称“鬼面子舞”或跳“超盖”。“超盖”是“池哥”的转音,意思是面具。它起始于何年,今已无考,史书也无明确记述。但据当地知名的老艺人班正连说:“池哥昼”在他们这个民族中,已流传了很久。麦贡山的许多老人们都说,他们还是小娃娃的时候,老一辈就跳这个舞了,谁也说不清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由于铁楼乡地处蛮荒的边远山区,而“池哥昼”的传播范围有限,且基本上属同村同族的人们一代代口授身传,故它一方面保留了白马人最原始的舞蹈形式,又因祸得福,有效地避免了外来艺术对它的影响与侵蚀。

按本民族约定的规则,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池哥昼”活动在铿锵的锣鼓声中,从白马河第一大村寨麦贡山开始,依此由东向西,大村庄两日,小寨子一天,十八号在迭部寨结束。

“池哥昼”的角色通常都由男性扮演,他们头戴各种木雕彩绘面具,反穿皮袄,身后拖着一条用老羊皮卷成的尾巴,身背一串大铜铃,脚踏自制的野猪皮鞋。其中四人扮成山神或金刚,谓之“池哥”,其中两人身穿妇女彩服,头戴慈眉善目的菩萨面具,谓之“池母”。

“池哥”是白马人对于“面具”的读音,“昼”亦然,翻译成汉语则为“跳”,“池哥昼”汉语直译为“面具跳”,意译为“跳面具舞”。

“池哥”也被当地人理解为“兄弟”,象征着他们先人“达马”的四个儿子。故此,白马人把头戴傩面的“池哥”统称为四大金刚。

随着“池哥昼”的不断发展、演变,白马人又对四大金刚的“池哥”赋予了更多的含义。他们称领头的“池哥”为老大,名龙王官;排位第二者代表四大天王;第三者代表八大金刚;第四为门神。两位“池母”传说是玉皇大帝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名“英姿”和“慈母”(又叫“池母”)。

“池哥昼”的组成人员除4名“池哥”、2名“池母”外,还有3位名曰“只玛”。

三位“只玛”分别为一老翁、一老妪、一小孩。相传,白马人的祖先从四川蛮坡渡(今四川江油)北迁时,有一四川男子为他们带路,后与一白马女人私奔,并生一男孩,遭族人蔑视,故成了“池哥昼”表演艺术中的丑角,即三位“只玛”。

对于“池哥昼”的来历目前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池”乃古代(南北朝时)仇池国之“池”。白马人系仇池氐族南迁时,在甘南川北地区定居下来的一部分氐杨氏后裔。故他们在欢庆或祭祀活动中保留了自己祖族之“池”字,意为他们就是池氐人了。“哥”的藏语意为“兄弟”,“昼”即“咒”字之变用。“池哥昼”即为“白马兄弟祝福、驱邪之舞蹈”。

还有一种说法,讲的是:古时白马氐族有一位杰出的首领名朝主,一次战争失利后,被敌人追赶到天水麦积山的一个山洞里,用火烧死了。人们为了怀念他,便雕刻面具,跳起了面具舞——“池哥昼”,以示祭祀。

传说虽说各异,且无以为证。但它从一个侧面却反映了白马人曲折、复杂的历史。

“池哥昼”的表演活动,除按惯例,集中在本寨子平素集会的场地进行外,还要按世俗规定的路线,一户不漏地到各家去表演祝贺。

“池哥昼”队伍进入各户大门时,由炮手先放“进门炮”,那是黑色火药配制的“三眼铳”土炮,意思是告诉主人家“池哥”来了。这时,主家早已作好了准备,先鸣放鞭炮迎接“池哥”们,然后把伴随锣鼓载歌载舞的“池哥”们请进庭房,房中早就一字排开摆好了三张矮方桌和几个长条板凳。“池哥”跳进庭房后,先在庭房里围着桌凳跳上一圈,以示撵鬼驱邪,然后才能落座入席。

“池哥”每到一家,主人对他们都是殷勤款待,四位“池哥”座上席,并且上席只能由这四位尊神就坐,“池母”则落侧座。

主人很快为“池哥”及凑热闹的群众斟上满满一碗自酿的粮食酒,(多为包谷酒,或包谷与小麦混合酿制的泡酒。有的地方称为黄酒。据说先前大多数人家都酿青稞酒,后因青稞产量低而没人种了,青稞酒便渐渐没有了。有的人家还有柿子酒。)炒上几盘肉菜,“尊神”们边喝酒边吃菜,边和前来围观祝贺的群众放声高唱各种《颂歌》,保佑主人在新的一年里阖家安康,万事如意。主人则希望“尊神”们不要嫌弃,多吃些他们奉上的酒肉。这时候,被族人们瞧不起,脸抹锅灰,形象滑稽的“只玛”——毛老头、毛老婆和他们的毛小孩只能在院子里用幽默诙谐、吉利风趣的话引逗大家捧腹大笑。他们的表演虽没有固定的模式,但目的却很明确——那就是给群众找乐子,取悦群众,活跃场面,烘托气氛。

当“池哥”离开主家时,炮手们又点响震耳欲聋的“起身炮”。四位山神在院子里跳起《金刚撵鬼驱邪舞》,舞罢,他们用手中的宝剑到处敲打使威,并用牛尾拂尘在主人家庭房、灶房、院子里横扫一番,点燃咒符纸,念念有词,大声吼叫着,意思是主家旧的一年里潜伏的邪魔鬼怪和秽气均被一一赶出门外了,祝愿主家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

“池哥昼”活动对于人于白马人来说,是一年中最为企盼和喜庆的重要活动。

一方面,忙碌了一年的村民们,只有在年关期间才能休息几天。平素,他们根本无暇去享受娱乐,而春节期间,通过“池哥昼”,他们不仅得到了休歇,而且在“池哥昼”活动中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交流了情感,促进了民族的凝聚力。另一方面,通过“池哥昼”,他们可以借助神的力量,希望神灵对现实生活产生作用,祈求神灵为他们消灾除难。

“池哥昼”一定程度上成了他们宗教信仰与神灵崇拜中,天人沟通的最好方式与手段;

“池哥昼”活动,也成了架设在白马人艰苦生活与美好未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最好桥梁。这也许就是“池哥昼”这种民间祭祀活动,以歌舞的形式,能经久不衰、完整地保留到今天的重要因素吧!

随着春节的结束,“池哥昼”活动也宣告结束了。

正月十六,送温神之后,“池哥”的扮演者将面具及“行头”,用红布包裹后交给“会首”,会首将把它一直保管到第二年春节,直至交给下一届会首为至。(摘自焦红原长篇散文《白马纪行》)

NO.2圆圈舞

圆圈舞也叫“圆圆舞”,是白马人“池哥昼”祭祀活动的一部分。

在“池哥昼”活动的所有场合,白马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喜欢肩并肩、手挽手地在一起跳他们最为喜爱的“圆圈舞”。

这种舞蹈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了。白马人没有文字,他们文化都是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人言传身教地留传下来的。他们的“圆圈舞”舞蹈,更是丝毫没有受其它民族舞蹈或文化的影响,纯朴、奔放、充满了团结战斗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或许与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有直接的影响。

长赟《文县志》记载,白马人“性喜斗。刀剑不去身,遇急则结阵以待,喊声震山谷。不著鞋帽,赤足可行千里。夜则藉草以卧,不用被褥”。

封建时代,少数民族往往受到欺视或诸种不公正待遇,少数民族对朝庭常常处于某种警惕状态。朝庭怕“蕃夷”们造反,“蕃夷”们更怕朝庭镇压。其实,“蕃夷”们本身就处于弱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好“结阵以待”,遇急“喊声震山谷了”。也许正因这种情况,逐渐促成了白马人的“圆圈舞”。

白马人的“圆圈舞”动作特点为:手挽手,边唱边跳。多走步和横移步,上身前俯后仰,双脚跺地,臀部后撅。有顺转、倒转,有左右斜踢腿,跳一会儿便大喊“吽——吽——吽——”的咒语。

只要跳起“圆圈舞”,白马人的心便连在一起了;只要跳起“圆圈舞”,白马人就更增添了团结一致,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也是白马人至今不衰的主要原因罢。(焦红原:长篇散文《白马纪行》)

五、其它舞蹈

NO.1掌灯舞

“掌灯舞”俗称“花灯”、“掌灯子”,因该“花灯”是“掌”在手上进行表演的,故名。流传在武都县的城乡各地,是一种深受当地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传统民间艺术。

“掌灯子”做工精巧,造型美观,形式多样,又引人注目,每年办社火时,都要有“掌灯”。“掌灯”的表演形式主要是唱。当社火队伍出灯之后,“掌灯”分列在高跷队伍的两边,配合高跷演员的舞步,边扭边唱,使“掌灯”和高跷之间相映生辉。

解放初期,掌灯在民俗活动中起着陪衬作用。此后民间艺人对掌灯在保持它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改编成舞蹈:一手持掌灯,一手持扇,利用十字步和碎步组为一体。同时又吸收了陇南地区特有的小调《十里敦》为“掌灯舞”的主旋律,使之造型美观,又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

NO.2滚灯舞

“滚灯舞”历史悠久,流传甚远。由于“滚灯舞”占场地大,所以在城镇较为流行。“滚灯舞”的音乐多是打击乐,有时也用口哨作为变换队形的口令。它的表演步法,以小碎步为主,间有跑跳,小踮步等。基本的动作有推、滚等。在街市穿行时,边滚边演。

滚灯队伍一般不少于二十架灯。因为,灯少了不好摆队形。它的基本造型有:“青龙下山”、“双龙摆尾”、“盘龙卧虎”和“蛟龙出水”等。

NO.3筏子舞

“筏子舞”由五人表演,来源于两当县杨店乡一带,后又慢慢地流传到全县的各乡村。此舞表现了妖魔鬼怪糟害人间时,三霄娘娘下凡来为民间驱赶妖魔的故事。后由艺人段孝义加工改编、并将《白蛇传》中,许、白、青大闹金山寺的故事情节加进了“筏子舞”又吸收了当地的民间小调,加上了白娘子和青蛇责怪许官人的唱词,从而使“筏子舞”富有生命力。它的表演形式以碎步为基本动作,同时不断变换队形。

NO.4扯瓜蔓

“扯瓜蔓”主要流传在两当、徽县一带,它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富有浓郁的劳动气息,是农民群众表达秋收后的喜悦心情,用自己所想象的艺术而编排的一种自娱性的民间歌舞。

“扯瓜蔓”最初是农民群众在地头娱乐的一种即兴表演,用来抒发自己获得劳动果实的喜悦心情,后来民间老艺人关志林从表演、道具、音乐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加工和创新,使之更加舞姿奔放、质朴无华,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