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百家姓、三字经、颜氏家训、朱子家训
15069200000089

第89章 杂艺第十九(1)

真草书迹①,微须留意。江南谚云:“尺牍书疏②,千里面目也。”承晋、宋馀俗,相与事之,故无顿狼狈者③。

吾幼承门业④,加性爱重,所见法书亦多⑤,而玩习功夫颇至,遂不能佳者,良由无分故也。然而此艺不须过精。夫巧者劳而智者忧,常为人所役使,更觉为累;韦仲将遗戒⑥,深有以也。

王逸少风流才士⑦,萧散名人,举世惟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⑧。萧子云每叹曰:“吾著《齐书》⑨,勒成一典,文章弘义,自谓可观;唯以笔迹得名,亦异事也。”王褒地冑清华⑩,才学优敏,后虽入关,亦被礼遇。犹以书工,崎岖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尝悔恨曰:“假使吾不知书,可不至今日邪?”以此观之,慎勿以书自命。虽然,厮猥之人,以能书拔擢者多矣。故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梁氏秘阁散逸以来,吾见二王真草多矣,家中尝得十卷;方知陶隐居、阮交州、萧祭酒诸书,莫不得羲之之体,故是书之渊源。萧晚节所变,乃右军年少时法也。

晋、宋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至梁天监之间,斯风未变;大同之末,讹替滋生。萧子云改易字体,邵陵王颇行伪字;朝野翕然,以为楷式,画虎不成,多所伤败。至为一字,唯见数点,或妄斟酌,逐便转移。尔后坟籍,略不可看。北朝丧乱之余,书迹鄙陋,加以专辄造字,猥拙甚于江南。乃以百念为憂,言反为變,不用为罷,追来为歸,更生为蘇,先人为老,如此非一,遍满经传。唯有姚元标工于楷隶,留心小学,后生师之者众。

洎于齐末,秘书缮写,贤于往日多矣。

江南闾里间有《画书赋》,乃陶隐居弟子杜道士所为;其人未甚识字,轻为轨则,托名贵师,世俗传信,后生颇为所误也。

画绘之工,亦为妙矣;自古名士,多或能之。吾家尝有梁元帝手画蝉雀白团扇及马图,亦难及也。武烈太子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萧贲、刘孝先、刘灵,并文学已外,复佳此法。玩阅古今,特可宝爱。若官未通显,每被公私使令,亦为猥役。吴县顾士端出身湘东王国侍郎,后为镇南府刑狱参军,有子曰庭,西朝中书舍人,父子并有琴书之艺,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每怀羞恨。彭城刘岳,槖之子也,仕为骠骑府管记、平氏县令,才学快士,而画绝伦。后随武陵王入蜀,下牢之败,遂为陆护军画支江寺壁,与诸工巧杂处。向使三贤都不晓画,直运素业,岂见此耻乎?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先王所以观德择贤,亦济身之急务也。江南渭世之常射,以为兵射,冠冕儒生,多不习此,别有博射,弱弓长箭,施于准的,揖让升降,以行礼焉。防御寇难,了无所益。乱离之后,此术遂亡。

河北文士,率晓兵射,非直葛洪一箭,已解追兵,三九宴集,常縻荣赐。虽然,要轻禽,截狡兽,不愿汝辈为之。

卜筮者,圣人之业也;但近世无复佳师,多不能中。

古者,卜以决疑,今人生疑于卜;何者?,守道信谋,欲行一事,卜得恶卦,反令恜恜,此之谓乎!

且十中六七,以为上手,粗知大意,又不委曲。凡射奇偶,自然半收,何足赖也。世传云:“解阴阳者,为鬼所嫉,坎壈贫穷,多不称泰。”吾观近古以来,尤精妙者、唯京房、管辂、郭璞耳,皆无官位,多或罹灾,此言令人益信。倘值世网严密,强负此名,便有诖误,亦祸源也。及星文风气,率不劳为之。吾尝学《六壬式》,亦值世间好匠,聚得《龙首》、《金匮》、《玉车令变》、《玉历》十许种书,讨求无验,寻亦悔罢。凡阴阳之术,与天地俱生,亦吉凶德刑,不可不信;但去圣既远,世传术书,皆出流俗,言辞鄙浅,验少妄多。至如反支不行,竟以遇害;归忌寄宿,不免凶终:拘而多忌,亦无益也。

算术亦是六艺要事;自古儒士论天道,定律历者,皆学通之。然可以兼明,不可以专业。江南此学殊少,唯范阳祖暅精之,位至南康太守。河北多晓此术。

医方之事,取妙极难,不劝汝曹以自命也。微解药性,小小和合,居家得以救急,亦为胜事,皇甫谧,殷仲堪则其人也。

《礼》曰:“君子无故不彻琴瑟。”古来名士,多所爱好。洎于梁初,衣冠子孙,不知琴者,号有所阙;大同以末,斯风顿尽。然而此乐愔愔雅致,有深味哉!

今世曲解,虽变于古,犹足以畅神情也。唯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杯冷炙之辱。戴安道犹遭之,况尔曹乎!

《家语》曰:“君子不博,为其兼行恶道故也。”《论语》云:“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然则圣人不用博弈为教;但以学者不可常精,有时疲倦,则傥为之,犹胜饱食昏睡,兀然端坐耳。至如吴太子以为无益,命韦昭论之;王肃、葛洪、陶侃之徒,不许目观手执,此并勤笃之志也。能尔为佳。古为大博则六箸,小博则二焭,今无晓者。比世所行,一焭十二棋,数术浅短,不足可玩。

围棋有手谈、坐隐之目,颇为雅戏;但令人耽愦,废丧实多,不可常也。

投壶之礼,近世愈精。古者,实以小豆,为其矢之跃也。今则唯欲其骁,益多益喜,乃有倚竿、带剑、狼壶、豹尾、龙首之名。其尤妙者,有莲花骁。汝南周王贵,弘正之子,会稽贺徽,贺革之子,并能一箭四十余骁。

贺又尝为小障,置壶其外,隔障投之,无所失也。至邺以来,亦见广宁、兰陵诸王,有此校具,举国遂无投得一骁者。弹棋亦近世雅戏,消愁释愦,时可为之。

[注释]

①真:真书,即楷书。草:草书。

②尺牍:汉代诏书写于一尺一寸长的书版上,称尺一牍,省称尺牍。后用为书信的通称。

③狼狈:狼和狈。传说狈的前足短,须将前足搭在狼背上方能行走。卢文弨曰:“狼狈,兽名,皆不善于行者,故以喻人造次之中,书迹不能善也。”

④幼承门业:《梁书·颜协传》称颜之推的父亲颜协“博涉群书,工于草隶”。故颜之推自称“幼承门业”。门业,家传的学业。

⑤法书:名家的书法范本。

⑥韦仲将:即韦诞,字仲将,仕魏任光禄大夫,善书法。据《世说新语·巧艺》篇载:韦仲将善书法。魏明帝修建殿堂,命韦登梯题字。下来后,头发都花白了,于是告诫子孙不要再学书法。

⑦王逸少:即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传见《晋书》。

⑧翻:反而。

⑨萧子云:南朝梁人。字景乔。其书法为时人所称赏。著有《晋书》一百一十卷。已佚。此云著《齐书》,恐误。

⑩王褒:北周文学家,书法与萧子云并重。地冑:南北朝时称世家豪门为地冑。地胄清华,指门第高贵。

此指梁承圣三年(554年)西魏军陷江陵,王褒被遣送长安事。

碑碣:古人把长方形的刻石叫“碑”;把圜首形的或形在方圆之间、上小下大的刻石叫“碣”。这里的碑碣是碑和墓志等石刻文字的总称。

厮猥:地位卑微。

此句出《论语·卫灵公》。

秘阁:即内府,古代宫中珍藏图书之处。据《历代名画记》载,梁武帝收集了许多珍贵的图书画册,藏于内府。侯景之乱,内府所藏图书画册数百函被侯景所焚。至江陵陷没,梁元帝将降之时,将所藏名画书帖及各种典籍尽数焚烧。

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陶隐居:即陶弘景。见《养生》篇“神仙之事”段注。阮交州:即阮研,字文几,官至交州刺史。萧祭酒:即萧子云,曾任国子祭酒。

张怀瓘《书断》称陶弘景、阮研、萧子云三人的书法“各得右军一体”。

右军:即王羲之,王官至右军将军。

天监、大同:均为梁武帝年号。

邵陵王:即萧纶,为梁武帝第六子,封邵陵王。伪字:指不规范的字。

画虎不成:即“画虎不成反类狗”的省称。语出《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比喻好高骛远,一无所成,反贻笑柄。

如写焱(yàn焰)作“灬”,见《龙龛手鉴》三《杂部》。

百念为憂:《龙龛手鉴·心部》二写作“百念”。不用为罷:《龙龛手鉴》三《不部》写作“甭”,音弃。追来为歸:《龙龛手鉴》一《来部》写作“”。更生为蘇:《龙龛手鉴》三《更部》写作“甦”。今仍流行。先人为老:《张猛龙碑》作“”。

经传:儒家典籍经和传的统称。经文难读,以传文来疏通文意。此处泛指书籍。

姚元标:北魏书法家。《北史·崔浩传》:“左光禄大夫姚元标以工书知名于时。”

洎(jì记):及;到。

陶隐居:即陶弘景。善书法。见《养生》篇“神仙之事”段注。下文“贵师”亦指陶隐居。

轨则:准则。

武烈太子:梁元帝长子,名方等,字实相。年二十二战死。谥武烈。

写真:人物写生。

随宜:随意的意思。

萧贲:南齐竟陵王萧子良之孙,字文涣,有文才,能书善画。刘孝先:仕梁为侍中,善五言诗,见重于世。刘灵:颜之推的姨妹夫。见《文章》篇。

猥役:杂役。

西朝:指江陵。梁元帝建都于此。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见《治家》篇“梁孝元世”段注。

丹青:丹砂和青丹蒦。为中国画中常用颜色。此泛指绘画艺术。

管记:指记室,掌章表书记文檄。

平氏县:属南阳。故城在今河南桐柏县西。

快士:豪爽之士。

武陵王:即萧纪,字世询。梁武帝第八子。天监十三年封武陵王。

下牢:梁朝宜州旧治,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下牢之败:指梁元帝承圣二年武陵王萧纪的叛军被陆法和击败之事。

陆护军:即陆法和。《北齐书》有传,参见上注。支江:洪业曰:“‘支江’疑是‘枝江’之异文。《嘉庆一统志·荆州府》云:‘枝江故城在今枝江县东。’又云:‘陆法和宅在枝江县东。’”

素业:清素之业,指儒业。

弧矢二句:此出《周易·系辞下》:“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礼记·射义》:“射者,何也。射以观德也。孔子曰:射者何以射,何以听,循声而发,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

”此句本此。

冠冕:指做官的人。

博射:古代一种游戏性习射方式。《南史·柳恽传》:“恽尝与琅琊王瞻博射,嫌其皮阔,乃摘梅帖乌珠之上,发必命中,观者惊骇。”又《梁书·萧琛传》:“善弓马,遣人伏地持帖,奔马射之,十发十中,持帖者亦不惧。”王利器云:皮与帖俱谓射垛也。博射如博弈也。

弱弓:弹射力差的软弓。准的:指射垛。即注中的皮和帖。

非直二句:葛洪《抱朴子自叙》:“昔在军旅,曾手射追骑,应弦而倒,杀二贼一马,遂得免焉。”

三九:指三公九卿。《勉学》篇有“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之句。

縻(mí):分。《集韵·脂韵》:“縻,分也。”

曹丕《典论自序》:“要狡兽,截轻禽。”此用其文。要,同“邀”。拦截。

卜筮: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

此句出《左传·桓公十一年》:“卜以决疑,不卜何疑。”

恜恜(chì—赤):忧惧不安的样子。

上手:上等手艺。

委曲:这里是详尽的意思。

赖:依靠,凭借。

京房:西汉人,字君明。善占卜。后被处死。事见《汉书·京房传》。

管辂:三国时魏人,字公明。善占卜。事见《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郭璞:晋朝人。字景纯。好经术。通阴阳历算、卜筮之术。后被王敦所杀。《晋书》有传。

世网:比喻社会上法律礼教、伦理道德对人的束缚。

《六壬式》:《隋书·经籍志》著录《六壬式经杂占》九卷,《六壬释兆》六卷。六壬,运用阴阳五行进行占卜凶吉的一种方法。

德刑:恩泽与处罚。

反支:古代术数星名之说。以反支日为禁忌之日。汉王符《潜夫论·爱日》:“孝明皇帝尝问今旦何得无上书者?左右对曰:‘反支故。’”汪继培笺:“本传注云:‘凡反支日用月朔为正。戌、亥朔一日反支;申、酉朔二日反支……子、丑朔六日反支。见《阴阳书》也。”

归忌:不宜回家的忌日。《后汉书·郭躬传》附陈伯敬:“桓帝时,汝南有陈伯敬者,行必矩步,坐必端膝,呵叱狗马,终不言死,目有所见,不食其肉,行路闻凶,便解驾留止,还触归忌,则寄宿乡亭。”《注》:“《阴阳书·历法》曰:归忌日,四孟在丑,四仲在寅,四季在子,其日不可远行归家及徙也。”

六艺:古代教育学生的六种科目。《周礼·地官司徒·保氏》谓指礼、乐、射、御、书、数。

祖暅(xuǎn选)即祖暅之。南朝梁入,字景烁。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之子。精于天文历算。范阳:郡名,治所涿县(即今河北涿县)。

南康:郡名,治所赣县(即今江西赣州)。

小小:稍稍。和合:调合,这里是配药方的意思。

皇甫谧:魏晋间医学家,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著有医书《甲乙经》。另著有《帝王世纪》、《高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等。殷仲堪:东晋人,曾任荆州刺史等职。颇通医学,《随书·经籍志》著录其《殷荆州要方》一卷,已佚。

《礼记·曲礼下》:“大夫无故不彻县,士无故不彻琴瑟。”彻,通“撤”,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