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汽车驾驶速成与禁忌
15111500000018

第18章 道路驾驶(5)

③正确地汇入高速行驶的车流。先必须在加速车道行驶到一半以上再平滑地汇入行车道,如图4-50所示。在发出向行车道驶入转向指示信号的同时,A车应迅速判断B车的速度,如图4-51所示,加速与B车并行,然后稍减速从B车后方驶入,如图4-52所示,并与B车拉开车间距离,如图4-53所示。

若行车道上汽车以“车队”状态行驶时,要考虑自己车辆的加速性能和头车的速度,或从头车的前方驶入,或让“车队”全部通过后,从其后面驶入,不得妨碍其他车辆行驶。

4.高速公路上的行车方法

高速公路没有信号灯和平面交叉路口,也没有行人;路面标线清晰,坡度平缓,道路条件较好,视野开阔,具备了可充分发挥车辆性能的条件。但驾驶员如不掌握高速公路的行车方法,还是会造成行车事故的。

(1)分道行驶

车速越高,对路上车流的秩序要求也越严格。高速公路有双向四车道、六车道、八车道三类,我国大部分为四车道的高速公路。进入高速公路后,能够从道路的标牌或道路的标志箭头得知各种类型车辆所应行驶的车道。在高速公路上必须严守分道行驶,不随意穿行越线的原则。如图4-55所示、高速公路以沿机动车行驶方向左侧算起,第一条车道为超车道,第二、第三和其他车道为行车道。

分道行驶的要点是:

单向只有两条车道时,所有机动车都应当在右侧的行车道上行驶,左侧车道为超车时使用。

②有三条车道时,设计时速高于130千米/小时的小型客车在第二条车道上行驶;大型客车、货运汽车和设计时速低于130千米/小时的小客车在第三条车道上行驶。

③有四条以上车道的,设计时速高于130千米/小时的小型客车在第二、第三条车道上行驶;大型客车、货运汽车和设计时速低于130千米/小时的小型客车在第三、第四条车道上或者向右顺延的车道上行驶。

④不准骑、压分界线行驶。

⑤除因停车驶入或者驶出紧急停车带和路肩外,不准在紧急停车带和路肩上行车。

(2)最高车速、最低车速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规定:机动车在正常行驶时,最低时速不得低于50千米/小时。最高时速,小型客车不得高于110千米/小时;大型客车货运汽车和摩托车不得高于90千米/小时。但应注意:

①最高、最低车速是指天气及交通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适用的行驶速度。遇大风、雨、雪、雾天或者路面结冰时,应减速行驶,最高、最低车速规定不适用。

②高速公路上有限速交通标志或者限速路面标记与最高、最低车速规定不一致时,应当遵守标志或标记的规定。

③高速公路行车速度的确认,必须依据车速表,切不可过分相信自己的估计。因为高速公路禁止行人、非机动车和速度较低的机动车进入,道路宽阔,路旁没有树木和建筑,车辆行驶时缺少相互比较的物体,本来车速已经很快,可常常感觉不到很快,如果交通状况发生变化,很可能来不及做充分的反应。

高速公路上限制机动车的最低、最高车速,是充分考虑了高速公路设计速度而定的。但有些驾驶员常怀有路况好、视野开阔、不会出事的侥幸心理,在高速公路“大撒把”、“开飞车”潇洒跑一回。据交警部门在济青高速公路3天的雷达测速显示,有的轿车最高时速达191千米/小时,货车最高达138千米/小时。如此之高的速度,一旦遇到险情,反应若差半秒,几十米就冲出去了。超高速行驶的机动车要超越正常行驶的车辆,势必经常处于跟车和加速超车的状态,每超越一辆车,高速公路上就可能增加一次交通事故的发生。人们常将驾驶员违章行驶,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处理,瞪眼看着撞车而无能为力,酿成车祸称为“瞪眼撞”。

高速公路上行车也不是速度越慢越安全,最低车速规定是为了保证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尽量缩小车辆之间的速度差,尽可能使前后车辆以同样的车速行驶,减少超车和变换车道次数。以达到减少车祸发生的目的,如果低于最低车速行驶反倒危险。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标志,都是保护驾驶员及乘车人生命安全的标志。在车辆行驶中看到限速标志时,应作好精神准备,认真确定车速表的车速,使其达到限速标准;否则,超速驶过该路段是非常危险的。当然,高速公路上要求以非设计的时速行驶时,都设有限速标志。

(3)行车间距

行车间距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车辆间的前后距离,另一个是车辆超车时两车平行行驶瞬间的左右距离。高速公路行驶的车辆速度快,如果行车间距保持不好,很容易发生首尾相撞或刮擦事故,有时甚至会连撞几辆车。

图4-56确认跟车间距图示在我国高速公路交通肇事中,追尾相撞事故占一半以上,居交通事故现象的首位。其原因是因为驾驶员不能保持合适的行车间距而造成的。因此,保持合适的足够的行车间距,是保证车辆在高速公路安全行车的重要条件,对减少事故有重要意义。

车辆的跟驶特性表明:同向行驶的一列车辆中,后车跟随前车运行,驾驶员总不愿意落后很多,总是紧随前车。行车间距太小,看不准道路和周围景物以及车前、车后的情况,当遇有紧急情况时,容易发生追尾事故;而行车间距较大时,就会有其他车辆从一旁挤进,对前后车的安全均不利。行车间距是根据发现前方紧急情况后的制动距离确定的,综合了驾驶员反应时间、车辆制动性能、路面条件、行驶速度等因素。

掌握行车间距的要点是:

①正常情况下,当行驶时速100千米/小时时,行车前后间距为100米以上,左右距离为1.5米以上;时速70千米/小时时,行车前后间距为70米以上,左右距离为1.2米以上。

②在高速公路上,专门设有为驾驶员确认行车间距离的行驶路段。在此路段上行驶,检验并调整自车与前车的距离为规定间距。

(车辆长时间高速行驶,驾驶员视觉长期接受路面及周围流动景物刺激,视觉的立体感会逐渐下降,因而对距离的估计容易发生偏差。另外,大型车辆的驾驶席位高,驾驶员的眼睛所视前方距离较远,容易产生车速估计偏低、与前方车辆保持距离不够的问题。在高速公路行驶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每当行驶到设有确认车间距离的路段,检查一下自车与前车的行车距离,十分有利于行车安全。

④不接近可能发生危险的车辆。要知道前车发生危险对自己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发现危险车辆应尽快避之。所谓危险车辆,就是随时可能有发生事故可能的车辆,譬如,运载危险品的货车、严重超载的大型货车、随时可能落物的车辆等。此外危险车辆还包括那些由鲁莽或疲劳驾驶员驾驶的车辆。如果在行车中发现了前车属于危险车辆,应趁早避开。避开的方法是尽快在有利的时机超越它或拉开与它的距离。

(4)超车方法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超车一定要慎重,绝不可以像在一般道路上那样随意超车。根据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60%以上的交通事故都与超车有关。其主要原因是:超车时需要转动方向盘,而车辆在高速状态下,方向盘稍微转动,车辆行驶方向将会改变很大,难以控制;遇到危险情况,使用紧急制动;另外,车辆在高速行驶中,超车只有瞬间的功夫,超车及被超车驾驶员容易出现观察不够或判断失误等错误。

如果驾驶员认为有必要超车,遵循以下要点!

①首先,应通过车内和车外的后视镜认真观察超车道上有无后续车辆,同时,注意前车是否也要超车。在确认后方安全的情况下,开启左转向灯,夜间还须变换使用远、近光灯。

②发出超车信号后,不要急于变更车道,而应再一次观察前、后车周围的情况,保持与前后车均有足够的距离(一般为70米左右),然后平稳地转动方向盘,以较大的行车轨迹加速驶向行车道,如图4-57所示。

(车辆驶入超车道后,应避免拖延时间。当与行车道上的前、后车辆保持有足够的距离时,开启右转向灯,平稳地驶回行车道。在高速公路上超车发生的事故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即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如冰雪)进行超车,引起刮碰和撞车;未按规定使用相应的信号,超车时与前车或并行车发生冲突而使用制动引起侧滑产生的事故;从前车的右侧超车与前车相碰发生事故;变更车道时使用方向盘过猛,引起车辆撞护栏、中央分隔带及翻车,或与被超车的距离不够产生刮碰引起事故。

因此,超车时应注意!

①掌握正确的超车时机。高速公路上的超车事故率高,每次超车时驾驶员都要面临危险的境地而加倍小心。高速公路是为充分发挥车辆的速度性而设计建造的,大部分车辆均能达到较高的车速。如果自己驾驶的车辆与车流中的车辆性能相差不多的话,能不超就不要超车,因为那样不但不能使你全程的行驶时间缩短多少,而且有可能将自己置身于反复超车与被超车的危险境地。只有当车辆的技术状况与前车相差很大,并能在超越后迅速将其甩开的情况下,才有必要在恰当的时机将其超越。

。超车时要注意并行及后续车辆情况。如果感到确有必要超车了,你必须确认超车道上的安全距离内(100米以上)没有其他车辆,同时还必须确认同行车道上没有车辆企图超越本车。为保证这两点,驾驶员必须使用车内的后视镜和车两侧的后视镜观察。同时有一点必须说明一下,由于后视镜存在“盲点”,为确保无误,有必要以眨眼的功夫转脸用眼扫视一下后方消除“盲点”。

③超车时使用方向盘要平稳。高速公路上猛打方向盘是很危险的,在超车时更是如此。随着车速的提高,在转过相同的弯道时,方向盘的转动量是逐渐减小的,这是高速公路不能过猛转向、采用大弯道变更车道的直接原因。超车过程应该是紧凑和一气呵成的,如果在200米以内有车,可以连续地超越;否则,反复变更车道、来来回回是非常危险的。

④超车后要尽快返回原车道。在安全完成超车后,要尽快地返回原车道。为了保证车辆的行驶顺利和安全,与超车道上车流速度不同的车辆,切忌在超车道上连续行驶。这样既不干扰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又对本车辆安全有保障。

驾驶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不良意识的驾驶员往往是在你车后时迫你快开;在你车前时又不愿被超车;如果被超,马上反超,结果使你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返回原车道后,要有正确的心态,允许后车超越自车。

⑤不准右侧超车,同时还千万记住弯道、恶劣环境、拥挤条件下超车时事故率是相当高的。超车行为中的不安全因素有它车的,也有本车的,更多是由于超车时疏忽大意所致。应该特别提一下,疲乏驾驶员驾驶的车辆非常危险,随时都有发生事故的可能。这样的车辆能从其后面的摆动情况可以分辨出来,这些车辆常常偏离其行驶的车道,又能周期性的返回。发现这种情况后,应马上准备超车,因为多尾随一会就多一分危险。正确的超车办法是:先鸣喇叭,并打开超车信号灯,观察前车的动态。发现前车返回行驶车道行驶,说明前车已发现后车超车的意图,后车应抓紧时机及早超车,因为打盹的司机意识到危险时会暂时振作起来的;如几经鸣喇叭、发信号后前车仍在“画龙”,应打消超车的念头,提高警惕并拉大车距以避免危险。

(5)弯道、坡道行驶

①弯道行驶。高速公路除了因地况形成弯道外,在设计过程中,为了防止驾驶员打瞌睡,减少夜间眩光,间隔一段距离也设置弯道。车辆在弯道上行驶时,弯道外侧处于驾驶员视野的前方,驾驶员注视点将投向弯道外侧远地点,容易造成对距离和弯度(曲率半径)判断的失误,如果速度控制不当,将导致车辆肇事。

弯道上常见的交通事故有:追尾相撞、与侧面车辆刮碰、冲撞防护栏或中央分隔带,进入服务区、停车场时,冲出车道线外。

弯道安全行驶的要点是:适当降低车速;严禁在弯度小的弯道上超车;左转弯道行驶时,驾驶员直视距离变短,最好不要超车。

②坡道行驶。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坡道的坡度一般不是很大。车辆上坡时,由于行驶阻力的作用,车速逐渐下降,因此驾驶员很自然地意识在上坡。但是,下坡时驾驶员不容易察觉。随着车速的逐渐加快,驾驶员的视野越来越窄,对坡度估计的误差也将更大,导致车辆超速下坡,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剧增。夜间行驶时,由于光线不好,情况更是如此。

坡道上常见的交通事故有:对速度估计不足,车速过高,驶出车道线,碰撞防护栏或中央分隔带,车辆横滑引发的追尾相撞。

坡道安全行驶的要点是:

注意坡道的存在,可以通过观察道路标志,如“坡道”和“坡度%”等标志得知坡道的情况,然后根据道路实际情况控制行驶速度;控制下坡车速,不要依靠估计的车速,要注意观察车速表的显示,确认速度在安全范围内;绝对不允许在下坡转弯路段上变更车道、超车;在设有爬坡车道的上坡路段,大型客车、货运汽车应在爬坡车道上行驶,速度较快的小型客车不可随意驶入爬坡车道。

(6)隧道内行车

车辆刚刚驶入隧道时,驾驶员突然由明处进入暗处,眼睛大约需要7-8秒的适应时间,即暗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驾驶员眼睛的灵敏度十分低,几乎看不到任何东西。由于驾驶员视力的下降,隧道口处往往就是事故的多发地点。

车辆进入隧道后,驾驶员与外界环境隔绝,隧道两壁又离车辆很近,在车辆前进中快速向后流动,造成驾驶员强烈的速度感觉,觉得车辆开得飞快,对车速、行车间距估计不准,容易引起追尾碰撞事故。

车辆驶出隧道口,由于环境明暗的再次变化,驾驶员又需要一个亮适应过程,视力将有瞬时的下降。同时,刚出隧道口,由于视界的开阔,驾驶员会对车速、行车间距的产生判断失误,常常误认为自己车速过慢,与前车相距较远。再加之心情豁然开朗,往往会加速行驶,从而引发交通事故的发生。

隧道是高速公路上行驶最危险的路段之一,发生的交通事故有:与前车追尾相撞;与隧道内壁摩擦;与侧方车辆刮碰等。

隧道安全行车的要点是:

①即使是白天,也应该在隧道入口前约50米,开启前照灯和示宽灯、尾灯,以便认清前车状况以及引起后方车辆的注意。

②在进入隧道前驾驶员应及时察看车速表,根据隧道口标志上规定的速度进行车速调整,同时注意车辆的装载高度能否安全通过。

③进入隧道后,驾驶员应把注视点移到隧道的远处,不要看两侧隧道壁,避免强烈的速度感。同时注意保持行车间距,当时速为80千米/小时时,行车间距为80米以上;时速为60千米/小时时,行车间距为40米以上;时速为50千米/小时时,行车间距为30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