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梁伯学临床经验集(脾胃病专辑)
15125000000010

第10章 常见病证治(6)

生黄芪15g,茯苓15g,炒白术15g,姜半夏10g,柴胡10g,枳壳15g,元胡15g,川楝子15g,青皮15g,陈皮15g,炒槟榔10g,郁金15g,鸡内金15g,金钱草30g,茵陈15g,蒲公英15g,黄连3g,吴茱萸3g,生甘草3g。

2.B超:慢性胆囊炎。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

【证候】右胁胀痛,胃脘胀满,恶心欲吐,口苦口干,纳差乏力,便干溲赤,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辨证】湿热中阻,蕴结肝胆。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化湿,佐以健脾。

【方药】清热利胆汤(自拟方)

生黄芪20g,茯苓15g,炒白术15g,姜半夏10g,柴胡10g,郁金10g,枳壳15g,厚朴10g,金钱草30g,茵陈15g,黄芩10g,莱菔子20g,青皮15g,陈皮15g,公英15g,火麻仁30g,酒大黄6g。

【西医治疗】

1.内科治疗

适应症:①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②诊断未完全确立者。③不愿手术治疗者。④有消化不良症状,胆囊内未发现结石,胆囊功能正常或有轻度减退者。⑤症状轻,胆囊内发现小结石,胆囊功能正常或有轻度减退者。

①一般治疗:低脂饮食。

②利胆药物:33%硫酸镁溶液10~20ml3次/日;利胆合剂20ml3次/日。

③溶石疗法:胆固醇结石可用熊去氧胆酸250mg2次/日。

④驱虫治疗:如果十二指肠引流胆汁中有寄生虫感染,应进行驱虫治疗。

2.外科治疗

胆囊切除术是慢性胆囊炎的根治方法。对于症状明显反复发作伴有结石,或胆囊壁钙化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可行胆囊切除术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实质的慢性炎症。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胰腺组织与功能发生持续性的损害,经治疗后一般不能恢复正常,其病理特征为胰腺纤维化。发病原因我国以胆道疾病与慢性酒精中毒为常见原因。慢性胰腺炎是一种难以根治的疾病,经治疗后只能缓解症状。晚期多死于并发症,少数可演变为胰腺癌。属于中医“胃脘痛”、“腹痛”、“结胸”等病的范畴。其病因与情志不舒及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多数病人以反复发作的脘腹疼痛为主要表现。临床常见肝郁气滞,脾胃积热等证候。治疗以疏肝理气,清热消积为主。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①有明确的胰腺炎组织学诊断;②有明确的胰腺钙化;③有典型慢性胰腺炎症状体征,有明显的胰腺外分泌障碍,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有典型的慢性胰腺炎影像学特征,除外胰腺癌;④超声内镜(EUS)有典型的慢性胰腺炎影像学特征。

1.胆系疾病

临床以右上腹部、中上腹部疼痛为主,也可出现黄疸,疼痛多可放射至右侧肩背部,可根据病史及X线片、B超、实验室有关检查予以鉴别。

2.消化性溃疡伴穿孔

可有消化性溃疡病史,其疼痛与本病极为相似,查体时上腹部压痛及反跳痛明显,腹肌紧张,X线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3.胰腺癌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体重减轻和黄疸,其主要症状与本病的症状十分相似,但程度重,症状可呈进行性加重。B超、CT及细针穿刺可显示癌肿征象。

4.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临床表现相似,均有血、尿淀粉酶的升高,需加以鉴别。两者的病理改变不同,急性胰腺炎发作后病理改变可完全恢复正常,发作间期外分泌功能正常;而慢性胰腺炎发作间期病理改变仍然存在,且进行性发展,外分泌功能低于正常。行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肝郁气滞证

【证候】脘胁胀痛,恶心欲吐,嗳气时作,口苦口干,纳差,舌苔白,脉弦滑。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方药】疏肝和胃汤加减(自拟方)

茯苓15g,炒白术15g,姜半夏10g,郁金15g,柴胡10g,枳壳15g,元胡15g,川楝子15g,青皮15g,陈皮15g,炒槟榔10g,木香10g,竹茹10g,茵陈15g,金银花20g,蒲公英15g,黄连6g,生姜3g,生甘草6g。

2.中焦积热证

【证候】脘腹胀痛,恶心呕吐,口苦口干,便干溲赤,舌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消积,疏肝和胃。

【方药】清胃消积汤加减(自拟方)

茯苓15g,炒白术15g,姜半夏10g,陈皮15g,柴胡10g,枳实10g,厚朴10g,炒槟榔10g,茵陈15g,黄芩10g,木香10g,竹茹10g,金银花15g,蒲公英15g,火麻仁30g,酒大黄6g。

【西医诊断中医治疗】

1.诊断:慢性胰腺炎。

【证候】脘胁胀痛,恶心欲吐,纳差乏力,嗳气时作,口苦口干,舌苔白,脉弦滑。

【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方药】疏肝和胃汤加减(自拟方)

生黄芪15g,茯苓15g,炒白术15g,姜半夏10g,柴胡10g,枳壳15g,元胡15g,川楝子15g,青皮15g,陈皮15g,炒槟榔10g,郁金15g,鸡内金15g,茵陈15g,竹茹10g,金银花15g,蒲公英15g,黄连6g,干姜3g,生甘草3g。

2.诊断:慢性胰腺炎

【证候】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纳差乏力,口苦口干,便干溲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中焦积热。

【治法】清热消积,疏肝和胃。

【方药】清胃消积汤加减(自拟方)

生黄芪15g,炒白术15g,姜半夏10g,陈皮15g,柴胡10g,郁金15g,枳壳15g,厚朴10g,茵陈15g,黄芩10g,炒槟榔10g,莱菔子20g,金银花15g,蒲公英15g,竹茹10g,鸡内金15g,火麻仁30g,酒大黄6g。

【西医治疗】

以控制症状、改善胰腺功能和治疗并发症为重点。

1.一般治疗

绝对戒酒、避免暴饮暴食;发作期间应严格限制脂肪摄入;必要时可给予肠外或肠内营养治疗;长期脂肪泻病人,应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及维生素B12、叶酸,适当补充各种微量元素。

2.内科治疗

(1)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临床表现与急性胰腺炎类似,治疗亦与急性胰腺炎大致相同。

(2)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治疗:对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所致腹泻,主要应用外源性胰酶制剂替代治疗并辅助饮食疗法,能缓解胰性疼痛。选用含高活性脂肪酶的超微粒胰酶胶囊。保持胰酶活性的最佳pH值应大于6.0。故在服用胰酶同时可给予PPI、H2RA等抑酸药,以增强胰酶制剂的疗效,并加强止痛效果。应限制脂肪摄入并提供高蛋白饮食,脂肪摄入量限制在总热量的20%~50%以下,一般不超过50~75g/d。严重脂肪泻患者,可静脉给予中长链三酰甘油。

(3)伴糖尿病的患者,按糖尿病处理原则处理。

(4)疼痛的治疗

①一般治疗:对轻症患者,应戒酒、控制饮食。

②止痛药物:轻者使用抗胆碱能药物,重者可用麻醉镇痛药。

③抑制胰酶分泌:胰酶制剂替代治疗能缓解或减轻腹痛。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H2受体抑制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对减轻腹痛有一定疗效。

④抗氧化剂:对于酒精性慢性胰腺炎患者,应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C、E、硒、甲硫氨酸)可缓解疼痛。

⑤对于疼痛顽固剧烈,药物治疗无效者,可在CT、EUS诱导下,作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对合并有胰管狭窄、胰管结石,可在内镜下作相应治疗。

⑥如上述方法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3.内镜治疗

慢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用于胰管减压,缓解胰性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有胰管结石者,可切开取石;并发胰腺假性囊肿者,可作内镜下的引流术,或胰管支架置入。

4.外科治疗

慢性胰腺炎主要采用非手术的治疗方法。如果发生了并发症或者是胰管、胆管发生阻塞。或高度怀疑或并发胰腺癌者,可采用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