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能食而食后不化,为脾虚胃热证,治宜健脾清热。药如党参、炒白术、陈皮、炒槟榔、莱菔子、鸡内金、黄连或黄芩、干姜、焦三仙等。
5.胃有空洞感,即胃中感到空洞无物,为肝阳上扰所致,治宜平肝柔肝。药如珍珠母、木瓜、炒白芍、甘草等。
(四)辨大便
1.一般大便干结为肠中燥热。药如瓜蒌仁、杏仁、枳实、火麻仁、大黄等。
2.大便不畅,多为湿热气滞。药如黄连、木香等。
3.一般便溏为脾虚湿盛,治宜健脾燥湿。药如茯苓、苍术、陈皮、厚朴、藿香、生姜等。
4.大便溏而黏滞不畅,为寒热夹杂,应黄连与干姜同用。
5.大便秘结,倦怠乏力,为气虚便秘。药如党参、炒白术、当归、火麻仁、酒军等。
6.大便秘结,嗳气作呃,为浊气不降。药如煅赭石、旋覆花、黄芩、枳实、厚朴、清半夏、莱菔子、火麻仁、酒军等。
治疗原则
根据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调理升降与调整阴阳是治疗脾胃病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调理升降,是顺其生理而针对病理的治疗方法,应贯穿在治疗的始终。
一、调理升降
调理脾胃,贵在升降。叶天士指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的论点,东垣论内伤注重脾胃,治脾胃尤精升降。而脾胃病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以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升降失调,而致中焦气滞者最为常见。治宜健脾和胃,升降并调。所以,调整升降是治疗脾胃病的基本方法。
疏肝之法,也有助于脾胃升降。因为肝的升发与疏泄作用,对于脾胃的纳运与升降有着促进作用。因此,脾胃的升降功能,有赖于肝的疏泄作用。所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可以直接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如肝气不舒,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致肝胃气滞。治宜疏肝理气,降逆和胃,肝胃同治,升降并调,以畅中焦气机。故疏肝理气也是调理升降,畅通中焦气机的有效方法。
二、调整阴阳
临床治疗脾胃病常用温脾阳与清胃热的方法,也是调整阴阳的具体方法。
1.温脾阳
对脾胃病的治疗,东垣强调升发脾阳,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亦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说明治脾要顾阳气,要重视温脾阳。因为湿邪或寒邪犯脾,最容易伤及脾阳;或过用寒凉药物也常常伤及脾阳。故脾阳易虚而多寒证。所以,温脾阳是针对脾病多寒证而设。
2.清胃热
从生理而言,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因胃为阳土,常常热自内生;若燥邪犯胃,易伤胃阴而生燥热。故胃病易生热伤津,胃虚乃津液不足,胃实则胃火偏炽。胃又属阳明,故胃病多实证、热证。所以,清胃热是针对胃中积热而设。
根据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脾病多寒证,胃病多热证。治脾则宜温中散寒;治胃则宜清胃泻火。所以,温脾阳与清胃热也体现了调整阴阳的治疗原则。也说明脾胃病的临床表现以寒热夹杂为特点。故治疗脾胃病则宜温清并举,寒热并用为原则。
三、补虚泻实
《素问·五脏别论》云:“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脏腑的这种生理特点,决定了脾病多虚,胃病多实的病理特点。所以古人把脾胃病概括为“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说明脾病多虚,胃病多实。治脾则宜温补举陷;治胃则宜清泻通下。这也体现了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也说明脾胃病的临床表现以虚实夹杂为特点。故治疗脾胃病则宜补泻并施,虚实兼顾为原则。
附:通降法在脾胃病中的治疗意义
通降法是治疗胃病的常用方法。因为胃的生理特点是以通降为顺,胃降则和,生化有源,传导有序;不降则逆,不通则滞,以致传导失常,郁滞成病。因此,只有胃腑通降有序,才能保持其纳运和传导的功能正常。所以,不论外邪犯胃,或内伤脾胃,均可导致脾胃升降失调,胃肠气机壅滞,传导失序,以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而形成气滞、湿阻、食积、痰结等证。此时要顺其胃腑下行之势,推陈出新,引导积滞下行,给邪以出路,这是顺其生理而针对病理的治疗方法,应贯穿在治疗脾胃病的始终。临床常用通降法如下:
1.通腑泄热
适宜胃肠积热,大便干结。药如枳实、厚朴、火麻仁、大黄等。
2.理气通降
适宜脾胃升降失调,中焦气滞,胃脘胀痛。或有夹食、夹湿、夹痰等兼证。药如茯苓、白术、半夏、陈皮、枳壳、厚朴、木香、莱菔子等。
3.平肝降逆
适宜肝胃不和,胃气上逆。药如煅赭石、旋覆花、柴胡、枳壳、青陈皮、佛手等。
4.辛开苦降
适宜寒热夹杂,胃脘痞满。药如白术、半夏、枳壳、陈皮、厚朴、黄连、干姜等。
5.补气通降
适宜脾胃虚弱,升降失调而致中焦气滞。药如党参、白术、甘草补气升阳;陈皮、枳壳、莱菔子、厚朴、砂仁、半夏理气通降。使补中有通,升中有降,升清降浊,壅塞得通,诸症可除。
6.升清降浊
适宜中气下陷,脘腹胀满,纳少乏力,虚中夹滞者。治宜脾胃同治,升降并调。
①腹胀便溏者,以升清为主。药如党参、茯苓、白术、陈皮、枳壳、木香、升麻、炒薏米、砂仁等。
②腹胀便秘者,以降浊为主。药如党参、白术、半夏、枳壳、陈皮、莱菔子、厚朴、瓜蒌仁、杏仁、火麻仁、酒军等。
临床常见证型
一、食滞类
1.食积停滞证
【证候】脘腹胀满,厌食作呕,嗳腐吞酸,或腹痛泄泻,大便不畅,舌苔厚腻,脉滑实。
【病机】食积伤胃,纳运无权,中焦气滞,食滞胃脘。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健胃消食汤(自拟方)
茯苓、炒白术、姜半夏、陈皮、炒槟榔、厚朴、莱菔子、鸡内金、黄连、干姜、焦三仙。
2.脾虚食滞证
【证候】胃脘胀满,纳呆乏力,嗳腐吞酸,大便或溏,舌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病机】素体脾胃虚弱,又因食积伤胃,纳运无权,食滞胃脘,而致脾虚食滞证。
【治法】健脾和胃,调中消食。
【方药】健脾消食汤(自拟方)
党参、茯苓、炒白术、姜半夏、陈皮、厚朴、炒槟榔、莱菔子、黄连、干姜、白花蛇舌草、鸡内金、焦三仙、甘草。
3.食滞夹湿证
【证候】胃脘胀满,食入不化,恶心欲吐,纳差口淡,腹胀便溏,舌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病机】素体湿盛,又食积伤胃,食滞胃脘,而致食积夹湿证。
【治法】健脾化湿,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合平胃散加减。
茯苓、苍术、姜半夏、陈皮、炒槟榔、厚朴、苏梗、砂仁、藿香、炒薏米、生姜、焦三仙。
二、脾虚类
1.脾胃虚弱证
【证候】脘腹胀满,纳差乏力,嗳气时作,或恶心欲吐,大便不调,舌淡,舌苔白,脉细弱。
【病机】脾胃虚弱,升降失调,纳运呆滞,以致中焦气滞,而形成中虚气滞证。
【治法】补气健脾,理气和胃,佐以消导。
【方药】补气健脾汤(自拟方)
党参、茯苓、炒白术、姜半夏、陈皮、厚朴、炒槟榔、苏梗、砂仁、鸡内金、焦三仙、甘草。
2.脾虚湿阻证
【证候】胃脘饱胀,纳呆乏力,肢体困倦,大便溏,舌苔白腻,脉濡缓。
【病机】脾失健运,湿从内生,湿阻中焦,升降失调,中焦气滞,而形成脾虚湿阻气滞证。
【治法】健脾化湿,理气调中,佐以消导。
【方药】健脾化湿汤(自拟方)
党参、茯苓、苍术、姜半夏、陈皮、厚朴、炒槟榔、苏梗、砂仁、藿香、炒薏米、生姜、甘草。
3.寒湿困脾证
【证候】脘腹胀满,纳呆乏力,恶心欲吐,肢体困重,大便稀溏,舌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病机】寒湿内侵,或内湿素盛,中阳被困,脾失健运,而致寒湿困脾。
【治法】温中健脾,理气化湿。
【方药】温中化湿汤(自拟方)
茯苓、苍术、姜半夏、陈皮、厚朴、苏梗、炒槟榔、砂仁、藿香、炒薏米、桂枝、生姜、甘草。
4.脾虚停饮证
【证候】脘腹胀满,倦怠乏力,纳差便溏,泛吐清水痰涎,胃及肠间有振水声,背寒如掌大,或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舌淡,舌苔白滑,脉滑无力。
【病机】脾胃阳虚,中阳失运,水饮不化,留于胃肠。
【治法】健脾渗湿,温中化饮。
【方药】温中化饮汤(自拟方)
茯苓、炒白术、姜半夏、陈皮、厚朴、苏梗、砂仁、藿香、泽泻、炒薏米、桂枝、生姜、甘草。
5.气虚下陷证
【证候】脘腹坠胀,食后尤甚,纳差乏力,声低气短,或伴有脱肛,舌淡,舌苔白,脉缓。
【病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气虚下陷。
【治法】补气升阳。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党参、黄芪、茯苓、炒白术、姜半夏、陈皮、厚朴、苏梗、柴胡、枳实、砂仁、当归、升麻、生麦芽、生姜、甘草。
6.脾虚阴火证
【证候】低热日久不愈,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食少便溏,口干咽燥,渴不多饮,或头晕耳鸣,舌偏红,舌苔薄白,脉细弱。
【病机】脾胃虚弱,元气不足,而致脾虚阴火证。
【治法】补中益气,甘温除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党参、黄芪、炒白术、陈皮、柴胡、当归、炒白芍、升麻、甘草。加减:①自汗者加生牡蛎、浮小麦。②时冷时热,汗出恶风者加桂枝。③胃胀舌苔白腻者选加陈皮、厚朴、炒槟榔、苏梗等。
三、气滞类
1.肝胃不和证
【证候】胸脘胀痛,连及两胁,嗳气频作,或恶心欲吐,吞酸嘈杂,舌淡,舌苔薄白,脉弦。
【病机】肝气不舒,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致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方药】疏肝和胃汤(自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