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感悟母爱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15258800000013

第13章 母爱无价(2)

一会儿,有个小孩跑来说,她女儿刚从楼上下来呢,他们依然在玩捉迷藏。这位母亲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人也像虚脱了一般,一拐一瘸地往回走。

我站在楼下,看见她轻轻地牵过女儿的手,艰难地上楼,慢慢地开门进去。直到听见响亮的关门声,我才回过神来,一转头,一大滴泪从眼眶掉下来。

年轻的母亲能用欣赏的心态去享受女儿和孩子们的嬉闹声,虽然她没在女儿身边,但她的心是与女儿在一起的。母亲因女儿突然消失在自己视线范围内而紧张万分的场面令人感动:她顾不上骨头错位的痛楚,带着没照看好女儿的愧疚,不断地奔跑、大声呼唤,去找女儿,这个流着泪、衣衫不整的母亲是最美的。

母亲总是保持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孩子就是他们心头放不下的牵挂,一旦孩子走远母亲便会紧张、担心,因为她们希望孩子停留在自己爱的空间里不受任何伤害。

母亲的眼神母亲用温柔的眼神轻轻地哼唱:

“乖宝宝,宝宝乖,静静安眠静静睡;乖宝宝,宝宝乖,美丽月色令人醉……”

“不要!”孩子睁大眼珠,“我不要听歌,我要听妈咪说故事。”

母亲笑了,她的脸庞在柔和的夜灯照耀下显得格外圣洁,她轻声说:“好,你要听故事,妈咪就说。”

她的瞳睛仿佛是注视着情人,的确,孩子就是她的情人。

“从前,有人坐飞机经过非洲。”

孩子听到非洲,没什么理由就格格地笑了出来。

“驾驶飞机的叔叔喝了一瓶啤酒,就随手把酒瓶丢到飞机外边。”

孩子笑得更大声了,他上气不接下气地问:“那个酒瓶是不是砸到了一个小黑人?”

妈咪摸摸孩子的前额,拨弄着那浮泛着红褐色的发丝,她仍然笑着。

“聪明的孩子,那个酒瓶当然砸到一个黑人头上了,不过不是小黑人,而是个……”

“大黑人!”孩子抢答。

“嗯,的确是个大黑人,一个又瘦又高的大黑人。”

孩子狡黠地看着说故事的母亲,他早就听母亲说着同样的故事至少上百次了,但是他已经懂得欣赏女人变幻的瞳睛,那种雾茫茫的光晕。

“咻一”母亲发出滑稽的音效:“那个酒瓶砸在大黑人的头顶。他摸摸脑袋,抬头看见天空有一只铁鸟飞过去,呀,他想,这个瓶子是上帝送给他的礼物……”

孩子睡着了。母亲轻叹一声,离开孩子,走进幽暗的厨房,她倒了一大杯威士忌,狠狠地灌入喉管。

小说只提到两个人:天真无邪的孩子,温柔忧郁的妈妈。其实还有一个人,故事中的大黑人。

我想大黑人就是已经过世的孩子的爸爸,妈妈为了避免孩子幼小的心灵过早承受失去父爱的创伤,隐瞒事实真相。她把对丈夫彻骨的思念编成小故事,故作轻松天天给孩子讲述。等孩子睡着了。她才痛快地借酒浇愁。

其实为了让孩子们身心能健康成长,父母亲不知承受了多少各种各样难用言语表达的痛苦和重担,单凭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好好地用爱回报妈妈。

六点十分的爱几年前,一位刚毕业的女孩打电话给父母,说她要去深圳一家外企应聘,无意中提起中途会经过父母所在城市的一个小站。那个小站在邻县,距离她父母所在城市有两个小时车程。

列车停靠在那个小站时是早晨六点十分,停靠时间约十分钟,车刚停稳,女孩倚着窗口,隐约听见有人呼唤着她的名字,她探身窗外——在蒙蒙的曙色中是母亲的身影。

母亲急急忙忙把用毛巾包着的一个瓷缸递给她,揭开盖子,是热气腾腾的肉汤。短暂的十分钟里,母亲几乎不容她说什么,只是那样满足、幸福地催促她一口口喝汤。

天凉,汤冷得快。列车开动时,女孩的母亲握着一个空瓷缸站在月台上向女孩挥手。

女孩的喉头堵着,母亲的身影渐远时,她的泪水流了一脸。她不知道母亲是几点起身的,或许她根本一晚没睡。蒸汤,赶早班车——母亲有关节炎,在整个城市还睡着时,她却在黑冷的夜色里为了一瓷缸汤上路了。而女孩,她本来不是去深圳应聘的。她的男友不辞而别去了深圳,她被一段感情痛苦地纠缠着,想去找他,为爱情讨个结果。

列车抵达深圳时,女孩已经改变了主意。她不想找回一段丢失的爱情了——如果真的有爱,他不会那样不负责任地一走了之。

失去这段爱情,女孩想,也许并不像她想的那么严重。她留下来,努力地求职与工作,在一家外企有了个不错的职位,以及爱情。

在写给父母的信中,她总是提到那天六点十分的汤,她说是那缸汤给她那次应聘带来了好运和力量。

早晨六点十分,也许你还躺在舒适的床上做着懒懒的美梦,还在家里吃着母亲为你做的可口早餐?有一位母亲却已在距离家两小时车程的小站等待,因为她的女儿将经过,在晨雾未散的六点十分。她捧着一缸热气腾腾的肉汤准时出现在女儿的列车前。这位母亲不顾困倦,不顾寒冷,不顾身体不适,不顾路途颠簸,也不顾时间短促,她用这热汤温暖了旅途中的女儿。

这热汤不仅温暖了女儿的身体,更是温暖着女儿那颗受了伤的心!它成功治愈了她的爱情创伤。并使她鼓起勇气去扬起事业的风帆。

母亲的秘密

母亲病了,在特别繁忙的工作中倒下,住进了医院,卧床不起。远在故乡的姥姥知道了,爱女心切,立即拖着臃肿的身体,从千里之外的南方小城心事焦灼地赶来看望母亲。母女俩阔别已久,待病床前见面时,居然相拥而哭,惹得旁人也掉了眼泪,也被感动了。

姥姥开始不停地嘘寒问暖,唠叨不停,手也不停交互揉搓着,可见她心中的急切。她问母亲:“你到底感觉如何,气色这么不好?”

母亲微笑着说:“感觉还好,就是没有什么食欲,米饭都不想吃。”

姥姥急了,说:“孩子,不吃东西怎么行呀?你想想到底想吃点什么?”

母亲诡秘地笑了:“其实我就想吃你包的芹菜饺子了。”姥姥顿时微笑起来,仿佛终于找到了治病的良方,拍膝而起,说:“好!我去给你包,你小的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芹菜饺子!”

说完便起身拉我回家,和面包饺子去了。在家里和面包饺子的时候,姥姥不让我插手,因为我向来不进厨房,她怕我坏了她的好事。

我在厨房门口,悄悄看着,姥姥包得极为细心,搓揉扭捏间,老泪轻流,看得我心意阑珊。一个多小时后,芹菜饺子终于做好了,个个饱满鲜香,姥姥将它装进保温饭盒,扯着我就匆匆出门了。

姥姥一路上步子走得很急,颤颤巍巍的。我知道她定然是怕饺子凉了!到医院的时候,母亲见着饺子就高兴起来,仿佛犯馋很久了。连忙伸手去接,却忽然想起自己的手脏,于是要外婆去打点水回来洗手,外婆自然起身去了。刚去一会,母亲又对我说:“儿子,这离卫生间有点远,去帮帮外婆端水。”于是我也去了。

把外婆接回来的时候,我们忽然看见母亲已经吃开了。母亲笑着说:“嘴巴实在馋了,干脆吃了。”我看母亲的饭盒,里面只剩三两个饺子了。姥姥责骂她还是那样嘴馋,脸上却浮起笑容,因为母亲终于还是吃下东西了。

接下来的几餐,母亲依然病重,但食欲却变好了,总是把姥姥包的饺子吃个精光。第二天晚上,我留下来陪母亲。母亲在一旁看书,而我坐在桌前写东西。此间,一个不小心,笔掉在了地上,滚进了母亲的病床底下,于是伸手去摸,笔没摸到,却摸到一袋东西。拖出来一看,我满脸惊讶,竟然是一大袋饺子。

我连忙问母亲怎么回事,母亲叫我塞回去,红着脸说:“待会你拿去扔了,不要让姥姥看见了。”

我问:“饺子你都没吃呀?”

母亲叹气说:“我一点食欲都没有,哪吃得下呀?不要让姥姥知道了,她知道我没有吃,会很担心的。”

“你没食欲,那你还叫姥姥包饺子干什么?”

“你姥姥千里迢迢来照顾我,要是帮不上忙,眼睁睁地看我生病,会很伤心的。知道不?”

我顿时被母亲的话震撼了,终于醒悟过来:原来母亲让姥姥包饺子却又用心良苦地深藏起来,居然只是成全老人的一番爱意,减轻老人担心而已。我提着一袋沉甸甸的饺子来到病房后院,扬手一挥,饺子被隐没在黑色的夜里。秘密已经被我藏起来了,但是我知道有一种沉甸甸深藏心底的爱意,却永远挥之不去。

年迈的母亲不顾一切,千里迢迢赶来看望生病住院的女儿,并为女儿精心做起了饺子,希望女儿能早日康复。看着这篇文章我感觉到被浓浓的爱包围着。

母亲饺子的每一点面粉都搓进了对女儿的关爱,每一个饺子都是母爱的结晶。我们应该向她的女儿学习,她细心体贴,为了不辜负母亲从很远送来的爱,强作馋猫状,让母亲放心、开心。

母亲一生都在为孩子生活得好而努力,都希望孩子过好每一天,生活中不能缺少这些希望,因为这希望是获得前进的动力,是快乐和感动的源泉。母亲乡村的夜晚宁静而美丽,洁白的月光毫不吝啬地爬满了每座屋合和窗棂。一座低矮的土坯房,悠悠地透析出我和母亲的影子。母亲掷去了晨日的劳苦,挣脱了疲惫,借着昏暗的光线,用双手和智慧为我和妹妹们剪裁着衣裳,用歌声和故事为我驱赶着寂寞,驱赶着伤痛对我的缠绕。

那时,我向来不懂得母亲日子的艰难。

母亲先后生下了我们姐妹六个,五个女儿,一个儿子,最小的便是弟弟。我是家里的老大,却不曾给母亲减轻些负担。那是一次在晚饭间我因和妹妹争吃一块红薯,而将锅碰翻在地,导致我的腿部和脚被烫伤,不能行走,只得休学在家。

为此,母亲常常自责,说是没有照看好我。夜里,每当伤处稍一疼痛我就大哭大叫,扰得母亲难以入睡。母亲便起来给我讲故事,教我唱歌,来转移我的注意力,母亲一首一首地唱,一句一句地教,母亲不厌其烦。

这时的母亲一边照顾着我,手里还要为我们的穿戴忙碌着,母亲手里的针线娴熟地上下飞舞,歌儿萦绕在我的周围,母亲用针线串起了岁月,串起了日子,串起了美妙而动听的歌谣,串起我童年似真似梦似幻的每一个夜晚。

于是,每每我都是在母亲的歌声和故事中渐渐地睡去……直到我康复。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母亲说日子虽苦但也快啊,你看你转眼都十一岁了,可以帮妈妈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了,妹妹们还小,你也帮衬着照看照看,学习昵妈妈是不会耽误你的。于是,我下定决心以后要像一个大孩子一样帮妈妈做些活,不让母亲再为我操心了。

可有时苦难总是不让你喘息一刻地来临,在麦收的农忙季节里,父亲却因车祸腿部骨折而失去了劳动能力。母亲望着十多亩的麦田,再看看地头刚刚学会走路的老三和咿呀学语的老四,以及家里炕上躺着的刚过满月的老五和病中的父亲,不禁悲从中来。

我被妈妈指派在家照看五妹,并照顾父亲。母亲为了抢收小麦每每都是顶着星星走,带着月亮回来,这时的月亮虽美,但却洗不去母亲满身的疲惫与无奈,母亲再没有过多语言给我们,生活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不料这时我却又给母亲带来了无边的痛苦。在炒菜时,因炕上的五妹哭个不停,我便用一只手哄着她,一只手攥着炒菜的锅,这时锅柄突然脱落,顿时热辣辣的油浇到了我的脚上,我号啕大哭起来,父亲唉了一声这时正赶上母亲进家门,气得母亲一时把手举到高空中,突然又放了下来。母亲赶紧帮我敷上烫伤药,安顿我躺下,我强忍着痛不敢再哭出声来。

晚上,我屏住呼吸听着母亲的动静,母亲一句话也不说地安顿着妹妹们,母亲没有燃上灯,只有夜色中一轮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射了进来。

这时的疼痛无法让我入眠,我更是小心翼翼地不敢出一点声响,生怕招来母亲的一顿呵斥。

夜已经很深了,我想母亲应该睡下了吧,我慢慢地翻转过身,发现此刻母亲正呆坐在窗前,久久地凝望着天空中的那一轮圆月,眼里似有点点泪光在闪烁,我忽然发现母亲被月光映出了几丝白发,接着我听到母亲在低声地吟唱,细听却似一种戏曲的调子,没有歌词,只有调子,低沉,哀婉……我忍住哭声,蒙上被子,任眼泪倾泻,直到天亮。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贾宝玉的口说:“女人是水做的。”在很多人的眼中,女性是阴柔脆弱的,与男性的阳刚坚强相对。其实母爱并不只有柔美。小说中的母亲就兼有了柔韧和坚强。她的丈夫不幸骨折失去劳动能力,子女多而且年纪小,生活过得很清贫,农作任务艰巨。对丈夫、对子女的爱和责任,促使这位母亲变得异常的坚强,她用勤劳、吃苦的坚韧精神撑起了整个家庭,还让家庭充满了爱。

敢于面对生活挑战的人就是生活的胜利者,正如文中这位母亲能慈爱地对子女,也能坚强地支撑一个家。回家二○○○年春节,我终于带女朋友回家。事先在电话中通知了家里,听得出,母亲在几百公里之外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详细地问我们哪天回家,坐几点的车,什么时候到车站。母亲说,让你大哥到时去接你。

腊月二十八,经过六七个小时的颠簸,车子到了家乡小镇。下了车,远远地就望见大哥在等我们。大哥说,母亲怕错过了车,吃过午饭就催他来了。

回到家里,母亲早就买了水果,准备了一大桌好菜。而平时,母亲自己是从来合不得买水果吃的。吃过晚饭,我拿出给父亲母亲买的三枪内衣、羊毛衫裤、荔枝桂圆和给小侄儿买的零食。母亲心疼地责怪我:回家就回家,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得花好几百块呐!责怪完了母亲又唠叨,你们在外面开销大,一年也存不了几个钱,以后结婚成家,用钱的地方多着昵,这样大手大脚地做什么。过年在家的短短几天,母亲对女友关怀备至,担心在城里待惯了,乡下的饭菜吃不惯,乡下冷,晚上休息不好。母亲仿佛对待的不是自己未来的儿媳妇,而是一个尊贵的客人。母亲的热情让女友很不好意思,也多少有些不自在。

正月初五,我和女友要返回南京。几天前,母亲就将几挂咸鱼咸肉晒好,要给我们带走。我说不用,这些东西外面都买得到。母亲说,买的哪有家里腌的好吃,有现成的,又何必要花那份钱呢。初四晚上,母亲将晒干的咸鱼咸肉一一用塑料袋装好,放进我们包里。见包还有些空,母亲又将一只咸鸭硬塞进去。母亲说再煮几个鸡蛋、装一些花生让我们路上吃。我几番劝阻,母亲才作罢。

车子是早上六点多的。一大早,母亲就起床给我们下了点面。吃完面,我和女友与母亲告别,拎着大包小包出门。最大的那只旅行包装满咸鱼咸肉,很重,比我们回家的时候还重。

走了十几步,母亲忽然追上来,说送我们一程。我说不用。母亲说:送一程吧,两个人拎,总比一个人轻松。说完不容我再说,一把拎起包带。冬天的清晨寒气逼人,脸上、手上都冷飕飕的。我、女友和母亲走在阒无一人的乡村公路上。天微微亮了些,我扭头看母亲。

母亲头发有些零乱,不少已经花白;额上的皱纹很密,皮肤粗糙,几乎没有光泽。这时候,我才不经意地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有仔细地端详过母亲了,母亲一年比一年老,比我印象中的苍老多了。母亲很瘦小,和我一人拎着一边包带,为了多出一些力,母亲半侧着身子,尽量向上缩着手臂。我心中一酸,说,妈,你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