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快读中华传统文化书系(最新图文普及版)
15263400000017

第17章 颜氏家训(14)

瑓瑠邢、魏诸公:指邢邵、魏收等人。《北齐书·邢邵传》:“邵字子才,河间郑人。读书五行俱下,一览便记,文章典丽,既赡且速,每一文出,京师为之纸贵。与济阴温子升为文士之冠,世论谓之邢、温。钜鹿魏收,虽天才艳发,而年事在二人之后,故子升死后,方称邢魏焉。有集三十卷。”《北齐书·魏收传》:“收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人。

以文华显,辞藻富逸,撰《魏书》一百三十卷,有集七十卷。”讲击:戏言嘲弄。击,同撇。

瑓瑡《韩非子·喻老》:“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瑓瑢师心:以己意为师,即自以为是。

瑓琐体裁:这里指文章的结构剪裁。

瑓瑶夷、齐:即伯夷,叔齐,为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周武王灭商后。仳们耻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在山里。事见《孟子·万章》下、《史记·伯夷传》。封建社会里把他们当作高尚守节的典型。二姓:指换了朝代的两个王朝。

瑓瑥伊:指伊尹,商朝大臣。名挚。曾佐汤伐夏桀,被尊为阿衡(宰相)。汤死后,孙太甲破坏商汤法制,伊尹把他放逐到桐宫,三年后迎之复位。一说伊尹放逐太甲。自立七年;太甲还,杀伊尹。箕:指箕子,为商纣王诸父。纣王暴虐,箕子谏之不听,乃披发佯狂为奴。《孟子·公孙丑》上:“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赵岐注:

“伊尹曰:“事非其君,何伤也,使非其民,何伤也,要欲为天理物,冀得行道而已矣。”

瑓瑦家:这里指古代卿大夫及其家族。

瑓瑧陈孔璋:即陈琳,字孔璋。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初从袁绍,后归曹操,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魏志·袁绍传》注引《魏氏春秋》:“陈琳《为袁绍檄州郡文》云:“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挠折栋梁,孤弱汉室。”

瑓瑨蛇虺(huǐ毁):蛇、虺皆为蛇类。此喻凶残狠毒之人。

瑓莹消息:这里是斟酌的意思。

瑔瑠或问以下六句,见扬雄《法言·吾子》。雕虫篆刻:虫指虫书;刻指刻符。为秦书八体中的两种。西汉学童习秦书八体,尤以虫书、刻符纤巧难工,故以此代指作辞赋之雕章琢句。因其费力多而施于实用者寡,故扬雄谓“壮夫不为”也。

瑔瑡《南风》:古代乐曲名,相传为虞舜所作。《孔子家语·辨乐解》: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瑔瑢(鸱鸦》:见《诗经·豳风》。《毛诗序》:“《鸱鸦》,周公救乱也。

成王未闻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

瑔琐《毛诗序》:“《大雅》《嵩高》、《燕民》、《韩奕》,皆尹吉甫美宣王之诗,《马同》。颂僖公也,僖公能遵伯禽之法,鲁人尊之,于是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史克作是颂。”吉甫:即尹吉甫。周宣王大臣。克史:鲁国史官。

瑔瑶此二句见《论语·季氏》。

瑔瑥此三句见《论语·子罕》。《雅》、《颂》:此指《雅》乐和《颂》乐。

瑔瑦此二句谓孔子引《诗经》中诗句来阐明孝道。

瑔瑧此二句见汉·扬雄《法言·吾子》。

瑔瑨变:通辨。辨明。

瑔莹《噬剧秦美新》:扬雄着,见《昭明文选》。此文评论秦朝,美化王莽新朝,故名《剧秦美新》。

瑖瑠《汉书·扬雄传》:“王莽时。刘歆、甄丰皆为上公。莽既以符命自立,欲绝其原,丰子寻,歆子复献之。诛丰父子,投四裔。辞所连及,便收不请。时雄校书天禄阁上。治狱事使者来。欲收雄,雄恐不免,乃从阁上自投下,几死。莽闻之曰:“雄素不与事,何故在此间?”问其故,乃尝从雄作奇字,雄不知情,有诏无问。然京师为之语曰:“惟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

瑖瑡周章:惊恐的意思。

瑖瑢古代以君权为神授,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谓之天命。

瑖琐桓谭:东汉哲学家、经学家。字君山,沛国相人。官至议郎给事中。着有《新论》二十九篇,早佚,现传《新论·形神》一篇,收入《弘明集》内。《汉书·扬雄传》:“大司空王邑、纳言严尤问桓谭曰:“子尝称雄书,岂能传于后胜乎?”潭曰:“必传,顾君与谭不及见也。凡人贱近而贵远,亲见于云禄位容貌,不能动人,故轻其书。老聃着虚无之言两篇,薄仁义,非礼乐,然后世好之者,以为过于《五经》,自汉文、景之君及司马迁皆有是言。今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瑖瑶葛洪: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所着有《抱朴子》内、外篇、《神仙传》等,又曾托名汉刘歆撰《西京杂记》。其《抱朴子·尚博》云:“世俗率神贵古昔,而黩贱同时,虽有益世之书,犹谓之不及前代之遗文也。是以仲尼不见重于当时,《太玄》见蚩薄于比肩也。”

瑖瑥阴阳:指阴阳家之学。阴阳家为春秋、战国时九流之一。其学包括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廿四时等度数之学和五德终始的五行之说。

后世的遁甲六壬,择日,占星之属,也称为阴阳家。

瑖瑦《太玄经》:扬雄撰。也称《扬子太玄经》。晋范望注,今本十卷。

瑖瑧孙卿:即荀子、荀卿,见前《勉学》篇“人生小幼”段注。

瑖瑨大圣:道德高尚完美之人。此指孔子、老子等人。清尘:车后扬起的尘埃。亦用作对尊贵者的敬称。清,敬词。《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犯属车之清尘。”颜师古注:“尘,谓行而起尘也。言清者,尊贵之意也。”安敢望大圣之清尘:即不敢望其项背之意。

瑖莹瓿(bù部):古代器皿名。青铜或陶制。圆口、深腹、圈足。用以盛酒等。盛行于商代。

瑘瑠行台:东汉以后,中央政务由三公改归台阁(尚书),习惯上遂以中央政府为“台”。东晋以后,中央官称台官。中央军称台军。因此,在大行政区代表中央的机构即称行台。多由军事关系临时设置。

瑘瑡《北齐书·文苑传》:“刘逖,字子长,彭城丛亭里人。魏末,诣霸府,倦于羁旅,发愤读书,在游宴之中,卷不离手。亦留心文藻,颇工诗咏。”

瑘瑢荣华:王利器曰:“荣华、朝菌,一物而异名。”《庄子·逍遥游》:

“朝菌不知晦朔。”《释文》引司马彪:“大芝也。天阴生粪上,见日则死。

一名日及,故不知月之终始也。”

瑘琐骐骥:良马。

瑘瑶逸气:俊逸之气。

瑘瑥衔勒:衔和勒。衔是横在马口中备抽勒的铁,勒是套在马头上带嚼口的笼头。此处比喻文贵有节制,好比马须用衔勒一样。

瑘瑦轨躅(Zhuó浊):轨迹。

瑘瑧理致:指作品的思想感情。

瑘瑨事义:指作品所运用的典实,即下文所说的“用事”。

瑘莹冠冕:这里指服饰。

瑝瑠趋本弃末:结合此段文意看,当为“趋末弃本”之误,末。指华丽。本,指理致、气调。

瑝瑡《老子》上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这里是不要过分之意。

瑝瑢蕃邸:指梁元帝被封为湘东王时在镇江的住所。

瑝琐《隋书·经籍志》:“《西府新文》十一卷,并录,梁萧淑撰。”萧淑,兰陵人,见《南齐书·萧介传》。《西府新文》乃梁元帝使萧淑辑录各位臣僚的文章而成,当时颜之推的父亲+协正担任镇西府咨议参军,而其文未被收录,故颜之推有是说。

瑝瑶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卫国的俗乐,与雅乐不同。《论语·卫灵公》有“郑声淫”之说。后因以郑、卫之音通指淫荡的乐歌或文学作品。

瑝瑥草土:居丧。古时居父母之丧者睡草席枕土块,故日草土。

瑝瑦此处所说的《梁史》,指陈朝领军大着作郎许亨所着《梁史》五十三卷,《隋书·经籍志》着录。又《隋书·经籍志》着录:“《怀旧志》九卷,梁元帝撰。”

瑝瑧沈隐侯:即沈约,南朝梁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人。历仕宋齐二代,后助梁武帝登位,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后官至尚书令,卒谥隐。事见《梁书·沈约传》。

瑝瑨邢子才:即邢邵,字子才。见《勉学》篇“学之兴废”段注。

瑝莹祖孝微;即祖挺,字孝徵。见《风操》篇“言及先人”段注。

石髓:石钟乳。《晋书·嵇康传》:“康遇王烈共入山,尝得石髓如饴,即自服半,余半与康,皆凝而为石。”

任防:南朝梁文学家。字彦升,乐安博昌人。仕宋、齐、梁三代,梁时历任义兴、新安太守等职。当时以表、奏、书、启诸体散文擅名,而沈约以诗着称,时人号日“任笔沈诗”。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官奉朝请。通史学。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辞清拔,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吴均集》,《隋书·经籍志》着录,二十卷。《破镜赋》;今已不传。

颜渊:春秋末鲁国人。名回,字子渊。孔子学生。其德行为孔子所称赞。以上二句谓颜渊主张非乐,故闻邑名朝歌,即不在此停留。

曾子:春秋末鲁国人。名参,字子舆。孔子学生。以孝着称。敛襟:整饬衣襟,表示恭敬。

《汉书·郊祀志》:“有言古天子尝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注:“孟康曰:枭:鸟名,食母。破镜,兽名,食父。黄帝欲绝其类,故使百吏祠皆用之。”

费旭:王利器谓当作费昶。《乐府诗集》卷十七载梁费昶《巫山高》云:“彼美岩之曲,宁知心是非。”下句当即颜氏所引异文,抑或因颜氏弹射而改之。

殷禨:卢文绍谓殷禨疑当作“殷芸”,《梁书》有传:“芸字灌蔬,陈郡长平人,励精勤学,博洽群书,为昭明太子侍读。”又有湘东王记室参军褚禨,河南阳泽人,有诗。二者姓名,必有一讹。云母舟:以云母装饰之舟。

南朝俗称父亲为“耶”。故简文帝以此讥费旭诗。

见《诗经·小雅·采芑》。

《金楼子·杂记》上:“宋玉(按:当作《宋书》)戏太宰屡游之谈,流连反语,遂有鲍照伐鼓、孝绰布武、韦粲浮柱之作。”《文镜秘府论·西卷·文二十八种病》第十八:“翻语病者,正言是佳词,反语则深累是也。如鲍明远诗云:“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伐鼓”,正言是佳词,反语则不详,是其病也。崔氏云:““伐鼓”,反语“腐骨”,是其病。”屡游反语(按:即反切)未详。”

流比:同类比照类推。

北面:面向北。古礼,臣拜君,卑幼拜尊长,都面向北行礼,因而居臣下、晚辈之位曰“北面”。

《诗·小序》:“渭阳。秦康公念母也。康公之母,晋献公之女。

文公遭丽姬之难未返,而秦姬卒;穆公纳文公,康公时为太子,赠送文公于渭之阳,念母之不见也,我见舅氏,如母存焉。”此言丧母者看见舅舅,就仿佛看见母亲一样。现母在北堂,而与舅舅分别时却引用《渭阳》这首诗,乃大不当。

《孔子家语》:“颜回闻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有生离别者也。

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声有似于此,谓其往而不返也。孔子使人问哭者,果曰:“父死家贫,卖子以葬,与之长诀。”子曰:“回也善于识音矣。”桓山之悲,取喻父死而卖子,今父尚健在,而送兄引用桓山之事,乃大不当。

触涂:处处。

文制:即制文,写文章。

陈王:指曹植,封陈思王。曹植《与杨德祖书》(见《昭明文选》)云:“仆尝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昔丁敬礼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能过若人,辞不为也。敬礼谓仆:“卿何所疑难,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尝叹此达言,以为美谈。”丁虞:见本篇第一段注。

击难:攻击、责难。

胡金盈:汉代大臣胡广之女。

卢文?谓后句在蔡集中作“胡委我以夙丧。”今从。此二句意思是:“悲叹母亲享寿不能长久,为何丢下我们过早离去。”

胡颗:胡广的孙子。铭:指墓志铭。

考:死去的父亲称考。议郎:职官名。此句意思是:“安葬我的亡父议郎君。”

《左传·昭公八年》杜注:“胡公满,遂之后也,事周武王,赐姓曰妫,封之陈。”《广韵·二十一欣》:“袁姓出陈郡、汝南、彭城三望,本自胡公之后。”猗欤:表赞美的语气词。此二句意思是:“啊!我的先祖,您出自有妫这一姓氏。”

显妣:对亡母的美称。遐年:长寿。以上四句意思是:“您如此劳累憔悴,养育我这小孩,希望我尊贵的亡母,能够永保长寿。”

刘勰(文心雕龙·指瑕》:“陈思之文,群才之俊也,而武帝诔云:

“尊灵永蛰”……永蛰颇疑于昆虫,施之尊极,岂其当乎?”蛰:昆虫冬眠。永蛰:曹植(陈思王)以之比喻父亲的死亡。

赵曦明、郝懿行并谓潘岳《悼亡赋》中无“怆手泽”之语。按:潘岳《皇女诔》云:“披览遗物,徘徊旧居,手泽未改,领腻如初。”手泽:指手汗。后多用以称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等。悼亡:追念亡妻。

《礼记·王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故颜氏有“匹妇于考”之讥。

赵曦明曰:“今《蔡集》所载《秉碑》一篇,无此语。”大麓:指领录天子之事。《书·舜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孔传:“麓,录也。

纳舜使大录万机之政,阴阳和,风雨时,各以其节,不有迷错愆伏。”

赵曦明曰:“今集中有《送卢景宜》诗一首,无此句。”九五:乾卦九五,术数家说是人君的象征,后因称帝位为九五之尊。龙飞:喻圣人起而为天子。

赵曦明曰:“此篇今已亡。”奄忽:迅疾。登遐:同“登假”。原为对人死去的讳称。后专称帝王之死。

《艺文类聚》卷四七引陆机《吴大司马陆抗诔》,无此二语。亿兆:众庶万民的意思。宅心:归心。敦叙:又作“敦序”。亲睦和顺。百揆:指百官。此二句意思是:“使万民归心,使百官和睦。”

王利器《集解》注云:“颜(嗣慎)本、朱(轼)本及《馀师录》“和”

作“妹”。今《机集》无此文。”《诗经·大雅·大明》:“大邦有子,倪天之妹。”倪:好比。此句意思是:“(她)好比天女一个样。”

以上所举蔡邕《杨秉碑》等数例,其语句均当用于帝王之尊,而蔡邕等却施于臣民,故颜氏有“朝廷罪人”之讥。

语出《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痒痒。”此叙郑庄公与其母姜氏赋诗和好之事。痒痒:(yì义)快乐的样子。

人子:子女。储君:已确定继承皇位的人,亦即王粲诗中的“我君”。从文意分析,当指曹丕。“其乐痒痒”为姜氏形容自己与儿子郑庄公相见之乐的诗句,今王粲施之于储君,故颜氏非之。

《虞殡》:“挽歌名。《左传·哀公十一年》:“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注》:“《虞殡》,送葬歌曲。”

田横:秦末狄县人。本齐国贵族。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后为汉军所破。率徒党五百余人逃亡海岛。汉高祖命他前往洛阳,他不愿称臣于汉,于途中自杀。留居海岛的徒党闻田横死讯,也全部自杀。崔豹《古今注》:“《薤露》、《蒿里》,并挽歌也。田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乎蒿里,故有二章。”

陆平原:即陆机,曾任平原内史。陆机《挽歌诗》三首,其一曰:

“广宵何廖廓,大暮安可晨?人往有反岁,我行无归年!”即自叹之辞。

《齐讴篇》:即《齐讴行》,乐府杂曲歌辞名。见《乐府诗集》卷六十四。

陆机(齐讴行》“惟师”以下,有指责齐景公的诗句,故颜氏谓其“后章忽鄙山川之情。殊失厥体。”王利器曰:“《齐讴行》云:“鄙哉牛山叹,未及至人情。”此鄙景公耳,非鄙山川也。齐景公登牛山,悲去其国而死,见《韩诗外传》卷十、《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及《外篇》、《列子·力命》篇及《御览》四二八引《新序》。”

《吴趋行》:吴地歌曲名。陆机所作《吴趋行》篇,见《乐府诗集》卷六十四。

子光:即春秋时吴王阖庐。他以专诸刺杀吴王僚而自立。又用楚亡臣伍子胥,屡败楚兵。后在与越王勾践的战争中兵败负伤而死。

夫差:阖庐之子。继位后兴兵攻破越都,迫使越国屈服。后又大败齐兵,与晋国争霸,越国乘机起兵攻灭吴国,夫差自杀。

赧王:即周赧王。为周朝的亡国之君。

灵帝:即汉灵帝刘宏。在位期间,宦官专政,党锢之祸复起。又公开标价卖官,增加田亩税,大修宫室等,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黄巾起义爆发。

此句及上句所引《诗经》,见《邶风·匏有苦叶》。駻:雌野鸡的叫声。牡:雄性。这里指雄野鸡。

毛《传》:即《毛诗故训传》的简称。《汉书·艺文志》着录三十卷。东汉郑玄以为鲁人大毛公所作。其诂训大抵以先秦学者为依据,保存了很多古义,为研究《诗经》的重要文献。

见《诗经·小雅·小弁》。?:雄野鸡叫。《说文·隹部》:“?。

雄雌鸣也。”姚文田、严可均校议:“当作雄雉鸣也。”

郑玄:东汉经学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人。其注经以古文经说为主,兼采今文经说,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今通行本的《十三经流疏》中的《毛诗》、《三礼》注,即采用郑注。《月令》:《礼记》中的篇名。

郝懿行曰:“郑注《月令》,今本无“雄”字,而云:“?,雉鸣也。”

《说文》亦云:“?,雄雉鸣。”疑颜氏所见古本有“雄”字,而今本脱之欤?”

赵曦明曰:“徐爰注此赋云:“延年以潘为误用。案:《诗》“有駻雉鸣”,则云“求牡”,及其“朝?”,则云“求雌”,今“駻駻朝?”者,互文以举,雄雌皆鸣也。”案:徐说甚是,古人行文。多有似此者。”段玉裁曰:“徐子玉与延年皆宋人也,黄门年代在后,其所作《家训》,当是袭延年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