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你最喜爱的智慧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15264200000033

第33章 心灵智慧篇(3)

突然,有两个男孩吃吃地笑着,手拉手从他身边飞快跑过,跑出几十米后,又警觉地回头,似乎是担心会遭到校长的批评。校长愣了一下,猛地意识到了什么,他摆摆手,示意那两个男孩过来。

男孩吐着舌头不情愿地走过来,手紧紧捂着口袋。校长微笑着对他们说:“你们能不能借给我一样东西?”俩人齐声问:“什么东西?”校长说:“你们口袋里的东西——一玻璃球。”两个男孩惊讶万分,低着头不敢迎视校长的目光。口袋里一阵脆响之后,十多只玻璃球交到了校长手里。

校长俯下身子,像个淘气的孩子,把玻璃球一只一只按到了水泥路面上。两个男孩连忙向校长认错,承认原先那两只玻璃球是他俩按进去的,并表决心说“再也不敢了”,校长听了朗声大笑起来。

他说:“为什么要认错呢?我表扬你们两个还怕来不及呢!你们看,水泥路面原本多么灰暗、多么单调,但是,镶上了几个玻璃球就显得多么精神、多么漂亮!快去告诉你们的同学,让大家把玩过的玻璃球、小贝壳、彩石子全都拿来,砌出你们自己喜欢的图案——心形、圆形、三角形,什么图形都可以,咱们要把这条路铺成一条五彩路!”多少年过去了,当年的孩子又有了孩子。当他们满怀信任地将自己的孩子再度送进自己的母校时,总忘不了牵着孩子的手,带他们来走这条五彩路。那些美丽自由的图案附丽着少年花样的梦想,被一条缎带般的甬路阐释得具体而透辟。不再年少的心澎湃着,激荡着,在分享不尽的一份包容与睿智面前,再一次领受了生活的美好,再一次汲取了奋进的力量。

学校应该是能包容孩子五彩梦想的乐园,使孩子领受美好的生活。草坪从前,在莱比锡小镇怀特和汤姆是邻居,但他们确实不是什么好邻居。虽然谁也弄不清到底是为什么,但就是彼此不和。所以,他们时常发生口角。尽管夏天在后院开锄草机锄草时车轮常常碰在一起,但多数情况下双方都不打招呼。

有一年夏天,怀特和妻子外出度假去两周。开始汤姆和妻子并未注意到他们走了。因为他们相互间很少说话。

但是一天傍晚汤姆在自家院子锄过草后,看到怀特家的草已很高了。自家草坪刚刚锄过,看上去特别显眼。

这对开车过往的人有一个明显的暗示,怀特和妻子很显然是不在家,而且已离开很久了。汤姆想这等于公开邀请夜盗入户,而后一个想法像闪电一样攫住了他。

“我又一次看着那疯长的草坪,心里真不愿去帮我不喜欢的人。”汤姆对妻子说,“不管我多想从脑子里抹去这种想法,但去帮忙的想法却挥之不去。第二天早晨我就把那块长疯了的草坪锄好了!”

几天之后,怀特和他的妻子在一个周日的下午回来了。他们回来不久,在整个街区每所房子前都停留过。

最后他敲了汤姆的门,汤姆开门时,怀特站在那儿正盯着他,脸上露出奇怪和不解的表情。

过了很久,怀特才说:“汤姆,你帮我锄草了?我问了所有的人,他们都说没锄。杰克说是你干的,是真的吗?是你锄的吗?”他的语气几乎是在责备。

“是的,乔治,是我锄的。”汤姆说。

怀特犹豫了片刻,像是在考虑要说什么。最后他用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嘟囔着说谢谢之后,急转身马上走开了。

怀特和汤姆之间就这样打破了沉默。虽然他们还没发展到在一起打高尔夫球或保龄球,他们的妻子也没有为了互相借点糖或是闲聊而频繁地走动,但他们的关系却在改善,至少锄草机开过的时候他们相互间有了笑容,有时甚至会说一声“你好”。先前他们后院的战场现在变成了“非军事区”。也许他们甚至会分享同一杯咖啡。

当你和他人发生矛盾的时候,一个宽广的胸怀,豁达的心襟是很重要的。最严厉的惩罚克利夫·巴罗斯是比利·布雷汉姆牧师团的负责人。他讲述了自己教育子女的一个故事。

当时他的儿子鲍比和女儿贝蒂还很小,做了错事。克利夫警告说,如果下次再犯,就要处罚他们。第二天下班,克利夫发现一对儿女故伎重演,根本没把自己的话当回事。克利夫很恼火,但看着孩子们可怜的样子又心软了,他不忍心处罚他们。

克利夫对我说:“鲍比和贝蒂都很小。我把他们叫进房间,然后我解下自己的皮带,脱下衬衫,光着脊梁跪在床前,让他们每人用皮带抽我10下。

你想象不到他们哭得有多伤心,那是发自内心的、悔恨的眼泪。他们不想抽打自己的父亲,但我们有言在先,犯了错就要受惩罚。我告诉他们,处罚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父亲我决定替他们承受。我坚持要他们用力打满20下,两个孩子边打我,边痛哭,比受到最严厉的惩罚时还难过。

从那以后,我甚至再没打过鲍比和贝蒂,因为他们知道我爱他们,但不会因此而忽视他们的错误。所以他们总是非常听话,不是怕被罚,而是出于对我的尊重和爱。”

最严厉的惩罚,不是惩罚犯错的孩子,而是惩罚无辜的父亲自己。惩罚的皮带抽在父亲身上,却真正抽在犯错孩子的心灵上。这是一种智慧,是惩罚的智慧,更是一种爱的智慧。公平有个歌星在没有出名前,非常不得志,没有一家唱片公司愿意帮他出唱片。他的生活非常艰难,三餐不济,甚至还要靠父母与朋友的救济。

有一天,当他正要经过十字路口时,一位老人挡住了他的去路,他的背驼得十分厉害,连站都站不稳。

“年轻人,你愿意帮助我走过这条马路吗?”

当时,他实在心烦意乱,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他真想转头离去,不理睬这位老人。不过,他看这位老人实在很可怜。最后,还是扶着老人的臂膀,穿过那条车水马龙的大街。

“你觉得好些了吗?年轻人!”老人微笑着问他。

“噢!是的……我想是的!”他不得不承认在帮助别人之后,心里舒坦多了。

这时,老人突然挺直了腰杆,身子骨也变得硬朗了。年轻人结结巴巴地问:“老先生,您……”

“其实我就是上帝,但刚才看到你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我就决定要帮帮你。一个失意的人如果帮助那些比他处境更糟的人,这样他就会好过些,所以我就装扮成刚才那个样子了。”

“不要有太多的忧虑!一切都会过去的,上帝会对你很公平的!”说完,上帝就消失在年轻人面前了。

如果你遭受着挫折。先不要去理睬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抱怨一条鱼,生活在大海里,总感到没有意思,一心想找个机会离开大海。一天,它被渔夫打捞上来,高兴得在网里摇头摆尾,“这回可好啦!总算逃出了苦海,可以自由呼吸了!”

可是当听到渔夫与他儿子商量着用什么方法将它烹饪的时候,它昏了过去。

醒来时,它发现自己竟然仍在水中。原来它那身漂亮的斑纹救了它。渔夫决定将它养下,少吃一条鱼实在无所谓,何况是这么美丽的一条鱼啊鱼欢畅地游来游去,在那只破水缸里。缸很小,太小了,可它仍不停下。一口水缸和一条漂亮的鱼、快乐的鱼。

每天,渔夫总会往水缸里放些鱼虫,鱼很高兴,不停地晃动身子,展示它漂亮的服饰,讨渔夫喜欢。渔夫真的乐了,又撒下一大把鱼虫,鱼大口地吃着,累了则可以停下,打个盹。鱼儿开始庆幸自己的美妙命运,庆幸现在的生活,庆幸自己一身花衣。想到当初在海中,每天不得不自己出去寻找食物,还得时时提防天敌的突然袭击。那些朋友可能已几天没吃过东西,也可能已成了他人的腹中之物。想到这,它大口咽下一群鱼虫,自言自语道:“这才是幸福生活。”

在它眼中,这分明是一条漂亮鱼应得到的待遇。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鱼儿一天一天地游,似乎有些厌倦,但再也不愿回到海中去了。“我是一条漂亮鱼”,它总这么对自己说。

渔夫要出海了,这次可是出远海,十天半月才能回家,留下儿子一人。第一次,漂亮鱼没按时吃到鱼虫。第二天,依然没有吃的,它开始抱怨渔夫儿子这样怠慢一条漂亮鱼。第三天,它渐渐支持不住,饿得直发慌。想到在海中,10天吃不到食物,它依然行动敏捷,现在身子发了福,游水的本领大不如以前了。第四天,终于有吃的了,不是鱼虫,而是渔夫儿子吃剩的残羹。顾不上嫌弃,鱼大嚼起来,它饿得实在不行了。渔夫儿子总是隔三差五地送些残羹。鱼儿抱怨不停。

终于,消息传来,渔夫出海遇难了。渔夫儿子收拾了东西搬家了,什么都带上了,只忘了那条漂亮鱼。鱼在缸里大喊:“嗨!带上我,别丢下我!”没人理它。

四周静悄悄,只剩下一口破水缸,一条漂亮鱼。

鱼很悲伤。想到渔夫待它实在不薄,现在却遇难身亡,它十分悲伤。想到自己,令后无人照料,困于水缸。

鱼抱怨,抱怨水缸太小,抱怨伙食太差,抱怨渔夫儿子对它无礼,抱怨渔夫轻易出海,甚至抱怨它决意离开大海时伙伴们为何不加阻拦,抱怨它所认识的一切,只忘了抱怨它自己。

它义开始幻想:一个富商路过此地,发现一条漂亮鱼,于是把它小心地收好,养在家中的大水塘,每天都有可口的鱼虫。

太阳升起来了,四周静悄悄,只剩下一口破水缸,一条漂亮的鱼——死鱼。

任何爱慕虚荣,幻想在别人的世界里幸福的人,永远找不回自己真正的生活,也终将被生活的大潮所淘汰。“经验”也会翻船小虎鲨长在大海里,当然很习惯大海中的生存之道。

肚子饿了,小虎鲨就努力找大海中的其他鱼类吃,虽然有时候要费些力气,却也不觉得困难。有时候,小虎鲨必须追逐很久,才能猎到食物。这种困难,随着小虎鲨经验的长进,越来越不是问题,猎食的挫折并不给小虎鲨造成困惑。

很不幸,小虎鲨在一次追逐猎物时,被人类捕捉到了。

离开大海的小虎鲨还算幸运,一个研究机构把它买了去。关在人工鱼池中的小虎鲨,虽然不自由,却不愁食物。研究人员会定时把食物投入池中,都是些大大小小的活鱼。

有一天,研究人员将一片又大又厚的玻璃放入池中,把水池分隔成两半,小虎鲨却看不出来。研究人员又把活鱼放到玻璃的另一边,小虎鲨等研究人员放下鱼之后,就冲了过去,结果撞到玻璃,疼得眼冒金花,什么也没吃到。小虎鲨不信邪,过了一会儿,看准了一条鱼,咻!又冲过去,却撞得更疼,差点没昏倒,当然鱼也没吃到。休息十分钟之后,小虎鲨饿坏了,这次看得更准,盯住一条更大的鱼,咻!又冲过去了,情况没改变,小虎鲨撞得嘴角流血,它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伏在池底思索了一会儿。

最后,小虎鲨拼着最后一口气,咻!再冲!但是仍然被玻璃挡住,这回撞了个全身翻转,鱼还是吃不到。

小虎鲨终于放弃了。

研究人员又来了,把玻璃拿走。然后,又放进小鱼,小鱼在池子里游来游去。小虎鲨看着嘴边的美食,却再也不敢去吃了。

如果你只是生活在过去的“经验”里,那么你的人生就像是在苦守一盏即将耗尽的油灯,黑暗会逐渐将你吞没的。睡个好觉有一对兄弟,继承了父亲留下来的土地。

哥哥每天耕作的时候就想:“我的祖父是这样辛苦的耕作,我的父亲也是这样努力的工作,但他们都是辛劳一生,从来没有发过财就死去了!我不愿意辛劳一生,到底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致富呢?”

有一天,哥哥到城里去,看见一个财神庙,许多人在烧香礼拜,香火鼎盛,他就问人说:“这是什么庙,为什么比其他的庙香火旺盛呢?”

别人就告诉他:“这是一个财神庙,传说只要至诚祈求、礼拜,就会保佑人快速致富发财呢!”

哥哥的内心灵光一闪,看看四周穿着华丽拜财神爷的富人,心里想着:“怪不得这些人如此有钱,原来是拜财神的关系。我的父亲、祖父从来不知道有这么便宜的事,怪不得辛苦一生,全无所获。”

回到家里,哥哥便向弟弟讲了拜财神的种种好处,对弟弟说:“我们一定要拜财神才会发财!从今以后,我们分工合作,你专心到田里耕作,我专心到财神庙祈求,财神爷一开心,我们就一辈子不愁吃穿了。”

老实的弟弟就答应了。

从那一天开始,弟弟更加辛苦地到田里工作,种芝麻、种小麦、种稻米、种豆子,忙得不可开交。哥哥则每天大清早就到财神庙拜神,把弟弟辛苦赚来的钱,都买了香花四果、鸡鸭鱼肉祭拜财神,每天至诚祈求,到黄昏才回家。

但是,日子并没有变好,他们也没有更富裕,哥哥心想:“一定是我还不够虔诚,所以财神才不赐福。”因此,他昼夜礼拜,黄昏也不回家,晚上干脆住在庙里,整天念念有词地向财神爷祈请。

天上的财神爷被哥哥扰得无法安宁,连晚上也不能安睡,一直在想:“到底有什么法子,让这个痴人晚上不要来吵我呢?”

财神爷终于想到一个办法,有一天,哥哥正在至诚祈求的时候,财神就变化成弟弟的样子,站在哥哥身边礼拜。

哥哥看到弟弟突然前来,大吃一惊:“你今天怎么回事?不下田去工作,跑来拜神干什么?”

弟弟说:“我看你拜了这么久,也没有变得富有,想一想,可能是一个人拜的力量不够,我也一起来拜,财神能听得更清楚呀!”

哥哥说:“你这个笨蛋,不下田工作,怎么会有收获,天底下没有这种事!”

财神化成的弟弟说:“你才是大笨蛋哩!只要拜财神,财神自然会派天兵天将去播种,田里的谷麦自然会成熟,熟了自然会有天兵天将去收割,收割完后,他们还会挑去市场叫卖,换成白花花的银子,放在我们家的门口呀!”

这时,哥哥突然警醒了过来:“对呀!这世界上怎么可能不工作就有收成的好事呢?我从前财迷心窍,应该回去和弟弟一起耕作,有余暇时再来拜财神呀!”

从此之后,两兄弟一起努力耕作,财神也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勤奋与辛劳是我们获取生存的基本准则。心态决定成败弗洛姆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一天,几个学生向他请教:心态对一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说,就把他们带到一间黑暗的房子里。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就穿过了这间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接着,弗洛姆打开房间里的一盏灯,在这昏黄如烛的灯光下,学生们才看清楚房间的布置,不禁吓出一身冷汗。原来,这间房子的地面就是一个很深很大的水池。

池子里蠕动着各种毒蛇,包括一条大蟒蛇和三条眼镜蛇,有好几条毒蛇正高高地昂着头,朝他们“嗞嗞”地吐着信子。就在这蛇池的上方,搭着一座很窄的木桥,他们刚才就是从这座木桥走过来的。

弗洛姆看着他们,问:“现在,你们还愿意再走过这座桥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做声。

过了片刻,终于有三个学生犹犹豫豫地站了出来。其中一个学生一上去,就异常小心地挪动着双脚,速度比第一次慢了好多倍;另一个学生战战兢兢地踩在小木桥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着,才走到一半,就挺不住了;第三个学生干脆弯下身来,慢慢地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

“啪”。弗洛姆又打开了房内另外几盏灯,强烈的灯光一下子把整个房间照耀得如同白昼。学生们揉揉眼睛再仔细看,才发现在小木桥的下方装着一道安全网,只是因为网线的颜色极暗淡,他们刚才谁都没有看出来。弗洛姆大声地问:“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现在就通过这座小桥?”

学生们没有作声。“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呢?”弗洛姆问道。“这张安全网的质量可靠吗?”学生心有余悸地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