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18岁前应该体验的18种经历
15591100000013

第13章 认认真真读几本书(2)

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对于教育家徐特立强调的“不动笔墨不看书”非常赞同。他说:“我们拿起一本书来读,不是为读而读,读书是为了思考,是表示你在想某一个问题。既然是在想问题,那当然就应该用笔墨记下别人的精彩、自己的思考、作者对你的启发、你与作者的共鸣,乃至你对作者的不同意见。”任意翻开茅老书架上一本书,都会发现书中有细密的圈圈点点。

书,是我们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提升自己层次的工具和瞭望世界的窗口,更是塑造灵魂的大师。希望我们每一位青少年都热爱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如此一来,才能通向成功的码头!

青少年朋友,我们用心去读书,就是要学会思考。要学会在读书中思考,在思考中读书,在读书中追寻作者的思想,在读书中丰富自己的收获。读书必须要反复研读、认真思考,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的东西。伟人们精益求精的在思考中读书,又在读书中思考的精神,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读书也要有选择

苏联文学巨匠高尔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更新也越来越快,人类获取知识80%靠阅读,单纯靠教科书已远不能满足青少年成长的需求,多读书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对于究竟要读什么样的书,则需要慎重选择。歌德曾告诫我们:“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读书就像交朋友,也要有选择,选不好的书来读,就像交了不好的朋友一样,会给我们带来苦恼,甚至是灾难。

一本坏书的作用真的可以影响一个人,甚至毁掉一个人。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扫黄”过程中,在押犯中竟然大多数是青少年。这些原本单纯的青少年之所以会犯下这种错误,大部分都是因为看了某些有害的书刊,受到了书中不良言论的蛊惑而犯下重错。

一本好书就像一位仁爱的师长,可以帮助我们青少年走向成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曾激励了许多热血青年像保尔·柯察金那样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勇拼搏;《雷锋的故事》使得无数人懂得了人生的真正价值,下定决心以雷锋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本好书是无形的营养品,它在无声无息中净化了人们的灵魂,激励着青少年奋发向上的精神。

我们青少年正处在亟需补充知识的时期,需要从书籍当中吸取营养,并且需要在读书时鉴别好坏,分清良莠,给自己创造一个干净的读书环境。关于我们青少年应该选择要读什么样的书,有以下4点建议:

首先,要读思想内容健康向上的书。那什么是健康向上的书呢?一位台湾作家曾这样说:“一本读了使人觉得心灵充实的书,是好书;一本读了使人行为堕落的书,是坏书;一本读了使人同情,使人产生爱心的书,是好书;一本读了使人残暴、使人狠毒的书,是坏书;一本读了使人心灵高尚的书,是好书;一本读了使人思想猥琐的书,是坏书。”

其次,要多读修身养性的书。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人发展的必然顺序,那应该怎样修身呢?有人说,以书为镜,可以修身立德。事实正是如此,当我们读到一本好书时,面前仿佛就竖起了一面透亮的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荣和辱,也可以分辨出什么是善良与丑恶。

像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家的《论语》就是这样一部书。里面大到齐家治国、小到日常起居,讲的都可以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道理,都是指导人们为人、处世的至理名言。作为青少年要认真学习,发扬光大。像这种书还有很多,像南北朝时代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清代的《曾国藩家书》、现代的《傅雷家书》等。书中蕴涵的哲理,从修身养性到治国平天下,无所不包、无所不含,都是我们修身养性必读之书。

其次,要读知识含量高的书。我们青少年应当挑选富含知识量,思想深邃的书来读。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的数目是接近无限的。大师们的著作充满了智慧,是每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我们多读大师的经典著作,就能吸收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更快地提高自己的品位。古今中外,有很多大师的作品值得我们一读。教育部指定的中学生课外必读书目,都是经过有关专家千挑万选出来的经典书籍,知识性、思想性都很高,希望我们能多阅读。

最后,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一个人一生不可能读尽天下所有的书,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要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要想读完世界上所有的书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即使可以做到,也会因为精力过于分散而使自己精力衰竭。因此,我们读书要有选择,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精力来选择自己最需要的书才是正途。

以上是关于我们青少年如何选择书籍的4点建议。由此可见,读书也需要有选择的智慧,不论好坏、照单全收的读书态度是不可取的。因为,如果一个人长期读不健康或者不适合自己的书,就能使人变得行为恶劣,甚至走上歪路;而读健康向上的书,就能够有净化心灵的作用,还可以达到丰富知识的目的。

我们青少年一代是富于理想的人群,也正处于开始树立人生志向的时期,而一本书对我们青少年的影响可能会持续一生。因此,青少年朋友,我们读书必须要有选择,选择那些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激励作用和健康向上的书,因为,一个好的选择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读书有方法

在我们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书籍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少年从懵懂无知到善良懂事,从不分善恶到明辨是非,除了父母、师长的谆谆教诲之外,功劳最大的就是书籍了。所以有人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交流”。

书籍记载着历史、传承文化,它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世代相传。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同时读书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常见的10种方法:

第一,泛读。泛读是指读书的涉猎面要广。青少年要广泛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使自己具备一般常识。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青少年不应该只是一味地读自己喜欢的书,喜欢读小说的可以多读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喜欢读科普方面书的青少年可以抽出时间多读读历史书籍。我们的思想如同身体一样,都需要均衡的养分,如果太过于偏食就会造成营养不良。所以,我们青少年要打开思路,以博采众家之长,使自己具备全面的知识基础。

第二,精读。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青少年对于自己专业书籍及经典大家名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来阅读,因为,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才能被“吃”出味道,更加利于“吸收”。反复琢磨、悉心研究的结果务必使自己对于作者的意图和思想更能明白透彻,以便吸取精华。

第三,通读。通读指对一片文章从头到尾的通览一遍,这样做的意图在于读懂、读通、了解大意,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这种阅读方法,适用于平时的书报杂志的阅读。

第四,跳读。跳读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用这种方法阅读,重点在于掌握书的筋骨和脉络,为了了解书的结构,甚至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重点掌握各个部分的观点。另外,当读书遇到疑问,百思不得其解时,通常也会选择跳读的方法,为的是通过概览书的后续内容而加深对前面内容的理解,使得书的内容能够前后贯通。

第五,速读。东晋诗人陶渊明提出了“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即是速读。阅读的时候通常一目十行,为的是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的大意。这种阅读方法加快了阅读速度,扩大了阅读量,比较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第六,略读。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指的是在阅读时随便翻翻,略观大意的做法。可以只专注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中的评论性文字,旨在弄清其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

第七,再读。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俄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青少年朋友,我们都知道重复学习的意义。重复阅读就是一个重复学习的过程,是对文章内容进行加深记忆和理解的强化剂。

第八,写读。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正是用这种方法来读书的。一般来说,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加深对阅读内容的印象,并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增强阅读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第九,序例读。通常为了了解内容概要,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有指导性地进行读书,可以先读书的序言和范例。在读书之后,也可以再次读书序和范例,以便对所读内容进行回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巩固提高自己的认识。

第十,选读。青少年朋友,我们应该认识到,浩瀚如海的书籍与我们的阅读能力是不具有可比性的。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择地阅读,不会如自己所想全面地发展,反而会使得自己手忙脚乱。所以,我们青少年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才更加容易达到自己阅读的目的。

正确的阅读方式可以增进读书的效率,也可以节省时间、并能加深对所读书籍的理解。以上10种读书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读书目的,我们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要求对照上述方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读书效果。

小贴士:

无论是宋太宗倡导的“开卷有益”、孔子的“韦编三绝”,还是匡衡的“凿壁借光”……都是在告诉我们,读书是一种享受,也是一个人为了提高自身修养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青少年朋友,我们要学习古人的读书精神,把这种爱读书的风格发扬下去,必定可以开拓出独特而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