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101

第101章 中国画论词句篇(81)

【乐其秀润,惮其雄奇】清代王士祯《评宋荦论画绝句》:“近世画家专尚南宗,而置华原、营丘、洪谷、河阳诸大家,是特乐其秀润,惮其雄奇,余未敢以为定论也。不思史中迁、固,文中韩、柳,诗中甫、愈,近日之空同、大复之皆北宗乎?”俞剑华《中国山水画的南北宗论》释云:“明代本来把范宽、李成、荆浩是划归南宗的,郭忠恕是南宗,而郭熙则为北宗。到了清初,董、巨成了南宗的主流,而范、李、荆、关已无人过问。清代中叶则南宗仅限于元四家,甚至仅有黄公望,故宋荦、王士祯有专尚南宗而置华原、营丘、洪谷、河阳于不顾之论。这种雄奇浑厚、大气磅礴的画,早已束之高阁,只在秀润、小巧、干枯、平淡上讨生活,当然不会再向荆、关、李、范学习。历史方面的司马迁、班固,古文方面的韩愈、柳宗元,诗歌方面的杜甫、韩愈,明代的李梦阳、何景明,都是具有雄厚博大作风的,气魄与荆、关、李、范确有相似之处。宋荦为清代鉴藏名家,非目尽古今,绝不能有此卓见。”(张曼华)

【文人画四大要素】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盖艺术之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应者也。有此感想,有此精神,然后能感人而能自感也。”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释云:“画家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品质,有高尚的人格,才能有感染人、教育人的好作品。至于文人画家,要求更为严格,人品必高,学问必深,才情必富,思想必正,学习必勤,见闻必广,胸襟必宽,诗词必妙,书法必工,然后画出画来,才能合于文人画的标准,才能成为杰出的画家,才能有逸品、神品、妙品的不朽的杰作。”士夫画之所以高于画工画,在于它远远超出了绘画的本身范围,如,苏轼指出,评文同的竹就不能限于其画内:“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其诗与文,好者益寡。有好其德,如好其画者乎?悲夫!”(《苏东坡全集》卷二十《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总之,中国古代文人在修身养性方面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信奉儒道释三家思想均不能出修养二字。恰如徐复观先生云:“为人生而艺术才是中国艺术的正统。”(《中国艺术精神》)在中国画的正统观念里,绘画创作不仅仅以技术高低为标准,它已经深入到画者身份、学识、人品等各个方面。(张曼华)

【北方山水画派】五代时期生活在中原地区隐居太行山的荆浩,坚持写生,以有笔有墨,塑造了浑厚雄奇的全景山水形象,开创了具有阳刚之美的北方山水画派。弟子关仝继承发展了荆浩的画风,有出蓝之美,自成一家,人称“关家山水”,与荆浩并称“荆关”,共同奠定了北方山水画派。北宋是此派的鼎盛期,李成、范宽、郭熙等人,无不遵依“荆关”传派各具面貌。南宋院体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画风虽从大山大水转向边角之景,但在总体精神上仍保留了北方山水画派的水墨苍劲的阳刚之美。对元代的曹知白、朱德润、唐棣,明代浙派诸家有重大影响,即使一些受南方山水画派影响的画家如赵孟頫、倪云林、沈周、唐寅、王石谷等人,也从北方山水画派中汲取营养。(周积寅)

【南方山水画派】亦称“江南山水画派”。以五代南唐山水画家董源、巨然为代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江南中主时,有北苑使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皆臻妙理。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北宋米芾《画史》:“董源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在毕宏上,近世神品,格高无比也。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岚色郁苍,枝干劲拔,咸有生意;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董源的弟子除了巨然,还有刘道士,但成就最大的是巨然,世称“董巨”,为南方山水画派之祖。北宋惠崇、赵令穰、米芾父子,南宋江参、法常(牧溪)、若芬(玉润)等是传承此派的重要画家。“董巨”的艺术成就,在北宋前期并未受到重视,到了北宋末期,经米芾反复宣传之后,地位逐渐提高,到了元朝,由于赵孟頫的努力,此派大盛。元明以来,学“董巨”者特多,董巨的地位,不仅和大诗人杜甫、大书法家锺繇、王羲之并驾齐驱,而且将他们看成是绘画界之“孔(丘)颜(回)”了。元代的高克恭、赵孟頫、“元四家”、明代“吴派三大家”、清代龚贤、石涛、石溪等人,无不从“董巨”作品中汲取营养,沿着南方山水画派而加以发展和创造的。(周积寅)

【黄筌画派】为五代花鸟画派的一支,代表画家黄筌(903~965),字要叔,四川成都人。五代西蜀画院权院事。他的花鸟画,全面传承了唐代花鸟画的工笔成就,刘道醇《圣朝名画录》列其为神品。其题材多为宫廷珍禽异卉,造型严谨,用笔工整,赋色明丽,风格特点是“富贵”。沈括《梦溪笔谈》说其主要画法为:“用笔极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写生珍禽图》是为代表作。西蜀灭亡后,其子黄居寀主导北宋皇家画院,从而“黄家体制”统治当时花鸟画近百年。五代两宋黄筌传人及学习黄筌的着名画家除黄居寀外,尚有黄惟亮、黄居宝、孔嵩、夏侯延佑、僧惠崇、赵昌、赵佶、李迪、李安忠、林椿、李嵩等。元代王渊,明代边文进、吕纪、殷偕,以及清代的宫廷院画家,直至近现代于非、陈之佛、李长白等均受其影响。(孔六庆张倩)

【徐熙画派】为五代花鸟画派的一支,代表画家徐熙,与黄筌“富贵”风格相对,标立了“野逸”风格:造型松秀、用笔落墨为格、题材汀花野竹,抒写着“志节高迈”、“放达不羁”的文人性情。徐熙(生卒年不详),五代南唐画家,钟陵(今江苏南京)

人,出身于江南显族,却布衣一生。其“野逸”与黄家“富贵”,标志着中国花鸟画的最初风格分野。

徐熙的“落墨法”,曾自撰《翠微堂记》云“落笔之际,未尝以傅色晕淡细碎为功。”沈括《梦溪笔谈》云“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宣和画谱》称其“骨气风神,为古今之绝笔”。该派重要画家,五代两宋有徐崇嗣、徐崇矩、唐希雅、锺隐、胡擢、梅行思、唐忠祚、李颇、易元吉、崔白、扬无咎、萝窗、法常、梁楷、赵孟坚等。元明清陈琳、沈周、周之冕、陈淳、徐渭、八大、石涛、恽寿平、边寿民以及近现代齐白石等均受其影响。(孔六庆张倩)

【湖州竹派】中国画流派之一。北宋元丰元年(1078),北宋画竹名家文同奉命为湖州太守,途中病故,苏轼接任湖州太守,未几坐狱贬黄州。画史上皆谓二人为“湖州竹派”始祖。文同画竹叶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主张画竹必先“胸有成竹”,重写生,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云:“善画墨竹,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风可动,不笋而成者也。”苏轼喜爱并擅长画枯木竹石,自认“派出湖州(文同)”,与文同“竹石分流各一时”。传其画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不分竹节。又传他尝在试院,兴到无墨,遂用朱笔写竹,后人竞效,称为“朱竹”。

元代画竹成风,李衎、赵孟頫、高克恭、吴镇、柯九思等,都是湖州竹派继承者。明代莲儒撰《湖州竹派》一卷,凡二十五人,系辑录《画史》、《画继》、《图绘宝鉴》等书而成。(万叶)

【浙江画派】简称“浙派”。以明代山水画家戴进(1388~1462)、吴伟(1459~1508)为代表。自明初以至嘉靖年间(1368~1566),最高统治者不喜欢“元四家”那种枯寂幽淡的画风,而喜欢南宗院体画的严谨苍劲的画法,有意识地提倡李、刘、马、夏。特别弘治年间,孝宗更喜欢马、夏,流风所及,临摹“南宋四家”的作者,从浙江一隅应时而起,产生了不少名家,其中成就最高的画家是戴进。明代董其昌《容台集·画旨》:“国朝名士,仅戴进为武林(杭州)人,方有浙派之目。”其画风在明代中叶影响甚大,被后世推为浙派的始祖。从学者甚多,杰出的有吴伟。学吴伟的有张路、蒋松、汪肇、史文、李着、姚一川等,吴伟是江夏人,故称江夏派,以吴伟为首的“江夏派”,与浙派在画风上大同小异,乃是浙派的一个支流。(周积寅)

【江夏派】见“浙江画派”条。

【吴派】明代中期,以沈周、文徵明为首的吴门画派与明晚期董其昌为首的松江派(松江本属吴地)合称为吴派,就其性质来说,它是文人画派的一支,是以董源、巨然、赵孟頫、“元四家”为宗主的文人画派,与明院体画“浙派”相对峙。沈周、文徵明、董其昌为“吴派”三大家。加上陈继儒,是为“吴派四大家”(周积寅)

【吴派三大家】见“吴派”条。

【吴派四大家】是“吴派”条。

【吴门画派】简称“吴门派”。以明代沈周(1427~1509)及其弟子文徵明(1470~1559)为代表,山水画崇尚五代北宋董、巨、米、高及元四家,与取法南宋院体李、刘、马、夏的浙派风格不同,盛行于明代中期,学者甚众。沈周的家族继承其画风的有沈豳、沈召、沈轸、沈湄、沈颢、沈芦洲等。

其弟子及传其画风的有文徵明、张复、项承恩、盛时泰、吴麟、周用、雷田、陈铎、陈焕、陆文、喻希连、孙艾、宗周、谢时臣、陈天定、杜冀龙、朱南雍、李着、徐弘泽、张宏等。在这些家族和弟子中,能跳出沈周的框子,自成家数的只有文徵明一人。经过文徵明的努力,此派变得更加壮大和巩固,文氏家族中传其画派的有三十余人,其中以文彭、文嘉、文伯仁、文震亨、文淑较为突出。其弟子和传其画风的有五十余人,其中陈道复、谢时臣、陆洛、周之冕、王谷祥、钱谷、周天球、陈师道、居节、孙克弘等,都是成就较高的画家。他们均为苏州府人,苏州别名“吴门”,故称“吴门派”。自文氏之后,所谓“吴门派”,成了文家天下,实际上是文徵明画派了,属文人画派系,不但在山水画上有所创发,在花鸟画上更能推陈出新,自成一系,对清代晚期特别是晚近的影响更为深广。(周积寅)

【松江画派】晚明松江府治(今属上海市)下有三个山水画派:一、以赵左(文度)为首的称“苏松派”;二、以沈士充为首的称“云间派”;三、顾正谊及其子侄辈,称“华亭派”。其中“苏松”和“云间”都源于宋旭,赵左和宋懋晋同师宋旭,沈士充师宋懋晋,兼师赵左。这些画家,除宋旭外,都是松江府人,故总称“松江派”,而以董其昌为首。(周积寅)

【苏松派】见“松江画派”条。

【云间派】见“松江画派”条。

【华亭派】见“松江画派”条。

【武林画派】蓝瑛(1586~约1666),明代画家。字田叔,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擅画山水,早年笔墨较为秀润,追摹唐宋元诸家,对黄公望究心尤力。其青绿山水,仿张僧繇没骨法,鲜艳夺目。

后漫游南北,风格一变,中年遂自立门户。下笔苍老坚劲,气象崚嶒,颇负时誉,格调近如沈周,稍嫌刻露。不少美术史家称他为“浙派殿军”,并与戴进、吴伟并称浙派三大家。其实他和浙派戴、吴等人的画风并无相近之处,列入浙派,似非所宜。子孟,孙深、涛皆承家学。传其画法和受其影响者甚众。有陈洪绶、禹之鼎、刘度、陈璇、王奂、冯湜、顾星、洪都、田赋、虞蟾等。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称之为“武林派”。(周积寅)

【波臣画派】简称波臣派。以明末肖像画家曾鲸(1564~1647)为代表。曾鲸字波臣,福建莆田人,后寓居南京。清代姜绍书《无声诗史》卷四评其“写照如镜取影,妙得神情”。又云:“每画一像,烘染数十层,必匠心而后止。”清代张庚《国朝画征录》卷中:“写真有两派:一重墨骨,墨骨既成,然后傅彩,以取气色之老少,其精神早传于墨中矣,此闽中曾波臣之学也;一略用淡墨,钩出五官部位之大意,全用粉彩渲染,此江南画家之传法,而曾氏善矣。”《海盐县志》说他“开辟门庭,前无古人。”传世作品有《葛一龙像》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王时敏像》轴(天津市博物馆藏)、《顾与治像》轴(南京博物院藏)、《张卿子像》轴(浙江省博物馆藏)等。曾鲸的肖像画法,风行一时,称“波臣派”。学者很多,着名的有谢彬、郭巩、徐易、沈韵、刘祥生、张琦、张远、沈纪等。曾鲸孙镒,字受伯,人物写照,不愧祖法。清康乾年间,波臣派几乎影响整个肖像画坛,并影响到宫廷中一些画家如禹之鼎、徐璋等。(周积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