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159

第159章 中国画论着述及有关着述篇(25)

【姜丹书艺术教育杂着】艺术论着。姜书凯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本书收入艺术论着六十余篇,分三个部分:《艺文论议》、《艺林史事》、《师友传记》。其中有关中国画论稿七篇:《萧厔泉先生书画展览会序幕》、《历代书画展之观感》、《论海粟》、《对中国艺术前途之意见》、《水族画的传统和特点》、《关于文人画和南北宗派问题的意见》、《中国画上的透视问题》。前有谢海燕《序》;后有《姜丹书教育生活年鉴(自编年谱)》、姜书凯《后记》。(王凤珠)

【中国绘画精神体系】中国画论着。姜澄清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本书对中国绘画理论进行体系化的梳理和建构,从中国文化的大范围中阐明中国绘画的“精神体系”。书前有《自序》。全书分上、下编。上编为:绪论、传统绘画的哲学精神、传统绘画的宗教精神、传统绘画的伦理精神、传统绘画的厌世精神、近代中国绘画批评之检讨。下编为专论,又分上、中、下三部分。

专论(上)为修养论、创作论、功能论、审美论。专论(中)为:造型——恍惚的破译、构图——宇宙秩序的微缩、线条——神秘的轨迹、色彩——梦中的玄云、题材——永不凋谢的梅竹。专论(下)为:唤起悟性的钟声、诗意的张扬与抽象的发挥、古老而神秘的符号、参与创造的材料。书后附录《中国画学术语辨惑》以及《后记》。(金宝敬)

【中国画论通要】中国画论着。王振德编着。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此书从中国画论自身的美学体系出发,对其不同的审美范畴和概念转换加以合乎历史逻辑和艺术规律的分题疏解、系统论证,将中国画论的精髓和要点和盘托出。书中对古今画论多有引用,意在取精用宏,具古为新,化述为作,力求客观译介古代画论要义,尽量减少主观臆断之弊,揭示画论固有的发展逻辑,深入说明并尽可能把握其中带有本质性的规律法则,以便建构中国画论严谨而又科学的完整理论体系。全书共分二十六章,先谈中国画的源流和功能,次谈中国画基本特征及艺术表现(包括形神、气韵、取势、达理、境界、法度、笔法、墨法、赋色、章法、特技、病忌、题画、钤印、装裱诸章),最后阐明诗书画的贯通,门类、品第、鉴藏及画家的主要修养。该书概括出中国画论的各个基本要点,其中贯穿各点的内在逻辑联系,前后呼应,形成统一的理论架构。另外为便于此书作教材使用,在每章前均有简明的述要提示。(黄戈)

【中国绘画研究论文集】中国画论着。《朵云》编辑部选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本书收录海内外有关中国绘画研究论文共计三十六篇,其中有关画论研究的有:公明、行远《论中国绘画传统的形成及其特质》、卢辅圣《历史的象限》、陈传席《论中国画之韵》、张连《形式美新论》、陈方既《点线的美学内涵》、韩昌力《论中国画的势》、[美]方闻《形象与形象之外》、庄艺岭《关于中国画整合的哲学思考》、侗孕《栀画云台山记枛考辨》、王克文《试论五代、两宋山水画构图的审美特征》、江宏《从米芾的画看“非师而能”的实质》、陈翔《栀宣和画谱枛的绘画美学思想》、车鹏飞《董其昌用笔论》、严善錞《从“逸品”看文人画运动》、[日]古原宏伸《晚明的画评》、邱振中《八大书法与绘画作品中空间特征的比较研究》、蔡星仪《“四王”论辩》、饶宗颐《龚贤“墨气说”与董思白之关系》、王伯敏《龚贤墨法、水法论》、舒士俊《传统树法纵论》、[美]谢柏轲《西方中国绘画史研究专论》、郎绍君《四家的“融和”——论徐悲鸿、林风眠、张大千、李可染对中国画的改造》、晓岚、路矧《面临现代的传统》等。书前有卢辅圣作序,书后附有赵立忠整理《中国画传统问题.学术讨论会综要》、单国霖、朱旭初整理《渐江、石谿、八大、石涛绘画艺术讨论会综要》、舒士俊整理《董其昌学术研讨会综述》。(金宝敬)

【书画史论丛稿】

书画史论着作。薛永年着。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本书收有中国书画史论文稿三十八篇。其中中国画论文稿有:《荆浩栀笔法记枛的理论成就》、《两宋花鸟画的览物有得和身与竹化》、《元、明文人画论中的两个问题》、《石涛“蒙养生活”新解》、《也谈石涛的一画论》、《中国画的水与墨》、《运墨而五色具》、《花鸟画的传统与创新》、《蛙声蹄香与联觉》、《以书入画之我见》、《承先启后的画论研究》等。后有《后记》。(王凤珠)

【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中国画史论着作。

洪再辛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本书收有美、英、德、日诸国学者所撰写的中国画史论文稿十六篇。其中中国画论稿有:[美]谢柏轲《西方中国绘画史研究专论》、[美]罗樾《中国绘画中的个性问题》、[美]方闻《论中国画的研究方法》、[法]杜柏秋《认识中国绘画的新途径》、[美]高居翰《明清绘画中作为思想观念的风格》、[美]何惠鉴《元代文人画序说》、[日]铃木敬《戴进的绘画风格》、[美]列文森《从绘画所见明代与清初社会中的业余爱好理想》、[英]贡布里希《西方人的眼光——评苏立文的栀永恒的象征——中国山水画艺术枛》等。前有编者《导言》;后有附录《英文参考文献目录》、《用中文发表和翻译的海外学者中国绘画研究论着目录(1922~1988)》。(王凤珠)

清·恽寿平《南田画学》(朱季海辑)

【南田画学】中国画论着。清代恽寿平着。朱季海辑。古吴轩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编者将《瓯香馆集》卷十一、十二《画跋》及《补遗·画跋》,《美术丛书》本《南田画跋》等,删除复重,重新按内容组合,分为四个部分:《神趣》、《画理》、《家法》、《名迹》。

前有《叙录》。后有附录:《瓯香馆集》原序(顾祖禹)、《附录七则》(编者辑)、《记栀秋山图枛始末》(恽寿平)、《恽氏说画小记》(摘自清代孙炯《砚山斋杂记》)、《恽寿平传》(《清史稿》第五百〇四卷)。(周积寅)

【张大千画语录】中国画论着。李永翘编。

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本书分为五部分:画理;画法;画具;论敦煌艺术;综论。中国画论稿有:《画家自身便认为是上帝》、《中西绘画之比较》、《论抽象》、《继承与创新》、《绘画与读书》、《论书画同源》、《学习绘画并不难》、《如何学习绘画》、《如何才能做成功的画家》、《怎样才能画出好画》、《绘画就是为了表现美》、《如何临摹》、《如何掌握理、情、态》、《如何得笔、墨、水法》、《论中国古代之名画家》、《论鉴赏》、《华夏山水无限美》等。前有编者《前言》、《张大千先生小传》及徐悲鸿《五百年来第一人》;后有《附录》:《张大千在中华全国首届美术节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张大千书画润例》、《张大千遗嘱》。还有《张大千年表》、《张大千历年作品集目》、《本书主要参考资料》、《后记》。(王凤珠)

【邓以蛰全集】美术理论着作。邓以蛰着,刘纲纪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本书辑录了邓以蛰的重要论文,其中包括邓以蛰在解放前的美术评论文章《艺术家的难关》、《观林风眠的绘画展览会因论及中西画的区别》、《民众的艺术》、《中日绘画展览会的批评》、《续评中日现代的艺术》等。另收编邓以蛰于四十年代昆明出版的《哲学评论》上发表的《画理探微》、《六法通诠》。

在《画理探微》一文中,邓以蛰分三个部分探讨中国绘画之“理”,即,论画之工具——“笔画”;论艺术之“体”、“形”、“意”、“理”;论“理”——气韵生动。论文结合对中国古代绘画史的考证而对有关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文中还体现出邓以蛰试图运用意大利表现派美学家克罗齐关于美是精神活动的观点来解说“六法”有关内容。作者通过对六法的诠释,进一步揭示中国绘画的创作规律,并试图结合西方现代美学理论加以阐述,在当时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反映其学贯中西的深厚素养。(金宝敬)

【中国书画全书】

中国书画论着。卢辅圣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1998年第一版。此书全套十四卷本。全书汇集了我国自先秦至清代的重要书画专着二百五十六种,是一套全面反映我国传统书画理论的文献资料性质的大型丛书。其中有谢赫、姚最、裴孝源、李嗣真、王维、朱景玄、张彦远、荆浩、李成、黄休复、刘道醇、郭熙、郭思、郭若虚、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董逌、黄伯思、米芾、韩拙、李澄叟、李衎、黄公望、汤垕、饶自然、王绎、杨慎、何良俊、孙鑛、屠隆、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李日华、唐志契、茅一相、王翚、王时敏、周亮工、吴历、恽寿平、石涛、笪重光、王原祁、唐岱、王概、陈邦彦、张庚、汤贻汾、沈宗骞、华琳、邵梅臣、张鸣珂、戴熙、邹一桂等历代名家画论。丛书的编纂工作历时十年有余。为保持传统资料的本原面貌,被选入的典籍都尽可能地采用初刻本、足本和精刻精校本。是书以朝代顺序编排的,每种入录专着均附有提要,提供作者简介和版本等概况,并加以断句和校注。在形式上,《全书》采用古代的断句法即小黑点来断句,并以传统的繁体字直排,排字拼版后直接用活版印刷。(金宝敬)

【王伯敏美术文选】王伯敏着。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本书分六编:上编有《美术史论甲编》;《美术史论乙编》。下编有:《美术史论丙编》;《书画序跋编》;《学术日记编》;《诗词题画编》。收有美术文稿二百四十九篇,其中关于中国画论稿有:《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道释思想的关系》、《元代文人画的兴起及其特点》、《从画花画鸟到花鸟画的形成》、《花鸟画的路》、《印章与书画》、《中国画的题款》、《释“三角觚”》、《中国山水画“七观法”诌言》、《中国山水画的“六法”》、《中国山水画的“水法”》、《李嗣真栀续画品录枛辩》、《苏轼与文人画》、《“大痴又一变”略论》、《吴门画家的道释观》、《龚贤墨法水法论》、《“扬州八怪”之所以怪》、《黑、密、厚、重的山水画》、《黄宾虹画论研讨》、《读画偶录》、《为何“石绿丹砂总不妍”》、《画中的“隔”及其他》、《“立意为象”解》、《也谈中国画的“新”》、《“起点”与“终点”辩》、《国画写生与临摹的关系》、《自然与妙超自然》、《文与画的关系》、《宗炳的栀画山水序枛》、《“以形写形”与“遗貌取神”》、《谈文人画的特点》、《读李白和杜甫的两首论画诗》、《杜甫论画诗杂记》、《苏轼的五首论画诗》、《诗与画中的“随类赋彩”》等。前有作者《自序》。(周积寅王凤珠)

【中国艺术神韵】中国艺术论着。葛路、克地着。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本书收有中国艺术论稿十七篇,其中关于中国画论稿有:《儒道哲理与中国艺术》、《六法论》、《中国画论发展的三大阶段》、《中国书画风格论的重要范畴》、《自然审美历程及山水诗画》、《山水画的意境与章法》、《宋代文人审美观》、《董其昌艺术思想中的禅宗画派》、《中国画之民族特色》、《中国山水画之生命力》等。(王凤珠)

【邓以蛰美术文集】美术论着。刘纪纲编。

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本书收有邓以蛰美术论稿十九篇,其中中国画论稿九篇:《中国画之派别及其变迁》、《观林风眠的绘画展览会因论及中西画的区别》、《画理探微》、《六法通诠》、《南北宗论纲》、《中国艺术的发展》、《关于国画》(一)、《关于国画》(二)、《画法与书法的关系》等。前有宗白华1982年10月15日《序》。(王凤珠)

【中国画史论辨】

中国画史论着作。

阮璞着。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本书收有中国画学论稿十三篇,其中关于中国画论稿有:《谢赫“六法”原义考》、《王维之诗派、画派、禅派》、《首倡“画是无声诗”之说者实是王维》、《张彦远之书画异同论》、《苏轼的文人画观论辩》、《对董其昌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意义之再认识》、《对禅宗盛行影响绘画发展假说之滥用》、《所谓“中国艺术是线的艺术”质题》、《对“以大观小”、“折高折远”之曲解》等。(王凤珠)

【中国画心性论】中国画论着。江宏、邵琦着。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4月第一版。全书分上下篇:上篇《心论》,凡五章:《心、手与形》;《心合造化》;《审美心理范式的建构》;《理趣审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下篇《性论》,凡六章:《审美心理范式的演化》;《人性与社会性》;《畅神与达性》;《墨戏——达性的展示》;《不可逆性》;《天趣审美》。前有《绪论》。通过对中国绘画本体——技与形的研究,揭示了孕育并伴随其发展趋向外化的审美心理范式及其机制,从中国绘画的梳理中凸现了由对“心”侧重到对“性”的内在规律。(王凤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