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164

第164章 中国画论着述及有关着述篇(30)

【石涛画学本义】见【石涛画学】。

【石涛画学】原名《石涛画学本义》。中国画论着。杨成寅着。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再版。本书对石涛画学的一系列基本概念作了诠释和界定,对石涛美学思想体系及其哲学基础做了深入分析,对《画语录》十八章做了逐字逐句的译述和解析,并附有石涛生平事迹汇考。书前有《邓白先生序》、《王朝闻先生对本书的评论——就栀石涛画学本义枛一书给着者的信》、《驾沧先生对本书的评论》以及《自序》。全书分四编:第一编为石涛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一画论、蒙养生活论、资任论、尊受论、氤氲论、无法而法论、神遇迹化论、不似之似似之论、石涛的绘画美学思想体系、对石涛绘画美学思想的种种误解、石涛画论与太极美学、石涛画论与西方现代主义、对石涛“蒙养生活”内涵的再分析、石涛画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第二编为石涛《画语录》原文、大意和解析。

第三编为石涛题画诗文选录。第四编为石涛生平事迹资料汇考。书后附录《石涛年表》、《石涛研究文献》以及《后记》和《再版后记》。(黄戈)

【国画讲义】中国画论着。陈绶祥着。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本书为桂林中国画学院专用教材。分为三讲:第一讲国画基础(导论、画理、画义、画趣、画法);第二讲国画发展(导论、眼界、章法、语言、品评、传承);第三讲国画创作(导论、境界、个性、立意、经营、生活)。书前有《前言》,书后有《后语》。(金宝敬)

【鹤鸣九天·儒学影响下的中国画功能论】

中国画论着。《美术学博士文丛》之一。贺万里着。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本书分八个部分:《引言》、《儒学对中国画学的规范与影响》、《教化功能论的儒学色彩及其理论发展》、《教化功能论的基本理论》、《教化功能的实现与儒家的人品要求》、《宫廷美术与绘画政教作用的实现》、《教化功能观与文人画自娱功能论》、《中国画的观念图式与儒家伦理观念的表达》。前有阮荣春《总序》;后附《参考文献》、《对贺万里博士学位论文评语》、《后记》。(王凤珠)

【中国古代画论中的辩证思维——兼谈其思维结构】中国画论着。陈见东着。《新画说论丛》之一。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全书由《导论》、上篇《古代画论范畴内的辩证思维结构》、中篇《古代画论的辩证思维形态》、下篇《古代画论中程式与理解的内在辩证思维联系》、《结论》构成。通过对古代画论思维和逻辑结构的研究,可以从独特的思维角度看待古代画论的发展变化,为进一步阐释古代画论创造思维方面的条件。前有《内容提要》;后有《主要参考文献》、《后记》。(王凤珠)

【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

中国书画论着。[美]方闻着,李维琨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此书是方闻所作的中国绘画研究专着。全书从研讨中国山水画建立语汇开步,用“视觉造型结构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从绘画语汇及风格造型与图绘内容表现的关系入手,重点讨论分析了唐宋雄伟山水的图绘性表现、作为“心画”的北宋书法艺术的形成、元代文人画家自我表现意识的崛起、明代复古主义的出现以及明末清初对五代宋元传统之“集大成”等。此书体现了作者以“视象结构分析”为基本思路,来鉴定古代书画作品的真伪、断代定位与艺术风格分析,由此可见到比较详细的实际运作及其结论。与此同时,作者又密切联系与书画家和作品的相关社会背景材料,旁征博引地从当时政治、哲学、文学思潮中寻绎书画风格变化的历史依据。本书既是一部论述精要的中国书画发展史的专着,又是一次关于中国书画研究方法的教学示范。书后附有《为什么中国绘画是历史》一文,反映作者新近的学术思路。(黄戈)

【石涛画学与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研究——本体论与创作论之比析】中西绘画美学着。郝文杰着。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本根论与境界论:一画与真理》、《创思生产论》、《石涛“求真”意识的画学心源:叛逆之思与求真之路》、《“不似之似似之”的美学意义》。前有《绪论》。后有《结论》、《参考文献》。(王凤珠)

【中国绘画本体学】中国画论着。董欣宾、郑奇主编。执笔郑奇、王宗英、熊炜、李金宇、陈建军、陈云海、戴斐、金丹。《中国绘画学科研究系列》之一。天津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全书五十万字,分八章:一、《中国绘画认识论》(中国画的定义、美性论、中国画的特色、中国画的功能);二、《中国绘画方法论》(类相、大数定律、负性绘画体系、程式);三、《中国绘画笔力学》(笔与墨纸砚、笔力、笔力与笔法、笔力与点、线条与形、线条与情感、线条的自律、笔力的训练);四、《中国绘画造型学》(中国画造型技艺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画造型原理、中国画造型手法、典型造型分析);五、《中国绘画色彩学》(中国画色彩学原理、中国绘画的用色特点、中国绘画色彩表现法、中国绘画颜料);六、《中国绘画构图学》(中国绘画构图学概述、中国画构图的哲学基础、中西绘画构图体系之比较、中国画构图的观照方法、中国构图的章法形式);七、《中国绘画创作学》(中国绘画创作原理——传移模写、创作思想及创作类型、创作前准备、创作过程、创作与创新);八、《中国绘画鉴赏学》(中国画鉴赏的目的任务意义、中国画的鉴赏标准、中国画的鉴赏方法、鉴赏过程中的再创造)。前有索菲《总序》,郑奇《前言》、《导语》;后有附录《论艺术大师的标准》、《主要参考文献》。(周积寅)

【孙克美术论文集】美术论着。孙克着。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本书收有孙克美术文论八十一篇,分为六个部分:《史略研究》、《理论思考》、《画家研究》、《画家与作品评论》、《画册序跋》、《艺途拾零》。其中中国画文论有:《章法屡改笔墨不移——试论黄宾虹绘画理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轼艺术观的再认识》、《“简之入微”的理想和“极妍尽志”的追求——恽南田和栀南田画跋枛》、《中国人物画的复兴》、《期待大师——中国画的世纪思考》、《“中国画走出国门”纵横谈》、《在传统身边的思索》、《我们的立足点》、《民族传统与“全盘西化”》、《是“穷途末路”还是“方兴未艾”?——中国画现状独议》、《未可忽视的“新文人画”》、《二十世纪:中国画的深刻变革》、《人物画:跨世纪的辉煌不是梦》、《从“零”谈起——兼谈中国画的新“日见衰败”论》、《徐悲鸿与二十世纪中国画》等。前有薛永年《在传统身边思考——孙克美术文论集序》。(王凤珠)

【生命与自由——论庄子思想对文人画理论的影响】中国画论着。刘亚璋着。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本书有《导论》。共分三章:《生命的价值——庄子思想对文人画功能的影响》;《自由的召唤——庄子思想对文人画创作的影响》;《以道观器——庄子思想对文人画评论的影响》。还有《结语》。前有《内容提要》;后有《参考书目、文献》,附《画家研究》,《后记》。(王凤珠)

【中国画论论纲】中国画论着。贾涛着。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全书分十章:《灿烂奇观——中国画论概说》、《绘心初澜——先秦至两汉绘画理论》、《登峰造极——魏晋南北朝绘画理论》、《颠峦有度——唐五代绘画理论》、《异彩纷呈——宋代绘画理论》、《蹊径独辟——元代绘画理论》、《千仞壁立——明代绘画理论》、《斜阳余晖——清代绘画理论》、《海际来风——中国现代绘画理论》、《闹处近观——中国当代绘画理论》。前有作者《自序》、《导言》。后又附录《历代重要画论家画论着作画论观点一览表》、《主要参考文献》、《后记》。(王凤珠)

【衍义的“气韵”:中国画论的观念史研究】

中国画论着。邵宏着。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全书分八章:《顾恺之“传神”说的语境》、《谢赫栀画品枛的文论来源》、《“六法”断句小学考》、《“气”与“韵”的西译》、《从“逸韵”到“逸格”》、《“韵”:文论与画论的共享概念》、《“经营”的风格学意义》、《书画的“同源”与“同法”》。前有作者《自序》、《导论》。后有《结语》、《主要参考文献》、《索引》。(王凤珠)

【张安治美术文集(《学术丛书》之九)】美术论着。张晨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本书收有张安治美术文稿九十五篇,其中中国画论稿有:《文人画与画家画》、《立意》、《形神兼备》、《笔法》、《用墨》、《人物画创作的问题浅谈》、《山水画欣赏杂谈》、《真放在精微》、《中国画的透视》、《中国画的“变”》、《关于中国画教学问题的一点体会》、《栀徐悲鸿论中国画枛后记》、《徐悲鸿先生有新七法》、《岭南画派》、《花鸟画的新题材和新意境》、《人物画创作问题浅谈》、《“指画”浅说》等。

前有刘龙庭《师恩难忘》(代序);后有赵力忠整理《张安治年表》、张晨《编后记》。(王凤珠)

【吕凤子文集】美术史论着。吕凤子着。吕去病主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全书收有美术史论文章十二篇。其中画论有《中国画与佛教之关系》(思想方面、技术方面)、《中国画的变》、《中国画义释》、《中国画法研究》、《栀凤先生人物画册枛后记》、《栀国画一辑枛序》、《作栀白鹦鹉枛并题赠龚药梅》、《作画应注意者二三事》。前有周永健《会当澡雪来于焉证冲寂——栀吕凤子文集枛序》。(周积寅)

【《石涛画语录》新解】中国画论着。陈培一着。长城(香港)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1月第一版。全书首先介绍《关于石涛其人》及编着《石涛年谱》,接着对《画语录》进行了比较通晓的注释,在前人注释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前有钱绍武、董乃强作序。后有作者论文《栀石涛画语录枛美学思想初探》(创作思想、方法、技法论,构图章法、传统继承、蒙养生活、个性风格论)、《权作后记》,提出研究中疑点。(王凤珠)

【历代中国画论通解】中国画论着。了庐、凌利中着。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全书分四篇:《历代画论篇》(十八则);《气息篇》(三十二则);《笔性篇》(十四则);《论文篇》(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气息、笔性与养生,画品新论,南北宗论,振作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中国画理论上的历史性缺陷,前辈中国画理论家留下的误导)。前有作者《艺术手记》,钟银兰《序》。(周积寅)

【王逊学术文集】美术论着。王逊着,王涵编。海南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本书收录了王逊有关美学及艺术理论、美术史研究、文物考古研究、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等学术文稿三十七篇,其中中国画论稿有:《对目前国画创作的几点意见》、《关于概括和具体描写——兼论中国绘画的现实主义传统》、《古代绘画的现实主义》、《苏轼和宋代文人画》、《郭熙的栀林泉高致枛》、《荆浩的栀笔法记枛》、《石涛的栀画语录枛及其绘画理论》等。书前有吴良镛《序一》、常沙娜《序二》;书后有附录,包括《中国大百科全书·王逊传》、江丰《栀中国美术史枛序言》、李松《美术史论家王逊的生平和他对中国古代画论的一些见解》以及王涵整理《王逊先生学术年谱》。(黄戈)

【北派山水画论研究】中国画论着。张同标着。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本书开头为引言(《北派山水画艺术》)。共分五章:第一章《荆浩栀笔法记枛研究》;第二章《郭熙栀林泉高致枛研究》;第三章《宋代佚名栀山水诀枛考略》;第四章《韩拙栀山水纯全集枛研究》;第五章《从真境到诗意》。前有朱和平《前言》。(王凤珠)

【中国画论研究·雅俗论】中国画论着。张曼华着。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雅俗是中国画论重要范畴之一。

本书由绪论、上下编及余论构成。上篇《传统绘画思想中的雅俗观——尚雅贬俗》:第一章《雅俗异势》;第二章《时代审美风尚的变迁对画论中雅俗观的影响》;第三章《传统绘画思想中的雅俗观——尚雅贬俗》。下篇《中国画论中雅俗观的嬗变——雅俗融合》:第四章《中国画论中雅俗界限的模糊》;第五章《雅俗合流的必然》。《余论——雅俗共赏的当代境遇》。前有2006年4月周积寅《序》;后有作者《主要参考书目》、《后记》。(王凤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