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165

第165章 中国画论着述及有关着述篇(31)

【六朝画论研究】中国画论着。陈传席着。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本书为作者1980年至1982年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所写,1984年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九十年代有台湾学生书局版。此次再版,略加修订。本书所收有关论文八篇,六朝画论的标点、校注、释译八篇,共十六篇,另附两篇六朝雕塑的研究文章《云冈石窟雕刻》、《戴逵、戴顒在雕塑史上的地位》。本书立足前人学术成果,认真校注文献,详查细考,并附通译,以此提出自己的观点,使读者通过阅读能够清晰、透彻地通晓六朝绘画思想的基本状貌。(黄戈)

【天道酬勤——我的美术教育与研究】美术史论着作。周积寅着。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本书收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报刊杂志发表的部分美术论稿三十余篇,分五个部分:

《概述》、《教学》、《科研》、《书画》。其中关于中国画论稿有:《栀中国画艺术专史丛书枛总序》、《栀江苏历代名画家精品集枛古代卷序》、《关于中国画传统与创新的思考》、《关于中国画的几个问题》、《栀中国历代画论枛自序》、《中国画论中之“真”美》、《俞剑华栀中国画论类编枛修订后记》、《推荐画论着述目》、《徐悲鸿中国画收藏观》、《无法与有法》、《恽南田画风》、《关于大师的随想》、《略说我的现当代美术评论》等。(王凤珠)

【艺境】文艺美术论着。宗白华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本书收有文艺美学论稿二十篇,其中有关中国画论稿四篇:《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略谈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前有《作者自传》和《序》;后有附录:《学者的态度和精神》、《说人生观》。(王凤珠)

【美学的散步】美学论着。宗白华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本书收有美学论稿三十四篇,其中有关中国画论稿十二篇:《美学的散步》(着重论诗(文学)和画的分界)、《略谈艺术的“价值结构”》、《艺术与中国社会》、《中国艺术的写实精神》、《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中国艺术三境界》、《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论栀游春图枛》、《任伯年的一本册页》、《徐悲鸿与中国绘画》、《关于山水诗画的点滴感想》。前有《作者自传》。(王凤珠)

【中国美学史论集】中国美学史论着。宗白华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本书收有中国美学史论文稿十八篇,其中有关中国画论文稿七篇:《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凡五题,第三题《中国古代的绘画美学思想》)、《张彦远及其栀历代名画记枛》、《古代画论大意》、《中西画法所表现出的空间意识》、《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前有《作者自传》。(王凤珠)

【中国画论选读】

中国画论着。俞剑华注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本书所收有战国庄子《论画》,韩非子《论画》,东晋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模写要法》、《画云台山记》,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王微《叙画》,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序》,(传)南朝梁萧绎《山水松石格》,南朝陈姚最《续画品序》,(传)唐代王维《山水论》,唐代张彦远《叙画之源流》、《论画六法》(附历代论画“六法”)、《论顾陆张吴用笔》,五代荆浩《笔法记》,北宋郭熙《山水训》,郭若虚《论制作楷模》、《论三家山水》、《论徐黄体异》,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论画五则,苏轼《传神记》,南宋陈造《传神论》,陈郁《论写心》,罗大经《论画马及画草虫》(附:北宋沈括《论画牛马》),元代饶自然《绘宗十二忌》,李衎《墨竹谱》,明代王履《华山图序》,唐志契《绘事微言》四则,清代石涛《画语录》三章,恽寿平《南田画跋》二十四则,笪重光《画筌》,邹一桂《小山画谱》论八法四知,郑绩《梦幻居论画》,沈宗骞《避俗》、《传神总论》、《活法》,清代郑燮《板桥论画竹兰石》,近代陈衡恪《文人画之价值》,明清沈颢、李日华、邹一桂、盛大士、郑绩《论题跋印章》。

所选画论涉及人物、山水、花鸟、走兽、兰竹各种题材,包括讨论、研究、品评、叙述,以及理论、方法各种体裁。每篇在本文之前将内容作概括介绍。在本文之后,加以必要的注解,其较为古奥艰深的文字加以“译意”;其较为浅显的则不加意译,而用概括叙述,或简短评论(有时加“按”字)。每篇之后加“作者传略”。前有1962年12月8日俞氏《前言》。并有2007年6月周积寅《俞剑华中国绘画史论研究丛书·序》。(王凤珠)

【中国画论研究·奇正论】中国画论着。

张曼华着。“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南京艺术学院着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奇正是中国画论中的范畴之一。本书有《绪论》;《引言》。共分四章:《奇正的本义及画论中奇正观溯源》、《中国画创作中的奇正观》、《中国画品评中的奇正观》、《中国画论中奇正观的衍变和发展》;还有《结语》。后有《主要参考文献》、《后记》。(王凤珠)

【中国历代画论选】中国画论着。潘运告编注。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本书分上下册。上册收有顾恺之《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宗炳《画山水序》,王微《叙画》,谢赫《古画品录》,彦《后画录》,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序》、附《贞观公私画史》,窦蒙《画拾遗》,张怀瓘《画断》,李嗣真《画后品》,符载《观张员外画松图》,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王维《山水诀》、《山水论》,白居易《记画》,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历代能画人名》,荆浩《笔法记》,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刘道醇《圣朝名画评》、《五代名画补遗》,郭熙、郭思《林泉高致》,韩拙《山水纯全集》,沈括《梦溪笔谈论画》,苏轼《东坡评画》,米芾《画史》,无名氏《宣和画谱叙论》,董逌《广川画跋》,李廌《德隅斋画品》,饶自然《绘宗十二忌》,赵孟頫《松雪论画》,王绎《写像秘诀》,李衎《竹谱》、《竹谱详录》。

下册收有汤垕《画论》,黄公望《写山水诀》,倪瓒《云林论画》,夏文彦《图绘宝鉴论画》,盛熙明《图画考论画》,王履《华山图序》,文徵明《文待诏论画》,李开先《中麓画品》,王世贞《艺苑卮言论画》,孙鑛《月峰画跋》,顾凝远《画引》,莫是龙《画说》,董其昌《画旨》、《画眼》、《画禅室随笔》,陈继儒《眉公论画》,李日华《竹论画》,唐志契《绘事微言》,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龚贤《画诀》,王原祁《雨窗漫笔》、《麓台题画稿》,恽寿平《南田画跋》,笪重光《画筌》,郑燮《板桥题画》,张庚《浦山论画》,沈宗骞《画编》,方薰《山静居画论》,范玑《过云庐画论》,王学浩《山南论画》,董棨《养素居画学钩深》,钱杜《松壶画忆》,张式《画谭》,华琳《南宗抉秘》,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松年《颐园论画》,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每篇前有作者小传。各段文字后多加注释。遗憾的是本书错误不少,仅以《目录》为例:①孙系“孙鑛”之误,“鑛”无简化字;②白居易《记画》系《画记》之误,李日华《竹懒论画》系《竹论画》之误,沈宗骞《画编》系《芥舟学画编》之误;③萧绎《山水松石格》,王维《山水诀》、《山水论》前面应加一个(传)字;④盛熙明《图画考论画》中《述原》、《兴废》二节全是抄袭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之《叙画之源流》、《叙画之兴废》,注释重复,选入毫无意义;⑤《历代能画人名》(按:应为《叙历代能画人名》)属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四至卷十部分,不能与《历代名画记》并排,也不能当画论收录。将李衎《竹谱序》误为《竹谱详录》(一名《竹谱》),同样不能与《竹谱》并排;⑥将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排入清末松年《颐园论画》之后,极不规范。以上这些错误,若不指出,会对广大读者产生误导。(王凤珠)

【中国历代画论】

中国画论着。上下编,计八十万言,周积寅编着。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本书节录了从先秦至近现代画家、鉴藏家、文人学者之画论着述以及有关文献、题画、民间画诀中最有代表性的名篇精段,按内容不同加以科学分类,试图钩画出一个较为完整的中国绘画理论体系。共分九大部分:《中国画本质特征论》、《中国画起源发展论》、《中国画功能论》、《中国画作品构成论》(章法、笔墨、色彩)、《中国画范畴论》(形神、气韵、意境、美丑、雅俗、文质、比德、中和)、《中国画风格流派论》、《中国画评赏论》、《中外绘画比较论》。每论之前作一概括介绍,各段文字后面加以必要的注释、意译或按语。前有《自序》;后有《画论作者索引》和《插图》(一百二十五幅),目录;附录有《学习研究中国画论工具书目》、《历代中国画论今人编辑、标点、注释及其研究目》。(王凤珠)

【中西绘画形神观比较研究】绘画论着。

陈世宁着。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本书凡四章,分上下篇。上篇《中西绘画形神观的演变与发展》:第一章《中国绘画形神观的演变与发展》,共六节:《原始绘画中的形与神》、《先秦至两汉时期的绘画形神观》、《唐朝及五代时期的绘画形神观》、《宋元时期的绘画形神观》、《明清时期的绘画形神观》、《近代时期的绘画形神观》。第二章《西方绘画形神论的演变与发展》,共六节:《原始绘画中的形与神》、《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绘画形神观》、《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形神观》、《欧洲十七和十八世纪的绘画形神观》、《欧洲十九世纪的绘画形神观》、《欧洲及美国二十世纪的绘画形神观》。下篇《中西绘画形神观的差异与相通》:第三章《中西绘画形神观的差异性》,共四节,如《文化背景所导致的形神观的差异》、《绘画体系所彰显的形神观的特征》;第四章《中西绘画形神观的相通性》、《绘画表现所体现的形神观的相通性》、《绘画精神所显示的形神观的相通性》、《文化冲撞所演绎的形神观的交融性》。前有《自序》,后有《结语》及《主要参考文献》。(王凤珠)

【中国画学谱】中国画理法着作。王学仲着。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本书分为八篇:第一篇《中国画的特点》(学习体验、继承创作、画谱);第二篇《立意、形神》(立意、形神、避忌);第三篇《用笔》(执笔、笔法、皴法、苔点名称、线描);第四篇《用墨》(墨法、避忌);第五篇《用色》(着色方法、着色格式、色的处理);第六篇《构图、透视》(构图、透视、画科、样式、题字、印章);第七篇《临摹、托裱》(临摹、托裱);第八篇《工具、材料》(笔墨、纸绢、砚、颜料、其他画具)。是一部学习和了解中国画的普及读物。(王凤珠)

【山水画画理】中国画理法着作。陈玉圃着。海南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本书分十章,分别为:概说、笔墨、构图、意境、炼形、修养、虚实、气韵、正见、画法。其中画法部分有十个小专题,分别是:皴法、树法、云水、风雨、雪月、屋宇及舟车人物、设色、透视、写生及创作、题款和用印等。书后有《作品赏析》。是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为作者长期创作经验与理论思考的甘苦之谈。(黄戈)

【文心后素——文人画艺术研究】中国画论着。程明震着。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全书分三章:《文人画的兴起与发展》(关于文人画的界定问题、文人画的兴起与苏轼的文人画观、董其昌的文人画观与明清文人画的反拨精神、石涛的一画论及其文人画思想);《文人画的自律与他律》(山水、花鸟从人物中的分离与笔墨语言的独立发展、文人画与民间艺术的关系、文人画与院体画的关系);《文人画的形态与比较》(工致秀润与荒疏简远——赵孟頫与倪云林、俗化与雅化——唐寅与仇英、同弊与乖时——虚谷与任颐);《文人画的语言与结构》(笔墨与形象、笔墨与书画、笔墨与意境)。结语:《文人画的正向价值与负面影响》。前有《绪论》。后有附论《中国画:交融、偏离、个性定位》。(周积寅)

【从古典到现代——中国画学文献讲义】

中国画论着。徐建融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全书分八讲:第一讲,六朝画学文献及相关问题(谢赫《古画品录》、宗炳、王微的山水画论着);第二讲,唐代画学文献及相关问题(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第三讲,宋代画学文献及相关问题(上)(郭若虚和邓椿的画史着述,山水画论着);第四讲,宋代画学文献及相关问题(下)(文人画论);第五讲,元代画学文献及相关问题;第六讲,明清画学文献及相关问题(上)(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第七讲,明清画学文献及相关问题(中)(石涛《画语录》和“画跋”);第八讲,明清画学文献及相关问题(下)(反面意见,二十世纪的反响)。书前有《序言》。(金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