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187

第187章 附录二中国画论研究论文录目典(19)

陈学同:《论中国画的意境创造》,《美与时代》,2007年第11期。

马涛:《中国画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创造——浅析中国画教学对人的培养》,《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04期。

张江岳:《论中国画的意境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第04期。

姜英俊:《浅谈中国画的意境》,《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第14期。

宋芝隆:《浅谈中国画的意境》,《美术大观》,2007年第05期。

陆蕾:《论中国画的意境创造》,《美术大观》,2007年第04期。

刘树允:《境由心造,唯美达心——我对中国画创作意境的体悟》,《美术观察》,2007年第01期。

田丹,孙迎春:《中国画的笔墨、传神与意境》,《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第01期。

万叶:《师古人,师造化——浅谈中国画的学习方法》,《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第12期。

撖学文:《感悟中国画》,《美术大观》,2007年第12期。

林水:《妙处恰在“不画”间》,《东方艺术》,2007年第17期。

刘宝水:《论中国画创作中“象”的形成与转换传承》,《美术大观》,2007年第08期。

陈晓媛:《师古人与师造化——兼谈中国画的哲学意蕴》,《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第05期。

魏中银:《亚明先生的写生作品与中国山水画变革》,《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03期。

龚着剑:《异议中国画的临摹》,《创作评谭》,2007年第02期。

吴冠中:《心灵独白》,《书画艺术》,2007年第01期。

赵运虎:《传统中国画笔墨情结释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第06期。

王绍昌:《笔墨、气韵与养气》,《福建艺术》,2007年第06期。

卢培钊:《中国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蕴》,《民族艺术》,2007年第01期。

安鼎文:《开创一个不唯笔墨的大中国画时代》,《美术观察》,2007年第09期。

舒士俊:《从工笔到写意——论中国画笔墨的写意化历程》,《中国花鸟画》,2007年第06期。

冯利源:《文心生万象,丹青究玄黄——论中国画笔墨所体现的文化内涵》,《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06期。

李强:《论笔墨程式的创新与发展》,《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第12期。

任敬彬:《论写意笔墨之“写”》,《国画家》,2007年第03期。

尹丹:《笔墨——仅仅是一种选择——论文人画笔墨程式中的精神特权》,《山花》,2007年第06期。

靳玉海:《浅论山水画的情感与笔墨》,《艺术研究》,2007年第02期。

2008年

周积寅:《中国古典人物画论试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8年第04期。

戴艳萍,李静:《形象、气韵及用笔——从韩非的画论谈起》,《文艺研究》,2008年第01期。

解梦伟:《魏晋画论中的“神”与“意”》,《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第11期。

薛扬:《魏晋人物品藻与中国绘画美学》,《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第03期。

陈池瑜:《道家思想对中国山水画论的影响》,《艺术百家》,2008年第04期。

周小艳,刘亚斌:《中古绘画美学“风骨”论》,《科教文汇》,2008年第05期。

孙慧霞:《六朝画家的绘画美学》,《艺术百家》,2008年第S2期。

文柳川:《论栀山水松石格枛“格高而思逸”》,《国画家》,2008年第04期。

李劲松:《中国传统人物画的“透视法”解析》,《艺术评论》,2008年第10期。

杨成寅:《宗炳栀画山水序枛的山水美学思想》,《南都学坛》,2008年第03期。

张兆勇,刘影:《栀画山水序枛与晋宋文化》,《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01期。

郭少丹:《论宗炳的栀画山水序枛的美学意蕴与价值》,《沧桑》,2008年第06期。

孙海平:《近三十年宗炳栀画山水序枛研究综述》,《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06期。

潘阳:《浅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自然审美观——从宗炳的栀画山水序枛谈起》,《学理论》,2008年第18期。

王万发:《从栀画山水序枛看中国山水画的生态审美观》,《铜仁学院学报》,2008年第05期。

樊莉:《宗炳栀画山水序枛的主体审美心灵之境》,《美术大观》,2008年第09期。

徐俊东:《刍议宗炳栀画山水序枛中的美学思想》,《职业技术》,2008年第06期。

朱平:《王微栀叙画枛的美学思想研究》,《理论与创作》,2008年第03期。

葛婷婷:《灵动的画之情——王微栀叙画枛的生命美学》,《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2008年第01期。

马筱:《顾恺之传神论与苏轼传神论比较分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02期。

姚慧荣:《顾恺之的传神论》,《东京文学》,2008年第10期。

尚艳芳:《顾恺之与“传神论”》,《黄河之声》,2008年第01期。

王裕亮:《试论顾恺之栀画云台山记枛》,《福建艺术》,2008年第01期。

徐国荣:《谢赫“六法”之无“法”解》,《学术研究》,2008年第11期。

常德强:《再论栀古画品录枛中顾恺之的绘画品第》,《美术之友》,2008年第04期。

王海鹏:《论栀古画品录枛六法之“气韵生动”》,《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第10期。

赵保国:《谢赫“六法”辨析》,《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第02期。

李祎:《气韵之流变初探》,《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第02期。

徐建融:《“书画同源”和“诗画一律”》,《国画家》,2008年第04期。

赵运虎:《“六远法”与五代两宋山水画法的嬗变》,《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05期。

王金志、王月海:《张璪画论之再认识——传统画论中意象因素刍议》,《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年第08期。

陈婷婷:《漫议隐逸思想和中国山水画》,《美术大观》,2008年第03期。

杨德明:《浅析元代道教思想对倪云林艺术之影响》,《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03期。

唐波,曾文:《刍议栀笔法记枛一文中的两点疑问》,《河西学院学报》,2008年第04期。

李永辉,许婷婷:《浅析荆浩“六要论”对谢赫“六法论”的继承发展》,《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年第07期。

刘冰:《南宋杭州地区书坊刻书代表作——栀五代名画补遗枛》,《图书馆学刊》,2008年第03期。

宋连弟:《从张彦远栀论名价品第枛看当时画家的生存境遇》,《艺术探索》,2008年第05期。

陈斌:《张彦远个人家世并历史时代背景诸问题之研讨》,《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01期。

杨波:《栀历代名画记枛的史学价值和文化蕴含》,《中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01期。

朱学斌:《道德隐喻下的“山水”境界——关于栀林泉高致枛中“陶养”问题的解读》,《艺苑》,2008年第10期。

赵维平:《浅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美术大观》,2008年第10期。

孙红阳:《论董源、巨然在山水画观念与绘画语言上的创新》,《美术大观》,2008年第09期。

荆琦:《高蹈远引——解读栀林泉高致枛中蕴涵的“远”观念》,《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04期。

胡建清:《林泉之致高洁情怀——郭熙绘画艺术及其绘画思想浅谈》,《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第12期。

陈见东:《从栀林泉高致集·山水训枛看人与自然的相互取悦狂欢》,《艺术探索》,2008年第04期。

吴玉红:《从栀林泉高致枛解读郭熙山水画美学思想渊源》,《美术大观》,2008年第06期。

王万潮:《谈郭熙“三远法”画论中的构图和透视》,《集宁师专学报》,2008年第03期。

王康:《宋代郭熙栀林泉高致枛中的“三远论”浅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第03期。

孙倩:《郭熙栀林泉高致枛中的审美观探析》,《前沿》,2008年第04期。

平军、毕晓琳:《论郭熙画学思想的伦理化表述》,《电影评介》,2008年第02期。

徐习文:《理学对郭若虚绘画观念的影响》,《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05期。

罗小奎:《郭若虚美学思想述评》,《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03期。

陈谷香:《宋代美术理论家邓椿的历史地位》,《美术》,2008年第07期。

张自然、孙利敏:《从栀书百牛图后枛看董逌的画论思想》,《开封大学学报》,2008年第01期。

李颖、程佳:《宋代社会及个人性情对苏轼画论的影响》,《艺术研究》,2008年第04期。

樊波:《宋代绘画鉴赏论概览》,《荣宝斋》,2008年第01期。

胡军:《试论苏轼画论形成与魏晋玄学之关系》,《衡水学院学报》,2008年第03期。

卢禹舜、李颖:《苏轼画论对文人画风的影响》,《艺术研究》,2008年第02期。

李颖:《传统艺术精神对苏轼画论的影响》,《艺术探索》,2008年第02期。

李颖,张颖:《苏轼绘画理论评析》,《艺术研究》,2008年第01期。

简宇苑:《今说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之谬》,《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第04期。

陈谷香:《栀宣和画谱枛之作者考辨》,《美术研究》,2008年第04期。

陈谷香:《栀宣和画谱枛折射出的画学思想》,《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8年第02期。

张其凤:《栀宣和画谱枛的编撰与徽宗关系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8年第04期。

何盛文:《空灵隽秀,简率清远——赵孟頫绘画思想及艺术浅析》,《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年第11期。

吕瑛:《论赵孟頫绘画美学观的影响》,《美术大观》,2008年第08期。

赵盼超:《“古意”新说》,《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8年第04期。

陈志宏:《作画贵有古意——浅谈赵孟頫在元初的艺术思想》,《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06期。

赵运虎:《从倪瓒的“逸气”窥探明清文人绘画思潮》,《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03期。

汤麟:《杨维祯栀东维子集枛审美思想考略》,《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04期。

黄戈:《论中国画“逸”之时代特征与当代意义》,《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04期。

吕超峰:《“逸”意考》,《美术大观》,2008年第07期。

李厚清、刘静逸:《绘画主体表现性的理论延拓——中国元代画论重要范畴内涵揭示》,《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8年第04期。

陈胜凯:《董其昌书学思想浅识》,《新美术》,2008年第04期。

孙其芬:《徐渭及其画论画品中的江南诗性精神》,《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第06期。

陈雅:《唐寅题画诗研究》,《商业文化》(学术),2008年第06期。

张卉:《龚贤画学的“墨法观”与“性情说”》,《齐鲁艺苑》,2008年第06期。

刘宝水:《略论龚贤“浓密”山水画中笔墨的巧妙运用》,《艺术教育》,2008年第07期。

王伟生:《试论龚贤的治学方法》,《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8年第06期。

李盟盟:《论李开先栀中麓画品枛的成因》,《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02期。

张泽鸿:《论栀南田画跋枛的境界美学思想》,《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第03期。

李莉:《张岱绘画美学思想研究》,《衡水学院学报》,2008年第05期。

赵辉:《钱杜与栀松壶画忆枛》,《新美术》,2008年第02期。

尹成君:《清初“四王”艺术创作及画论思想对中国画发展的积极意义》,《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04期。

盛诗澜:《论前二王“仿古”的精神旨归》,《书画艺术》,2008年第04期。

郭建平、张卿:《论清代王原祁栀雨窗漫笔枛中“龙脉”说的文化意义》,《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06期。

尹成君:《方薰的绘画理论及其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启示》,《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06期。

张盈袖:《王文治绘画思想及其对京江画派影响》,《艺术广角》,2008年第03期。

乔磊:《笔墨简洁处用意最微——论八大山人的艺术》,《美术大观》,2008年第09期。

方闻:《评高居翰栀气势撼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枛》,《新美术》,2008年第03期。

李平:《从艺术心理学析石涛栀画语录枛》,《艺术探索》,2008年第04期。

尹成君:《石涛画论及其美学思想研究》,《艺术百家》,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