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034

第34章 中国画论词句篇(14)

【似古人易,古人似我难】语出清代戴熙《习苦斋画絮》。“似古人易”,指临摹学习古人的画,做到像乃至逼真,相对而言,是很容易的;“古人似我难”,指作画学习古人既像古人又不像古人,而是像自己,做到独创一格,自成一家,相对而言是很难的。(周积寅)

【从来不见梅花谱】明代徐渭自题《四季花卉图卷·梅花》:“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且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徐渭对于绘画创作是素来不肯墨守成规的。他纵横奔放的泼墨写意画,在晚明画坛上特立独行,开启了明清以来水墨写意法的新途径,影响深远。他的作品不求形似,重气韵,但并非毫无道理的横涂乱抹。

他在一首题画诗中说:“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拔皆吾五指栽。”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艺术理念。在徐渭以前,用水墨来画花卉并不少见,苏轼曾提到汴人尹白能以墨画花;宋代画家梁楷亦用减笔水墨来画花鸟。其后,如元代赵孟頫、王若水、陈琳,明代林良、吕纪、陈淳皆有作品传世。但如徐渭这般大刀阔斧、纵横睥睨的写生画法却绝无仅有,可谓“推倒一世之豪杰,开拓万古之心胸”。(曹雪雯刘亚璋)

【学画须得鉴古之法】清代范玑《过云庐画论》:“学画须得鉴古之法。鉴古不明,犹如行远而不识道路之东西,鲜有不错者。但世之鉴古都以真赝为准的,不以用意为高下,即有爱其取境新奇,仍不究合法与否,果曷故耶?”学习作画要能够掌握鉴别古画的方法,不仅仅是鉴别真伪,还要鉴别出画品的高下,要追求取景的新奇,立意的高远。(李芹)

【临与仿不同,主见在我】清代范玑《过云庐画论》:“临与仿不同。临有对临、背临,用心在彼;仿有略仿、合仿,主见在我。临有我则失真矣,仿无我则成假矣。”(荆琦)

【表现自我】近代金城《画学讲义》:“表现自我,则景物之情形,乃景物所生之情绪,皆自我感应,而表白其景物之所以也画家之心目,归于化工之极致。其尽善尽美之施出,既非可强致假借,尤其由来者渐矣。是殆所谓景物形象之外无我,我之外无景物形象也。”“表现自我”是文人画的观点,强调审美主体在绘画创作中的主导作用。(荆琦)

【学吾者生,似吾者死】《齐白石谈艺录·对胡槖语》:“你不要只注意学我的皮毛,而要多钻研,自己多写生,然后再创造发挥才对要记住: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此从唐代书法家李邕“学我者死,似我者俗”衍化而来,是说学老师只是因袭摹仿、缺乏创造,没有自己的面目,必然走的是一条死路。学老师“师其意而不在迹象间”(郑板桥语),既像老师,又不像老师,得其创造精神,自成一家,必然获得艺术生命。(周积寅)

【拟而不同】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予作指画,每拟高其佩而不同,拟而不同,斯为之拟耳。”拟:摹拟;模仿。“拟而不同”,是谓学习古人是一种手段,最终要有自己的面目,不与古人同,才是目的。(周积寅)

【吐故纳新】《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本指人体呼吸,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空气。后运用于文艺领域中,指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努力创新。北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先子少从道家之学,吐故纳新,本游方外,家世无画学,盖天性得之。遂游艺于此以成名,然于潜德懿行,孝友仁施为深,则游焉息焉。”(周积寅)

【变】东晋顾恺之《论画》:“《孙武》,大荀首也,骨趣甚奇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

北宋李廌《德隅斋画品》:“《玉皇朝会图》。蜀石恪所作所以作形相,或丑怪奇倔以示变。”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人物自顾、陆、展、郑以至僧繇道玄一变也。山水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清代郑燮《题李鱓花卉蔬果册》:“复堂之画凡三变初入都一变;再入都又一变,变而愈上,六十外又一变,则散漫颓唐,无复筋骨,老可悲也。”《齐白石谈艺录·六十六岁题画虾》:“余之画虾已经数变,初只略似,一变毕真,再变色分深淡,此三变也。”变:指变化;改变;变通;不墨守成规旧制。中国画之“变”,就是不泥古法,就是创新,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做到既不同于古人,又不同于今人,要有自己的新面目。因此“变”就必须与古人拉开距离,敢于“具古以化”,突破古人的条条框框。距离拉得越大,突破性就越大,成就就越高,就越不似古人,则越有自己的新面貌。古今有卓越成就的大画家,无一不是艺术上特善“通变”者。(周积寅)

【变动】东晋顾恺之《论画》:“《清游池》。不见京镐,作山形势者,见龙虎杂兽,虽不极体,以为举势,变动多方。”北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高益”条:“观益之画,色轻而墨重,变动应手,不拘一态。”变动谓移动、变化。(周积寅)

【变化】唐代窦蒙《画拾遗录》“董伯仁”条:“楼台人物,旷绝古今。杂画巧赡,高视孙田。乃变化万殊,何止屏风一种?”北宋欧阳修《六一跋画·题跋》:“善言画者,多云:‘鬼神易为工。’以为画以形似为难,鬼神人不见也。然至其阴威惨淡,变化超腾,而穷其及怪,使人见辄惊绝;及徐而定视,则千状万态,笔简而意足,是不亦为难哉!”元代汤垕《画鉴》:“且看马图要识神骏,龙图更识变化,故画龙最难。盖一主于变化出没,必流于墨戏,于画法甚亏。若拘于画法,则又乏变化之意,故画龙犹难。”俞剑华《中国画理论初稿》油印本:“变与化可以合用,也可以分用,又可以对用。变化有几方面:一是师法自然而能加以变化,有的地方剪裁,有的地方夸张,有的地方缩减,有的地方增加,虽法自然而不为自然所束缚。二是师法古法而能变化,取古人之长,舍古人之短;不袭古人的面貌,把握古人的精神。不在继承,而在发展。三是画法的变化,在成法以外,有自己独创的方法。四是风格的变化,一人有一人的风格,但风格不能过于固定,过于固定,则阻碍进步,而变成千篇一律,但也不可变得太多,变成没有风格。五是画面上的变化,构图、设色、用笔运墨,尤其构图要力求变化,不能老一套。这五种变化是分离的又是统一的。

无论哪种变化,都需要具有变化的才能,不是人人都能变化,也不是人人都能变化得好。有才能的画家,可以脱去窠臼,推陈出新,继承传统,发展传统。没有才能的画家,只能墨守成规,毫无新意。

所以能变化不能变化,可以看出画家水平的高低。”(周积寅)

【变态】唐代彦悰《后画录》“唐振威校尉康萨院”条:“无闻伏膺,灵心自悟。如初花晚叶,变态多端。”北宋苏轼《跋蒲传正燕公山水》:“画以人物为神,花竹禽鱼为妙,宫室器用为巧,山水为胜。

而山水以清雄奇富、变态无穷为难。”俞剑华《中国画理论初稿》油印本阐释:“变态也叫变形,就是形态的变化。画上的形态,不是自然的形态,而是自然的形态反映在画家头脑里,加以艺术加工而再表现出来,不必有意变化,已经有了变化,若再加以有意的变化,那变化就要更大。有善于变化形态的人,也有不善于变化形态的人。善于变化形态的人,把原来不够美的形态,变化成美的形态;把原来不合于艺术条件的形态,变化成合于艺术条件的形态。以及形态的大小,位置的前后,光线的明暗,色彩的配合,都有变化的可能,但是千变万化,总要合理,总要合于艺术的要求。不善于变化的人,不是不能变化,就是变化得不好,甚至越变越坏。画面的变化,由于画家心中的变化,心不能变,画也无从变起。心就是‘意在笔先’的意,也就是所谓意匠。至于学习古人,一般都主张先学一家,俟有根柢再多学数家。因为专学一家,路子很窄,方法很少,学之既久,固然容易掌握,但却很难变化,更无法成为己格。要想成为己格,必须博采众长,融会变通,再加以深入生活,不断写生,积以岁月,然后才能逐渐成为自己的风格。”(周积寅)

【变通】北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许道宁既有师法,又能变动。”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论用笔墨格法气韵之病》:“笔路谨细而痴拘,全无变通。”变通,谓灵活运用,不拘常规。(周积寅)

【变古则今】南齐谢赫《画品》:“顾骏之始变古则今,赋彩制形,皆创新意。”《说文解字》:“变,更也”;“则,等画物也”。“变古”的意思就是改变古代的事物、观念。谢赫品评顾骏之的画能“变古则今”,意思就是认为他改变了传统的绘画常法、标准,创立了新意。中国画的创新发展一直是历代画家讨论的重点,姚最在谢赫提出“变古则今”之后,又提出了“通变巧捷”,这其实也是绘画须变革发展的一种论述。唐代彦悰提出:“变古象今,天下取则”,也是将“变古”作为创新的一种法则、手段。(王宗英蒋丹)

【通变巧捷】南朝陈姚最《续画品》:评解蒨“全法蘧、章,笔力不逮,通变巧捷,寺壁最长”。

蘧、章:指南齐画家蘧道愍和章继伯。“通”与“变”是一对相辅相成的范畴,没有“通”就没有“变”。

画论中提到的“通”,其实就是指要与古人相“通”,即熟悉了解古法并学习之,掌握“规矩”,尽可能做到与古人缩短距离,这样可以得古人之“似”、之“精髓”(“意”、“神”),从而能与之“通”。而“变”,则是“不泥于古法”,就是指创新。绘画的发展在于创新,做到既不同于古人又不同于今人,要有自己的新面目,就是“变”。这就要求必须与古人拉开一定的距离,敢于突破古人的陈规。但是要做到“通变”,则需要一定的方法,这就要求“巧捷”,指获得成功需要技术、方法。清代龚贤云:“不可学古人,不可不合古人。学古人则为古人所欺。吾常欲欺古人,然古人卒不可欺。久之,然后见古人之道,势不能不合乎古人也,此善于学古人者也。”

(见清代陆心源《穰梨馆过眼录》)就是强调学习古人应有自己的见解,如想做到“通变”,则必须先能脱离“古人法度所囿”,同时须能尽前人之致,将其“集于大成”,方能“自成一家也”。

(王宗英蒋丹)

【变古象今】唐代彦悰《后画录》:“唐司平太常伯阎立本,学宗张、郑,奇态不穷。变古象今,天下取则。”唐代帝王们出于文治武功的需要,大力提倡书画,这一时期的人物画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阎立本的人物画能继承传统又有进一步的成就,彦悰品评称其能“变古象今”。自北魏发展至唐代,宗教人物画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十分显着的演变,东晋顾恺之笔下风致翩跹的妇女画像和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中雍容富丽的贵族仕女有很大的区别。由此可见时代风尚变化之后,绘画艺术风格也不得不变化。(王宗英蒋丹)

【各有变局】明代董其昌《画眼》:“云林画法大都树木似营丘寒林,山石宗关仝,皴似北苑,而各有变局。学古人不能变,便是篱堵间物,去之转远,乃由绝似耳。”尽管董其昌的文人画理论建构从客观上导致了其后画坛“家家倪黄”的局面,但就其本人而言却反对食古不化的艺术实践,对此他曾有过多次表述,他认为学古人而不知变化的人是没有出息的,之所以会离开绘画的真谛,就是因为模仿古人追求“绝似”的结果。从文人画的理论来看,绘画图式的创造显然并非最为重要的目的,图式即如蹄筌,是艺术的途径而非目的,“绝似”无论是似古人,还是似物像,在实质上并没有任何差别。所谓的“化”与今天我们所谓的“创造”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与指向,其意义在于对手段、途径的超越与扬弃,只有参透这一点才能理解董其昌的禅机,否则,就是隔靴搔痒。理解了这一点,才能读懂云林画法在董其昌眼中的意义,云林树似营丘、山石宗关仝,皴法似北苑但却又都各有不同。但这种不同却并非云林刻意在图式风格上的创造,而正出于其“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绘画行为方式。换句话说,董其昌认为绘画只有不执着于图式才能达到化境,得到真谛。(刘亚璋)

【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山水树石》:“由是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树石之状,妙于韦鶠,穷于张通(张璪也)。”葛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释云:“张彦远认为,山水画发展的新阶段,是从吴道子开始的,说吴道子是山水画为之一变的创始者吴道子的山水画立体感比较强,比起隋人画的单片的山石进步了。张彦远认为山水画从吴道子开始发生变化,而达到完美境界的是李思训、李昭道父子。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就是‘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不能误解为青绿山水画是从二李开始的。”(荆琦)

【变则不必似之而后是也】明代恽向《道生论画山水》:“变则不必似之而后是也故画至于文人而后能变,如变山而如笑、或如滴、或如妆、或如睡,而山则一也。如变水以冰而不离于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