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轻物宜利其笔,重以陈其迹,各以全其想】东晋顾恺之《摹拓妙法》:“防内,若轻物宜利其笔,重以陈其迹,各以全其想。”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释云:“要防止笔画的近内,不但注意线条的宽窄粗细,而且要注意用笔的轻重缓急。若画轻的东西,用笔要轻,要快,要锋利;若画重的东西,用笔要慢,要重,要古拙(陈是陈旧古拙的意思)。画什么要像什么,无论轻的重的,粗的细的,都要恰如其分,使人一看就能想出是什么东西,且能充分表现质量感。这对于临摹、创作都极适用。”(张曼华)
【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南朝宋王微《叙画》:“于是乎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画寸眸之明。”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释云:“太虚:《庄子·知北游》说:‘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文选·孙绰游天台赋》云:‘太虚辽阔而无阂。’注:‘太虚谓天也。’判躯:判,区分;分辨。
躯,身体。原意未详,姑作分辨形体解。画:疑为‘尽’字之误。用一管笔来充当造化,在笔下可以画出万物来。把形状加以分散,可以使眼睛看得清楚。于是自然界的形形色色就没有不能画的了。”(张曼华)
【骨】东晋顾恺之《论画》:“《烈士》有骨俱。”
唐代张怀瓘《画断》:“象人之美,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指所画人物或脊椎动物的骨骼,不但要画其肉体,而且要表现其骨骼。吕凤子《中国画法研究·用笔》:“没有力或力不强的线条及点块,是不配叫作‘骨’的。”(周积寅)
【骨鲠】南齐谢赫《画品》“江僧宝”条:“用笔骨鲠,其有师法。”“骨鲠”,一作“骨梗”。指绘画笔力遒劲。(周积寅)
【骨法】东晋顾恺之《论画》:“《周本纪》重叠,弥纶有骨法,然人形不如《小烈女》也。”旧指人的骨相特点。此指书画的笔力法则。《唐会要·书法》:“我今临古人之书,疏不学其形似,惟在求其骨力。”近代林纾《春觉斋论画》云:“骨法,似主用笔而言。有墨无笔,则骨气不张筋骨相连,即所谓骨法也。”(周积寅)
【骨力】明代董其昌《画旨》:“杨龙友生于贵竹,独破天荒,所作《台荡》等图,有宋人之骨力去其结,有元人之风雅去其佻。余讶以为出入巨然、惠崇之间,观止矣。”指绘画雄健的笔力。(周积寅)
【骨趣】东晋顾恺之《论画》:“《孙武》,大荀首也,骨趣其奇。”骨,指用笔。骨趣,用笔之趣。(周积寅)
【遒劲】南朝陈姚最《续画品》“毛惠秀”条:“遒劲不及惠远,委曲有过于棱。”“遒劲”一词在中国画论中首次出现。元代倪瓒《云林画谱》:“用笔遒劲,乃是得法。”清代龚贤《龚半千课徒画稿》(四川省博物馆藏)释云:“遒者柔而不弱,劲者刚而不脆。一笔是则千笔万笔皆是,一笔不似则千笔万笔皆不是。满纸草梗无益也。草,言太弱;梗,言太硬。寓刚于柔之中谓之遒劲。遒劲之法不独画树,画山石皆用之。”并在《柴丈画说》指出:“遒劲是画家第一。”(周积寅)
【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释云:“画是象物的造型艺术,要使它画什么就像什么,就必须先讲求形状相似;但只有形状相似还不够,必须使它的骨格气力都完全,骨气形似都以立意为本,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而必加以作者主观的意图,也就是艺术加工。主观意图是抽象的,必须借用笔的方法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工于作画的人,必须也善于写字。”(张曼华)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顾陆张吴用笔》:“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或问余曰:吴生何以不用界笔直尺,而能弯弧挺刃,植柱构梁?对曰:守其神,专其一,合造化之功,假吴生之笔,向所谓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也。凡事之臻妙者皆如是乎,岂止画也。”东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曾云:“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此文收入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受王氏“意在笔前”说的启发,张彦远借此来评顾恺之、吴道子的创作,张彦远认为,“意存笔先”是顾恺之、吴道子作画的秘诀,只有“意存笔先”,才能使画面神完气足,力臻妙境。顾、吴二人是各自所处时代的画坛佼佼者,他们之所以能获得极大的成功,诀窍正在于此。意存笔先,即是在作画前就下足工夫,包括作品的构思和作者创作情绪的酝酿,而意存笔先的先决条件是“守其神,专其一”,作品才能“画尽意在”,才能“全神气”。(张曼华)
【逸笔】逸笔与逸气的关系是文与质的关系。逸笔是文人画笔墨形式,逸气是文人画家在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情愫,逸气之获得归于逸笔的运用。逸笔之说,始于北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对减笔大师石恪的评论:“喜作诡怪,自擅逸笔。”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三说他“始师张南本,后笔墨纵逸,不专规矩”。可见,逸笔之画风,在宋代就已经有了。但只有到了元代的倪瓒,才从理论上建设完备,士气、草草、遒劲,构成了逸笔的审美特征。其一,士气。倪瓒说:“若专讲士气,非初学入门道也。”又说,“松最易工,最难士气。”(《云林画谱》)讲求“士气”虽“非初学之门道”却是区别于文人画与非文人画的重要标志。何谓士气?明董其昌《容台集》有一段记载:“赵文敏问画道于钱舜举,何以称士气?钱曰:‘隶体耳。画史能辨之,即可无翼而飞。不尔,便落邪道,愈工愈远。然又有关捩,要得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吾尝学似画家,无不攒眉,谓此关难度,所以年年故步。”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钱氏所云“士气”有两层意思:一是绘画要有文人气派,为此必须有文人的清高胸襟,“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这也是文人品格在绘画上的表现。倪氏明确指出,这是“庸人终不取,雅士终不弃”的事,雅士即指有清高胸襟的文人画家;一是必须以书法用笔入画。“隶体”者,“有异于描,故书画皆曰写,本无二也。”(清钱杜《松壶画忆》)因此,倪氏说作画不曰画而曰写:“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清阁全集》卷九)其二,草草。倪瓒的“逸笔草草”,讲的是文人画的“笔简”。草草者,苟简也,草率简略也。此作简略解。所谓用笔“率略”、“少”、“省”、“不可多”等,均与简同一意思。儒家重“礼”,喜欢“繁”。而道家重“逸”,“逸”是道家的精神,逸的生活态度是任自然,是对“礼”的一种反抗、超越,所以必须要求“简”。文人画笔简,则体现了道家的精神。所谓“意到笔不到”、“简于象而非简于意”、“以少少许胜人多多许”,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艺术意境,这样方能“天真自得”、“清雅自胜”、“逸趣自多”(《云林画谱》)。倪瓒的山水画同北宋山峦重叠结构繁密的山水画相比,不仅笔简,象亦简。他的《渔庄秋霁图》轴(上海博物馆藏),画面上并没有出现“渔庄”,主要通过湖光山色的变化表现“秋霁”,使人联想到“渔庄”。故恽寿平说:“云林画天真淡简,一木一石,自有千岩万壑之趣。”其三,遒劲。倪瓒说:“用笔遒劲,乃是得法。”(《云林画谱》)“遒劲”在逸笔中的地位,龚贤认为是“画家第一”,他解释说:“遒者柔而不弱,劲者刚而不脆。一笔是则千笔万笔皆是,一笔不是则千笔万笔皆不是。满纸草梗无益也。草,言太弱;梗,言太硬。寓刚于柔之中谓之遒劲。遒劲之法不独画树,画山画石皆用之。”(《龚半千课徒画稿》,四川省博物馆藏)“用笔遒劲”,经倪氏提倡,龚贤加以阐发,成为中国文人画用笔的最高准则。(周积寅)
【笔不周而意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顾陆张吴用笔》:“顾、陆之神,不可见其盼际,所谓笔迹周密也。张、吴之妙,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
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其意是说笔画虽不周密而意思却已经周密,所谓意到笔不到。(荆琦)
【笔有四势:筋、肉、骨、气】五代后梁荆浩《笔法记》:“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笔绝而(不)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气。”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释曰:“笔绝而断:此句遗不字,韩拙引作:‘笔绝而不断’。起伏成实:或起或伏都沉着实在而不虚浮。
生死刚正:生是比较活泼的笔,死是比较严整的笔。不管活泼与严整都要刚正有力。迹画不败:
有骨力、有精神的画迹,虽然纸弊绢旧,但神采焕发,这就是因为画者有气贯注在笔下,使画出来的画,也富有生命力而历久不败。没有骨力、没有精神的画似乎绚烂富丽,时间一久就黯然无色了。”
荆浩提出了笔有“筋、肉、骨、气”四势,是对山水画中表现技巧的要求,在他看来,画家只有具备各方面的表现技巧才能作出墨色交融的“神”品之画。(张曼华)
【笔简而意足】北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题薛公期画》:“善言画者,多云鬼神易为工,以谓画以形似为难。鬼神,人不见也,然至其阴威惨淡,变化超腾而穷奇极怪,使人见辄惊艳,及徐而定视,则千状万态,笔简而意足,是不亦为难哉?”是谓作画,虽使用简笔之法,却能全然表现丰富的内容和深远的意境。如梁楷的简笔人物画,虽寥寥数笔,却神气具足。笔简意足,正是高超绘画能力的展现。(万叶)
【笔力】南朝陈姚最《续画品》“解蒨”条:“右全法章蘧,笔力不逮,通便巧捷,寺壁最长。”元代汤垕《画鉴》:“顾德谦《萧翼赚兰亭图》,在宜兴岳氏笔力雄健,入本朝诸人,皆所不及。”指绘画运笔的功力。(周积寅)
【笔迹】《新唐书·柳公权传》:“朕尝于佛庙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唐代杜甫《观曹将军画马图》诗:“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笔迹,犹手迹,谓笔墨所作的书画。(王凤珠)
【笔势】南朝陈姚最《续画品》“袁质”条:“曾见草《庄周木雁》、《卞和抱璞》两图,笔势遒正,继父之美。”指绘画运笔的气势。(周积寅)
【笔路】南朝陈姚最《续画品》“谢赫”条:“笔路纤弱,不副壮雅之怀。”指绘画落笔、格调。(王凤珠)
【笔意】元代汤垕《画鉴》:“王右丞惟工人物山水,笔意清润,画罗汉佛像至佳。”“常见道子《荧惑像》,烈焰中神像威猛,笔意超动,使人骇然。”指绘画时运笔的意匠经营和笔画运转间所表现的风格和功力。(周积寅)
【笔触】鲁迅《1934年4月3日致魏猛克信》:“毛笔作画之有趣,我想,在于笔触。而用软笔画得有劲,也算中国画种之一种本领,粗笔写意画有劲易,工细之笔有劲难,所以古有所谓‘铁线描’,是细而有劲的画法,早已无人作了,因为一笔也含糊不得。”指作画所用的技法和格调。(周积寅)
【笔力雄健】元代汤垕《画鉴》:“顾德谦《萧翼赚兰亭图》少董毕良史也,跋云:‘此画能用朱砂石粉,而笔力雄健,入本朝诸人,皆所不及’。”指用笔的气势强劲有力。(周积寅)
【笔力能扛鼎】元代倪瓒《题王叔明栀岩居高士图枛》:“临池学书王右军,澄怀观道宗少文,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指用笔沉着有力,表现出雄厚、遒劲等特点。清代吴历《墨井画跋》云:“半幅董元,传闻久矣。愿见之怀,不啻饥渴,一日过太原之拙修堂,幸得饱观,其笔力扛鼎,奇绝雄伟,超轶前代,非后学能窥其微蕴也。”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卷二》云:“昔人谓笔力能扛鼎,言其气之沉着也,凡下笔便若笔中有物,所谓下笔有神者此也。古人工夫,不过从此下手而有得焉,则以后所为,无不头头是道。”现代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亦云:“古人用笔,力能扛鼎,言其气之沉着也,而非笨重与粗悍。”(万叶)
【笔到意生】明代李日华《竹画媵》:“大都画法,以布置意象为第一,然亦只是大概耳,及其运笔后,云泉树石,屋舍人物,逐一因其自然而为之,所谓笔到意生,如渔父入桃源,渐逢佳境,初意不至是也。”“笔到意生”是指在作画过程中随着运笔过程自然而然产生的意境效果,即是不期而至、偶然得之的效果。李日华认为在绘画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在布置意象之时未预料到的效果,这些不经意的效果往往会使画面更加丰富生动。正所谓功夫在画外,妙手偶得之。(王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