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095

第95章 中国画论词句篇(75)

【物之华与实】五代后梁荆浩《笔法记》:“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也。曰:何以为似?何以为真?叟曰: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凡气传于华,遗于象,象之死也。”荆浩所论之“真”,直接涉及绘画之本质问题,“度物象而取其真”,“真者气质俱盛”。“气质”,指绘画作品描绘物象所呈现出来的精神(气)特质(质)。只有“度(深入观察分析研究)物象”,“取其华(物象之外表形态)”和“实(物象内在的精神实质)”才能“图真”,“不可执华为实”,“实”固然要通过“华”来表达,但“执华”未必为“实”。(周积寅)

【美人若有在,笔上见风流】清代《傅山论书画》(侯正文辑注):“画手看前辈,斯生近莫俦。

古惟师道子,今止重章侯。衣带折衷稳,金青仔细钩。美人若有在,笔上见风流。”俦:伴侣;同辈。

道子:指唐代画家吴道子。章侯:指明末画家陈洪绶,字章侯。美人:容貌美好的女子。“美人若有在,笔上见风流”,谓画中的美女像真的,全是从笔法上表现出来的风韵,正如北宋郭若虚所说:“神采生于用笔。”(周积寅)

7.比德论

【比德】“比德”体现了早期儒家对自然的一种美学观。“比”,就是从不同角度联想和想象自然与人之间形、性的相类或相似。“德”,即指政治、伦理、道德。“比德”说,就是把大自然的美丑自觉地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伦理、道德观点联系起来的一种自然审美观。孔子较早地透露了这种自然审美观,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都是说自然美并非全在于自然的物质属性,而是与人的主观情志紧密相联的。荀子更把这种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理性高度,在《荀子》之《宥坐》、《法行》篇中,通过对孔子观流水以及玉,以“比德”的记述,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主张。孔子的“比德”说,即以自然状态之于人的精神品格方面的类比,实际上概括了我国美学思想中一个非常普遍的创造美的手法,这就是我国诗学中的比兴说。诗与画相为表里,故这种“比德”美意识以及传统诗歌的“比兴”表现方法,对中国传统绘画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山水树石、花卉蔬果、飞禽走兽、草虫鳞介这些“非人”的没有思想的东西,“绘事之妙,多寄兴于此”,被画家们赋予了人的感情,寄托一定的意义,积习愈久,约定俗成,某些自然事物便成了某种道德的化身和象征。这在历代画论中多有论述,如:“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

“一兰一竹一石,有香有节有骨。”

“顽然一块石”,“石头给人的感觉是耿直,不与一般人同流合污,其实石头不过是结实而已。

由于作者思想耿直朴厚,就容易去选择适合自己脾气、观念的石头”。

“梅、兰、竹、菊,称四君子”,“是明清以来画家惯用的题材。画四君子,当然要画出花木的个性和品质:梅的映雪傲骨,兰的幽谷飘香,竹的高风亮节,菊的斗霜竞芳。画家以此自况,表示自己的‘清高恬淡’”。

“松之生”,“如君子之德风也”。

“松树不见根,喻君子在野;杂树喻小人峥嵘之意。”

“松、竹、梅代表中国坚强不屈的人格,无论春夏秋冬,冷到如何程度,还是这样绿,狂风暴雨之后,仍然巍然独立;而且还代表中国的国民性,不能随便被人屈服。”

“比德”、“比兴”说,在今天的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创作中仍广泛运用。(周积寅)

【物可以比君子之德】《管子·小问》:“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桓公曰:‘何物可比于君子之德乎?’隰朋对曰:‘夫粟,内甲以处,中有卷城,外有兵刃,未敢自恃,自命曰粟,此其可比于君子之德乎?’管仲曰:‘苗,始其少也,眴眴乎何其孺子也!至具壮也,庄庄乎何其士也!至具成也,由由乎兹免,何其君子也!天下得之则安,不得则危,故命之曰:禾。此其可比于君子之德矣。’桓公曰‘善’。”自然物象之美,可以比照君子的诸种美德。

人们可以从审美对象——禾苗、稻谷中,领会到一种与君子人格相似的美感,即温和、饱满、坚强而不张扬。先秦时期,贤哲发现了人的精神品质同自然现象可以相互联系,并从中感觉到自然的美与人格精神的美,这是人类对自然的审美意识的一个重大发展。对自然与人之间某种内在的同形同构的对应关系的发现,同时也是人们论述与坚持道德理想的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化实践方式,形成了中国的“比德”传统。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代礼乐制度的破坏,人们针对礼制中最核心的道德价值展开了广泛的论争,出现了许多不同的伦理思想。而“以物比德”是先秦诸子论述与阐述自己思想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借物喻人喻事,显示出了审美与思辩统一的独特智慧。此后,比德观成为中国文化中非常独特的传统绵延至今。在绘画中也同样存在着“比德”的悠久传统,它对中国画的艺术形式与内容题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徐东树)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子曰: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智)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又称仁智之乐焉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孔子借山与水这两种不同事物的特点来比喻君子之德,以阐明仁与智的不同特点。一种如山一样安静肃穆,雍容长寿,一种如水一样活跃流动,怡然欢乐。(徐东树)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五代后梁荆浩《笔法记》:“松之生也如君子之德风也。”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乔松古柏之岁寒磊落,展张于图绘,有以兴起人之意者。”叶浅予《花鸟画的推陈出新》:“松柏象征遒劲刚毅。”孔子借松柏抗寒来比喻君子坚强而不畏外力的品格。这个比喻得到了后人广泛的传诵,并成为绘画中一个象征君子的经典意象。(徐东树)

【梅有高下尊卑之别,有大小贵贱之辨】(传)北宋仲仁《华光梅谱》:“梅有高下尊卑之别,有大小贵贱之辨,有疏密轻重之象,有间阔动静之用,枝不得并发,花不得并生,眼不得并点,木不得并接。枝有文武,刚柔相合。花有大小,君臣相对。条有父子,长短不同。蕊有夫妻,阴阳相应。

其木不一,当以类推。”以尊卑、贵贱、文武、君臣、父子、夫妻等封建秩序、伦理纲常比喻梅花,此为历史局限。(荆琦)

【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北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所以分布以次冈阜林壑,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其象若大君赫然当阳,而百辟奔走朝会,无偃蹇背却之势也。

长松亭亭,为众木之表,所以分布以次藤萝草木,为振挈依附之师帅也,其势若君子轩然得时,而众小人为之役使,无凭陵愁挫之态也。”“赫然当阳”,很煊赫地朝南坐着,像皇帝一样。“百辟”,本指诸侯,此指一般臣僚。白居易《骠国乐》:“须臾百辟诣门,俯伏拜表贺至尊。”“偃蹇”,这里指傲慢。

“振挈”,振衣挈领。“师帅”,统帅。周代军制,二千五百为师,师的统帅称“师帅”。《周礼·夏官·大司马》:“军将执晋鼓,师帅执提。”提,鼓名。“凭陵”,同“冯陵”,侵扰。王俭《太宰褚彦回碑文》:“嗣王荒怠于天位,强臣凭陵于荆楚。”郭氏以山石树木的大小主次,借用封建秩序来比拟,这是历史的局限,不足为怪。(荆琦)

【五德】北宋赵佶题《芙蓉锦鸡图》轴:“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峨冠,指高冠。西汉,韩婴在《韩诗外传》中描绘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赵佶此处以“五德”比附锦鸡之不同状貌,实则以鸡喻人,强调封建道德观念对人们的要求。(徐东树)

【作寒林以兴君子在】南宋邓椿《画继·论远》:“李营丘,多才足学之士也。少有大志,屡举不第,竟无所成,故放意于画。其所作寒林,多在岩穴中,裁札俱露,以兴君子之在野也。自余窠植,尽生于平地,亦以兴小人在位,其意微矣。”邓椿以寒林比附君子在野,体现了一种自我吟咏的比德方式。这种个人化的比德方式到了元代才遇到更合适的文化土壤,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徐东树)

【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清代恽寿平《瓯香馆集》卷四题《梅》:“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一岁一小劫,春风醒其睡。”以古梅比喻高尚出俗之士,赞扬其不惧威胁,绝不巴结、逢迎权贵的品格。(荆琦)

【写此老骥不无日暮途穷之叹】清代金农《冬心画马题记》:“写此老骥尚有壮心,譬之于人,不无日暮途穷之叹。世中罢羸者睹之,琥琥然同一伤感乎。又题一诗,聊以解嘲:古战场中数箭瘢,悲凉老马忆桑干。而今衰草斜阳里,人作牛羊一例看。”金农借题画马,寄托着自己穷老无成的身世感慨,表达出下层普通人苟活世间的沧桑与悲凉之感。(徐东树)

【笔底明珠无处卖】明代徐渭题《墨葡萄图》:“平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徐渭将所画葡萄比作明珠,被闲置在野藤之中无人关注,实则暗示自己一身的才学却无处所用,漂泊半生,在这乱世之中生不逢时,没有人欣赏,只能荒落于山谷中。葡萄对徐渭来说是传递自己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的愤懑之情的象征物,其主观表现与葡萄的自然形象合二为一,物我相融。(冯志洁冯超)

【梅于众卉中清介孤洁之花】清代查礼《画梅题跋》:“梅于众卉中清介孤洁之花也,人苟与梅相反,愧负此花多矣,讵能得其神理气格乎?”查礼从物与人之间的互动来理解君子意象的“比德”,认为梅的清雅高洁、操守谨严,不肯同流合污之品格,可以净化人的精神。(徐东树)

【春山如美人,夏山如猛将,秋山如高人,冬山如老衲】清代戴熙《习苦斋画絮》:“春山如美人,夏山如猛将,秋山如高人,冬山如老衲,各不相胜,各不相袭。”美人:漂亮女子;理想的人,所怀念的人。猛将:勇猛的将领。高人:犹高士,指摆脱名利不求仕进的人。老衲:老僧。戴熙论四季山水的比德,侧重于审美式的观照,运用人格化的方式来理解与把握自然事物的特点。(徐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