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省钱两不误
15695200000006

第6章 买药用药:精打计算,科学省钱(1)

患者生病,无论大病小病,一般都需要用药治疗。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这在多数商品流通领域是正确的,但对特殊商品———药品来讲并非准确。人们患病后不仅希望能够早日康复,而且希望少花钱,就要做到合理用药。其中用药的经济性不应狭隘地理解为少用药或只用廉价的药品,而应当是用尽可能低的治疗成本取得较高的治疗效果,从而减轻患者、亲属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这样购药更经济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这在多数商品流通领域是正确的,但对特殊商品———药品来讲并非准确。人们患病后不仅希望能够早日康复,而且希望少花钱,就要做到合理用药。合理用药的四大要素包括: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适当性。其中用药的经济性不应狭隘地理解为少用药或只用廉价的药品,而应当是用尽可能低的治疗成本取得较高的治疗效果,从而减轻患者、亲属及社会的经济负担。作为普通患者如何购药更经济呢?不妨参考以下几点:

1.买政府定价指导价药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价格的管理模式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3种方式。

国家药品价格主管部门给属于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药品制定了最高零售价格,任何药品零售单位不得突破此价格。这类药品不仅疗效肯定、副作用少,而且价格较低,多数是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基本上保证了用药者的正当利益,抑制了价格虚高的隐患,是广大患者用药的首选。

《药品管理法》同时规定:实行市场调节价的药品由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遵照公平、合理、诚信和质价相符的原则,自行制定零售价格。

但是有的药品生产销售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将药品零售价格定为出厂价的10倍甚至数十倍,在大量广告宣传的同时,仅将该药品放在某家医疗机构经营,在其他零售单位无法购买。

这种垄断经营的结果只能是厂家、中间商、甚至“药托”从患者身上捞走更多的血汗钱、救命钱,从中牟取暴利。所以广大患者不要轻信所谓的“广告药”、“特效药”、“邮购药”,以免上当受骗。

2.按照药品的通用名购买

我国药品使用的合法名称为通用名和商品名。同一种成分的药品一般只有一个通用名,并应当标于药品包装或说明书最显著的位置。药品的商品名常印在通用名的上部,字体不应大于通用名的1/2。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品不超过2000种,但相对应的商品名竟多达万余种。同一种药少则有三四个商品名,多则十余个、数十个。有的药厂将同一种药换个商品名,以“新药”的身份大肆广告宣传,同时价格上涨。这不仅导致患者花冤枉钱。还可能因重复用药发生不良反应。

药用成分、作用和剂量完全相同的药品,生产厂家不同、商品名不同,价格相差悬殊。例如抗菌素左氧氟沙星的一个商品名为利复星的价格是每片1.5元,另一个商品名为可乐必妥的价格是每片4.5元。又如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每片0.18元,而成分、作用和剂量相同的百服宁每片0.8元,患者在购药时,可按照药品的通用名选择价廉的同种药物,不要被眼花缭乱的商品名所迷惑。

3.选择药品的剂型和包装

同一药品制作成不同的剂型,虽然药用成分完全相同,但是由于制作工艺、辅料和包装的不同,价格相差较多。

一般来讲,药品制剂中片剂和胶囊剂较便宜,蜜丸、水丸稍贵。口服液、泡腾剂最贵。例如,牛黄解毒片每天用量的价格为0.6元,而牛黄解毒蜜丸为2.6元;复方甘草片每天用量的价格为0.6元,而复方甘草口服液为2.8元。

许多药品有不同数量的包装,患者治疗急性疾病时适合购买小包装的药品。例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时,服用复方甘草片应选择30片一瓶包装的,如果购买50片或100片一瓶的,治愈后剩余的药品很可能因为存放受潮变质或过期失效而造成浪费。

4.选择药品的零售单位

患者购药应选择适当的零售单位,例如,治疗一般常见病适合选择正规的平价医院、社区门诊部或村卫生所。门诊医生常根据病情一般只给患者开2~5天的药品,这样就避免了因大处方造成的浪费。如医生给患者开祛痰药盐酸溴己新片(必嗽平)的数量一般为21片,而该药如果在药店购买必须买100片一瓶的整包装。

患者选择药店购药同样有技巧:一些药店开设的平价柜台销售“一元药”,是将治疗感冒、腹泻等多发病的药品按最小包装零售;还有的药店为附近的居民办理了打折优惠卡,这些都是为患者办的好事。

聪明选药,省钱有方

“药费为啥就是降不下来?”这也许是大多患者的共同心声,特别是那些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风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此外,许多中老年人还患有多种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经济负担十分沉重,怎样降低医药费成了他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最近,国外某著名杂志载文指出,只要聪明选药,有五大秘诀可以让大家在处方药上节省一半甚至更多的钱。

1.寻找替代品

有些新型药物并没有同类的非专利药物。所以,如果要节省药费,不妨向医生咨询,是否可以选择其他类型的药物来替代。

比如,降压药分为几大类,包括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给出用药方案。一般来说,适合病人的药物组合可能有好几套,而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比较便宜,效果也很好,还比较适合老年患者。因此,经济条件有限的高血压患者不妨向医生咨询,看他们是否能够给出更便宜的用药方案。

再如扑尔敏属于便宜的抗过敏药物,效果也很好,不过引起嗜睡是该药最明显的副作用;而第二代抗过敏药息斯敏的价格则要昂贵一些,实际上副作用也不小,如对心血管不利。因

此,如果患者不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较为危险的工作,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扑尔敏。

2.选择低价非专利药品

每一种新上市的药物都有一个专利保护期,价格也受到“保护”,一般较为昂贵;一旦过了专利保护期,药物的零售价就会大幅下降。所以,假如医生给你开了一种价格较为昂贵的品牌药物,你可以问一句同类的药物中有没有非专利的普通药。

正是因为药物过了非专利保护期变得价廉物美,所以特别受老百姓欢迎。值得一提的是,每年都有一批品牌药物的专利保护到期,患者可以查询这些便宜有效的药物。

3.购买大剂型

看病的时候可以咨询医生,是否可以得到单位剂量较大的剂型。假如患者能买到药片切割机,就可以把一个大药片切成两个小药片,这样也可以省去一半的配药费。当然,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药,假如患者吃的是用缓释膜包装起来的药(如缓释胶囊)就不能这样做。

4.寻找药物慈善援助

一些制药公司、病人援助组织经常会发起一些免费或折扣用药的活动,这样做是为了帮助那些弱势群体,如没有医疗保险者和低收入者。

5.货比三家

同样的药品在普通药店、连锁药店和在网上药店的价格大有不同,有时会存在惊人的差异。买药之前一定要进行调查。消费者可以先到一些售药商店的网站看看,不过还需要咨询当地的药剂师,再结合前面所说的办法来买药。

买药也要“望闻问切”

我们都知道,中医出诊有“望闻问切”的技巧,其实,普通病患者买药也需掌握“望闻问切”这四招。

1.“望”

假如不是手里拿着医生处方到药店去“按方抓药”,那么,一定先要在“望”字上做足工夫。站到你要买的药品柜台近处,看看那些和你同病相怜的都是些什么人,买什么药……哪个品种买的人多,说明它的疗效是经过别人验证后可靠的。

2.“闻”

这时你要多用自己的耳朵。其他患者与大夫或营业员的讨论,对你益处最大。旁观者清,那边详细研究病情,正好给你提供一个佐证;那边买卖痛快,你就有八成的目标信心;那边反复挑选,一定可以解决你很多疑问。

3.“问”

如今,药品的广告实在太多了,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按理来说,凡是国家批准的药品都有确切的疗效,只不过水分在于商家们把疗效放大了多少而已。对于广告,你不可不信,但也不可全信。假如你比较关注某种药品,看完产品介绍后最好的办法是打电话去咨询,并且不止一次的问,不止一个号码的打,不止一种方式去咨询。通常,比较正规和有实力的厂家会设有多种服务方式,热线电话较为普遍,应答方付费的咨询电话只有为数不多的大企业才有,而更正规的企业还会设有专业的网站。

4.“切”

假如不是第一次买药,那么,再买药时最好带上一个包装盒去对比成分。当然,疗效是你第一要关注的,不过药物有无副作用也十分重要。要敢于尝试新药,并且中药要按疗程一次买足,否则,间断用药疗效会大打折扣。

慧眼识假药,不花冤枉钱

也许正当你为亲人四处奔波求医问药时,却被告知你的亲人服用的药是“假药”。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肯定会十分愤怒、大骂不已,但又无可奈何。

“假药”之祸不仅仅发生在我国,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依靠立法、执法机关外,学会识别假药是“自我保护的第一步”。

1.看批准文号

国家药监局规定,从2003年6月30日后生产的药品实施新的批准文号,废止原批准文号“×卫药准字”和“×卫药健字”。新批准文号格式是:国药准字+1位拼音字母+8位数字,字母用拼音字头表示药品类别,数字表示批准药品生产的部门、年份及顺序号。而假药往往使用已被废止的批准文号。

2.看生产厂家

根据国家药监局规定,规范药品说明书必须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传真号码、网址等,便于病人联系以辨真假。而假药对该类项目的标注内容,往往不全。

3.看药品包装

合格药品的外包装质地好、字体和图案清晰、印刷套色精致、色彩均匀、表面光洁、防伪标志亮丽。而假药的外包装大多质地差、字体和图案印刷粗糙、色彩生硬、防伪标志模糊。

4.看药品外观

仔细观察假药的外观,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如片剂药片颜色不均匀、变色、出现斑点、粘连、松片、潮解等;糖衣片表面褪色露底、裂开、发霉;注射剂出现变色、混浊、沉淀、结晶、絮状物等;水剂出现沉淀、结晶、发霉、絮状物;冲剂出现发粘、结块、溶化、颗粒不均匀;膏剂出现失水、干涸、水油分离、有油败气味等。

5.看药品说明书

合格药品说明书的纸张好,印刷排版均匀,连最小的字体也十分清晰,内容准确齐全,适应证限定严格。而假药说明书的纸张质量差、字迹模糊、内容不全、排列有误、随意夸大疗效和适应范围。

6.看批号和日期

合格药品的包装上应标明“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三项缺一不可,字迹多为激光打印。而假药常三项中缺一至两项,而且打印的字迹多为油印。

买药须遵“四条原则”

常言道“治病就医,对症下药”。“是药三分毒”,药物的毒副作用不容忽视。那么,究竟该怎样买药呢?以下四条原则是应当遵守的。

1.买经济实惠的

首先把治疗同一种病的同类药物的构成成分、作用机理、适应症等作个比较,由此你会发现有的药品之间作用、成分基本一致,只是由于产地、包装、品牌等不同,价格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再说吃药的目的是为治病,选择价格低廉的药,治好病又少花药钱,何乐而不为?

2.选择毒副作用小的

任何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一般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这点在药品的说明书一般都有详细介绍。买药前,要认真看看说明书,对同类药品互相作个比较,选择毒副作用小的一种。凡注明“注意”、“不宜”或“禁忌”字样的以及只“说”不“明”的药品,要慎重对待,如有相应或过敏史者,最好选择另外的药品。

3.买对自己具有较好疗效的

买药前,应想想自己以前得这种病时服用的是哪些药,治疗效果最好的又是什么药。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位感冒病人在外花了几十元买了一些人们认为是“速效”、“特效”之类的药,可服用了好几天,病情没有一点缓解,随后他到医院,医生给他开了一瓶VC银翘片,服用后病情竟然减轻并逐步好转了。由此可见,根据自己适应药物的这一实际情况买药,可以避免盲目性。

4.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买药

有些小病、常见病,自己买药用药可能就好了,但也有一些“大病”、“重病”,其开始也是表现出小病、常见病症状。这时,自行买药治疗不仅解决不了问题,有时还会延误治疗时机,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一位经常头疼低烧的病人,他服用了自己买的药后症状就没有了,可没过几天,又开始头疼低烧,他继续自行买药服用,几次反复,病情越来越重,后到医院检查是恶性脑瘤,因为拖得太久已经到了晚期。这种因自行买药服用而影响检查结果造成误诊的病例也时有发生。因此,医生建议有病还是要上医院看,自行买药服用的也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酿成悲剧。总之,药品关系性命,用药首问安全。特别是自行买药治病最关键的是要先明确诊断,正确选择药品,保证有效剂量,切忌随心所欲地联合用药或盲目增加用量。

药店买药四注意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有小病到药店买药,或在医院开了处方到药店已成时尚。人们为方便,为实惠,把眼光瞄准了药店。与这种消费观念相适应的是,各地的药店也遍及大街小巷。然而,在买药者中也出现一些盲动性,由此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那么,在药店买药到底要注意些什么呢?

有关医生告诫大家,到药店买药时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买药以前要问医生

买药治病,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一般的患者买药时,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买药,或者是跟着广告去买药。这样去买药,有的也许正对病症治好了,有的却会因为不对症而出现不良的结果,轻则无治疗作用,浪费了钱,延误了病情;重则会损伤身体。因为一些药物有很大的副作用,一些药物对特定的患者甚至会危及生命,这种盲目买药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患者在到药店买药时,要先去询问医生,请医生看病后,再去买药。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2.不可轻信坐堂医生推荐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