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极品女官
15719100000042

第42章 :合作社

夏钱淡定的看着下面的人,他们也就只敢嘴上说说而已。衙役身上带着刀,站在边上不是当摆设的。

“你们不要识字,但要听知州大人讲,是吗?”夏钱问道。

“对!”下面的那些人很是统一。

“可知州大人毕竟是知州,他要处理的事情,远比你们想象的多。当然大人请来这位先生,并不是不愿教你们了,反而是为了你们好。你们可以想想看,每天你们是不是只能听知州大人讲半天?半天中可以讲的内容是有限的,但知州大人的学识,可不至这样一星半点,如果你们能够识字,知州大人就能写在纸上给你们看……”

夏钱说了一长串,情真意切、字字珠玑,下面坐着的人,已经不是几天前,那样完全不讲理的状态,毕竟严松的各种论都是有些用处的。

夏钱说服他们花费了一盏茶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说完之后她仍旧回到了正在做馒头的冬生那边。

动作熟练的往炉子里加炭火,丝毫不介意那跟随在她身上的几十道视线。视线当中,包括了站在讲台上的老人,这也是他第一次知道夏钱的身份。

无论是语言还是认字,在一开始的时候,总是枯燥无味的。特别的这些还没有简化过的文字,要学起来不是容易的。

有些脾气躁的人,不怎么愿意听下去了,但又想要馒头,所以宁可坐着打瞌睡。

夏钱不介意,无论他是听还是不停,只要他坐在这里,他终究是会被这里的气氛同化。

冬生一边继续手上的动作,一边跟夏钱说,“钱姑娘,这些天有不少人,问我要不要招伙计。”

“你是该招几个伙计了,这样的讲学,会持续不少时间,你这生意还有得做。”夏钱笑道。

冬生是个非常容易害羞的人,尤其是看见夏钱的时候。当然夏钱是完全没有注意到的,她看着的是辛州人和知州府的状况,想着的却是远在皇城的安王府,和原本在安王府里的人。

自从小王爷失踪,到现在,夏钱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天了,但她仍旧固执的相信,小王爷还活着!

抱着这样的信念,夏钱在辛州的日子,不断的强化着自己。

在空地上的学堂,步入正轨。柳荣在继续他的种树大业,郑主簿仍旧在关在牢里。辛州的精气神一日比一日好,但赌坊的钱,从来没少过。有些宁愿腐败,并且有资本腐败的人,往往是最没救的。既然没救,夏钱打算把他们彻底推向地狱。辛州再不需要这样的人!

街道上的摊子多了起来,在严松的指导下,有不少人回去养了牲口,种了地。现在走在街上,能看到卖鸡蛋的人了。在他们刚来的时候,鸡蛋是一种有钱也没地方买的食材。

离辛州不远的几个州府,自然听说了这些变化。被逐渐变好的辛州,所吸引来的一批人,严松给了非常好的优待,特别是有一技之长的人。

在空地讲课的,不止是严松和老人了,从周边过来的人,还有回乡的辛州人,渐渐的站上了那个讲台。

他们说的内容,从鸡鸭养殖到治理国家,无所不有。

半日学堂的学生越加的多,冬生的馒头生意,越来越好。

这是一个州的改头换面,当中不乏夏钱的功劳,当然出力最多的,永远是坐在知州位置上的严松。

在辛州已经过了半年,夏钱已经不经常出现在半日学堂中,她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当初跟老人要房子的时候,就说了租一年半的,离自己定下的期限,只有一年了。手头的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行,夏钱不由有些心急,自己真是太悠闲了!

赌坊是目前最重要的经济来源,需要金掌柜盯着,也就是说金掌柜腾不开手。现在她计划要做的事情,全部要自己来!

不过有了之前开金枝的经验,夏钱这一回做事,有条理多了。

她并没有急于买下店铺,虽然说她现在钱多到可以买下整个辛州。

养了半年的驴终于肯让夏钱骑,于是这天,夏钱骑着驴,带着一个平时有些谈得来的衙役,去了辛州的乡镇。与之前在皇城的想法不同,夏钱现在要做的买卖,不是什么味道好,形态新颖就可以的。她要做的东西,简单来讲,就是类似于合作社的东西。

不是简单一个店铺,而是一个公司。

出了辛州的路边的更加不平,夏钱坐在驴身上,被颠来颠去,觉得极其难受,不过总是要比自己走省力多了。

“钱姑娘,我们这是往哪里去啊?”姓周的衙役问道。

“这里最近的村子在哪里?”夏钱想了一会儿才这样说。

“姑娘,你要到村里去?”衙役有些不敢相信,“去那地方干什么?破破烂烂穷都穷死了。”

夏钱只是笑着没有说话,她骑着白驴,她要做的事情,再没有人可以阻止。

相较与城里的变化,村里的变化,就有些慢了,不过,慢的好。

夏钱看到的,跟她想象中的差不多,有养鸡养鸭的、有种植素菜的、有种小麦的。总之,这些事情,都有人做,可是他们手里的规模都小的可以。

花了一个星期,夏钱利用知州府的衙役,查清楚了村民们的生活状况,终于她开始行动了。

辛州大大小小,一共十七个村,夏钱都有了计划。

劝说不必花太多时间,首先,利用知州府的权限,将所有的里正叫过来。

夏钱就站在前厅里,手里拿着辛州详细的地图,把这十七个村的位置都标记了出来,“今天叫你们来,是知州大人有事要交代。”夏钱觉得自己用师傅的名号,是用的越来越顺口了。什么知州大人有事啊,根本就是她自己有事。

知州府有一个女孩子是知州大人的学生,这件事情,在座的人都知道。所以他们对夏钱说的话并没有怀疑,“能为大人效劳,是我们的荣幸。”

夏钱时间紧凑,没有时间跟他们啰嗦,于是就直接把地图摊了开来。“这是辛州的地图,我把你们村所在的位置都标注好了。”

“姑娘,标注村庄的位置干什么?”当中的一个人问道。

夏钱一边把图挂起来,一边解释说,“知州大人拜托了皇城的商人,在辛州建立合作社。”

‘合作社’一词脱口而出,夏钱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果然里正们已经开始讨论了。

夏钱咳嗽了一声,想:算了,反正都已经说出去了,就直接来一个新的名词解释吧!“这个合作社的意思,是由那位商人出钱,在辛州城里开一个铺子。但是这个铺子呢,有些特别,里面贩卖的东西,可以是村民们自家种的米粮蔬菜。”

“这与别的州,大些的杂铺,也没什么区别啊。”其中一个长得肥肥的里正说。

在所有人中,就只有他是这样胖,相信平时的伙食不错。

“我叫你们来,不就是为了告诉你们,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吗?”

春杏出来,给他们到了茶。

夏钱坐在主座上,“你们自己拿出去售卖,是不是有的时候卖不出去,就烂在地里了?还有小麦,每年那些商人收购的价钱,是不是越来越低?”

“是啊。”夏钱说出的这些话,还是有不少里正是赞同的,他们是最接近村民的,村民们究竟过着什么样的日子,他们最清楚不过。

“拿小麦来说,在缴完粮之后,就算有剩余,村民们,也不一定能过好日子。相信这其中的门道,你们都明白,我就不再说了。”夏钱站了起来,“而这个合作社,就是以事前商量好的价格去收粮,不管今年粮多粮少,只根据契约上标注的价钱来收购。也就是说,合作社无法任意压低粮价,这也保证了村民们的收益。”

有两个反应快的里正,眼睛里都开始冒光了,但夏钱继续说下去的内容,更是让他们兴奋,甚至是闻所未闻。

“再说一说菜蔬,其实也是一样的,合作社会在种菜前,就跟菜农们商量好收菜的价格。等到蔬菜上来,按照契约上的价钱收购。”夏钱继续说道,“并且,只要村民们跟合作社签署契约,合作社每年都会分给村民一定的银两。也就是说,不管荒年也好,丰年也罢,村民们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而且,相比于村民自己售卖,将东西卖给合作社,至少不用受累不是?”夏钱喝了一杯茶,又详详细细的告诉了他们加入合作社的好处。

最后夏钱让他们回去自己跟村民商量,若是愿意加入,那么明天再来。

其实光看这些眼睛发光的里正,夏钱就知道结果不会差了,只因那一条‘合作社每年都会分给村民一定的银两’,他们就必然会同意。这个合作社,对他们可以说是天大的好处,因为契约里面他们所要遵守的就两条,一、不能拿钱不干事;二、不能把东西卖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