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大国路
15748000000003

第3章 使命

管子向齐桓公详细阐述了第一阶段的执政纲领:他认为教育是国家的最根本国策,用真实的史实和正确的思想教育国人,国人将更自觉的遵守和维护社会制度;要树立良好风范,一定要开始于社会最上层;齐国由此正式设立太史一职,太史负责真实记录国家所发生的大事,以及国君在处理国家政务的态度与言行,并客观的给予评判。管子要求齐桓公在每年的春节率领文武百官在宗庙祭祀先祖,由太史对上一年的政绩给予总结,尤其对过错的地方加以总结;率领群臣登上高山祭祀天地,把下一年的政务计划告示天地神灵,并祈求地赐丰饶、天佑平安。齐桓公问道:“人世间是否真的有鬼神?天地间是否真的有神灵?”管子说:“我很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我必须告诉你实话;我从不相信神鬼仙灵,世间也没有神鬼仙灵;所以要求你祭祀天地神灵,这是一种自我检点自我约束的仪式。人不可以太过自大,忘记祖宗、藐视天地的人一定会贻害千年!国君祭祀天地神灵,百姓就会在家祭祀鬼神;对大众来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他们就会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这是信仰教育,从你做起。”

免除所有税赋与徭役,让农夫有足够的粮食增加人口,有剩余饲养禽畜;在人口较多的城镇建立市场,政府派专员管理并记录所交易的商品数量,却不征收任何税费。扶持那些衰落的家族,赈济孤寡、吊愍残弱。不再谋求武力解决与邻国的争端,通过淡判化解矛盾,逐步改善与邻国的关系;保留军队的编制和少数要员,遣散士兵回家务农置业。齐桓公说道:“鲍叔牙曾经对我说:管夷吾是为齐国而出生,并数次告诫我:所有政务一定要尊重您的意思;对于您的才智我从不心存疑问。我了解您的策略意在安抚民心,促进发展;可当前的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局部战争与地域冲突不断,敌对国家与邪恶势力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安全与信仰,我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来捍卫我们的空间与尊严!”管子说:“古代圣贤君王为国,总以美德教化训导天下,随后治理安定,最其后以武建功。拥有多少美德才能支配多少武力,德微才浅而穷兵黩武只会引火**;齐国现在百废待兴,军队的规模将是人民的沉重负担,所有的愿望一定要民富国强以后。”齐桓公放弃了发展军队的想法,管子的新政开始逐步实施。

齐桓公二年夏,一次偶发意外,险些葬送了管子的努力。某日傍晚,齐桓公与宋夫人乘小舟戏水;船行湖中,宋夫人站起来左右摆动,小船摇摇欲翻,桓公不会游泳非常恐惧,厉声喝令而宋夫人仍旧不停,吓得桓公脸都变了颜色;上岸后桓公将她遣送回家,只是想惩罚她的任性但并没有休妻的意思。宋夫人回到宋国,她老迈倔强的父亲立刻把她改嫁到蔡国。这件事严重伤害了齐桓公的自尊,齐桓公不再听从任何劝阻立刻开始招募军队;几天后,两万齐军整装开赴宋国;齐军进入宋地再次遭遇了盟国的阻击,鲁国的军队在最前方列阵,不到半个时辰的交战,长途奔袭的齐军就败下陈来,气急败坏的齐桓公狼狈逃回齐国。桓公意识到鲁国是齐国真正的敌人,老邻居老敌人、永远不变的敌人!齐国所以在中原不得志,就是鲁国的屡屡作梗;他改变主意,决定先进攻鲁国。短暂休整,齐军进击鲁国;鲁庄公再次挂帅迎击齐军,鲁国一雪前耻,曹刿的三鼓理论把齐军打得落花流水,桓公又一次战败逃回齐国。齐桓公把两战皆败的原因归咎于管子的政策,他说:“齐国现行的政策根本上忽略了军队,我的士兵很少更没有得到训练,这是战败的主要原因;从现在起:国家的所有政策都要为建设军队服务,我要亲临一线督导工作。我将以三倍的军队在明年秋天彻底征服鲁国,随后是宋国、蔡国。”管子应道:“齐国不能成为战争机器,也不能以一敌十去对抗所有国家;我相信你的智慧能够战胜你的冲动,暂且自便吧。”齐太史在这一年的总结上评论道:‘齐桓公已昏聩,正步入齐襄公后尘。’桓公在这一年的祭祀大典上大失颜面。

来自齐国各地的好勇斗狠之士云集临淄,齐国的朝堂一时间变成了比武场,伤残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鲍叔牙无奈的看着管子说:“他怎么就忽然变了一个人呢?谁的话他都听不进,这样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你快想个办法阻止他啊!我都要急死了,可你好像并不担心什么?”管子说:“我没有什么好办法,我们的君王正是青春壮年,他正经历自己的人生挫折,国家要为他的年少付出代价;我相信他的智慧能够让他觉醒,我们姑且等待吧。”鲍叔牙说:“等他自己醒悟时,我们可能已经亡国了;我们应该积极的去劝阻他,不要到了绝路才知道回头。”管子说:“他此刻处于极度愤怒之中,仇恨可以让人阻塞耳目、丧失理智;‘不悱不启,不愤不发’,等他感到迷惑时才有可能说服他。”齐桓公三年秋,桓公以五万之众杀进鲁国。鲁国又一次作弄了齐桓公;桓公一心想在战场上彻底打败鲁国,可鲁国这次一再的求和却不应战,这让桓公感到非常沮丧。齐军深入鲁地直逼曲阜,鲁国再次表示臣服并承诺割让土地求和;失去斗志的齐桓公最终接受了鲁国的求和并应约与鲁庄公会盟,曹刿袖藏短剑在盟会上挟持了桓公,逼迫桓公在准备好的盟书上签约;盟书约定齐鲁今后以汶水为界,这是周王朝分封侯国的最初分界,也是鲁国理想的分界。几经挫败与羞辱的齐桓公满是迷茫,鲁庄公和曹刿那仇恨与狰狞的面目让他感到困惑;他开始怀疑谁是受害者?谁是肇事者?他问管子:“他们对我的仇恨从何而来?这场争端难道是因我而起吗?如果没有一个合于情理的解释,我非但不承认盟书,不杀曹刿绝不回国!”管子沉默片刻回答说:“齐大鲁小,我强他弱,他们对我们的仇恨源自恐惧;齐国犹如恶虎而鲁国似狼,为了对抗我们他们结成狼群,要结束这样长期的对峙,我们要先自我有所改变;依我看就从今做起:我们遵守履行这份盟约,彰显大国风度与诚信。宋夫人的事件对你的确是一种伤害;但战争最终伤害的是两国人民,人民又有何罪?即便要通过战争解决,也一定要战胜对手,而保证战争胜利的前提是国家足够的强大。”桓公听从了管子的劝阻,齐国重回正轨。

齐桓公五年春,管子率近百名优秀官吏前往鲁国祭拜周公。鲁庄公再次在曲阜盛情款待这位旧友;席间,管子热泪两行:“六年前,我们三人在这里畅想齐鲁两国美好的未来共同构思两国兄弟般的血肉情怀;今天终有机会来得偿夙愿,奈何只有我一个人故地重游?三人的梦想,一人的旅途;是喜是悲?同样的结局,却生死异路;是荣是辱?”管子向鲁国表述了齐国的外交政策:‘从今起每年春天,齐国将选派优秀官吏组团前往周公祠祭拜,感受那里庄严神圣的气氛并学习礼仪;这是官方性质的接触与文化交流。齐国将在齐鲁边防建立市场,方便两国人民互通有无,促进两国经济发展交流;两国在那里分别设立行政代表单位,规范两国边民的劳作制度,平衡两国的司法差异,协调处置紧急情况与突发事件。’此外两国签订了灾害互助条约:‘天运不齐,旱涝不均,各国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为最大程度降低灾害,保全人民的生命财产,两国设立专项赈灾粮款,相互救助。’鲁庄公很满意齐国的外交举措,两国关系由此进入全新的一页。

齐桓公七年。齐国乡校遍布,学风渐浓;市场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乡村更是鸡鸣犬吠,炊烟袅袅,已初现繁荣。此时的国际形势更加紧张复杂:秦晋两国在西北扩张,讨伐战争不断;南方的楚国日趋强大,势力范围已渗透中原,郑宋两国已时感风寒。这一年,宋国与杞国开战,杞国无力对抗,向齐国求援;桓公征求管子的意见,管子说:“我们没有足够的军队,也不能介入邻国的争端;向杞国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派遣使臣前往两国调停,书面谴责宋国的无道。”桓公说:“此时不救,更待何时?杞国不可能凭自己抵挡宋国的进攻,宋国的老迈昏君更不会理会我们的调解,这是教训他的最好时机,错过今天,他可能再也得不到惩罚。”管子说:“现在时机并不成熟,过早的介入他国的争端,只会适得其反;你可以换位思考一下:现在如果周天子率领晋国、虢国的军队讨伐宋国,你会感觉这是宋国罪有应得;可如果是楚国应邀前来讨伐宋国,我们会认为楚国的触角已越来越长,感到警惕与厌恶;这就是我们现在不能介入的根本原因。”齐桓公愣了一会说:“我不能用语言说明这是何道理,但我已经渐渐能够领会你的用意。一切遵从你的意思处理,只是心感天理实在不公!罪犯没有得到惩罚,错误不被纠正还能延续,这是对良知的践踏与犯罪!”管子笑笑说:“你很聪明,也渐入佳境,更重要的是你拥有齐国;我们也许不能真正改变什么,但我们会用我们的智慧为后人留下永不磨灭的独特篇章!”桓公与管子已磨合默契,尊称管子‘仲父’。当年,宋国新君即位。

齐桓公八年,管子身边已凝聚了诸如:隰朋、宁戚、宾胥无、公子开方等一批优秀人才。他开始着手改良齐国的官吏体制,他说:“齐国的士大夫家族为国家贡献了巨大的财富,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他们是国家的基础;但人才的启用不能拘于社会的等级,应该面向整个社会,这样才能为国家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彰显国家的博爱与公正。”齐国划分三大行政区域,基程官吏的选拔面向全社会,不分门第高低,唯贤是用;每三年全面考核一次各级官吏;民生口碑好、为国家举荐人才多,这是优秀官吏,将迅速晋升;两者有其一的,留用;两者均不的,立刻罢免。齐国的政治与经济从此全线进入快车道。当年中旬,卫国遭到狄人的进攻,没有邻国救援,狄人彻底打败并占领了卫国,卫国国君带着一部分老臣以及民众逃亡到齐国。管子下令接受并妥善安置卫国君民,在齐国楚丘为卫国筑城。满朝大臣对这一决定既不明白也不赞成;隰朋去问桓公,桓公说:“我和你一样不明白为什么?但这是仲父的决定,肯定正确!你有疑问就问仲父吧。”管子说:“这是大国苦衷:卫国战败是因为没有得到邻国的救援;要战胜狄人,我们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可我们现在正为增强国力、亲和邻国而努力;为了申明齐国扶弱存危、友善邻邦的大国信念,我决定如此安置。同时这也是大国策略:我们的国家日臻强大,我们迟早要主导本地区国际事务,卫国将是我们今后处理国际事务的一个很好口实;况且我们把卫国安置在楚丘,完好保存了卫国的血脉,又有哪个国家有能力、有胆量占有卫国的故土呢?”年终,桓公与鲁庄公在楚丘会盟。经过三年的充分接触与交流,两国关系日渐亲密;双方一致认为:齐鲁两国睦邻友好对本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具有深远意义,今后两国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双方同时也意识到:对于当前动荡紧张的国际局势,两国终究不可能置身事外,今后应积极参与并保留武力干涉的选择。管子提议:明年秋天在楚丘,齐、鲁、卫三国举行联合军演;齐国出兵两万人,战车两千辆;鲁国出兵一万人,战车一千辆;卫国三千人,战车三百辆。桓公问管子:“我们又有军队了?我们可以讨伐无道之国了?”管子说:“秋末冬初,齐国个地方都举行为期月余的集体渔猎活动,这完全是按军队的编制与要求进行的训练,我们未来的军队就隐匿其中;待到强盛与文明集于一身之时,讨伐的时代也随之而来。”

齐桓公十年。齐国在振兴本国经济与大国外交的双重成功,极大程度震撼了中国大陆;郑、宋、陈、薛、曹、许、莒等邻国相继申请加入齐鲁联盟。秋,桓公再次在楚丘举行多国首脑会盟;周天子派特使前来祝贺,晋、燕两国派重臣旁听。与会各国就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交流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各国决定参照齐鲁模式相互间加强横向交流,遵守协定制止不轨;会议通过了齐国的提议:匡扶周室,恢复王道礼教。任何国家不得以商品形式囤积粮食,不得改变河流的流向,不得无罪改废太子,不能无罪诛杀贤臣以及士大夫家族等等规范内政的条款。当前的国际形式与本地区的安全仍是会议的主题;会议决定:明年秋天将在卫国与狄地接壤处举行大规模实战性质的联合军演,并向狄地纵深五十里。原本决定武力光复卫国,但狄人畏惧中国的空前团结已撤出卫国。与会各国一致谴责楚国对江汉一带小国的侵扰;对蔡国发出严厉警告:责令蔡国国君要改过自新,勤政爱民;不要与楚国狼狈为奸,回到中原文明国家的怀抱!

楚国摄于齐国的强大,放慢了挺进中原的步伐;楚王告示全国:‘楚国谁能结识桓公与管子,赏金百两。’楚国频频向齐国派遣使节,努力缓和两国关系。桓公十一年秋。北方山戎团结了各部族,向燕国发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入侵战争;燕国将士奋死抗战,战火已涂炭燕国半壁河山。燕国紧急向中原国家求援,齐国一天两次接到求救报告;桓公感到非常为难:不救将不符齐国的现行外交政策,前往救助将劳师动众,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还有违管子的一贯策略;他向管子说明了自己的担忧,不想管子却一反常态:“这不仅仅是对燕国的入侵,这是对整个中国的挑衅;纵然倾尽国力也要奋起还击,但我们还需一道程序.....”还没说完桓公便抢言道:“不需要了!我已经收到了天子的亲笔书信,他希望我们立刻挥师北上救援燕国,并赐予了很多财物。”管子说:“好!立刻向所有盟国发使:‘秉天子之令,应燕国之急,齐国希望与诸盟国携手共同捍卫中国的完整与尊严!’大国出兵一万人,战车一千辆,小国减半;即刻开赴齐燕边境集结,后备军需各国各尽所能,不足的部分由齐国补齐。”各盟国积极响应了周天子与齐桓公的号召,十万联军迅速集结完毕,桓公与管子并驾齐驱亲征燕国。管子对桓公说:“我们已积蓄多年,这是我们展示力量与检验联军的绝好时机;此战的成败将决定齐国未来的霸主地位以及重塑周王朝的信心与秩序;所以我调动了齐国最精良的军队,敞开国库充分补给。山戎与燕国的冲突有史已久,他们剽悍骁勇,残忍善战;但他们是游牧部族,只为财物而战却不贪恋土地;他们惯用伎俩就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我们此次兴师劳众绝不能变成武装游行,一定要确保战争成果,彻底为燕国解决后顾之忧。所以我决定分兵两路:齐、鲁、郑三国的五万精锐步兵绕道截断山戎的退路,剩余部队和全部战车与燕军会合,前追后堵,一举全歼来犯之敌!”桓公说:“仲父的一席话让我热血沸腾!我本激情男儿,却迫于形势无奈,今天我要亲自率队堵截杀敌,当显男儿本色!”当联军到达预定地点的时候,已是雪花飘飘、天寒地冻。燕军大开城门,万辆战车齐发,战马嘶鸣尘土飞扬;五颜六色的各国旌旗一字飘展,战鼓擂动与心脏共鸣,杀气像乌云般笼罩了这片土地。山戎且战且退,前排的士兵一个个倒下,后排的开始溃逃;管子下令全力追击,不舍昼夜。第二天,最先退下来的山戎骑兵遭遇了联军步兵的堵截;前有埋伏,后有追兵,山戎再无阵型可言,更无心恋战,犹如一盘散沙四散逃逸;除了一小部分铁骑向东成功突围,联军全歼来犯之敌。联军缴获了大量物资给养,在清点俘虏和马匹的时候,有一部分俘虏并不是山戎人,这让联军感到很蹊跷。

由于时下正值寒冬,返程艰难;燕国也需要一定时间恢复战后秩序,桓公决定让联军就地休整,等到来年春天再班师回国。燕王把自己的王宫让出来安置桓公与各国的将领,并为联军举行盛大的庆功宴会;席间,燕国君臣不停地答谢桓公与各国将领,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酒半,桓公向燕王询问俘虏之事;燕王略显迟疑回答说:“我正犹豫是否该对你说起这件事?自商周以来,燕国与孤竹国地处华夏中国的北疆,两国有着极其特殊的关系~那就是共同抵御夷狄。但在五六年前,孤竹国的四王子勾结山戎发动政变,杀死他的王兄窃取了王位。为了维持他的统治,对国内有华夏情节的异议者实施了大规模的清洗,对人民也时刻保持高压恐怖;对外他不惜出卖国家利益,认贼作父,以夷变夏。燕国非常担忧却力不能及,这次孤竹国竟然参与了对燕国的入侵,那些俘虏就是孤竹国士兵;今天的孤竹国已经背叛了华夏中国,正成为山戎对抗中国的爪牙。但从真实意义上讲:与其说孤竹国背叛了中国,倒不如说是中国早已抛弃了孤竹国!就像燕国,如果没有华夏各兄弟国家的大义相救,燕国此时早已沦陷;这让燕国再次感受到来自华夏中国的温暖与力量,可孤竹国却被遗忘与抛弃。我很想请求您能再次伸出正义之手,可您已经为燕国付出了很多况且没有任何回报;这对您的确是天大的不公平。对别人要求的是这样的多付出却是这样的少,这就是我羞于启口的原因。”桓公习惯性的看了管子一眼,管子没有做声,桓公起身说:“我时刻感到我的心强烈的跳动着,我热爱美好且痛恨邪恶!在我有能力且可以选择的生命阶段,我希望我可以惩恶扬善,我愿意尽可能多的给予奉献!一个品质高贵的人常以民乐为己任,亦以民忧为己忧;一个伟大的国家难道不是一样道理吗!齐国将参与讨伐无道孤竹,但我要征求各盟国的意见,还要全面评估战争的风险与战后的政权重组,明年春天出征!”第二天一早,管子提审孤竹国战俘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答案:‘人民痛恨并畏惧残酷****,士兵不愿为暴君作战。’管子随即下令重新武装孤竹国士兵,暂时编入齐国军队。桓公问管子:“仲父,我是否又做了一个愚蠢的决定呢?”管子说:“这是一个伟大君主的英明决定,充分展现了一个大国的决心与气概!我们的文明之旅行将启程。”

齐桓公十三年春,燕王率领本国军队加入联军随桓公征讨孤竹国。由于联军过于强大孤竹不敢正面迎击,被迫坚守城镇以缓阻联军推进的速度;但沿途各个城镇纷纷开城向联军投降,没有经历什么战斗联军就直达孤竹首府卢龙;出于对孤竹国的尊重联军没有立刻攻城,桓公下令就地安营扎寨围困卢龙。强大的声势和围困很快瓦解了孤竹残暴政权,守城的军队在中下级军官带领下发动起义,进入王宫杀死了国君和他的主要党羽,大开城门列队迎接桓公入城;联军又一次以解放者的步伐进驻卢龙。桓公广泛接见了当地名门望族与乡绅名士,在王室宗亲中挑选了一个颇具口碑的公子接任国君;管子补充修正了孤竹的基本国策并主持了燕国与孤竹国的再次结盟,隰朋负责打理孤竹国的日常政务。当地人民对联军没有敌意,社会上层对桓公心存感激;一切都在有序控制当中,经过近两个月的时间孤竹国就全面恢复了秩序,于是桓公决定还政予孤竹国立刻班师回国。启程当日,卢龙父老空城相送,孤竹君臣含泪惜别;此情此景让桓公首次因荣耀而深深感动,他终于体会到时代赋予他的伟大责任与神圣使命!燕王一路陪伴桓公直至齐国边境,桓公下车与燕王话别:“自古诸侯相送不出国境,我们就此道别吧!‘存以甘棠,去而益咏。’召公勤政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秉承前贤的美好风范,安定富强我们的国家;时刻心系华夏向往文明,纵然山高水长也不再遥远!”桓公回到临淄的时候又是一年秋风咋起时,此次远征历时整整一年;成功安定了两个国家,提升并检验了盟军联合作战能力,确立了齐国在盟国中的领导地位。来年春,桓公亲赴鲁国参加祭拜周公大典,并在曲阜与参会各国首脑会晤。这次大典盛况空前:周天子遣派特使,各盟国国君悉数到场,晋、燕等中原国家也专程赶到;此外还有数十个江汉一代的小国诸如:随、黄、弦、道、柏、徐等,为了一睹齐国的风采也专程赶到,他们常年迫于楚国或者吴越的威胁,迫切希望能得到中原大国的庇护,所以借此机会纷纷赶到。桓公再次重申会议主题:‘匡扶王室,重塑周王朝的礼仪秩序;号召与会各国致力本国的经济发展,积极维护地域间的安全与稳定;再次警告楚、蔡两国:不要觊觎他国的土地与财富,不要恣意挑起地区冲突。’

齐国的外交事务日益繁忙,各国的使节频繁往来齐鲁间;楚国的使者也频频表达了楚王的美意,桓公感到很是不好意思。这年夏季,郑国遭遇水灾,齐国大力援助。某天,遂国的太子来到齐国拜见桓公,他自我介绍:‘他是遂国的太子。他的父王生前非常宠信本国的祭司,以至于国家的一些政务都要通过祭祀的占卜决断;一个风急雨大的夜晚,祭祀入厕时有幸被雷电击中,第二天醒来后他茅塞顿开,大谈前世来生,举手间降妖除病;他能为死者超度亡灵,让生者继续生存。一时间他的神教风靡全国,老国王对他更是唯命是从,遂国正在成为政教分庭的国家。太子继任国君后,希望能够再以礼教文明强国;可是还没一个月,他的弟弟发动宫廷政变,把他驱逐出境,因此他来到了齐国。’桓公一言未发,只是默默的看着他,不知该如何表态。遂太子似乎了解桓公的心态,他话锋突转:“齐国扶弱济倾、友善邻邦,一匡天下的事迹在江汉一代的小国间广为传颂,让渴望进步的国家看到了希望,给身处黑暗的国家带来了曙光;每当他们国家处于危难时,他们会对自己说:‘如果桓公了解我们的处境一定会鼎力相助,他是时代文明的象征,他推行礼仪教化、伸张正义,就像江水东去不避险阻、不舍寒暑!”桓公哈哈大笑:“你很会讲话,但实在言过其实了,我非常憧憬你所描绘的意境,但齐国只是东海一隅小国,力所不能啊!虽然,将竭尽所能,请问你需要我们怎么做?”遂太子说:“给我八千武士,护送我回国重登王位,我将勤政爱民以文明教化兴国;这是我的人生使命也是我报答您的唯一方式!”桓公说:“很好,三天之内送你回国。”桓公立刻召见管子商议此事:“仲父啊,这事情让我感到非常为难!我们现在的外交事务业已繁忙,我实在不想再劳师长途奔袭,可遂太子意志坚强、言辞恳切,我很难启口拒绝。”管子说:“不必为难,没有什么不对的,我们名声在外总要有所事实。我立刻安排。”管子命令隰朋立刻调兵遣将准备出征,一万二千勇士整装完毕。临行前管子再次叮嘱隰朋:“人世间万事皆一理相通,一事有所建树必将有所废止;各地山水人文不同,风俗也各异,处理事情一定要因俗而异,万不可照猫画虎。遂国偏远地小又国情不明,处理得好将无碍大局,处理不好却会影响恶劣;所以请你谨慎为之!”十天行程齐军到达遂国,太子带领齐军轻松破城,隰朋分兵把守各城门要道,自己与太子疾驰围攻王宫,搜遍王宫也没有抓到太子的王弟;隰朋下令全城戒严搜捕王弟,可还是没有结果。太子说:“他一定是越强逃出城了,他只是一个粗人,不用为他大费周折。”隰朋很严肃的回答:“我来之前管相一再的叮咛!我的责任不仅确保你的人身安全,更重要的是保证你能完全控制这个国家;所以我必须处死你的弟弟,还要绝对清除他身后的敌对势力。请你务必告诉我还有谁是敌对势力?我要组织全城抓捕。”遂太子坚定的说:“我没有敌人,我从不树敌。”隰朋左思右想总是放心不下,第二天他带领一队人马来到神庙。神庙里没有发现异常,只是人很多,这些人大多神情黯淡冷漠;那大祭祀披头散发,端坐于大殿之中,脸上没有一丝表情,身上也没有什么恶臭。看到隰朋只是冷冷的点了点头,隰朋很客气的说:“我有两个问题请教:你是否知道小王子的下落?你对太子执政有何看法?”大祭祀沉默片刻:“我不知道什么王子的下落!我每天做法降魔除病,还要呼风唤雨造福民间,没有时间关心其他问题。”隰朋悻悻的离开了神庙,他没有怪罪祭祀;这因为齐国也有祭祀,似乎风格雷同:那祭祀在桓公登基大典上两次出言不逊,他说:“神啊!赐给我们一个智慧健全的国君吧,别因他的迂腐而降罪于人民。”桓公瞪了他一眼,“神啊!帮帮他吧,他看起来很不谦虚,不懂装懂还一副自大的摸样。”他接着说。在场群臣与来宾面面相觑,桓公脸色青紫但没有发作。管子常以此事赞许祭祀的耿直也称颂桓公的大度。但是隰朋混搅了这两个祭祀根本的区别:一个性情秉直,一个胡言滥语!隰朋抓捕并处死了两个参与叛乱的将领,除此之外一无所获。时间过得很快,齐军在这里驻扎近一个月了,这里的气氛异常平静,人民对政权的更迭似乎漠不关心。隰朋决定班师回国,但他总是感觉有些不对劲,他一再叮嘱遂太子要留心防范,并留下五百勇士,三百人看守城门,二百人守护王宫。仅仅一个月后遂国再次发生****,三十多名齐国士兵护送着遂太子逃回齐国;三百守城的士兵全部战死,二百护卫拼死抵抗死伤过百,遂太子才得以坠绳脱身。管子闻讯拍案大怒,立刻征召原班人马集结,责令隰朋与遂太子帐前听令;鲁庄公听说后马上表示欲派遣万人军队支援齐国,管子认为暂时没有必要惊动盟国,遂谢绝了鲁国的好意。行军路上管子问遂太子:“你现在有敌人了吗?这一切一定是那祭祀幕后策划的吧?”遂太子点点头。管子告诫两人:“邪恶就像野火,如果不能及时扑灭将燃尽整片原野;文明可以唤醒愚蒙、滋润渴望成长的大地,但要铲除邪恶必须还以雷鸣电闪般的残酷暴戾。”齐军到达城下封锁了所有城门,从薄弱处架梯攻城,很快就全线告捷,杀进城后又一路直奔王宫,俘虏了一部分卫兵却仍旧不见小王子;管子下令全城高度戒严,重兵包围神庙。隰朋立刻审问俘虏,拒不交代者立即处斩,很快就得到了所有答案:祭祀和小王子策划了两次叛乱,小王子就藏匿在神庙里,当地四大家族是参与叛乱的主要力量。管子遂即下令:没收四大家族所有财产充入遂国国库,就地处死四大家族所有男性,所有女眷发配齐国充役蚕女或者盐工;驱散神庙所有信徒,不听劝告者格杀勿论,随后放火烧毁神庙;将小王子与大祭祀吊死在广场示众!两天的腥风血雨彻底结束了遂国的动荡,十天后管子启程回国。

这一年的齐国分外忙碌;管子回到齐国的时候,临淄的上空已是雪花飞舞;还没洗去脚底的征泥,郑、宋两国的使者相继赶来,他们国家又受到楚国的骚扰;同一时间又得到来自鲁国的通报:楚王在蔡公的教唆下灭亡了息国,抢走了漂亮的息妫;高子与国子大夫也在这年相继去世,桓公感到阵阵疲劳袭来。他回避政务,大设宴席为管子洗尘,:“仲父啊!我们国家现在真的富强,粮仓的粮食怕是千年也吃不完,可人的生命却不过百年;各国间的争执与冲突永远没有休止,我们倾尽国力仍旧是此起彼伏。每当看到您的额头又添几许白发,我就感到阵阵的伤楚;我们暂且搁置所有政事,给自己留些悠闲的时光;今天为您准备了美酒佳肴还有轻音曼舞,但愿您能尽情享用。”说罢,第一杯酒一饮而尽,桓公示意歌舞助兴。管子回敬:“我理解你的感受,非常感谢你的这番情谊!”第二杯饮尽。:“很久没有如此惬意了!借此酒兴我想畅谈礼乐:古代君王勤奋努力治理国家,当国家四境之内没有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更没有人蒙冤含屈的时候,君王设宴答谢群臣,根据臣下能力与贡献的大小,排定座位依次入座,这是礼的开始;四境之外没有战争,敌对的国家已被征服或者远远驱逐,各邻国没有纠纷和睦相处,君王于是设定五音平准乐律答谢天下,这就是乐的形成。人生短暂犹如白驹过隙,不可能经历或掌握所有事情,所以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前人积累保留下来的知识;成年时要努力不懈的工作,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与责任;等到自己衰老时还要整理总结自己这一代的是非成败,延续历史启示后人。所以‘壮者无怠,老者无偷。’,人类社会才能得以继续,我们才能在此饮酒作乐。”桓公放下端起的酒杯,立刻叫停了歌舞;管子接着说:“我们现在政务繁忙,外交往来日趋频繁,这因为我们是主流领袖国家,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我们的盟国提供安全保护,我们必须就地区矛盾与突发事件表明我们的态度与立场;我们不仅要捍卫我们的领导地位,还要捍卫我们的思想意识与生存观念。为此,我已经向郑、宋两国使者郑重承诺:齐国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盟国的安全与利益;向鲁国明确表达了我们的态度:对待蔡国这样的流氓国家,使用武力是最终的且唯一的选择!”桓公感慨道:“您一如既往不知疲倦的操持国家政务,对我不失时机的提携与循循善诱,总在我低回困惑之时,再现雨霁天晴蔚蓝之际!您来约定与盟国商讨事宜,我即刻开始年度考核各级官吏,发放粮款赈济孤寡,吊愍抚恤阵亡将士。”。来年春,齐国在营丘召开同盟国大会。会议的前一天,先期到达的鲁庄公、燕王与天子特使宰孔三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鲁庄公历数楚、蔡两国的斑斑劣迹,坚决支持齐国率领盟国军队讨伐蔡国,继而震慑威服楚国;宰孔却不认同,他认为:楚、蔡两国虽有不轨,应该通过外交途径劝告改过,使用武力只会严重伤害当地的人民,加剧大国间的对抗,恶化该地区的形势;两人争辩愈发激烈,燕王在一旁默默的倾听;鲁庄公称颂齐国的文明与公正,而宰孔却隐喻齐国粗暴干涉他国;燕王不由怒火万丈,他问宰孔:“你的话是否代表天子的意愿?”宰孔表示只是个人观点,燕王厉声呵斥:“小子何知,胆敢厥词狂言!你身为周臣贵为周使,却恶意违背周训,实在可憎!《周书》有言:‘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如果邪恶能够劝告改过,何出此言?齐国团结领导华夏各国,致力恢复周王朝的文明与秩序,如果不能以武力除恶禁暴,文明安定从何谈起?你的狭隘无知不配为天子使,我和鲁庄公以天子长辈的身份驱逐你:即刻向齐桓公谢罪辞行,否则将你就地逮捕羁押!”宰孔在傍晚时分离开齐国,第二天中午在返回洛阳的路上,他遇见了风尘仆仆赶往齐国参加会议的晋献公;此时的晋献公已完成国内所有各项改革,为吞并晋国周边诸如:虢、虞、魏、耿、毕等小国做好了战争准备;他渴望能够感受齐国的大国风度,希望得到齐桓公支持与认可,却因小病耽误了一天的行程。宰孔拦下晋献公:“兄弟回去吧!齐桓公骄横无礼,狂妄恣睢,他组织了一帮流氓兄弟国家,为的就是欺压敲诈邻近小国;晋国泱泱大国万万不可与之同流合污,回去吧!”一头雾水的晋献公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结束了齐国之旅。这场不愉快的小插曲没有影响会议的进程,相反,更坚定了桓公领导盟国的信心。与会各国一致认为:‘共同珍惜维护现时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对于楚国的进犯将给与全面武力还击,彻底颠覆蔡国的流氓政权!’各国抓紧生产备战,秋后在郑国集结誓师,如有困难及时向齐国报告,齐国负责援助不时之需。

齐桓公十五秋,近二十万多国部队在郑国会师,各国国君亲自率领本国军队并入齐桓公麾下,许穆公身患重病也不辞行,极大程度的鼓舞了联军的士气;周天子亲自赶到检阅部队,一时间旌旗蔽日,鼓声震天,军号长鸣,心口同一的号令与步履撼动华夏大地。管子在阅兵台宣读了誓师檄文:‘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人类社会经纬万千而规矩无所不贯;爱生、利民、善为谓之美德,害生、损民、败绩谓之邪恶;称颂美德,铲除邪恶,为人性所共识。周天子开疆裂土分封藩国后,守护家园、抵御外夷、禁奸除暴、剿灭邪恶为各国所职责;尊天子之令,以人类之名,誓师讨逆!’联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开赴蔡国。蔡侯闻讯后立刻开始加固城墙,组织战备,并发使向楚国求援;楚王意识到事态严重,命令楚国上将军屈完统帅二十万军队在楚蔡边境布防,密切注视联军动向但不允许和联军交战,同时紧急向蔡国输送大批粮草与武器支援抗战。联军士气高昂作战勇敢且力量悬殊,蔡国军队虽然顽强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全线溃败,蔡侯看到大势已去遂逃亡楚国;桓公命令开仓发粮安抚当地人民,留下隰朋负责恢复蔡国秩序并重组蔡国政权。短暂休整后,联军重装向楚国进发;楚王闻讯大惊,命令上将军屈完立刻后撤,不得以任何理由和联军接火,并遣派使节前来问询,管子下令不予理睬继续挺进楚国;联军进入楚地五十里没有遇到抵抗,楚王不愿与齐国领导的联军为敌也不想扩大事态,遂即下令屈完放弃楚国重镇召陵退守汉江天堑,并将蔡侯五花大绑交付联军再次派使请求休战;管子将蔡侯羁押后帅领联军进驻召陵,依然没有理睬楚国的请求。管子向桓公与各盟国解释了联军的战略意图:‘楚国与中原诸国同为周室,虽不免蛮夷但终究不是敌对国家,我们此次讨伐只是惩戒而不是毁灭,所以联军不得以任何理由侵扰当地人民,并务必尊重当地的风俗文化。如果楚国愿意接受盟国的问责,我们的使命就此结束;如果不接受,那么我们必须通过战争武力逼迫其就范!’可就在此时,许穆公忽然去世,桓公与各国国君深感悲痛,桓公立即下令在召陵为许穆公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楚令尹与屈完闻讯后飞马赶到召陵,参加吊唁并做最后的停战努力。桓公与各国君王在帐前接见了两位楚国高官,礼节完毕后,两位高官一再重申:‘楚国历来重视与齐国的关系,楚国无罪而受伐。’管子打断了两人的申辩:“各藩国每年都向周天子纳贡并报告国情,向鲁国通报内政,楚国已经很久没有履行了,大不敬之罪一;教唆纵容蔡国脱离中原文明国家,在各国间挑拨是非,引发争端,支持流氓国家罪二;战事不断,时刻侵凌随、黄、徐、弦等等江汉一代小国,入侵郑、宋中原国家,战争罪三;楚国时常发生楚王无罪诛杀国家重臣,频繁更换楚夫人与太子,违反传统道德罪四!”屈完默认前两项指责,但对三四项提出申辩:‘他认为齐国对待楚国双重标准,晋国刚刚灭亡了虢、虞两国,齐国为什么不去晋国问罪?楚王更换夫人与太子或者诛杀大臣,这纯属楚国家事,齐国要帮助楚王料理家事吗?’管子痛斥屈完:“虢叔与蔡侯一南一北以昏聩称著,晋国讨伐虢国大有以正讨逆,楚国讨伐息国只为息妫美貌,两者相提并论你不感觉羞愧吗?!频繁更换太子与诛杀重臣,且不说楚国内政混乱,这致使大批要员流亡他国,客观上严重破坏了地区间的稳定,为今后的战争埋下仇恨的火种;另外这看似楚国的一国之为,却同样伤害了中国所有国家的感情,因人所共性:‘孝敬自己的长辈就会尊重他人的长辈,他人的孩子受到伤害我亦一样感伤。’!屈家楚国赫赫大族,你本人身居要职,如此国家大事你却等同儿戏,难道不怕贻害你的后人吗?!齐国与诸盟国从未把楚国视作敌人,更无心遏制楚国的崛起,所以来此问责:是希望楚国能够去夷归夏,遵守周王朝的礼仪秩序,克尽藩国所职责,并对所伤害的国家道歉、赔偿。如果楚国不能苟同,这场战争将不可避免。”屈完羞怒交加起身告辞:“我们楚国的君王自幼北学于中国,一样崇尚礼仪向往文明,这就是楚国军队退避三舍的根本原因;如果齐鲁联军以德问责,楚国安敢违命?若是欲以武力威逼胁迫,楚国方城以为城,江、汉以为沟,百万江东子弟无所畏惧!”。楚王听罢两人汇报当即决定接受齐鲁联军的问责,他认为:‘联军的问责旨在规范、约束,并不伤及楚国的国家利益,而且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冲突。’楚王率部亲赴召陵受约,亲自承诺履行所有职责并与各盟国分别签订了友好盟约;短暂欢聚后联军启程回国,楚王护送联军直到边境,再一次与各国君王歃酒道别。齐桓公此次征伐成功稳定了周王朝南方的局势并暂时维持了整个中国的安定!

所有的史书上都有一致记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但在历史年代与人物上却多有出入,读书的意义在于领会而不必修正文字,尊重历史史实无需考证小节。本书依据历史片段结合当下的时事改写了这段故事,学习历史的价值在于认知现在和预知未来,所以:‘欲知来者,则查予古。’以古制今不达于世之变,以古观今却其意自得;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书的目的不同,所收获的亦不同。当桓公回到临淄的时候,大街上已是厚厚的一层积雪。当年年夜,桓公在王宫大设宴席宴请群臣,鲍叔牙、隰朋、宁戚、宾胥无等等无一缺席,管夷吾身披雪花最后一个到场,桓公与大家急忙前去迎接,管子说:“很抱歉,久等了!今天过年,我安排官员巡访全城,看看谁家没有挂灯就帮忙挂上,耽搁了。”桓公紧锁眉头,:“仲父啊!怕您老不开心,酒宴不设乐队,王宫没有张灯。”管子笑笑:“我已经安排人在外面挂好了;现在国泰民安,四邻和睦,圣明的君王应该与民同乐!另外.....,我还带来了乐队前来助兴。”桓公一脸的古怪欲言又止,倏然,他哈哈大笑,大家看着他都笑了.......。祥和的气氛与欢笑随着编钟悠扬的旋律回荡在临淄的大街小巷,雪映灯红前方的路途无限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