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心态好身体就好
15823600000007

第7章 病从心生:情绪不佳,疾病不请自来(3)

心灵维他命:多愁善感易发生多梦、噩梦

做梦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且做梦表示你已经正式进入了睡眠状态。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做梦,只不过睡眠情况比较好的人,醒来之后就把梦给忘记了,睡眠不好的人,则会记住自己所做的梦。但是,有很多人往往会有做噩梦的体验,而且这个梦总是反复出现,如梦见有人要暗杀自己,而自己看着越来越接近自己的刀子,却无能为力,试图张嘴,但是却不能够喊出任何声音,试图还击,可是却怎么也动弹不得。噩梦醒来,往往还是心有余悸,内心惶惶不安,严重者一整天都难以进入学习或者工作的状态。

其实,关于梦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问题,在科学上还没有十分准确的解释,但是有两点是毋庸置疑的,一是强烈的外界刺激可以导致噩梦的发生;二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很多时候,我们梦里出现的往往是我们白天想到的或者是潜意识里存在的东西。而多梦、噩梦会影响人的健康状况,它不但对心理会造成强烈的负面刺激,而且还能使人的大脑过于兴奋、紧张,生理负担加重等。

性格缺陷易引发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当代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估计,全国高血压病人数已超过1.1亿,而且还每年以新发400万人的速度递增。一旦患有高血压病,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就会从早期的“暂时性血压升高(波动性高血压)”,经由“无症状的持续性高血压”及“无症状的血管病变”,发展到脑、心、肾、眼等各脏器的并发症出现,甚至会诱发心脑血管病使人致残乃至死亡。据调查资料显示,高血压病人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是血压正常者的4~8倍。而且,高血压发生的年龄越早,血压升高的程度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发生心脑血管病的机会越多。60%以上的冠心病病人、80%以上的脑血栓病人、90%的脑出血病人多伴有高血压病。高血压病人发展到冠心病平均一般年限为5~10年,发展成脑卒中平均年限为10~15年。

引起高血压病的因素非常复杂,它多在遗传因素基础上因长期精神刺激、情绪波动使高级神经功能紊乱所致。日本著名医学家石川中经过研究发现,那些社会适应能力差和敏感多疑的人,常常容易产生心理矛盾冲突,进而诱发高血压病。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高血压病患者的性格障碍主要表现为强迫、抑郁和焦虑。很多事实说明,收缩压与忧郁症发作的次数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舒张压与焦虑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高血压病的非生物因素包括性格缺陷、心理因素和个性障碍三个方面,并且,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有依赖性、压抑感和攻击性等性格特征,另外又有焦虑、忧郁、强迫、容易冲动等精神特征的人,往往容易引发心理矛盾,进而表现出情绪障碍。所以,根据这个现象,很多医学家都相信高血压病与性格缺陷有关。高血压病患者一般都具有依赖性、攻击性、敌意、压抑感等复杂矛盾的性格,并且还具有冲动性和强迫性的性格特征。此外,还容易表现出抑郁和焦虑等消极情绪。高血压病患者的性格倾向还具有原发性,这就是说具有某种性格缺陷的人,很容易因个体素质而患上高血压病,同时又有继发性问题。这就是说当一个人患上高血压病后,根据身心相关的原理,容易使患者出现某种性格缺陷。

我们已经知道高血压病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心理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治疗这种疾病时,也应该从这个方面来进行治疗。为此高血压患者可以采取心理治疗方法来进行治疗。对治病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疾病是可以治愈的,同时,要让自己尽可能地与病友相互交流,这样有助于减轻自己内心的压力。克服自身易激动、易发怒的性格,提高适应环境减轻压力的能力,如果能在心理治疗的同时再配合药物治疗,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除了心理治疗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环境疗法和放松疗法,这对治疗高血压病都有极为显著的疗效。

心灵维他命:性格暴躁害处大

最新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从幼年开始便性情暴躁且具有敌意,其成年后罹患心脏病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美国一家医疗保险公司的医师依尼瓦伦,对一组年轻人进行研究,观察这些具有敌意的人经常发脾气是不是会增加冠状动脉里钙的沉积,因为钙沉积是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一个指标,更多的例证表明,钙沉积可导致心脏病猝发。

研究人员还对将近400名年龄在18~30岁的男女,通过书面调查来检验他们对其他人的侵略性和不信任的程度,以及他们发脾气和攻击别人的倾向,由此来衡量每个人的敌意程度。10年之后,研究人员又对他们进行X射线断层扫描,检测他们冠状动脉里钙沉积的程度。结果表明,那些敌意少的人当中,只有8%的人冠状动脉有钙沉积,那些超过平均敌意水平的人当中,大约17%的人出现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就是说,敌意水平高于平均水平的人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比例是最低水平者的两倍。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威廉斯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对美国4个不同地区近1.3万人进行了6年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在血压正常的人当中,易发脾气的人心脏病猝发,或是由于心脏病死亡的几率,是其他人的3倍。

消极情绪是脑血管疾病“纵火者”

人的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是指向上、良好的心情感受,主要表现为快乐、喜悦、舒畅等;而消极情绪则是指低沉、不良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忧虑、悲伤、烦恼、焦急等。积极情绪能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增加抗病能力,而消极情绪则会导致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比较常见的有脑血管病。事实上,生活中也有很多因为消极情绪而引发脑血管病的例子,而脑血管疾病造成坏心情的案例就更多了。临床实践证明,急躁易怒、逞强好胜及性格孤僻、多愁善感的人,患脑血管病的几率要比一般人高得多。因此,平时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以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关于消极情绪引起脑血管病的原因,医学家做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临床研究证实,忧虑、愤怒、悲伤、烦恼和精神紧张,可使大脑皮层及丘脑下部兴奋,促使肾上腺素及儿茶酚胺等脑血管活动物质分泌增加,从而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使已经变硬变脆的动脉内压增大,易在薄弱处发生破裂,引发脑出血。不仅如此,脑血管疾病还会影响心情。临床观察发现,脑血管病患者常常会出现易激动、急躁、妄想、抑郁、强哭强笑等情绪状态,有时甚至会出现性格、行为的改变。原来在人体的大脑内有一个高级中枢专管精神活动和情绪变化,而额叶皮质及下丘脑与这一高级中枢密切相关。如果大脑内的高级中枢、额叶皮层和视丘下部发生了病变,脑血管病的发生损害了大脑内的高级中枢,就会引起情绪的异常。倘若是额叶被梗塞,就会出现意志缺失、淡漠、缺乏主动性和注意力不易集中等情绪抑郁的表现。

综上所述,脑血管病与消极情绪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就会走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中。首先消极情绪促使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又会造成情绪更加恶化,这样循环往复的作用,病情就会不断地恶化,从而严重地威胁到身体健康。所以对于脑血管病患者来说,应该及时地了解情绪和精神的异常状况。对于伴有精神障碍的脑卒中病人,不能只满足于一般的医疗护理,还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患者因为情绪波动而伤人毁物或自伤,同时必须加强必要的心理治疗。

预防脑血管疾病一定要防止“情绪中毒”,尤其是在闷热的夏季。到了夏天,天气热就容易烦躁,情绪波动比较频繁,而过度愤怒或紧张都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对于患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每天适量饮水十分必要。当感到疲劳、精神紧张或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不妨自我松弛调节一下:选舒适的姿势坐下,闭上眼睛,并放松全身肌肉。慢慢做深呼吸10~20次。在做深呼吸的同时,听一曲优美的音乐。按照此方法进行情绪调节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能在顷刻之间令人心神松弛、情绪稳定,不仅可以解除身体的疲乏,精神上的紧张感也可以得到良好的平复。

心灵维他命:莫让不良情绪在家庭中传播

阿芳有幸进入一家外企公司,可工作压力很大,她常感觉到自己是力不从心。为此,阿芳变得很焦虑,甚至下班后也将坏情绪带回了家。一会儿挑剔母亲做的饭不可口,一会儿又说父亲脚步声太重影响了自己的睡眠。对于父母关心的询问,也是极不耐烦地敷衍甚至顶撞。 逐渐地,这个本来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变得越来越沉闷……

其实,这是不良情绪在家庭中传播的结果。家庭情绪是家庭成员情绪的总和,它来源于每个家庭成员的情绪及成员间的关系。每个家庭成员在情绪上不可能完全独立,必然相互影响,相互感染。某个成员的暴躁愤怒,会引发家庭其他成员相应的情绪,或者造成对方情绪低落,焦虑不安,搅得一家人不得安宁。事实上,每一次伤害给家人带来的不满情绪,会逐步地累积起来,以致最后爆发出强烈的冲突与矛盾,甚至引发家庭的破裂。

要想建立良好的家庭情绪,成员之间需要做到互爱、互助、互敬、互谅、互相支持。 不仅如此,家庭情绪还需要“精神营养”的“滋补”。一个家庭,成员之间共同的娱乐生活、精神生活越充实,家庭的情绪就越愉快、越积极。反之,如果家庭成员在一起从事的活动很少或是很单调,则容易形成呆板的、负性的家庭情绪。

一位心理治疗师曾说过:“一个美满的家庭,需要充沛的情感智力。这种情感智力表现你的灵巧、风趣、富有生气,它使生活得到平稳的发展。”对家庭成员来讲,在家庭中也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塑造,不应随意地放纵自己,肆意做出伤害彼此感情、恶化家庭气氛的言行,以防自己的不良情绪感染家庭其他人,避免不良情绪在家庭中传播。

糖尿病也是一种情绪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多因性疾病,它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一般认为,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生物学原因,比如遗传、胰腺功能失调等;同时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并且心理因素在其中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临床试验都表明,糖尿病患者常常因为心情紧张而导致病情恶化。

有一位50多岁的公务员王先生,患有糖尿病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但长期以来,由于他经常锻炼身体,在医生的叮嘱下科学用药,并严格控制饮食,使得他的病情一直处于平稳的状态,没有对健康构成太大的威胁。但是,因为一件事,却差点儿让他把自己的命给丢了。原来,他所在的单位要对所有人员进行技术职称晋升,单位里两个比王先生年龄小的同事都晋升了,而他却没能晋升。为此,他心中愤愤不平,还与领导大吵了一架,回家几乎一夜没有合眼。第二天刚刚起床就晕倒了,被确诊为糖尿病合并酮中毒。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王先生之所以晕倒住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不良情绪即愤怒的影响,因而导致其糖尿病病情加重,并引起一些并发症。

我国医学界认为,人之所以患有糖尿病,主要是因为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造成的。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除了受内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影响外,还直接受到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不良的情绪中时,其交感神经会产生一定的兴奋,而这种兴奋直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另外,交感神经的兴奋还会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这也就间接地抑制了胰岛素的分泌。如果这种不良情绪长期存在,则可能引起胰岛β细胞的功能障碍,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倾向被最终固定,进而导致糖尿病的产生。

通过研究发现,没有糖尿病的人在紧张的时候,会表现出类似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比如血糖和尿糖升高,糖耐量降低等;当紧张消失时,他的血糖和尿糖水平就会恢复正常。一些严重烫伤的病人也会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其实这是病人对烫伤这种紧张刺激的反应引起的。另外,紧张和愤怒刺激还可能使糖尿病的病情恶化,进而导致酮症酸中毒或者高渗性昏迷。因此,在预防糖尿病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心理调节。

首先,最重要的是消除病人因患病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和心理。糖尿病病人常常因为病程的长期迁延,病情的反复无常等因素,每时每刻都在担心自己可能出现比糖尿病本身更严重的其他并发症,他们心里总是充满了焦虑、恐惧、悲观、痛苦和沮丧。这种沉重的压力常常使病人深陷于消极的情绪状态中,这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又进一步加重了病情,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

其次,糖尿病患者还需要了解一些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够与医生进行积极的配合,并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病人对糖尿病治疗措施的认识和技能的掌握,做到科学饮食和有规律地治疗,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体力活动。

最后,要让病人针对自己病情的发展记日记,日记应该详细记录自己每天的饮食、用药、糖尿测定、情绪变化等情况。这样做的好处是让病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病情变化的详细情况,增强治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患者能够勇敢地与疾病作斗争,最终战胜疾病。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要给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宽容对待生活在糖尿病压力下的他们,这样可以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对病人来讲,这也是一种很大的帮助。

心灵维他命:长吁短叹有益健康

长吁短叹是人们情绪活动的一种自我调节,对健康是有益的。

人们在偷快、悲伤或忧愁、思考的时候,长吁短叹几声之后,往往会有一种胸宽郁解的舒畅之感;人在惊恐惆怅之际,长吁短叹几声,就会有一种定心安神的作用;在工作、学习紧张和疲劳之时,长吁短叹几声,可以收到强健呼吸肌,改善呼吸功能,爽快精神的效果。

医学家指出,人在长吁短叹时由于吐音不同,产生的健身效果是不同的。比如,就一般人来说,吐“吁”字养肝,吐“呵”字强心,吐“呼”字健脾,吐“泗”字清肺,吐“吹”字固肾,吐“喀”字可理三焦。

结肠是映照心情的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