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人员为此大伤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都行不通,设计工作长时间裹足不前。后来一个不是学电机专业的技术人员想到:自动聚焦需要的动力很小,而且距离很短,不用电动机,用弹簧行不行呢?这个突破了“必须用电动机驱动”的新设想提出以后,设计人员们沿着新的思路不断进行探索和试验,没过多久,就相继设计制成了一种又一种小型和超小型的自动聚焦相机。对这种给人们带来了很大方便,连傻瓜都会使用的“傻瓜相机”,科技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代表了产品开发的一个新的重要方向——傻瓜化,即“功能简单化”、“易操作化”,同时也是“高智能化”、“高科技化”。
诚然,“一定之规”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可以使我们高速度、高质量地解决各个方面的问题。举个小例子,你每天回家,有了一定之规,你就不必每天都去摇头晃脑地思考一番回家的路线,家里的门牌号码。但是“一定之规”却不利于创新思考。
无论是思考如何解决碰到的新问题,还是对已熟悉的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一般都需要多途径地探索、尝试的项目,先提出多种新的设想,最后再筛选出最佳方案。而基于反复思考一类问题所形成的“一定之规”,对这样的创新思考则常常会起一种妨碍和束缚的作用。它会使人陷在旧的思维模式的无形框框中,难以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因而也就难以产生新的设想。
一个长期习惯于按“一定之规”考虑问题,很少进行创新思考的人,久而久之,往往会把很多本来大不相同的问题,也因为它们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而看成是同一类问题,用相同的办法去解决。这样,自然就会白费精力。
人形成思维定势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普遍现象。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只会使用锤子的人,总是把一切问题都看成是钉子。”就好像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里的那个可笑的工人那样,由于一天到晚拧螺丝帽,一切圆的东西、包括衣服上的纽扣和圆形图案,在他眼里都成了螺丝帽,他都会用扳手去拧。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而要摆脱和突破一种思维定势的束缚,常常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执行中无论是在创新思考的开始,还是在其他某个环节上,当你的创新思考活动遇到了障碍,陷入了某种困境,难以再继续想下去的时候,往往都有必要认真检查一下:我们的头脑中是否有了某种思维定势在起束缚作用?我们是否被某种思维定势捆住了手脚?
创新助你成为单位里最耀眼的明星
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只有在执行中善于创新的人,才更容易成为单位里最耀眼的明星。
在职场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最耀眼的明星,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快速成为单位里的明星呢?
方法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在不折不扣执行中善于创新。
创新能为你找到解决难题的最佳方法,创新能让你为单位创造更大的效益。因此,创新能让你成为单位里最耀眼的明星!
海尔集团的张庆福就是这样的创新型员工。
2006年年初,在海尔集团“2005年度海尔集团10大功臣”的表彰大会上,张庆福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因为他拿了两个第一:海尔冰箱和冷柜在尼日利亚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波轮洗衣机在伊朗的洗衣机市场排名第一。
说到他在尼日利亚销售冰箱,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2004年年初,张庆福去尼日利亚拜访海尔在当地的营销经理。
午饭时,这位外籍营销经理抱怨道:“上周末,我特别想喝冰镇饮料,就到附近的商店买冰块,结果老板告诉我停电十几个小时了,冰块早变成水了!尼日利亚的电网不严密,电压不稳定,停电是常有的事,什么时候在停电时间也能吃上冰块呢?”
这位营销经理的抱怨让张庆福记在了心上,他发现:尼日利亚地处热带,又热又干,人们就用冰块来解渴降暑。制冰的主要工具是冷柜,但由于停电频繁,除了大单位备有发电机外,大部分用户在停电时吃不上冰块。制冷后冰块的保存时间便成了最大的需求点。
随后,张庆福把一款制冷后保温时间超过100小时的冷柜调到当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很适合当地需求。
“停电也能吃上冰块!”海尔冷柜带着具有这个功能亮点的冷柜“重新”上市后,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几乎所有市面上卖冰块的小商店全都换用了海尔冷柜,而且还带动了海尔其他产品的热销,进一步提高了海尔品牌在当地的知名度。
海尔的广告词也变成了“Haier,Partofyourlife!”(海尔,您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缺乏创新精神,遇到断电这种现象,就只能抱怨尼日利亚电网设备的落后,但是作为一名创新型的员工,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发现问题之后的机会,想到了能不能利用这个机会打开一个更好的市场。
张庆福这样做了,于是不仅新推出的海尔冷柜成了改变尼日利亚人生活的“功臣”,他也因此成为了企业的“明星”。
在海尔集团,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海尔员工杨晓玲在工作时,偶然发现冰箱上的温控器化霜按钮非常不牢固,一不小心就掉了。很有敬业和创新精神的杨晓玲想:能不能改进一下呢?
于是,她利用业余时间造出了一个组装按钮的坚固扳手,使按钮组装一次性合格率达到了100%。这个扳手被命名为“晓玲扳手”。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创新,却使很多普普通通的海尔人成为了最耀眼的明星并激发了更多海尔人的创新意识。
在很多人印象中,只有发明创造才能体现创新,但实际上创新包括各个领域,方方面面,科技上需要创新,生活中也需要创新,工作中执行任务时同样需要创新。
成为一个创新人才,并不需要你放弃现在的工作,转而投身到科技中去。什么是创新呢?
重新管理你的时间,让工作变得更有效率,这就是创新;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这也是创新……
工作中到处都是创新的机会!
IT业是最具创新的行业之一:提起中国的IT业,就不得不提联想控股集团,而提到联想必然要说到郭为,虽然郭为现在已经是神州数码集团的总裁,但要了解郭为的成功史,还是得从联想说起……
大学毕业后,面对众多机会,郭为最终选择了联想。进入联想工作才一个月,他就被任命为公关部经理。从此,郭为成了联想的“救火队员”,他总是出现在联想最需要的地方。
在有关郭为的众多故事中,最经典的恐怕要数联想汉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事情了。
郭为任公关部经理时,正逢国家科技进步奖揭晓,联想汉卡获得了二等奖。但从各方面看,联想汉卡都达到了获一等奖的要求和水平,因此柳传志对郭为说:“你去想办法将二等奖变为一等奖。”
大家都认为柳传志只是说说而已,因此谁都没有当真,只有郭为例外。这似乎是一项不可能执行的任务,因为评奖结果已经在《人民日报》上公布了,可以说大局已定,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
但郭为并不这么想。他首先来到了国家科技奖办公室,但负责人根本就不见他,只是让工作人员给他回了这么一句话:“我们从来没干过将二等奖改成一等奖的事,倒是有过将二等奖改成三等奖的事。”
不过经过认真分析,郭为还是看到了希望——如果专家组的50名专家中,有10人联名要求复议,就可以召开大会复议,如果有2/3的专家同意,则可改变评奖结果。
如何才能把这一希望变成现实呢?
做事一向善于运用新思路、寻找新方法的郭为很快设计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公关方案:直接向专家提出复议不太可能,但可以通过外界来影响专家,而最有效的影响途径就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联想汉卡。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报纸上有关联想汉卡的报道可以说是铺天盖地,对于汉卡如何成为一座将中国人引进计算机殿堂的桥梁,报道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称赞。
轰炸性的报道让很多专家对汉卡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甚至有专家对自己过去对汉卡的评判产生了疑问。
铺垫得差不多了,郭为开始登门拜访专家,他的态度非常诚恳,目的也很简单:请专家光临联想,再一次对汉卡给予指导。
这样一来,专家们对汉卡的好感进一步增强了,并且通过仔细了解,他们确实又发现了联想汉卡许多优秀的地方。
在郭为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有10位专家答应联名提请复议,并最终使联想汉卡拿下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可是史无前例的。
这件事说起来似乎很轻松,但对当时只有20多岁的郭为来说,却十分沉重,但他还是通过思路的转换和创新,不折不扣地解决了这个一般人看来比登天还难的问题。
郭为在联想的12年间,换了11个职位,所到之处几乎都是“烂摊子”,但他每次都能很快找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很懂得创新。
在这个不创新就面临被淘汰的时代,企业需要的不止是按部就班、埋头苦干、只会机械执行的“老黄牛”,更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的新型人才。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需要有时时创新的管理思路;作为员工,需要有不断创新的工作方法。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形成最大合力,创造最大价值。
在一个企业中,只有那些在执行任务时最具创新精神的员工,毫无疑问才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员工,他们才最有可能成为耀眼的明星!
执行创新一点点,机会增加一大片
在执行中,有时只要创新一点点,就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发展机会。
在职场有这样一个理念:执行创新一点点,机会增加一大片。
这个理念阐述的道理是: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职场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在执行时就要懂得创新。因为只有在执行时善于创新的员工,才能让上级放心地把工作交给他。
郑裕彤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曾名列香港富豪榜第三位的郑裕彤集“珠宝大王”、“地产大鳄”、“酒店巨子”等头衔于一身,是香港金行龙头老大“周大福”的掌门人。
20世纪50年代,他涉足房地产,收获颇丰。他兴建、收购、管理的酒店有百余家之多,形成了一个环球酒店王国。在商界,他因敢作敢为,决策大胆,被称为“鲨胆大亨”。
郑裕彤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发展,是因为他付出了努力,也正是因为这些努力让他有了更多成功的机会。
1925年8月26日,郑裕彤出生于一户贫寒的家庭。为了养家糊口,小学毕业后,郑裕彤就走上了打工的道路。
1940年,15岁的郑裕彤便到父亲的朋友周至元所开的“周大福金铺”去当学徒。他从杂役干起,每日早早赶到金铺扫地、抹灰、倒痰盂、洗厕所。等弄停当了,其他伙计才姗姗而来,开铺门做生意。那时,在店里做事的伙计都希望自己将来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郑裕彤也不例外。但郑裕彤与一般的伙计不一样,他执行老板安排的任务时特别爱动脑筋,想事情总会比别人想得更多。
一天,周老板派郑裕彤去码头接一位香港亲戚。这时候,有一位南洋侨商上码头后,就向人打听上哪儿能兑换港币。郑裕彤灵机一动,就走上前说周大福金铺可以兑换,价格也最公道,随即,郑裕彤就把这位侨商带进了周大福金铺,之后又赶回码头接香港来的东家亲戚。郑裕彤的这一举动得到了周老板的肯定。
还有一次,伙计们开工好一会儿了,郑裕彤才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周老板就严厉地责问他:
“你从哪里来?为什么迟到了?”
“我看人家珠宝行做生意去了。”
周老板好奇地望着这个小伙计,忍不住问他:
“那你说说,你看出什么名堂没有?”
“我看别人家的生意比我们店里做得精明,只要客人一踏进店门,店里的老板、伙计总是笑脸相迎,有问必答;无论生意大小,一视同仁;即使这回生意做不成,但给人家留下了一个好印象,下回还会光顾!”
周老板听了之后十分高兴,他当然明白,这些都是经商的诀窍,能从一个小学徒口中说出来,就更加难能可贵了。他沉吟片刻,又问:
“就是这些了?”
“当然还有,店铺一定要选取在生意旺地,门面要装潢得新颖别致,珠宝行和金铺更要豪华气派,不能简陋。”
郑裕彤这一席话使老板从此对他另眼相看,认定这个小伙计将来会有前途。从那以后,周老板总是有意识地培养郑裕彤,提拔他当店里的主管,使他能施展才华,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后来,郑裕彤的机会来了。1945年,周老板让郑裕彤到香港大道开设了一家分店。
为了显示出周大福金铺的富贵气派,郑裕彤几乎跑遍了香港所有的金银珠宝行,集各家所长后,推出了一流的装修。不久,分店的经营就走上了正轨,营业额也日的月升。后来,周老板便把经营权全部交给了郑裕彤。至此,周大福金铺实际上已经是郑裕彤独掌大旗。
在郑裕彤的经营下,现在的周大福已经成为珠宝行和金铺的代名词。这不仅仅是周大福的成功,更是郑裕彤的成功。
但是,如果郑裕彤也像其他员工一样,在执行中只是埋头苦干的话,他是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发展机会的。这就是优秀员工与普通员工的差别所在。
普通的员工,只是执照固有模式去执行,而这种工作态度是不可能让他有很大发展机会的。
优秀的员工,总是在执行中善于创新,而创新也会赋予他更多的发展机会。
张华于1983年参加工作,被分配到长城润滑油公司的军工车间,工作期间,她参加了尖端军工用油的开发与生产。因工作需要,张华后来被调到产品标准化管理岗位工作。这期间,她先后参加和组织起草了多项国家军用标准,并参加了石化产品军用标准化实施效益调研工作。
几年来,张华不仅从事技术和项目管理工作,还参加了国防化工“十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并成为国家重点项目的负责人。无论是在科研生产岗位,还是在管理岗位,张华都一直以积极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也正是因为她的不断创新,让领导者一次又一次地把机会给予了她。
由于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张华于2000年和2001年两次被评为公司的“先进生产者标兵”,并于2001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张华担任了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的副总工程师,负责计划和供应工作。她组织执行公司的滚动计划,积极创新使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此她荣获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员工发展的机会,得益于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只有创新型的员工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才能在单位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