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折不扣地执行
15869700000023

第23章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死抠细节才能不折不扣执行(1)

为什么阴沟里总翻船

下棋时,我们常听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句话。执行的过程中也一样,稍微的疏忽,就会导致“阴沟里翻船”。

中国有句古语叫:阴沟里翻船。意思是说本来应该很安全很稳妥的地方,却因为疏忽而栽了跟头,出了事故。

执行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样,一旦某一环节、某一步出错了,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

常识告诉我们,越是最放心的地方,往往是我们最不重视细节的地方,也是我们最容易放松警惕的地方。

许多人都知道这样一起案件:

2007年4月,河北邯郸市农业银行邯郸分行金库里的5100万元被盗。

5100万元,按重量来计算的话,加起来有两吨多重,要用一辆大卡车才能运走。可奇怪的是,这么多钱被盗,居然没有一个人发现。

而当银行发现,在5100万元不翼而飞的同时,两名金库管理员也失踪了。于是他们猜测,金库被盗应该和这两位管理员有关。

警方立即展开了调查,3天后,两名金库管理员落网。

这5100万元确实是被两名金库管理员偷走的,而且是在5个月内被分批盗走的!

这让人们在大吃一惊的同时不得不质问:

“5个月的时间,金库的现金被偷走了5100多万元,银行难道就一点都没发现?”

按照规定,各行必须建立查库制度,营业单位坐班主任每月至少要不定期查库三次,主管行长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查库。

照这么计算,5个月内农业银行邯郸分行应该查库的次数最少达15次,可居然没查出丢了钱。

可见,这15次查库只是形同虚设。不仅如此,银行的监视系统也极为不完善。就这样,事态终于发展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尽管两名盗窃犯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但大部分钱已经被他们拿去买了彩票,银行由此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在很多人看来,金库应该是保卫森严的地方,会有重重防范措施,要想行窃,简直比登天还难。而金库保管员也应该接受过严格的训练,有非常高的职业素养。也许正是因为如此,银行放松了管理和防范,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然而,无论在安全措施还是人员的挑选上,银行都没有把好关,结果导致本应该最保险的地方变得最不保险。

阴沟里之所以最容易翻船,就是因为人们在“风平浪静”的情况下,放松了警惕,看不到“暗礁”的存在,结果触了礁,翻了船!

那么,如何清除“暗礁”呢?

必须在执行过程中牢固树立这样的观念:

(1)过去没事,并不代表永远没事。

(2)“最保险”的地方更应该小心些,细心些。

(3)制度的执行必须不折不扣。

你了解执行中的每个细节吗

无论你有多大的学问,多强的能力,如果不能将之与执行中的具体细节联系起来,最终也会一事无成。

美国大企业家约翰·洛克菲勒说:“听到大家夸一个年轻人前途无量时,我总要问:‘他善于执行吗?他认真对待工作中的小事了吗?他从工作细节中学到东西了没有?”一个人,即便有再高的学历,再硬的学校牌子,对待工作任务如果不认真执行,不将敏捷的判断力、准确的逻辑推理能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执行中的具体细节联系起来,最终也会一事无成。

初出茅庐的青年人,务必要随时随地注意本行业的门道,而且一定要研究得十分透彻。在这一方面,千万不能疏忽大意、不求甚解。有些事情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也要仔细观察;有些事情虽然有艰难险阻,但也要努力去探究清楚。如能做到这一点,就能清除事业发展道路中的一切障碍。

有一句名言说:“只因准备不足,才导致失败。”这句话可以作为无数可怜失败者的座右铭。有些人虽然肯努力、肯牺牲,但由于对执行中的细节没有把握透彻,做事大费周折,始终达不到目的,实现不了梦想。

一家著名国际贸易公司高薪招聘业务人员。在众多的应聘者中,有一位年轻人条件最好,毕业于名牌大学,又有3年专业外贸公司的工作经验。因此,当他面对主考官的时候显得非常自信。

“你原来在外贸公司做什么工作?”主考官问道。

“做花椒贸易。”

“以前花椒的销路非常好,可是最近几年国外客商却不要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花椒质量不好。”

“你知道为什么不好吗?”

年轻人想了想,说道:“一定是农民在采集花椒的时候不够细心!”

主考官看了看他,说:“你错了。我去过花椒产地,采集花椒的最佳时间只有一个月。太早了,花椒还没有成熟;太晚了,花椒在树上就已经爆裂了。花椒采好后,要在太阳下暴晒一整天,如果晒不好,就不能称之为上品了。近几年来,许多农民图省事,把采集好的花椒放在热炕上烘干。这样烘出来的花椒虽然从颜色上看起来和晒过的花椒差不多,但是味道就相差很远了。”

“一个好的业务员要重视执行中的各个细节。”主考官说。

看看我们周围吧,对执行中的每个环节始终把握不到位、打折扣的人比比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细节抱着“差不多”和“想当然”的念头,执行起来敷衍塞责,不调查不研究就凭空下结论。结果,即使是第一百次做同一件事,也不会比第一次做得更好。

执行时敷衍了事会给公司带来不利,但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老板或许并不了解每个员工的表现或熟知每一份工作的细节,但是一位聪明的员工很清楚,掌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最终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有一位员工,在一个百货店已经工作了7年。他是一个不太在意细节、更不屑于从小事中积累工作经验的人。他曾给顾客拿过上万次商品,但他既没有留意过不同顾客的不同要求,也没有思考过类似“为什么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顾客群光顾”这样一些问题,更没有给供货商提供过一点点有价值的改进生产的建议。他只是在挣钱糊口,不关心工作中的小事,也不思考执行中的细节。如果他不被淘汰的话,他也只能当一辈子的售货员,终生当一名称职的售货员并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问题在于,他也曾有过的宏伟目标,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能够在商界驰骋的精英。

说实在的,他的宏伟目标能不能实现,很让人担忧,假如哪一天他不得不去另外的百货店应聘,相信他除了可以辩解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一些,但是照样可以像年轻人一样一天站8个小时外,可能真的说不出太多能够令招聘者满意的优点了。而那些曾经同在百货店站柜台的年轻人,那些积极进取、善于从执行细节中积累经验的年轻人,有的已经独立门户,小有建树;也有的早已成为国内著名百货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在新的公司独当一面了。

“不论什么任务,你都应该不折不扣地完成。”这绝对是你在职场必须遵循的真理,但是,如果你不从执行的每个细节着手,真理就将是一句空话。

努力了解执行中的每一个细节吧,为了你工作的单位,也为了你自己!

嘴里常说“没问题”,往往会出大问题

嘴里常说“没问题”,内心就会充斥不会出事的想法,于是疏忽大意,马虎轻率,结果常常出现大问题。

老板:“有问题吗?”

员工:“没事,肯定没问题?”

工作中,类似的对话我们听到的概率很高。

真的“没问题”吗?

如果确实没问题当然很好,但往往用不了多久,问题就会出现。

因为往往自认为没问题,疏忽大意就会占据我们的头脑,让我们在执行时轻易放过关键的细节,从而无法不折不扣地执行,最终引发大灾难。

前不久,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安徽合肥一家公园的游乐设施“世纪滑车”发生事故,导致两名学生一死一伤的惨剧。

当时,“世纪滑车”的6节车厢里搭载了7名游客,顺着15米高的轨道缓缓爬升,当滑车即将爬升到最高点时,却突然停了下来。

随后,6节车厢急速倒滑,导致最后一节车厢脱轨,坐在最后一节车厢内的一名女中学生被甩到了车后的钢轨上,转眼间5节继续下滑的车厢碾过她的身体,和她坐在同一排的同学也被甩出后摔伤。

随后,这名女中学生和她的同学被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抢救。

尽管她的同学捡回了一条命,然而这名女中学生因为伤势过重,送到医院时已经停止了呼吸。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了调查取证,调查发现:

“世纪滑车”出事前半个小时,2号车厢与6号车厢连接部位断裂,公园自身没有能力焊接,一名修理工就自作主张调换了这两节车厢的位置,他认为,两节车厢调换应该没有问题。

随后在对滑车进行3次空车试运行时,每次都听见滑车发出异响,但他并没有在意,觉得发出怪声对运行不存在很大影响。

更可怕的是,当天滑车的操作人员竟然没有上岗证,不具备发现异常情况的能力。按照规定,这样的人员是不能对游乐设施进行操作的。

修理工认为“两节车厢位置调换没事”、公园管理员认为“操作人员无证上岗没问题”,就是因为这样一个个的疏忽,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任何人都希望“没事”、“没问题”,但这需要建立在执行中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并对每一个可能性进行细致检查、保证万无一失的基础上,而不是自己想当然地认为“没事”、“没问题”。

所有的“没事”、“没问题”,都需要以事实为基础,即使发生意外情况的几率只有0.01%,也绝不能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发生的概率那么小,应该没事,不用管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放过0.01%,就能将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请让我们记住一个有关细节的不等式:100-1≠99,100-1=0.1%的疏忽会导致100%的失败。

做事“想当然”,出现悲剧就是必然

有些员工在工作中出现错误,许多时候并非是能力问题所致,而是在执行过程中“想当然”导致的结果。

“想当然”是汉语中一个常用的词语,其词义是说,人们做事情时或认知某件事情时,只凭主观推测,认为可能是或应该是这样。“想当然”的人,往往凭经验和感觉行事,忽略事物的本来面目,只认定一种可能,从而导致错误和悲剧的发生。

执行中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往往就是“想当然”的时候。

2007年6月15日凌晨,一艘运沙船与佛山九江大桥桥墩发生严重碰撞,造成九江大桥三个桥墩倒塌,致使9人当场坠入江中,8人死亡,1人失踪。

调查发现,船长石桂德驾驶“南桂机035”船途经九江大桥附近时,江面出现大雾,能见度变低。

石桂德想当然地认为:

“这点雾算不了什么,可以正常航行。”

因此,他并未指挥采取安全航速航行,也没有选择在安全地点锚泊,而是凭经验冒险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