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自我表现
——适应能力
有人说:“树挪死,人挪活”,其中尽管有很多合理的成分在里面,但总感觉仍然是个人适应能力欠佳的缘故。频繁地更换工作环境并不会给自己带来多少利益,特别是在现在的企业中,加薪升职完全是看你能否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来定的,干不到一年就离开公司,连奖金都挣不到,怎么说代价也太大了一点儿,因此,一个优秀的员工一定要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增强职业适应度
参加工作之前,人们往往对未来怀有远大的抱负和许多美好的梦想,希望事业获得成功,渴望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踏上工作岗位后,许多人很快就发现自己对未来考虑得过多,却忽视了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因为,他们明显地感到:自己对职业工作在很多方面不适应。于是,有的人开始烦躁不安,有的人忧心忡忡,甚至还有一些人完全失去了自信心,精神上十分痛苦。
来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初次就业的人员,接触到的是全新的环境,陌生的面孔。天天接受新鲜事物,因为好奇,就有了四处看一看、问一问、想一想的兴趣。也许,新的工作单位条件很不错,领导也是平易近人的,从设备到人员的素质都令人感到满意。所以他会很激动,这一份工作真不错,我的运气可真好啊!满足之感油然而生。但是,这种油然而生之感其实仅仅是停留在对一些表面现象的粗浅认识之上,还不可能深入下去。
我们要求接受职业训练的人,仔细想想什么因素束缚了你?这些束缚怎么影响你的事业?哪个束缚影响你最大?你曾否尝试把某一束缚转变成力量?
人们都认为,对身心健全的关切,与有效的事业有直接关系。凡是积极追求健康的人,大多满意他们过去的事业经历。他们看重生命、关心健康,执着于追求安适与实现。不过,也有人指出,紧张忙碌的事业会导致压力,因此,为了使压力保持在具有激励作用而没有削弱作用的水平上,需要有一些技巧和正确的态度。因此,情绪的正常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不论我们喜欢不喜欢,人类社会确实存有严格的层次划分。划分的主因是社会、经济阶层。
要了解事业模式,一定得知道社会阶层观念。每个社会都不会平等,差别的划分原则不同,有的是基于宗教信仰,有的则基于经济状况。而社会界限的僵硬程度也各有高低,有的很绝对,但也有不固定、有弹性的。社会上所存在的不平等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影响我们的想法。
一般说来,人们对职业工作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所从事职业的意义不认识,对各种严格的职业要求不适应。
对工作时间、劳动强度以及紧张程度不适应。
对工作中各种信息所引起的诸如感觉、知觉、注意、情绪、情感等心理反应不适应。
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与自己原有的知识、技能不平衡而引起的不适应。
那么,面临这种境况时,应该怎么办呢?
把工作置于首位。许多刚刚参加工作的人觉得不适应——过去自己掌握课余时间、灵活安排学习和娱乐活动的生活,被严格的坐班制取代。这时,人们难免会感到时间紧张、工作繁重。但是,如果能把工作置于首位,一切以本职工作为中心,合理地安排工作和业余生活,经过一段时间,人们是完全可以习惯的。
尽快熟悉本职工作。刚参加工作时,人们由于刚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常常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感觉。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尽快熟悉工作内容以外,还要能够把握正常的工作程序,使工作变得系统化,应清楚哪些工作要先做,哪些要后做,然后进行统筹安排。
提高工作技能。有些人不能适应职业需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与工作要求不相符。解决办法,就是在本职工作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技能。在这里,除了要有坚强的毅力外,还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和具有足够的自信心。
对于新参加工作的人来说,在出现各种不适应是必然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它又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人们大可不必太过忧虑。如果能够正视这种现实,同时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对待,那么,大多数人一定可以摆脱“困境”,并从中得到无限的乐趣和享受。
尽快适应人际关系。
当人们进入工作岗位后,面对的不仅是某些具体的工作,还有从事这些具体工作的人。对职业工作要进行适应,对工作中出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也需要进行磨合适应,即人际关系的适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是“死”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比较容易适应,而人是“活”的,有思维能力,有喜、怒、哀、乐,有七情六欲,适应起来就比较困难,需要的时间也更长些。
在多数工作单位,各类人员年龄不同、经历各异,文化修养亦有很大差异,体现出多方面、多层次的人际关系。各种利害关系,权力结构的作用尤其明显。对于这一点,每个刚参加工作的人,都要有充分精神准备。
以人缘来促进工作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下面这样的对话:
A:小刘这人挺好的,你看他每天满面春风的,好像从来没有烦心事,并且他办事人家都乐意帮忙,大家都喜欢他。
B:这有啥奇怪的,人家人缘好嘛!
是的,“人缘”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有时比你的真才实学还要重要!你没有看见,金庸笔下的韦小宝胸无学识,却在黑白两道左右逢源,备受重用,原因就在于他招人喜欢“人缘”好!
社会是一个交际的社会,办事能力的确同人缘有很大关系。人缘好的人,在社会上的形象就好,人们对他的评价也高,找人办事也容易得到理解、同情、支持、信任和帮助。因此,我们在办事过程中,对于自己的人缘因素一定要考虑。
在一家公司中,你能不能升职,除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之外,与自己的人缘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缘好,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因此,在你的升迁计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你的人缘因素,根据人缘的好坏程度决定自己实现哪一个目标。
生活中也是这样,谁家都会有一两件大事小情,比如,儿女婚嫁、建房搭屋,有多少人会来给自己捧场、献贺礼、帮忙,则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人缘。不考虑人缘因素而盲目地行动,过多的准备或许会给自己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或准备得少,又会使自己紧张忙乱。准确地估计自己的人缘,依人缘进行周密的计划与行动,才能使事情办得圆满。
与人办事,一定要弄清楚这个人的性格,根据他的性格,投其所好,或投其所恶才会对办事有好处。
对方的性格,是你与其办事的最佳突破口。投其所好,就能与其产生共鸣,拉近距离;投其所恶,就能激怒他,使其所行按我们的意愿进行。不管跟什么样的人办事,我们都应先摸透他的性格,依据其性格“对症下药”,就很容易“药到病除”。
揣摸对方的心理办事。通过对方无意中显现出的态度、姿态,了解他的心理,有时能捕捉到比语言表露得更真实、更微妙的内心想法。
比如,对方抱着胳膊,说明在思考问题;抱着头,表明一筹莫展;低头走路、步履沉重,表示他心灰气馁;昂首挺胸,高声交谈,是自信的流露;女性一言不发,揉搓手帕,表示她心中有话,却不知从何说起;自信而有实力的人,会探身谦虚地听取别人讲话;抖动双腿常常是内心不安、苦思对策的举动,若是轻微颤动,就可能是心情悠闲的表现。
深谙心理学的人经常通过人体的各种表现,揣摸对方的心理。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往往初次见面时目光转移视线者,被认为具有积极性格。依据某评论家所言,能不能控制对方,即决定于最初的30秒钟。就是说,两人眼睛对望,然后先把视线转开的人会获得控制权,因为你把眼睛转开了,对方就会担心你的想法,因而开始费心思,以后他会更注意你的视线,当然也就任由你摆布了。
有经验的人,常常通过握手来看透对方微妙的心理动态。这一奥秘在于通过掌心的潮湿情形来判断。人们在遭遇到恐惧、惊讶的事情而产生感情变化时,自律神经会与自己的意识发生作用,造成呼吸混乱,以及血压升高、脉搏加速,或是汗腺的兴奋(神经式发汗)等,这是大家都清楚的。
最好的例子,就是电视连续剧《柯伦坡警探》,扮演这个警探的彼得·雷克,个子虽然不高,但握手时一定会将眼睛抬起来直视对方,凶手一旦被这双锐利的眼睛所凝视,内心就会感到不安,何况他的手掌大而有力。
这时,凶手会发觉自己开始处于不利的境地,只要让凶手陷入这种心理状况,其余就靠柯伦坡警探巧妙的推理,案子很自然地就迎刃而解了。
办事之前,通过观察把握住对方的心理,理解他的微妙变化,有利于我们把握事态的进展。
不刻意表现自己
善于自我表现的人,常常既表现了自己又不露声色。他们与同事进行交谈时喜欢用“我们”而很少用“我”,因为“我”给人以距离感,而“我们”则使人倍感亲切。因为“我们”代表着他也参加的意思,能给人一种“参与感”,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意见相反的人划为同一立场,并按照自己的意图影响他人。
真正善于自我表现的人从来没有停顿的习惯,因为停顿的语气可能被判定为犹豫,也可能让人觉得是一种敷衍、傲慢的态度,令人反感。
真正地展示教养与才华的自我表现本来无可厚非,只有刻意地自我表现才是最愚蠢的。如果我们不过是要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而使别人对我们感兴趣的话,我们将永远不会有真实而诚挚的朋友。所以真正的朋友并不是以这种交往方法来获得的。
表现自己其实并不错。在当今社会,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和优势,是适应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但是,表现自己必须分场合、形式,如果过于表现,使人看上去矫揉造作,一点都不自然,好像是做样子给别人看似的,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刘丰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平时工作积极主动,表现很好,待人也热情大方。但是有一天,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使他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千丈。
当时在会议室里,许多人都等着开会,其中一位同事发现地板有些脏,便主动拖起地来。而刘丰似乎有些身体不舒服,一直站在窗台边往楼下看。突然,他急步走过来,叫那位同事把手中的拖把给他,同事不肯,可刘丰却执意要求,那位同事只好把拖把给了他。
刘丰把拖把接到手刚过一会儿,总经理推门而入。而他正拿着拖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拖着。从此。大家再看刘丰时,顿觉他虚伪了许多。从前的良好形象被这个小动作破坏得一干二净。
许多工作中,往往有许多人不善于掌握热忱和刻意表现之间的区别。许多人总把一腔热忱的行为搞得看上去像是故意装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些人学会的是表现自己,而不是真正的热忱。
热忱绝不等于刻意表现。
其实,自我表现是人天性中最主要的因素。人喜欢表现自己就像画眉喜欢炫耀声音一样正常。但刻意的自我表现就会使自然变成做作,热忱变成虚伪,最终的效果适得其反。
许多人在谈话中不论是不是以自己为主题,总有表现自我的毛病。
这种人虽说可能被人误认为具有辩才,但是也可能被认为是口无遮拦,显得轻浮等等,最终总会暴露出他的自我显示欲而使别人产生排斥感和不快情绪。
怎样适应公司的工作套路
我们在公司里,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适应人、适应事,还需要适应工作。
当你初到一家公司服务时,首先必须了解公司内部的组织情况。例如,设有哪些部、哪些处或哪些科等,并应该知道每个单位所负责的工作及主管,除此之外,你还要了解公司的经营方针,以及工作方法。一旦你对整个公司有了全面认识后,对你日后的工作将大有帮助。
你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完成上司交代的工作。这些知识与学校所学的有所不同,学校中所学的是书本上的死知识,而工作所需要的是实践经验。这就需要不断地在干中学,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
一项工作从开始到完成,必定有预定的时间,而你必须在这个时间内将它完成、绝不可借故拖延,如果你能提前完成,那再好不过。
工作中的闲聊,不但会影响你个人的工作进度,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同事的工作情绪,甚至妨碍工作场所的安宁,招来上司的责备。所以工作时绝对不要闲聊。
上司所指示的事务中,有些事情不需要立刻完成,这时应该从重要的事情着手,但是,要先将应做的一一笔录下来,以免遗忘。
若无法暂停正在进行的工作,以完成上司临时交办的事时,应该立即提出,以免误事。
外出收款、取文件或购物时,要问清金额、物品数量等重要细节,然后再去。
未充分了解上司所交代的事情前,一定要问清楚后再进行,绝不可自作主张。
外出办事时,应负起责任,迅速完成,不可借机四处办私事。
自动自发地工作
老板不在身边却更加卖力工作的人,将会获得更多奖赏。如果只有在别人注意时才有好的表现,那么你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顶峰。最严格的表现标准应该是自己设定的,而不是由别人要求的。如果你对自己的期望比老板对你的期许更高,那么你就无需担心会失去工作。同样,如果你能达到自己设定的最高标准,那么升迁晋级也将指日可待。
我们经常会发现,那些被认为一夜成名的人,其实在功成名就之前,早已默默无闻地努力了很长时间。成功是努力的累积,不论何种行业,想攀上顶峰,通常都需要漫长时间的努力和精心的规划。
如果想登上成功之梯的最高阶,你得永远保持主动率先的精神,纵使面对缺乏挑战或毫无乐趣的工作,终能最后获得回报。当你养成这种自动自发的习惯时,你就有可能成为老板和领导者。那些位高权重的人是因为他们以行动证明了自己勇于承担责任,值得信赖。
自动自发地做事,同时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那些成就大业之人和凡事得过且过的人之间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成功者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没有人能促使你成功,也没有人能阻挠你达成自己的目标。
和大多数人一样,约翰在十几岁时和大学期间做过许多工作。他修理过自行车(后来被解雇了),他挨家挨户卖过词典。有一年,整整一个夏天都在为一个选美比赛收集那些订出去而未收上来的票,那是一些中年人在甜言蜜语的推销者的劝说下订下的,但是他们根本无意去观看。他还做过数学家庭教师、书店收银员、出纳和夏令营童子军顾问,为了读完大学,他还替别人打扫院子,整理房间和船舱。
这些工作大部分都很简单,他一度认为它们都是下贱而廉价的工作。后来,他知道自己错了。这些工作潜移默化地给予他珍贵的教诲和经验,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中,也不管哪种工作档次,他都学会了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