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天色已晚,浓云密布,又无月色;昼风既起,夜风愈大。夏侯惇只顾催军赶杀。于禁、李典赶到窄狭处,两边都是芦苇。典谓禁曰:“欺敌者必败。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倘彼用火攻,奈何?”禁曰:“君言是也。吾当往前为都督言之;君可止住后军。”李典便勒回马,大叫:“后军慢行!”人马走发,那里拦当得住?于禁骤马大叫:“前军都督且住!”夏侯惇正走之间,见于禁从后军奔来,便问何故。禁曰:“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可防火攻。”夏侯惇猛省,即回马令军马勿进。言未已,只听背后喊声震起,早望见一派火光烧着,随后两边芦苇亦着。一霎时,四面八方,尽皆是火;又值风大,火势愈猛。曹家人马,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赵云回军赶杀,夏侯惇冒烟突火而走。
且说李典见势头不好,急奔回博望城时,火光中一军拦住。当先大将,乃关云长也。李典纵马混战,夺路而走。于禁见粮草车辆,都被火烧,便投小路奔逃去了。夏侯兰、韩浩来救粮草,正遇张飞。战不数合,张飞一枪刺夏侯兰于马下。韩浩夺路走脱。直杀到天明,却才收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夏侯惇收拾残军,自回许昌。却说孔明收军。关、张二人相谓曰:“孔明真英杰也!”行不数里,见糜竺、糜芳引军簇拥着一辆小车。车中端坐一人,乃孔明也。关、张下马拜伏于车前。须臾,玄德、赵云、刘封、关平等皆至,收聚众军,把所获粮草辎重,分赏将士,班师回新野。新野百姓望尘遮道而拜,曰:“吾属生全,皆使君得贤人之力也!”
演义后边还有“诸葛亮火烧新野”,但虚构成分、颠倒黑白的成分太占大头,这个“多智而近妖”的孔明军师,后边还要谈到。关于“将相和”的问题,这里倒是颇为生动。关、张之于孔明,表面上可谓前倨后恭,实则大有文章,《三国志》称“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重卑而抗上,关羽这个人对弱者非常有侠义之关怀,而对于尊上则向来傲倨不逊(所以后来死在更不甘居人下的孙权手里),他对于孔明的敬重,只是从遵守军令出发,是看刘备的面子而已;赤壁之战,孔明惟独让关羽去“捉放曹”,正是成人之恶,陷关公于不义,后来孔明将荆州托付关羽,交付剑印时心中也颇不情愿,足见二人的关系未见十分改善,后来孔明给关羽写信,恭维其为美髯公,更是极尽恭维忽悠之能事,可见此二人关系一直处于“面和”状态(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张飞则是非常敬重士大夫,而对于卑下者无视之,所以张飞对孔明,才是真正的敬重,后边在“张飞与庞统”结好的地方,还要说起这个人。
吴下阿蒙
下面说一个“吴下阿蒙”的故事,证明孙吴军中也一样存在将相互相不齿的情况。
吕蒙,字子明,是孙吴白衣渡江、收取荆州的重要人物,他在成名前,是孙氏早期部将邓当的小舅子,只能冲锋陷阵的猛将。当死后,吕蒙代替当统领其部,逐渐成长为帅才。后来,孙权劝其多读史书、兵书,遂发奋,后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死,吕蒙代领其军,奉命守陆口。二十四年,率主力抵襄阳、樊城,为大都督,直趋江陵,战舰伪装商船,士卒扮为商人,昼夜兼程至公安,迫使蜀守将傅士仁归降,占领荆州,旋因病卒。
《资治通鉴》记载,初,孙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多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国志》也有类似的记述,不过更为详尽——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於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据《三国志》记载:
蒙少不脩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笺辱。常以部曲事为江夏太守蔡遗所白,蒙无恨意。及豫章太守顾邵卒,权问所用,辽因荐遗奉职佳吏,权笑曰:“君欲为祁奚耶?”於是用之。甘宁粗暴好杀,既保失蒙意,又时违权令,权怒之,蒙辄陈请:“天下未定,斗将如宁难得,宜容忍之。”权遂厚宁,卒得其用。
吕蒙在孙权军中,不仅白衣渡江、收取荆州,更曾推荐朱然、陆逊等名将给孙权。
还成功弥和了凌统、甘宁之间的杀父仇恨,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物。
但这样一个人物,在孙权阵营中,也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向上过程,相比于周郎二十四岁拜建威中郎将的雄姿英发,却也不及,虽然如此,但吕蒙的豹变,从一个闯将成长为出将入相,实在是其个人勤奋的成果。
所以《三国志》将吕蒙与周瑜、鲁肃合传,是对其相当的肯定了。
)3.战争背后的较量
三国时,耕战的转换是相当频繁的,在战争迫近时,权衡轻重,决断战与不战的策略,还是要更倚重于这些“出将入相”的人物。
为战争而“苦肉”
先说说周瑜在赤壁大战中与曹操斗力、与部将斗心、与刘备斗智的例子——战争来临之际,最重要的是保持合力。
周瑜水军和曹操水军进行了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没有思想准备的原荆州水军自然不是甘宁一帮水匪出身悍将的对手,孙吴初战获胜。曹操开始意识到手下这帮荆州降兵战斗力太差,而自己的北方军又不惯水战,只有先练兵,提高战斗力,同时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案。曹军撤退到乌林地面上驻扎,还是虎视眈眈地看着赤壁。
周瑜自然知道时间拖得越久对曹操就越有利,曹操看着明月如钩当然有雅兴做诗,周瑜却在如水的月光下望着长江对岸发呆。这时候黄盖来献火攻计:“今寇众我寡,难以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黄盖、程普和韩当等人都是孙吴的老臣,曾经和孙坚一起出生入死,此刻却是周瑜的下属。本来这些老将对周瑜当他们的上司是很有几分不满的,毕竟周瑜属于他们的子侄辈,面子上首先就挂不住,心理也多少有些不平衡。其中程普以前曾经倚老卖老地教训过周瑜几次,要是一个肚量不够大的人,不免要端起官架子对程普公事公办,说不定还会公报私仇。可周公瑾却绝非《三国演义》里写的那样的小人,相反很大度地“折节容下,终不与较”,对待程普还是执子侄之礼的,这点和《三国演义》里动不动就用激将法气得老将吹胡子瞪眼睛的诸葛亮大大不同。往往是一些在大事上能力不足的人才偏偏注意细节,作为一个领导者并非是要高人一等,压人一筹,处处显得自己比下属高明,而是要充分发挥下属的作用,让下属在具体问题上比自己高明,程普等老将有了老将的尊严就自然要承担老将的义务。《易经》上说:“以上下下,其道大光,大得民也。”周瑜的谦恭换来了一班孙吴旧臣的支持,程普后来对别人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黄盖能够向周大都督提建议,是因为知道周瑜能够听建议,不是听不懂琴声的笨牛。
黄盖这条计策在于让曹操没有了必要装备——战船,到时候想进攻总不成飞过长江。利用的是在冬天,天干物燥,容易着火,而曹操一方面为了方便北方士兵,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荆州军叛逃,把战船都钉到了一起,为火攻计的成功提供了物质保证。
曹操对诈降信的轻信给了孙吴填满浇上了鱼油柴草的战船接近自己舰队的机会。孙吴用来充当自杀式进攻的火船应该不会太小,因为每艘船后都系有救生艇,太小的船也未必就能够保证把曹操的大船点着。黄盖的火船在数量上应该是数十艘,因为如果引火点太少的话,曹军完全有时间把着火的战船隔离开来。就后来火势很快燃烧到曹军岸上的情况来看,除了当时的东南风很大,以及撤退到救生艇上的孙吴士兵用火箭引燃纵深的曹军舰船外,曹操的水军舰船纵深并不是很大也有一定原因。也就是说很可能曹操的水军并不是张昭吹嘘的那样“艨艟斗舰千数”,不然以每排战船一百艘计算的话,也应该有十层的纵深,很难那么快烧到岸上的营垒。
在“烟炎张天”的情况下,周瑜率领孙吴水军,隔着大火擂鼓,曹军在焦头烂额之际也不知孙吴军队多少,加上有不少是一贯在孙吴军手下吃败仗的荆州军,自然一片大乱。史书上说“人马烧溺死者甚重”,可能烧死的不是很多,自相蹈藉而落水淹死的,甚至是踩死挤死的才是大多数。曹操一看不妙,带上剩余部队赶紧撤退,加上沿途士卒的逃亡,曹军减员严重。
得理不饶人的周瑜带上手下,上岸猛追,同时没忘了通知刘备。刘备得知周瑜居然获胜,很有些意外——原来曹操也不是不可战胜的。于是丧家犬刘备变回了走狗刘备,跟着周瑜一起去追击曹操。
可是由于火船的阻隔和刘备当初的首鼠两端,等他们赶到江陵城下的时候曹操已经北去了,在江陵驻守的是征南将军曹仁。曹仁以在江陵城下的三百精兵击败孙吴的数千先头部队,让孙吴将士见识了曹操嫡系部队的战斗力。这时候从后面上气不接下气赶上来的刘备又给周瑜献计,让周瑜给他两千水军去延夏水断曹仁的后路,留下张飞和一千陆军在周瑜帐下听用,不小心戳穿了诸葛亮当初说关羽有“水军精甲万人”的大话。周瑜答应了刘备后,另派甘宁迂回到江陵侧后的夷陵去断曹仁的后路。
后来周瑜在与曹仁的对攻战中右肋中箭,伤势严重。曹仁本来以为得了机会,没有想到周瑜强忍伤痛,“案行军营,激励吏士”,加上侧后方有甘宁军的威胁,只好退兵到襄阳进行防守。荆州战略要地江陵落到了孙吴手里。
已经回到了许昌的曹操听说江陵也被攻占,知道赤壁之败不是偶然,周瑜的军事才华不容忽视。但是他给孙权的信里是另外一番说辞:“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走,横使周瑜获此虚名。”这倒不是不认账,无非是想挑拨周瑜和孙权之间的关系,好就中取事。随后他就派九江人蒋干去游说周瑜。周瑜没有给蒋干说话的机会,只是给蒋干看了看自己的部队,孙权对他的赏赐,并说明了和孙氏是情同骨肉,以辩才著称的蒋干就没有话了。这正是蒋干的聪明处,就和所有的离婚案到最后就是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一样,劝人投降无非是让他的才华得以施展,要么就是有更多的酬劳和对他比现在的上司好等三样。可偏偏这三样曹操都不能比孙权做得更好,只能怪他和周瑜没有缘分。辩论辩的是真理,而不是技巧,蒋干口才再好也没用。
在战争面前,周瑜的顾全大局保证了孙吴阵营的完整和合力,最终获得了赤壁之战的全功。
出将入相第一人:陆逊
三国时代,可出将入相的人物,曹操有这个能力,但曹操志向远不仅此。诸葛亮也被称道,但他理政之才,明显优于将略,实在被打得不行,就使烟火阵、八阵图脱身。出为大督,入为丞相,这样的人物,陆逊算第一人。
孙吴军中,多有儒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都可称之,而陆逊的寿禄更远较周鲁吕为长。作为武将而非君主的陆逊有其单独的列传,这等殊荣在《三国志》中可是非常罕见的,陆逊能够做到这一点,显然是和他的实力分不开的:人们一提到陆逊,只会想到“火烧七百里”的彝陵之战,最多还能联想到“吕蒙白衣偷渡江”、“周鲂断发赚曹休”这些事件中陆逊所起的作用。
其实陆逊这些战绩未必比其他三杰能高到哪里去,单独列传决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战绩。有人说这和陆逊当权的时间长有很大关系,个人觉得这样的解释是比较合理的,在吴国建国前夕一直到建国后的十余年里,一直是吴国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历时长,涉及面广(军事、政治、宫廷),记述他的事迹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当时吴国的很多事件,因而才会有单独列传。那么陆逊是如何年纪轻轻便成为吴国大人物的呢?
在陆逊二十一岁的时候,凭借着江东世族陆家的背景,先在中央随便转悠了两圈,然后放出去混个小小的海昌都尉做了,这有如中央某某的秘书下去做个某市的公安局长什么的,其实这也不错了,陆逊的祖父也不过“守城门校尉”,父亲也就“官至九江都尉”,大概都和自己差不多,如果陆逊自己满足了,那么三国就会少很多著名战例。
那么,陆逊在海昌是怎么做的呢?“连年亢旱”,陆逊“开仓谷以赈贫民”,后“百姓蒙赖”。陆逊在海昌的“政绩”有三,除去上面所提到的赈济灾民一项算为国为民作出了些许贡献,下面两点就实在是不敢恭维了:先是“陈便宜,乞与募伏匿。”要把藏匿在山林中的百姓招募为交税的国家农民。三国时期动乱多,而且政府赋税又重,尤其是吴国,所以很多百姓躲入山林也是很正常的,于是让隐匿人口回归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了。再来看看在这一点上,陆逊是怎么做的:陈志上记载的是“陈便宜”,换句话说就是“说明利弊”。事实上很明显是弊大于利的,否则他们也用不着隐匿起来。但是陆逊是怎么把方的说成圆的呢?那么是不是陆逊的口才十分了得呢?细细一想,这些民众肯定是文化程度不高,愿意听或者听得懂陆逊的这些大道理吗?淳朴的农民们只相信也只能相信自己的眼睛。所以说“乞与募焉”说好听点是“恩威并施”,这些政绩,都成为陆逊后来施政的资本。
最后一项“政绩”就是讨伐潘临、尤突两支队伍。两支队伍究竟是山贼还是义军先暂且不论,但是后人从陈志的其他记载还可以看到这类现象非常多见,几乎遍布江东所有的郡县,纵向来说也一直贯穿到了吴国的灭亡,以至于镇压是否得力成为江东武将军绩的一个最重要方面,《吴书十》中的那些军头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着几段“光辉岁月”。后人可以大胆猜测,一般的百姓对这些部队至少是不反对的,甚至还会支持,否则不会在孙家的严酷镇压下还能出现“此起彼伏”的局面。孙家当时内忧外患。(外有世仇刘表袁术,内有愈演愈烈的盗匪暴动)可见,陆逊的讨“贼”,极大地扩大了政治影响,成为陆逊晋升的资本,他很快就“拜定威校尉,军屯利浦”。
接下来就是陆逊政治生涯中一个转折点了,因为孙权将自己的侄女,也就是孙策的女儿嫁给了陆逊。很多人以此作为孙权笼络江东“张顾陆朱”四大家族,尤其是笼络陆家,巩固统治的一着好棋。事实证明的是,这一政治婚姻对陆逊而言无疑是一大转折点,此后他得以接近孙权,从此平步青云。据《三国志》裴注,吕蒙临死推荐的接班人本是朱然,但后来上任的却变成了陆逊,可见陆伯言在孙吴建国前的迅速崛起,连非常赏识他、并曾极力向孙权推荐他的吕蒙都始料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