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完美女性贴心微语
1637600000021

第21章 情事传真(1)

107.一个独身女人的自白

喜欢有个尽善尽美的丈夫,团团簇拥着过日子。

手牵手去黄金珠宝商店,肩并肩去品味七月荷香;眼睛被风吹进沙子的时候,有人给弄出来;手被热水烫了的时候,有人捧起来用嘴吹一吹......

也欣赏独身女人的生活。腋下夹个大皮包,长发飘在腰后,像只大蝴蝶。怀里抱一个希望,潇洒地闯荡世界。满腔激情,热爱一切,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坚定。

但两者不能同时并存。给人家做了妻子,就得魂系人家,守着人家。我还是选择了后者。因为后者不成功的话,还可以补救。

翻着案头的日历,数着厨房里高高的一摞子生日蛋糕单子,按常见的结婚年龄计算,我已独身走过了10个年头。一种出乎我意料的幸福,像大江日夜在我身边奔涌。

9年前,我竖起一幅座右铭:“人生最美好的一切,就是当你停止生命时,也还能以你自己所创造的一切,继续为人们享用。”

那时我是个工人。下了班以后总觉得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想知道的东西很多,想做的事情很多。许多时候,想做的事情一起往我心的大门拥挤,我珍惜它们,总要尽情接纳,于是我就格外地忙碌。

小时候,我是个感情十分丰富的小姑娘。一次跟母亲去广场看艺人耍把戏,那人用食指将砖头穿透,然后取下帽子,让大家赏点钱。我难过极了,心疼那根指头。夜里还醒来好几次,梦见那指头肿得像个大红萝卜。后来我还把这事写进了作文。

要干要学的事情像雨丝一样多而长,我把它们捆好,只留下一条。

我渴望将来这样的情景出现:一个女诗人握着一支金笔,以她敏感的神经,捕捉生活的每一精彩细节;以她滴滴情愫,汇集成感情大潮,然后一股脑地奔涌奉献出来。

从此我默默无声地学习写诗。

似乎与一年四季告别了,只要一回到家,就是读书。开始也不知先读哪类,家里的那些书似鸽子扑腾腾直往我眼里飞。分门别类摆放完毕,自己决定先读文学书籍。

写诗似爬大山。刚刚开始并未费多大力气,继续往上爬实在疲惫得很。走运发表了几首以后,又怎么能说往后能缓缓平升或快速繁衍呢?眼前的光总是明明灭灭。常常欣慰中伴着呜咽。

这是因为要超出常人的生活,自有其独特,也因此更有情趣和意味。

独身生活一切时间都可得到充分利用。该淡泊的任其淡泊,该抓住的紧紧抓住,做事业的女人在这里如鱼得水。

我没有惊心动魄的宣言,但我的追求锲而不舍。一些困难的大墙很快筑成,又很快被自己拆毁。凭借自己的聪慧,念生活之悠悠,我以女人的细腻之情,伏案不停。

一个写诗的女人,情感时时在大起大落中。每天夜里,构思都是一溜小跑,枕头旁边永远堆着稿子,有多少构思就有多少诗歌。有时把被盖得严严的,还用两只肩头把被子上方压紧,可是一个诗的句子走进大脑,就又要掀翻被子,爬起来将它记到稿纸上。被里被外一夜中不知要折腾多少次,就是给个金銮殿,也会不稳。

身心很放松。尽管把被子掀起大旗一样呼啦啦响,也不影响别人休息。一首诗的开头没写好,常常要开十几个头。一张一张纸,飘飘洒洒从枕边到地下。没有拘谨,没有小心翼翼。一只大鸟白天黑夜地在屋子里飞。黄昏到夜晚之间,都是真实的梦。

时间对于我是一条大河,我随时随地从这边游到那边,又从那边游到这边。直至筋疲力尽之时,直至漂不起来之时,才和稿子摆摆手。这滋味我喜欢,自己喜欢便是由衷的幸福。我经常不断地将昼和夜的时辰颠倒。如果身边有个丈夫,那么我一天说上一百次“对不起”也不会改正。就像在果实和土地之间,我永远选择土地,只得冷落金灿灿的果实。

独身女人最喜欢交女朋友,嫁了人的女人最喜欢和独身女交谈,好像互相都有一种对生活、爱情、事业的神秘感。

有一次家中来了6位女人,是小学一年级的同学。同在一座城市,我们竟20多年没有见过面。她们从我的文章里知道了我的身世,就互相传呼着,费了好大劲找到我家。每个人都想安慰我,并拿来了6张男子的照片。

见到我过得如此潇洒,见到我的房间鸟语花香,见到我的屋子卧满了书橱,6双目光惊讶了。那6张照片也不知藏到哪里了。她们说:“这里没有一点烦恼,是仙女过的日子

7个仙女痛痛快快玩了一天,就像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而我自己,家里只要来客人,我都像上一年级的时候那样欢快。

我们无休无止地谈着。我发现了她们有的用一脸的悲伤颂扬爱情,我很难受。当中竟有人羡慕我,说回去以后和丈夫分手。这可吓坏了我!我忙说你们多好啊,夜里做噩梦还有人在身边保护。不像我,吓得揪住大被子使劲往头上盖,也不顾脚和腿。”

10年来,总有人送来询问,送来友情,我坦坦然不慌不乱。独身女人的世界,也并非惟她一人。和所有的家庭一样,需要与整个世界和谐。若体验人生的超然境界,又惟有独身才能清晰。

我常感觉我的呼吸年轻,还是个小女孩。我又感觉我的呼吸沉稳,是一个大女孩,也是两副担子在肩,充实着我的日子。

独身生活好珍贵哟,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以从里面换回所要获取的成功。每一秒钟我都把它视为金子,时时拥抱在怀。

108.“款姐”需要精神生活

在起伏的商海,一批又一批的女人冒富了。然而,当衣食住行得到了高度满足后,难言的精神生活的失落使她们的心理危机四伏。为了填充各自的需求,她们或用巨款包下歌舞厅寻找童年之梦;或出资雇知识男性专门消遣解闷;或花钱找深亮女人陪其丈夫各得其所;或抛金散财欲入空门。但是这一切都无法寻获精神之根,参差而发的心理疾病纠缠得她们心力交瘁。于是她们挂金戴银手持“大哥大”住进了精神病医院。于是富人心理障碍成了社会学中的新课题。

在商海中挣扎过来成为富翁的女性,许多人诉说不完自己的空虚,她们的精神世界随着金钱的膨胀而日渐狭窄。

为了使自己绷紧的神经和脆弱的心理得到片刻的松池托长越多的富女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心理医生。也许她们能从那里获得一分希望、一缕慰藉。

马斯洛很早就用需要层次的理论为我们构筑了一座金字塔。塔的最底部是本能需要。不幸的是到更高层次的需要求,她们失落了,她们迷茫了。当她们曾一度认为有了钱便会拥有一切,当事实证明钱并不是万能时,她们不知所措了。

物质生活的满足并不能带来精神生活的充实,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富有,也许能为都市富女提供一条排除心理障碍的康复信息。

109.独身女人面面观

所谓“独身”,指的是人们终身不嫁娶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在中国古已有之,比如,少林寺中的和尚、法华庵里的尼姑、著名人物阿Q等均是独身者,只不过在这一行列中,过去是男人多、女人少;佛门之内自觉的多,佛门之外被迫的多。三四十年代,在“洋”风较盛的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独身也曾在知识界,尤其是职业女性中时髦过一阵子。这大抵是经济的自立和赡养家庭的重负结合的产物。近十几年来,独身又开始在城市,甚至在一些小镇上流行起来,其中亦出现了一些令人感兴趣的新因素:一是女性增加了,二是佛门之外的独身者增加了,无论是自觉的,还是被迫的。

相比较而言,由于男人需要更多地承担家庭,更多地以孩子尤其是儿子的诞生来证明自己男性的价值。因而男人就更需要婚姻与家庭。而女性的价值目标、行为规范在近十几年来发生了较大转变,使得独身现象在女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为此,有必要对近十几年来女性独身做一些分析。

女性独身的增多无疑在于其经济独立地位的扩展和巩固。近十几年来,向来低于男人甚至依赖男人的女人开始在经济地位、社会作用上与男人平分秋色,成为与男人相对独立的经济个体,婚姻便不再是女人谋生的唯一手段。随着经济的独立,女人开始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婚姻原来内蕴的女人的价值也就日益弱化了。

对社会活动更多地投入和参与也使女人发现了婚姻家庭外的精彩。她要在这精彩中多方体现自己,多方寻找快乐。婚姻家庭再不是女人惟一可寻的欢乐场。

女人不必以婚姻实现果腹,不必以生儿育女表现自我,不必在家务劳动中满足快乐,婚姻对于女人的必须性便削减了。

还有一些女人是因尝到了非婚性行为的苦果,对异性产生反感后不愿进入婚姻。另一些女人则是因择偶标准的可望不可即导致的轮空,成了被迫的独身者。而这些无疑也与近十几年来社会环境中性刺激的强化,婚姻市场“行情”的变化等相关联。

独身是一种生活方式。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任何人当然有选择这种或那种生活方式的自由。这种独往独来式的生活对于人的个性自由和发展,确实有着不少其他生活方式难以取代的优势。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与其他生活方式相比,独身也有其不可克服的弱点乃至缺陷。比如:

人性中除了个性外,也包含着妻性、母性或夫性、父性,独身固然可以使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但也必然使妻性、母性或夫性、父性的发展受阻。因此人性的发展是不完整的,人生的历程也不免有所残缺。

为了避免他人干扰,独身者往往喜欢独居。这样,在身体不适或心理不适时往往会缺少亲人的及时照料与关怀。即使有家庭服务员的帮忙,也因其服务行为中缺乏天然亲情而难以使独身者在不适时得到特别需要的亲情满足。

独身者的性需求若不是长期处在压抑中便只能通过非正常手段或途径获得满足,这必然会导致独身者某种程度的心理异常。

人们需要在社会承认和尊重中证实自我存在的价值。独身行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被认为是一种非正常行为,即使在今天,人们对此巳能越来越多地给予理解,但也总免不了在独身者背后叽叽喳喳、指指点点。尽管独身者可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长期处在这种遭他人否定的氛围中也会给其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使之产生某种人生的困惑……

也许,正因为独身有着更多的不完整、不便和烦恼,因而许多人在作了比较之后还是选择了婚姻。虽然进入婚姻需以个性的某种牺牲为代价,虽然婚姻圈内也有无数的不完整、不便和烦恼,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更多的人选择了婚姻。这或许又是一种人性的证明!

110.女人的命运靠自己

乡下老家有位周姑娘,毅然舍去肯花两千元彩礼的陈家,却分文不取地许配给廖家。原来廖家乐意尊重她的条件:“婚后只生一胎,若是女孩,对我和女儿都不准歧视。”好奇心促使我拜访这位品貌俱佳的周姑娘,她的行为令我钦佩不巳。

在农村尤其在边远的山村,男女间远没有达到真正的平等。计划生育仍是一大难题,重男轻女、宗族观念、夫权思想都还相当严重。女婴出世,母女的日子是相当难过的。

周姑娘早已看清这一点,也就不受世俗的左右,不做彩礼的奴隶。早早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作出选择,舍去钱财,换来自尊,换来家庭地位,换来社会的尊重,也换来了一个“好命”。她的人生价值岂是“两千元”所能买下的?

看来这位周姑娘对计划生育,对男女平等,对妇女的合法权逛有着朴素而深刻的认识。然而,有的农村女子把一切不公都简单地归结在“命孬”上。找对象也是命,生女也是命,受歧视也还是命。反正命中注定,也就逆来顺受,屈从于命运的摆布,不去与命运抗争,守分安命,顺时听天,束手无策。叫她嫁她就嫁,叫她生她就生,生多了挨罚,罚多了受穷,穷了必然吃苦受累,她的“命”又咋个好得起来呢?

女人的道路,女人的命运,女人的价值靠谁来安排呢?上帝、菩萨、亲友、父母都无济于事或爱莫能助,惟有一人能够主宰一切,那就是女人自己。在改革大潮中,自己也要有个大胆而实惠的改革——改好自己的命运。

111.女强人的辛酸

一提到女人,人们很容易想到温柔、贤淑,想到宁静而平衡的家庭生活。这是数千年来,女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虽经进化却终未磨灭的天性。亦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为女性立下的永久风范。

然而,女性打破自然与人为双重桎梏的时代悄悄来临了。在当今社会,许多女性的自我主体意识提高了,她们积极参与竞争,出现了众多的先进女性。在企业界、科学界、商界等,女强人不断涌现。大凡有些成就且又是女性者,皆被以“女强人”、“女铁人”冠之,大有褒扬之意。然而,在这些表面现象的背后,作为女性,她们的婚姻家庭多有挫折和不幸。一位记者曾釆访了三位成功的女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出名之前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或农民,年龄都在40岁左右,都曾有一个美满的家庭。而当她们被冠以“女强人”的称谓之后,都遭到了破家的厄运。这看上去好像偶然,实际上却有内在的必然性。在现阶段,传统道德与现代观念的冲突,新与旧的碰撞,社会既充满了新的色彩,也留下了旧的痕迹,在妇女问题上同样如此。有些做丈夫的在许多问题上思想都很解放,惟独在对待妻子的问题上抱着陈旧的观念,信奉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留恋传统的贤妻良母,对有才能,有知识,有参与意识的女性抱有偏见。他们希望对方扮演好各种角色:妻子、母亲、媳妇,惟独没有想到,她们和男性一样,首先是她自己。但是,有文化,有进取精神,有独立意识的女性不再受陈腐观念的束缚。她们的天地不再是家庭,不再仅仅是为人妻、为人母的角色。除了家庭,她们有事业,有理想,有追求。因此,必然造成观念上的冲突,导致与坚持旧观念的丈夫决裂,走实现自我的道路。这当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要流出带血的眼泪。

A厂长是一位坚强的中年女性,工人们甚至称她为“铁女人”。就是她,当看到丈夫卷起行李离她而去时,她眼泪夺眶而出,一幕幕往事从眼前闪过。有一次,她因工作回家迟了一些,刚进门就听到丈夫气冲冲地责问,她笑笑赶紧钻进厨房,边解释边动手做饭,她想她毕竟是女人。然而,跟着来的竟是一记耳光。还有一次,她要出差,临要上车了,发现车票不见了,原来被丈夫扔掉了,她气得浑身颤抖。有时她在厂里开会,丈夫还偷偷跟踪窥视,弄得她尴尬万分。后来她终于明白了,丈夫需要的是无能无才、逆来顺受的老婆。离婚后,她原来的婆婆要搬走,在离别之际,她抱住老人大哭一场倾泻她内心的凄楚、委屈、辛酸和痛苦。

众多的事实证明,男性和女性在法律上的平等,不等于实际生活中的平等。口头上喊男女平等与潜意识中男尊女卑并存。这种现代意识与传统习俗的矛盾冲突,抑制了众多女性在事业上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