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寻访闻所未闻的秘境
16582900000016

第16章 幽静的喀纳斯湖

美丽的喀纳斯湖风景

喀纳斯湖是中国西部最深的湖泊,188.5米的深度使一切都可能发生。变色湖水、庄严佛光、枯木长堤、喀纳斯湖怪……它就像潘多拉的盒子,幽静的气质下是湖底深处的未知。

喀纳斯湖南北长达25千米,仿若一弯新月藏于新疆阿尔泰山脉。“喀纳斯”为蒙古语,意思是“美丽富饶、神秘莫测”,直白明了地诠释了喀纳斯湖的全部。

撩开喀纳斯湖神秘的面纱,你会惊讶于它的沉静和幽美。拥有众多传闻的它其实绝美如画。喀纳斯湖水面辽阔,来自阿尔泰山的雪水清冽甘甜,周边的奎屯山、友谊峰雪冠加顺,原始森林青翠葱郁,草甸悠长绵厚。青山、碧水、雪峰、密林……干净的瑞士气息与清新的中国写意在此完美结合。

喀纳斯湖的神韵见于多变的色彩。从晨至昏,其中韵味,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有所感悟。早春时分,青灰色的冰块顺流而下,幽暗而澄净,嫩嫩的浅绿色泛着幽蓝,直抵心脾;入夏,烈日下的滚滚冰水放射出乳白色光晕;深秋,湖面色彩斑斓,湛蓝黛绿光影间油画般醉人;隆冬季节,喀纳斯湖凝结成一颗硕大的水晶,光芒璀璨。喀纳斯湖奇幻曼妙的色彩归功于湖中聚集了大量的冰碛风化物颗粒,这些悬浮颗粒在不同的深度不同的角度反射出不同的光芒。

雨后一轮红日喷薄于喀纳斯云海之上,在喀纳斯湖西面出现一个巨大的光环,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纷呈,一半浮于云海之上,一半隐于云海之中,大有佛祖即将降临之势,庄严而澄净。这就是喀纳斯著名的“佛光”。

“佛光”只有短短十几分钟,转眼而过,仿佛神仙驾鹤飘然而去。

在喀纳斯湖北段,数以千计的枯木聚集在一起,就像一条千米木堤。这些来自上游的枯木飘到这里就不再前进,不论上游水势多猛,都不再挪动脚步。

曾有人对此表示怀疑,故意将一段枯木丢于喀纳斯湖下游,结果枯木竟然逆流而上,执著地回到原地。这段千里枯木长堤固执而坚定,令人寻味。枯木落叶间偶见动物尸体,平添恐怖气氛。

传说中的喀纳斯湖怪

世界上有很多关于“湖怪”的传闻,但是这些传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真相的揭示都渐渐淡去,几乎没有几个地方值得反复推敲,除却“喀纳斯湖怪”。

那条来去只留背影的“喀纳斯湖怪”似乎越来越接近现实。它使喀纳斯湖边的牛羊莫名消失,它将捕鱼工人放置的渔网一夜漂流千米,它不时在湖面兴风作浪又瞬间消失……2005年6月7日,距离一条游船200多米远的水面上突然浪花翻滚,瞬间就出去20多米远。待浪花稍稳,人们发现喀纳斯湖水面下出现了一个巨大身影,它快速地向湖心游去。渐渐地一个身影分成两个,一前一后地在水面下滑行,几分钟后消失在翻滚的浪花中。来自北京的游客拍摄下了全过程,这是人类唯一一次近距离拍摄到“喀纳斯湖怪”。消逝的背影挑战着人类的认知。

图瓦人是成吉思汗后裔,勇猛彪悍,尤擅骑术。他们固守着祖辈们粗犷又精致的生活方式,围捕渔猎。原木雕琢的木屋奶茶飘香,湖边零落的牛马尸骨是图瓦人坚持的证据。他们曾数次试图追捕“湖怪”,但都以失败告终。数队科考人员进行了多次大规模大范围的考察,并无任何收获。而当“湖怪”就要在人们关注的视线内消失时,又总有游客拍下有关湖怪的视频或照片。

而今图瓦人已不在喀纳斯湖渔猎,也不在湖边放牧,这里成了他们生活中的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