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寻访闻所未闻的秘境
16582900000017

第17章 奇怪的史前遗物

困惑了70年的“死丘”

“死丘”指的是摩亨佐·达罗古城。这个地方是1922年印度考古学家巴纳尔发现的,由于当时整个古城到处都是骷髅骨,所以叫做“死丘”,亦有人叫“核死丘”。此事件与1908年俄罗斯的通古斯卡大爆炸及1626年5月30日北京的王恭厂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

“死丘事件”为什么被科学家列为世界上难解的三大自然之谜呢?因为在距今3600多年前的某一天,这座城市的居民几乎在同一时刻全部死去,古城也随之突然毁灭。居民死于什么灾难?这座城市为什么会毁灭?3600多年以前,何以有文化如此发达的古城?其真凶又有谁?一系列的问题使科学家困惑了近一个世纪,至今未找到一个圆满的解释。

摩亨佐·达罗是印度河流域最大的文明古城。根据测定,其存在年代为公元前2500至公元前1500年,虽然其历史比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略晚,但影响范围更大。在距摩亨佐·达罗城几百千米以外的北方,人们也发现了布局相同的城市和规格一致的建筑用砖。

摩亨佐·达罗位于今天的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拉尔卡纳县城南20千米处,距卡拉奇约500千米,是巴基斯坦著名的旅游胜地。1921~1922年间,考古学家班纳吉在印度河干流的沙丘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史前遗物”。经过进一步发掘,一个大约建于4500年前的古城遗址终于露出了全貌。这座印度河古文明鼎盛期的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遗址,在地下埋没了几千年后,终于在20世纪“重见天日”。

由于“死丘”的存在,巴基斯坦人称自己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历史文化遗产,只有古埃及可与之媲美。

“死丘”遗址

从遗址发掘来看,摩亨佐·达罗非常繁荣,占地8平方千米。整个城市像一张棋盘,每个住宅都有6~10间房,并有院子,所有建筑都用红砖砌成。该城按发掘地势高低,大体可分为上城和下城两部分。

一到上城,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达15米的圆形古堡。从古堡往下走,是著名的摩亨佐·达罗大浴池和粮仓。于1925年挖掘出土的大浴池被一个大建筑群包围,位于城市公共部门的正中心,盛有一池深水,它在当时是一个技术上的奇迹,在古印度的建筑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上城居住着宗教祭司和城市首领,四周有城墙和壕沟,城墙上筑有许多了望楼,还建有高塔,带走廊的庭院,有柱子的厅以及带回廊的高台城堡,内有会议大厅和王宫等。

和上城相比,下城设置比较简陋:房檐低矮,布局也不规整。可能是市民、手工业者、商人以及其他劳动者居民的居住之地。

遗址北侧的博物馆内陈列着考古发掘的物品。出土的石头砝码、金银、玛瑙等勾勒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土陶上的红色图案,印章上的牛、象和鳄鱼等图案及各种泥塑陶俑,如一部原始纪录片,传递出当时居民的生活状态。所有文物中,青铜舞女和石雕男子最具代表性。舞女佩戴着夸张的项链和手链,叉腰翘首,睥睨四方。石雕男子面蓄胡须,左肩斜搭绣花长袍,表情平静。两个人物一动一静,形成强烈反差。

古城还出土了数百件奇异的人形陶俑,描绘当时的“圣母”祭祀仪式。这些人俑体现了古摩亨佐·达罗人的艺术创作特点,表现了他们对“神力”的敬畏和虔诚。出土文物中有一尊似是教王一类首领人物的塑像,他头系发带,面蓄胡须,左肩上斜搭一件饰有三瓣花图案的大氅,双目微睁,一副沉思的模样。另一件精巧的文物珍品是一个舞女的塑像,她全身赤裸,叉腰翘首,栩栩如生,一副高傲尊严的神态。另外还有一些精美的金属制品、珠宝饰品和陶器也被发掘出来。此外,在摩亨佐·达罗还发现大量刻有神秘文字或图案的印章。

博物馆有幅描述当年城市的图画,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繁华:城内人头攒动,城外土窑冒着青烟,印度河上舟楫穿梭。若把想象扩展一下,画上还应有城外的大片耕地,种植着大麦、棉花和豆类等。如今这片土地盐碱化严重,到处生长着名叫柽柳的灌木。

印度河上游的哈拉帕有座与“死丘”同时代的古城,两座古城统称哈拉帕文明。文明轴心是蜿蜒的印度河,河水带来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源,衍生出繁华的城市。从“死丘”向东步行2千米,可以看到这条南亚文明史上地位重要的河流。玄奘取经回国曾渡过这条河,据说当时风大浪急,他在河中遗失了不少佛经和奇异花种,遗憾不已。而眼前的印度河平静如镜,河水浑黄,一条小舟横在水面,如同千年雕塑。

摩亨佐·达罗城为何瞬间毁灭

远在3000多年以前,怎么会有文化如此发达的古城呢?为什么它又会在一夜之间灭绝?这些问题使科学家困惑多年,至今仍未找到一个圆满的解释。

摩亨佐·达罗的文明持续了千余年,公元前1750年左右突然衰落。那段时期,印度河泛滥,农业收成锐减,人们四散逃荒,古城逐渐被遗弃。但也有人认为是人为破坏造成的,在《梨俱吠陀》一书中提到,雅利安人从欧洲进入南亚时与印度河附近的土著居民发生冲突,战争和杀戮导致了这座古城的消亡。

“死丘”突然毁灭的原因是什么“死丘”最吸引世人注意的是其毁灭的突然性。在古城发掘中,人们发现了许多人体骨架,从其摆放姿势来看,有人正沿街散步,有人正在家中休息。

灾难是突然降临的,几乎在同一时刻,全城四五万人全部死于来历不明的横祸,一座繁华发达的城市顷刻之间变成废墟。

谁也不知“死丘”突然毁灭的原因。在博物馆中可以看到精美的印章,但至今无人能够破译印章上谜一般的文字,这些掌握了象形文字、雕刻艺术并有着城市规划天赋的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没人真正知道。他们连同他们创造出的这些高级文化似乎是从远古奇异稀薄的空气中偶然形成,又突然间消散了。

时至今日,巴基斯坦为了尽可能挽救摩亨佐·达罗,正在和时间赛跑。自20世纪20年代挖掘工作开展以来,城中30%裸露的废墟已经坍塌,如果不能遏制摩亨佐·达罗不断恶化的状况,这座有着古老文明的城市将再一次消失,这一次,将是永逝。

对于“死丘”毁灭的原因,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作了种种推测。

有些学者如雷克斯和威尔帕特等,从地质学和生态学的角度进行了解释,认为“死丘事件”可能是由于远古印度河床的改道、河水的泛滥、地震以及由此引起的水灾,把位于河中央岛上的古城摧毁了,城内居民也同时被洪水淹死了。然而,有些学者不赞同上述说法,认为如果真的是因为特大洪水的袭击,城内居民的尸体就会随着洪水漂流远去,城内也不会保存如此大量的遗骸,而考古学家在古城废墟里也没有发现遭受特大洪水袭击的任何证据。

有些学者猜测,可能是由于远古发生过一次急性传染疾病而造成全城居民的死亡。然而这一说法也有漏洞,因为无论怎样严重的传染病,也不可能使全城的人几乎在同一天同一时刻全部死亡。从废墟骸骨的分布情况看,当时有些人正在街上散步或在房里干活,并非患有疾病。古生物学家和医学家经过仔细研究,也否定了因疾病传播而导致死亡的说法。

也有人设想是由于城市内部发生剧烈的变革和斗争造成的悲剧结果。但是这种设想似乎缺少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于是,又有人提出了外族人大规模进攻,大批屠杀城内居民的说法。可入侵者又是谁呢?有人曾提出可能是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然而事实上雅利安人入侵的年代比这座古城毁灭的年代晚得多,中间相隔几个世纪。

虽然这种观点最为可能,如俾路支诸部落、临近伊朗的诸部落,或与印度河流域文明相近的周边各部落,很可能都先后参与了侵略行动。然而,究竟是哪个部落首先进入这一地区的?谁是始作俑者呢?无论从史实还是从有关这一事件的神话或传说中,都找不到模糊的一鳞半爪的资料。因此,入侵说也因缺少证据而不能作为定论。

因猛烈爆炸和大火而毁灭

经科学家们考证,认为摩亨佐·达罗的突然毁灭很可能源于一次闪电引起的猛烈爆炸和大火。

1922年,印度考古学家巴纳尔季在印度河口的一座小岛发现一片古代废墟,所有迹象表明,这个城市毁于一次突然的灾难。该地区到处是烧熔的黏土和矿物碎片,明显有爆炸和大火留下的痕迹。巨大的爆炸力将古城半径约1000米内的所有建筑物全部摧毁,还有一个明显的爆炸中心,由中心向外延伸,距离越远破坏程度越轻,只有最边远的建筑物得以幸存。科学工作者还在废墟的中央发现了一些散落的碎块,它是泥土和其他矿物烧结而成的。罗马大学和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的实验证明:废墟当时的熔炼温度高达1500益,这样的温度只有在”炼场的熔炉里或持续多日的森林大火中才能达到。然而岛上从未有过森林,因而只能推断大火源于一次大爆炸。

古印度诗史《摩诃婆罗多》中这样描绘:“突然空中响起巨大的轰鸣,接着是一道闪电撕裂天空,南边天空一股火柱冲天而起,耀眼的火光胜过太阳,被割成两半的天空——与通古斯卡大爆炸相类似房屋街道及一切生物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火烧毁了……”“这是一枚弹丸,却拥有整个宇宙的威力,一股赤热的烟雾与火焰,明亮如1000颗太阳,缓缓地在天空升起,光彩夺目照人……”“可怕的灼热使动物倒毙,河水沸腾,鱼类等统统烫死,水面漂着死鱼,死亡者被烧得如焚焦的树干……”这些描绘都可以印证这次大爆炸的确发生过。另外,印度历史上流传着远古时发生过一次奇特大爆炸的传说,提到许多“耀眼的光芒”“无烟的大火”“紫白色的极光”“银色的云”“奇异的夕阳”“黑夜中的白昼”的描述……在古城的大爆炸中,至少有3000团半径达30厘米的黑色闪电和1000多个球状闪电参与,因而爆炸威力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