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震防范与自救
16583100000016

第16章 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3)

对于那些被救的人要分情况处理。对救出的危重伤病员、骨折伤员,运送过程中应该有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重伤员,应送往医疗点或医院进行救治。

应特别注意的是,救人过程中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否则将会对被埋压者造成新的伤害。在河北唐山大地震救人过程中,救人者踩踏了已经倒下的房盖,使房盖下本来可以获救的被埋压者不幸身亡。扒挖时一定不要用利器,因利器伤人致命的事也发生过。因此,在抢救他人时,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救人,千万不能鲁莽行事。

抢救伤员时要注意的事项

每一次大地震之后都会出现很多的伤员,而采取科学的救助方法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救助生命的目的。一般来说,发现伤员应该轻轻地将其抬出,不要搀扶其行走或将其背起。另外反复使用的软担架尽量不要用,一定要使用硬的东西,如门板或平整的木板,把伤员固定再抬。

科学的救助方法

单人救助

(1)扶行法:适合那些没有骨折、伤势不重、能自己行走、神志清醒的伤病员。

(2)背负法:适用于老幼、体轻、神志清醒的伤病员。如有上、下肢及脊柱骨折情况不能用此法。

(3)爬行法:适用于狭窄空间或浓烟的环境下。

(4)抱持法:适于年幼或体轻、无骨折且伤势不重的伤员。如有脊柱或大腿骨折情况禁用此法。

双人或多人救助

(1)轿杠式:适用于神志清醒的伤员。

(2)双人拉车式:适用于意识不清的伤员。

(3)三人或四人式:适用于平托法搬运,主要用于有脊柱骨折的伤员。

震后救人总原则

地震后救人,时间就是生命。总的来说震后救人的原则是:

(1)在互救过程中,要有组织,讲究方法,避免盲目图快而增加不应有的伤亡。首先通过侦听、呼叫、询问及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判断被埋人员的位置,特别是头部方位,在开挖施救中,最好用手一点点拨,不可用利器刨挖。

(2)如伤者伤势严重,不能自行出来,不得强拉硬拖,应设法暴露其全身,查明伤情,施行包扎固定或急救。

(3)在互救中,应利用铲、铁杆等轻便工具和毛巾、被单、衬衣、木板等方便器材。

现场急救处理

在废墟中救出伤员后,要快速地暴露其头部,清除尘土,暴露胸腹部,如有窒息,应立即人工呼吸。一旦人的呼吸、心跳停止,30秒后就会发生昏迷,6分钟后就会发生脑细胞死亡。因此,对废墟中救出的伤员进行现场急救的几分钟非常关键。对伤员的急救原则是排除窒息和呼吸道梗阻,处理创伤性休克,处理完全性饥饿,外伤止血、包扎、固定,将其搬运到医院或医疗点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对于长时间埋压在废墟下的人来说,其眼睛要避免强光刺激,因此应该对其进行特殊护理。在幸存者暴露在阳光下之前,要使用衣服或其他深颜色的布料蒙上伤员的眼睛。对于长时间处于饥饿的人,要对其进行喂食,使其逐渐恢复体力,但一定注意不能一下子喂过多食物。对于发生流血、骨折等严重情况的伤员,也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护理,否则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特别应注意的是,针对从废墟中救出的伤员极容易出现休克、骨折、外伤性昏迷、腹部受伤等情况,在这些情况下掌握对伤员的急救措施非常重要。另外,由于伤员在废墟下可能长时间被重物挤压,针对其在被救出后出现的挤压综合征也应该掌握救援方法。

对休克伤员的急救

休克是由各种极为严重的致病因素(如严重的创伤、出血、感染、心肌梗死等)引起的,以急性微血管循环障碍为中心环节,导致以损害生命攸关的重要脏器细胞为结果的临床综合征。因此,休克并不是单一而独立的疾病,是多种危重疾病造成血容量、心功能、周围血管阻力及血液分布等方面的改变,以致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紧急状态。

休克并非仅仅是因为血压的下降,休克初期血压不仅下降不明显,舒张压还会有所增高。因此,休克的临床观察应重点注意以下诸方面:

(1)口唇及全身皮肤呈苍白色、湿凉,有黏汗。

(2)躁动后有抑郁、反应迟钝等神志精神的改变。

(3)脉搏软弱无力而快速(120~140次/分钟),血压逐渐下降,收缩压与舒张压的间距缩小。

(4)尿量减少(每小时少于15毫升,24小时少于400毫升)。

对于休克的现场急救,应采取平卧而下肢抬高15°~20°的体位,这样有利于静脉血回流,保证基本生命支持的需要。心源性休克伴有心功能不全,尤其是有左心功能不全的突出表现时,头部、躯干应稍加抬高,以利呼吸。

设法保持比较正常的体温,对于低体温者应加以保温,室温调整在22~28益,湿度在70%左右较为适宜;如是高温者需做有效而适当的降温,仍以物理降温为好,防止药物降温引起过多出汗而加重病情。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内痰液等分泌物或异物,以保证休克时供氧不足情况有所改善,及早送患者至医疗机构救治。

对骨折伤员的急救

地震发生后的建筑物坍塌,很容易造成人员骨折情况。骨折分为外骨折和内骨折两种类型。

外骨折是指断骨可能会刺破皮肤,有明显的伤口。这种情况容易引起病菌感染,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在夹板固定前要把断骨复位,断肢摆直,这一定很痛。如果伤员已经昏迷,可以直接完成。

内骨折是指断骨没有刺穿皮肤或裸露在外。触动受伤部位时,即使外施轻微压力,也会一触即痛。内出血进入组织以后,会引起肿胀,随后出现青紫斑或失去血色。移动伤肢,伤员会痛苦大叫。

对于骨折可用固定的方法急救,针对伤员不同部位的骨折情况,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合适的处理。

(1)肘部以下骨折:用悬带将伤臂吊于肩上,从肘部至中指用加垫的夹板固定。在肘部下方打结可以阻止滑动,手臂抬高可以避免严重肿胀。

(2)肘部骨折:肘部弯曲,用狭长吊带支持。上臂与胸部捆扎在一起,阻止上臂摆动。检查脉搏,确保血液循环。如果摸不到脉搏跳动,可稍稍将臂部放直,观察能否恢复。如果断肘僵直,别硬要弄弯它。用加垫的夹板将它竖直固定,用吊带将断臂绑在腰部。

(3)上臂骨折:从肩到肘用加垫的夹板固定,腕部用窄带吊于颈部。

(4)肩胛骨骨折:用吊带支撑受伤部位的重量,用绷带将臂部与胸部固定。

(5)锁骨骨折:用吊带支撑受伤部位的重量,用绷带将臂部与胸部固定。

(6)下肢骨折:需用“八”字形绷带将足踝与双腿都捆扎起来,这样可以防止断肢翻转或缩短。

(7)髋部或大腿骨折:将一块夹板放于腿部内侧,另一块更长的夹板放于伤肢外侧,由胯部至足踝部,用绷绳捆扎固定。如果没有夹板,在两腿之间夹上衬垫、折叠的毛毯或衣物都可以,伤肢绑扎固定于对称的另一条腿上。

(8)膝部骨折:如果伤腿僵直,将夹板置于腿后,膝部加垫。如果有条件,用冰块冷敷膝部。如果伤腿弯曲,不要强行拉直,可将双腿并拢,腿之间加垫,绷带扎牢。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医疗援助,那么应尽可能将伤腿绑直。

(9)小腿骨折:从膝上部开始固定夹板,或者在双腿间加垫、捆绑。

(10)足部或踝部骨折:通常不用夹板,抬高足部以减缓肿胀。用枕垫或折叠式毛毯包裹踝部及足。踝部以上绑扎两圈,足部绑扎一圈。另外,如果没出现伤口,可以不必脱鞋,以起到固定作用。伤员足部不能负重。

(11)骨盆骨折:表现为腹股沟或下腹部疼痛。分别绑扎膝部及踝部,在腿部弯曲处垫上枕垫,使整个身体固定于平台上,担架、门板或桌面等都可以。分别于肩部、腰部及踝部绑扎牢靠。在两腿之间加垫,足、踝、膝和大腿之间分别用绷带绑扎固定,用两根更长的绷带绑扎骨盆部。

(12)颅骨骨折:症状表现为血液或淡黄色黏液从眼、鼻处渗出。应将伤员放置于恢复位,渗液面朝下,允许黏液流出来,这样就不会压迫大脑皮层。仔细检查确保伤员能正常呼吸。完全式固定包扎,尽可能让伤员舒服一些。

(13)脊椎骨折:如果伤员颈背部疼痛,而且下肢可能失去感觉,应判断是否是脊椎骨折。轻轻触动伤员肢体,察看有无感觉;要求伤员按指示运动手指及脚趾。如果没有希望获得医疗援助,此处又很安全,要求伤员静静躺卧。用合适的物品,例如行李或垫石支在身体左右,防止头部或躯体摆动。

(14)颈椎骨折:怀疑颈椎发生骨折时,必须用适当材料围住颈部,阻止其晃动。用卷起的报纸、折叠的毛巾、车坐垫等材料都可以,折叠成宽10~14厘米的带状物,根据伤者从胸骨至下颌部的距离,朝向面部的一侧要折叠得宽一些,围住颈部,用布带或鞋带系好。防止颈椎骨折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同时,将伤员肩部及髋部绑扎牢固,用柔软有弹性的物品垫在大腿、膝盖及足踝之间。用宽松的绷带绑扎双膝及双腿,全身固定。尽快寻求医疗救助。

对外伤性昏迷伤员的急救

在救出外伤性昏迷伤员后,要让伤员平卧,下颌抬高,保持其相对固定的体位,保护好伤员的头部,避免头部活动。松解开伤员的腰带、领口等压迫物,以使其呼吸通畅。伤员如果呕吐,则应将其头偏向一侧,以利呕吐物排出,避免呕吐物被吸入气管。如果伤员安有假牙(义齿)或牙齿有破碎情况,要取出假牙和碎牙。要对伤员口腔内的凝血块、呕吐物、分泌物等进行清除,以帮助其建立有效的呼吸通道。伤员如果发生呼吸暂停,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条件允许的话要立即给氧,尽快输液,尽早转移到治疗点或医院进行救治。

对腹部受伤伤员的急救

腹部受伤分钝伤和锐伤两大类。钝伤外部无明显的伤口流血,但有可能引起脾、肝、肠、肾等破裂,出现出血性休克症状;锐伤有明显的流血伤口,有的还伴有内脏脱出。

对钝伤的紧急处理关键在于要考虑到出血性休克的可能。若有明显压痛、头晕乏力感以及口渴要喝水等情况,有可能是内出血,应该使伤者平卧,双腿下放枕头,使下肢抬高,可增加回心血量,不能给伤者喝水,以免增加腹腔内脏血流量而加重内出血。钝器伤引起的内出血如果不能及时被发现,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

当腹部受锐器所伤造成肠子脱出时,千万不能将肠子回纳至腹腔内。

这是因为正常人的肠子在肠腔内按一定方向排列,履行消化、吸收、蠕动功能。当腹壁受伤伴肠子脱出时,肠子排列变得紊乱,而无规律地将其回纳至腹腔,即可造成脱出肠子的扭曲、嵌顿,于是形成血液循环障碍使其缺血和坏死;另外,肠子脱出后极易感染,用未经消毒的手将其回纳至腹腔时,又易把外界细菌带入腹腔内,极易造成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