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震防范与自救
16583100000019

第19章 历史上的重大地震(2)

震前曾发生犬哭羊嘶、蛇出鼠惊、乌鸦惨啼、母鸡司晨等异象。地震发生时,天空中发出霹雳巨响,大地开始猛烈地晃起来,地中发出巨大响声,与地面隆隆之声相混合。风沙走石滚滚而来,人们的耳、眼、口、鼻均被尘土所塞,满眼迷离不能远视,只见近处地皮到处裂开了大缝,忽开忽闭,大地向下倾陷,人在地上一步不能移动,意志全失。持续了一分钟之久,地壳停止晃,但四周巨大的隆隆声仍持续不断,沙石继续飞扬,3小时后尘雾稍歇,方可辨远近,太阳西沉,河山改易。叠溪这座拥有270余户羌人的古老羌城,历史上重要的军事要塞——古蚕陵重镇,竟被地震毁于一旦,只剩下一座残破不堪、倒塌了大部分的城隍庙。城隍老爷塑像亦被乱石打得支离破碎,半张庄严的脸庞和一只瞪圆的眼睛被埋在尘土之中。

巨大山崩使岷江断流,壅坝成湖。1933年10月9日19时,叠溪海子瀑溃,积水倾泻涌出,浪头高达20丈(约66.7米),壁立而下,浊浪排空。急流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急涌茂县、汶川。次日凌晨3时,洪峰仍以4丈(约13.3米)高的水头直冲灌县,沿河两岸被蜂拥的洪水一扫俱尽;茂县、汶川沿江的大定关、石大关、松基堡、长宁、浅沟、花果园、水草坪、大河坝、威州、七盘沟、绵池、兴文坪、太平驿、中滩堡等数十个村寨被冲毁;都江堰内外江河道被冲成卵石一片,冲没韩家坝、安澜桥、金刚堤、平水槽、飞沙堰、人字堤、渠道工程,防洪堤坝荡然无存;邻近的崇宁、郫县、温江、双流、崇庆、新津等地均受巨灾。据不完全统计,死亡人数在2500余人。

在叠溪遭到灭顶之灾的同时,世界各地的地震仪也不断收到了大地颤动的信号:鸟孰峰、南京地震台几乎同时记录到这次灾难的振波;马尼拉、大阪、棉兰、孟买、哥本哈根、汉堡、檀香山、巴黎、突尼斯、悉尼、多伦多、威林顿、渥太华、拉巴斯等世界百多家地震台都测收到了这可怕的震波。

1950年西藏察隅地震

1950年8月15日22时9分34秒,西藏察隅县(28.5°N,96.0°E)发生震级8.5级的强烈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12度,死亡近4000人。强震使世界各国的地震记录仪纷纷出格,美国科学家认为地震发生在日本,而日本科学家认为地震发生在美国。喜马拉雅山几十万平方千米大地瞬间面目全非,雅鲁藏布江在山崩中被截成4段。这次地震使整个雅鲁藏布江河湾地区和米林、林芝、波密、朗县、隆于、错那、八宿、察隅、昌都等27个县,以及印度境内阿萨姆邦的迪布加尔、萨地亚、提斯浦尔、乔尔哈特等被卷入这场灾难。破坏范围西南到西藏洛扎、印度西隆,东北抵西藏井盐、丁青问,长约800千米,宽约500千米,面积40平方千米。有感范围北至青海囊谦,东至四川巴塘、白玉、甘孜,南至缅甸的仰光,西至印度的勤克瑙,最远有感距离1200~1300千米。

这次地震还引起了严重的次生灾害。地震发生的顷刻间,庙宇、官署、村庄毁灭,大地开裂,沉陷变形,地面喷水涌沙,田禾淹没,雪峰震裂,冰川跃动,巨型的山崩滚滚而下,使江河雍阻,森林毁坏,温泉消失,瀑布也荡然无存。墨脱至四境间数百千米的山间路径崩塞,连日飞尘蔽日,烟雾弥漫;南伽巴瓦山、工拉噶波山、工准德木圣山等雪崩不绝;雅鲁藏布江水势暴涨,流入印度阿萨姆邦宽阔平原地带;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洪水为患,堰渠冲毁,道路切断,桥梁损坏。两座雪峰大规模雪崩和冰崩也随之产生,南迦巴瓦峰坡的则隆弄冰川下段冰舌突然崩落,冰体加上崩雪,翻越过一段小丘后掩埋了大峡谷进口处不远的直白村,全村100多人死于非命,只有一位正在水磨房磨糌粑的妇女被推到磨盘下,在冰雪窖中靠融水和糌粑坚持了19天,待到冰消雪化,才侥幸生还。

1960年智利大地震

1960年5月21日至6月22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在智利发生了20世纪震级最大的震群型地震,在南北1400千米长的狭窄地带,连续发生了数百次地震,其中超过8级的3次,超过7级的10次,最大主震为8.9级,为世界地震史所罕见。地震期间,6座死火山重新喷发,3座新火山出现。这次地震导致数万人死亡和失踪,200万人无家可归;码头全部瘫痪,瓦尔的维亚城被淹没,智利国内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并引发了世界上影响范围最大也是最严重的一次地震海啸。

当5月21日地震刚刚发生时,震动还比较轻微,但这种颤动与以往地震不同的是,它连续不断地发生着。接着,震级一次高于一次,震动也一次比一次剧烈。仓皇之中,人们晃晃跑出室外。这时虽然也有一些不太结实的房屋被震塌、震裂,偶然也有慌不择路的人们被压死和砸伤,但一些比较牢固的建筑物还都安然无恙。由于地震开始来势并不那么凶猛,人们还有时间躲避,伤亡人数不多。然而,连续两天持续不断的震荡使人们产生了松懈麻痹情绪,由于破坏程度不大,人们不像开始那样惧怕地震,有人甚至搬进了已被震裂的房屋中居住。5月22日19时11分,忽然地声大作,震耳欲聋,地震波像数千辆隆隆驶来的坦克车队从蒙特港的海底传来。不久,大地便剧烈地颤动起来。这次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一次震级最高、最强烈的地震,震级达8.9级(也有认为震级高达9.5级)。它发生在太平洋智利海沟、蒙特港附近海底,震中为南纬38.2°,西经76.6°,影响范围在南北800千米长的椭圆内。这场超级强烈地震持续了将近3分钟之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蒙特港是智利的一个重要港口,设施完备先进,具有较强的吞吐能力,但在这场地震的破坏下,所有房屋设施都被震塌,许多人被埋进碎石瓦砾中。

大震之后,忽然海水迅速退落,露出了从来没有见过天日的海底,约15分钟后又骤然而涨,滚滚而来,浪涛高达8~9米,最高达25米,以摧枯拉朽之势,袭击着智利和太平洋东岸的城市和乡村。那些幸存在广场、港口、码头和海边的人们顿时被吞噬,海边的船只、港口和码头的建筑物均被击得粉碎。然后巨浪又迅速退去,把能够带动的东西都席卷一空,如此反复震荡,持续了将近几个小时。太平洋东岸的城市,已经被地震摧毁成了废墟,又频遭海浪的冲刷,那些掩埋于碎石瓦砾之中还没有死亡的人们,却被汹涌而来的海水淹死。

太平洋沿岸,以蒙特港为中心,南北800千米,几乎被洗劫一空。

在这次大海啸的灾变中,除智利首当其冲之外,还涉及相当广泛的地区。

太平洋东西两岸,如美国夏威夷群岛、日本、俄罗斯、中国、菲律宾等许多国家与地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损失也十分惨重。地震发生后,海啸波以每小时700千米的速度,横扫了西太平洋岛屿。仅仅14个小时,就到达了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到达夏威夷群岛时,波高达9~10米,巨浪摧毁了夏威夷岛西岸的防波堤,冲倒了沿堤大量的树木、电线杆、房屋、建筑设施,淹没了大片大片的土地。不到24小时,海啸波走完了大约1.7万千米的路程,到达了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岛。此时,海浪仍然十分汹涌,波高达6~8米,最大波高达8.1米。翻滚着的巨浪肆虐着日本诸岛的海滨城市,本州、北海道等地,停泊港湾的船只、沿岸的港湾和各种建筑设施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临太平洋沿岸的城市、乡村和一些房屋以及一些还来不及逃离的人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波涛卷入大海。这次由智利海啸波及的灾难,造成了日本数百人的死亡,冲毁房屋近4000所,沉没船只逾百艘,沿岸码头、港口及其设施多数被毁坏。智利大海啸还波及了太平洋沿岸的俄罗斯。在库页岛附近,海啸波涌起的巨浪亦达6~7米,致使沿岸的房屋、船只、码头、人员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失。在菲律宾群岛附近,由智利海啸波及的巨浪也高达7~8米,沿岸城市和乡村居民遭到了同样的厄运。中国沿海由于受到外围岛屿的保护,受这次海啸的影响较小。但是,在东海和南海的验潮站,都记录到了这次地震海啸引发的汹涌波涛。总之,智利大海啸对太平洋沿岸大部分地区都造成了程度不同的破坏,其影响范围之大前所未有。

1970年秘鲁钦博特大地震

1970年5月31日,秘鲁最大的渔港钦博特市发生7.6级地震。在地震中有6万多人死亡,10万多人受伤,100万人无家可归。钦博特遭受地震和海啸的双重袭击,损失惨重。该市以东的容加依市,被地震引发的冰川泥石流埋没,全城2.3万人被活埋。

当时,由于地质与土质条件和土砖抗震性能极差等主客观原因,房屋等建筑物像豆腐渣一样,纷纷崩解、坍塌;尽管地震时值白天,并有沉闷的“数万汽车发动”似的地声先期提醒,但很多人却仍然来不及逃离,就当即被活埋在断壁残垣中。

与此同时,强大的冲击波震裂了瓦斯卡兰主峰的冰冠,这是秘鲁国境内最高的山峰,海拔6768米,峰顶常年积雪,冰山纵横,导致巨大的冰体坠落,酿变成南美洲甚至世界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特大灾害——容加依泥石流毁城大惨案。

一块近千平方米的特大冰块,从瓦斯卡兰北峰崩塌,并狂落下坠900多米,撞击在海拔3700米处的冰山和冰河湖中。这无异于一次“太空陨石与地球碰撞”

似的惊天大碰撞。惯性溅起来的物体,猛然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物体涡流气旋,旋风量足足有14级的狂暴;大约有一亿吨的冰块、岩石、泥土和冰雪被腾空卷起,遂又像天女散花似的纷纷坠落。先前没有被撞飞的冰雪岩体,在“二次撞击”下,纷纷崩塌、滑坡,并形成一股前所未有的集结冰雪泥石流,估计约有5000万立方米的冰雪泥石流以320多千米的时速,即一分钟向前推进约5.4千米,咆哮着向山下奔腾而来。10多米厚的泥石流,如巨蟒集结来袭,所经之处,还激荡起无数强劲的气浪和石雨;一块3吨多重的岩石,居然被气浪反弹到600米外。秒速高达100米左右的泥石流越跑越快,像庞大无比的推土机一样铲平了沿途所有的山丘和村庄后,又轻而易举地翻过100多米高的分水岭,时速已高达400千米,一下子“全体”凌空倾倒在容加依城内,当场冲埋2.3万人,创迄今世界历史上冰雪泥石流冲埋死亡人数之最。

至此,容加依城全部毁灭。更令人惊心动魄的是,强大的冲击惯性,使泥石流在覆盖冲埋容城后,还继续向前推进了好几千米,最终流程长达160千米。

据震后官方公布,此次地震,除钦博特基本毁灭,楚基卡拉、瓦廉卡半毁灭外,容加依和兰拉西卡也全部毁灭;共计死亡66794人,10万多人受伤,100多万人无家可归。这是20世纪南美洲在世界地震史上引发的最罕见、最猛烈、最大规模、一次性死亡人数最多的冰雪泥石流的特大灾难性地震。

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6秒,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7.8级地震。

地震震中在唐山开平区越河乡,即北纬39.38°,东经118.11°,震中烈度达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当天18时45分又在滦县发生了7.1级地震,同年11月15日天津宁河发生了6.9级地震,主震后的余震更加加重了地震灾害。唐山地震无明显前震,余震持续时间长,衰减过程起伏大。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顷刻之间,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化为一片瓦砾,人民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遭到惨重损失。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千米,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相当于全国面积的1/3。地震发生在深夜,市区80%的人来不及反应,就已被埋在瓦砾之下。极震区包括京山铁路南北两侧的47平方千米内所有的建筑物几乎都荡然无存;一条长8000米、宽30米的地裂缝带,横切围墙、房屋和道路、水渠;震区及其周围地区,出现大量的裂缝带、井喷、重力崩塌、滚石、边坡崩塌、地滑、地基沉陷、岩溶洞陷落以及采空区坍塌等。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仅唐山市区终身残废的就达1700多人;毁坏公产房屋1479万平方米,倒塌民房53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亿元。

全市供水、供电、通信、交通等生命线工程全部被破坏;所有工矿全部停产;所有医院和医疗设施全部破坏;地震时行驶的7列客货车和油罐车脱轨;蓟运河、滦河上的两座大型公路桥梁塌落,切断了唐山与天津和关外的公路交通;市区供水管网和水厂建筑物、构造物、水源井破坏严重;开滦煤矿的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倒塌或严重破坏,井下生产中断,近万名工人被困在井下;唐山钢铁公司破坏严重,被迫停产,钢水、铁水凝铸在炉膛内;三座大型水库和两座中型水库的大坝滑塌开裂,防浪墙倒塌;410座小型水库中的240座震坏;6万眼机井淤沙,井管错断,占总数的67%;沙压耕地3.3万多公顷,咸水淹地4.7万公顷;毁坏农业机具5.5万余台(件);砸死大牲畜3.6万头,猪44.2万多头。唐山市及附近重灾县环境卫生急剧恶化,肠道传染病患尤为突出。

震后,党中央和国务院迅速建立抗震救灾指挥部。解放军和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物资源源不断地云集唐山,展开了规模空前的紧张救灾工作,及时控制了灾情,减少了伤亡。市区被埋压的60万人中有30万人自救脱险;解放军各部队出动近15万人;唐山机场一天起降飞机达390架次;京津唐电网3000多人组成电力抢修队;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铁路系统的2万多名医务人员,组成近300个医疗队、防疫队;空运重伤员到外省市治疗,共动用飞机474架次,直升机90架次,共开出159个卫生专列;各级政府及时解决了群众喝水、吃饭、穿衣问题。

国家用于唐山恢复建设的总投资为43.57亿元。历经7年的建设,唐山建成一座功能分区明确,布局比较合理,市政建设比较配套,抗震性能良好,生产、生活方便,环境比较优美的新型城市。震后的建筑物均达到了8度设防,“唐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

2008年,唐山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600亿元,人均GDP4万元,全部财政收入420亿元,均居河北省首位。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500元和7000元,人民生活全面接近小康水平。

1985年墨西哥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