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生动的一课,不仅为达·芬奇的绘画艺术打下了基础,而且对他以后钻研多方面学问都很有启迪。达·芬奇在此整整苦学十年,不但在艺术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学习和训练,而且还结识了一批艺术家和学者,阅读了很多书,在许多领域都打下了知识基础。
后来,达·芬奇在总结童年学画的经验时,他告诉下一代艺术爱好者们说:“……你们天生爱画,所以我对你们说,你们若想学得物体形态的知识,须由细节入手。第一阶段尚未记牢,尚未练习纯熟,切勿进入第二阶段,否则就虚耗光阴,徒然延长了学习年限。切记,艺术靠勤奋,勿贪图捷径。”
尽量涉猎多方面的学问
格拉索是美国当代物理学家,他由于和美国物理学家温伯格、巴基斯坦物理学家萨拉姆三人在弱电统一理论上的贡献,共同获得了197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格拉索在少年时期曾就读于美国纽约市布朗克斯高级理科中学。这是一所人才辈出的学校。据说,这所学校对学生的挑选非常严格,有时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格拉索早在中学的时候,就开始自学大学的微积分课程,量子力学虽然是大学高年级的课程,他也买来几本教科书,在课余时间里读了起来,并冥思苦想去弄懂这门高深的学问。班里组织了“科幻俱乐部”,格拉索就是俱乐部中的成员。热爱科学、兴趣广泛、思维活跃的少年们,经常聚集在一起,海阔天空地谈论科学。在这种自由自在、天真活泼的气氛中,格拉索的知识得到了迅速的扩展,思想得到了锻炼,创造力也得到了开发。格拉索中学毕业后,进入美国著名的康奈尔大学学习。他为了进一步开阔知识视野,除了学好物理外,还选修音乐、东亚历史、法文、文学和电焊工等科目。
格拉索获得诺贝尔奖金之后,曾有一个记者不解地问他:“你说看小说,逛公园也有好处,可这对你的规范场研究有什么关系呢?”
格拉索回答说:“对世界或人类运动中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假如你从未看过大象,你能凭空想象得出这样奇形怪状的东西吗?”
他还说:“往往许多物理问题的解答并不在物理范围之内,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开阔的思路。”
发现蕴藏在知识之中的智慧
古时候,人们从直感出发,都认为地球是平的。早在2500年前,希腊人阿纳克西曼德对地球“平面说”进行了思考。在晴朗的夜晚,他发现天空的群星在一夜之中横穿过天空,只有一颗星却总是不动。这颗星就是北极星。于是,阿纳克西曼德认为,天空是一个巨大的空心球或“球面”,天空中的这个球面(简称天球),环绕一条无形的“轴线”在旋转着,轴线的一个顶端直指北极星,另一个顶端则在人们无法看到的球体的相反一边。
开始时,阿纳克西曼德也认为地球可能是一块厚厚的平板。那么,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跑到过这块平板的尽头呢?他从太阳、月亮和天空都是球体而获得启发,地球会不会也是一个球体呢?可是,他并没有把地球设想成球体,而认为地球是一个横在天体中央的圆柱体,这样,虽然能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沿着圆柱体曲线向南走时,隐没了北方的一些星星;向北走时,则隐没了南方的一些星星,然而却不能说明为什么人们朝其他方向行走时,群星在天空出没的种种复杂情况。
公元前450年,古希腊学者菲洛雷厄斯最终解决了这一难题。他根据星星位置的变化、帆船向远方航行时帆底首先消失、月食时地球的阴影总是圆的等一连串现象,从而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个球体位于比它大得多的天球的中心。
大约在公元前350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解决了地球呈球形的又一难题:由于任何物体都受到心的引力,所以物体都会自动向下坠落,站在地面上的人也因此不会颠倒而总是脚向下的。由此进一步证明,地球只能是圆形的球体。
公元前240年左右,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得知在全年白天最长的6月21日中午,把一根木杆插进埃及南部的一个城市基纳的地面,它不会投射出阴影,于是他在这天中午到埃及北方城市亚历山大,将木杆插入地面,结果看到一段阴影,他根据两地的距离为500英里,就可计算出地球的周长是25000英里。
在此后1000多年,大多数人都不赞同埃拉托色尼的推测,直到公元t519年,葡萄牙航海家费迪南德·麦哲伦率领一支船队,从西班牙出发进行历时三年的航行证明:埃拉托色尼的计算是正确的。
最后,人类的智慧又使推测变成了现实。
从1961年开始,人类开始直接探索宇宙奥秘,人们从外层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看到,地球的确是球形的。
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颜墨高从1961年22岁时进入美国银行当信贷业务学员,开始了他的银行家生涯。颜墨高像现在美国许多年轻人一样,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对自己的学识感到不足,产生了回大学深造的愿意。这种愿意,实际上与他自己在事业上的前途有密切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银行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一个人在银行里工作,如果没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历,银行当局就不会委以重任,个人的事业前途就有了阻碍。因此,有一段时间,颜墨高离开了美国银行,进美国斯坦福大学读研究生,取得了商业管理硕士学位。之后,他参加美国总统的行政交换计划,被派往华盛顿美国政府国会的货币事务处工作。
颜墨高在离开美国银行之后,有了在政府货币机构中工作的经验,有了比过去更高的学历,这使他幸运地再次被美国银行雇用,并且被派到伦敦去,担任美国银行伦敦分行经理。他的工作地点后来多次变动。
1971年,他第三次被调往伦敦工作,出任美国银行伦敦分行副总裁。
1977年,他第四次被调往伦敦工作,担任美国银行欧洲、中东和非洲区的负责人。这之后几年里,他又担任过美国银行内部货币及贷款政策委员会的高级人员及主席。最后,他在美国银行前任行长克劳逊退休之后,晋升为美国银行总行行长。
颜墨高从初进美国银行当信贷业务学员,到1981年年仅40多岁就当上了这家美国及全世界最大私营银行的总裁,前后不过20年,堪称奇迹。可是,纵观颜墨高过去20年的经历,他的成功与他个人的不断奋斗、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知识是最大财富
福特少年时,曾在一家机械商店里当店员,周薪只有2美元。他自幼好学,尤其对机械方面的书籍更是着迷。因此他每星期都花两块三分钱来买书,孜孜不倦地研读,从未间断。当他和布兰小姐结婚时,只有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机械杂志和书籍而已,其他值钱的东西则一无所有;但他已拥有了比金钱要宝贵、更有价值的机械知识。
几年后,福特的父亲给他二百多平方米的土地和一栋房屋。如果他未研读机械方面的杂志书籍,终其一生,一也许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农夫而已。但“水向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已具有丰富机械知识,胸怀大志的福特,却朝向他向往已久的机械世界迈进。此时,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便助他开创出一番大事业。
功成名就之后,福特曾说道:“积蓄金钱虽好,但对年轻人而言,学得将来经营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远比蓄财来得重要。”
“敢碰困难”和“肯学”的科学家
1986年10月15日,美籍华人李远哲荣获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说,李远哲和这次一同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哈佛大学美国科学家赫希巴赫、多伦多大学加拿大籍教授波兰尼为化学研究打开了新的领域,对微观反应动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李远哲的成功,除了有一定天资以外,超乎寻常的努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最主要的原因。小时候他读书时,每夜躲在实验室,碰到问题,不管三更半夜,拿起电话就打到指导老师家里。他自己说,初中时看了《居里夫人传》,就立定志向,将来要在化学界一展抱负。
李远哲上大学时,虽身在化学系,却到物理系选了不少课。他像一头牛钻进菜园一样,头也不抬地“吃”起来。大一暑假没有回家,跟化学系几位高年级同学研讨热力学。当时有很多东西不懂,只有请教老师,后来把老师问住了,老师对他说:“大一学生不要念这个,到了大四会念到。”
与李远哲相交三十多年的清华大学教授张昭鼎认为,“敢碰困难”和“肯学”是李远哲具有的最重要的特质。
他回忆道:李远哲一做起实验就什么事都不顾了。在清华大学研究所时期经常如此,到美国当大学教授后还是一仍旧态,半夜是他正常的下班时间,不回家才算是“加班”。李远哲的实验室四面无窗,有一次实验连做了三天三夜,他自己根本不知道日出日落。
李远哲绝不错过任何一个吸收新知识的机会。就在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第2天,他还把他担任的“化学动力学”课的全班学生带到物理科学馆讲演厅,并跟百余位学生一样坐在台下,兴味盎然地观看一名英国教授做各项有关爆炸的化学实验,并专心倾听长达一个半钟头的实验讲解。
最好的赶鸡方法
有个书呆子一天到晚只会待在家里看书,什么事也不会干,整天依赖妻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这天黄昏,妻子在地里干完活回家,只见自家的鸡还没有归窝。她自己要忙着做饭,没工夫去张罗赶鸡,就对丈夫说:“我做饭,你去帮我把鸡都赶进窝去。”
丈夫答应了。他放下书本跑到外面,去将自家的鸡赶回家。
书呆子看到自家那几只鸡,连忙上去一阵使劲猛赶,结果那几只鸡吓得惊慌失措,乱飞乱窜;书呆子只好停下来朝鸡扬起手慢慢示意,于是那鸡又停在那里东瞧西望。等那几只鸡刚刚安定下来,要向北面走去,书呆子赶忙上前将鸡拦住,鸡吓得一掉头又朝南边跑去,书呆子急了,又赶到鸡前将鸡拦住,鸡又重新掉头朝北跑去。就这样,他靠近鸡时,鸡吓得到处扑腾,他远离鸡时,鸡又停住不走。折腾到天都黑下来了,还有3只鸡依然没赶回窝。
妻子做好了饭,还不见丈夫赶鸡回家。她出屋一看,书呆子站在那里正显出无可奈何的样子,额上还淌着汗。
妻子很是生气,教他说:“应该这样赶鸡:在鸡安闲的时候慢慢靠近它;如果它惊恐不安,你就扔点食物去引诱它。不能像你这样简单粗暴地乱赶一气,要慢慢引诱着赶。你尽量把鸡赶到熟悉的路上,让它慢慢安定下来,它自然而然就会回窝了。这才是最好的赶鸡方法。”
书呆子恍然有所悟,说:“想不到赶鸡也有学问,怎么书本上就见不到呢?”
踩着桩子过去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的。怎么回事?博士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啊!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栽到了水里。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
“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卖服装不用讲心理学
马克在乔治敦开了一家服装店,他雇学心理学专业的南茜小姐为他工作。
南茜小姐在她开始工作的第一天,看见有位女士走进店来,就迎上去问她想买什么。
那位女士说:“我想买套秋装。”“您想买多少钱的呢?”南茜小姐问道。“我不在乎价钱的多少。”那位女士说。“噢?那我倒想向您提一个问题:您买这套衣服仅仅是因为需要呢?还是因为您刚刚和丈夫吵了一架,想花一大笔钱气气他呢?”
“你说什么?”那位女士没听懂。“也许您怀疑他对您不忠实,您觉得这就是报复他的唯一办法了。”“我根本不明白你在胡说些什么。”顾客回答说。
“在气头上去花钱,这可是非常昂贵的报复形式。我劝您这几天还是好好想想,想办法去弥补裂痕,光买一套新衣服是不能调和夫妻感情的。”
“那我倒是谢谢你啦。”这位顾客悻悻地离开了商店。
“她现在生我气了。”南茜小姐对店主说,“不过不出一星期,她就会感谢我帮助她打消了那个蠢念头。”
马克想,这种不愉快的事情过去就算了。没想到,下午又出事了:
一位顾客走进店来,南茜小姐上前问她想买点什么。那位女士说:“我想买件最有刺激性的衣服,我要去肯尼迪中心,要让每个见了我的人连眼珠子都掉出来。”
南茜小姐说:“我们这儿有非常漂亮的晚礼服,很适合那些缺乏自信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