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而勤奋读书的******
他博学多艺、才华横溢,一向为世人赞誉。其实,天才出自勤奋,天才是勤奋之果。
1914年,少年时代的******,在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上发表了《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感言,就崭露了头角。老师评价此文时说:“心长语重,机畅神流。”
他为什么会写出这样好的文章呢?******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他的乳母常常给他讲故事,教他劳作。后来,他过继给叔叔。婶婶天天教他识文断字,写字作画,把童年时代的恩来带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天地,丰富了他的知识,开阔了他的视野,也陶冶了他的情操。
上学后,******用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学精神激励自己。每天,他完成作业后,就博览群书。他一边读,一边摘录名言警句,还写读书心得。他常常读到深夜,大地沉沉地入睡了,他还在书海里遨游。
少年******早就胸怀中华,放眼世界。他的作文经常联系国家和国际大事。有一次,他看了有关白人资本家贩卖黑人孩子的书《汤姆和琼斯的故事》,为黑人孩子的悲惨遭遇而流下热泪,同时对资本家的罪行义愤填膺。于是,他带领同学写了两封信,一封写给黑人孩子,倾吐了发自肺腑的怜悯和同情;一封写给白人资本家,表示了无比的愤慨与抗议。
有一年暑假,******从天津到东北探亲,进行社会调查。他接触了一位有抱负却无处施展的老人。老人隐居乡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很多感时纪事的诗篇,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老人发现******对时局有精辟的见解,对人民有深厚的感情,便多次带他到烟笼山,并即兴吟诗抒怀:“今吾老兮有何志愿,图自强兮在尔少年。”他对老人非常敬重,把老人的嘱咐深深记在心中。
当他离开时,老人特意写了《赠******》和《赠******南归诗》五首,列举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通过刻苦学习和磨炼,成了“非常之才”、成就了“非常之业”的故事,意味深长地赞扬和激励******。
在中华这块沃土上,******迅速成长起来。他同进步同学一起参加学生运动,并且成为学生领袖,积极地宣传马列主义,参加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伟人。
艺术大师
梅兰芳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他父母早逝,只能依靠伯父伴奏的收入来维持生活。伯父梅雨田是一位出色的京剧器乐家,号称“六场通透”,就是说所有场面上的乐器都能拿起来伴奏。伯父长期给谭鑫培伴奏,小梅兰芳就在旁边听,这为他在京剧艺术方面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梅兰芳8岁正式学艺。刚开始学戏时,老师教他唱一出旦角开蒙戏《三娘教子》唱段,他很长时间也背不下来。老师非常失望地说:“祖师爷没有给你这碗饭吃!”说罢拂袖而去,剩下小梅兰芳尴尬地站在那里。但梅兰芳没有灰心丧气,反而更加苦练基本功,以勤补拙。他想:“人家练10遍,我就练100遍,不信学不会。”后来他成名了,那位老师玩笑地说:“看来我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啊!”梅兰芳笑着答道:“我受您的益处太多了,当初要不是挨您一顿骂,我还不懂得奋发上进呢!”
梅兰芳小时候眼皮低垂,眼珠转动不灵活,可是京剧最讲究眉目传神。这可怎么办呢?后来他发现看着鸽子飞翔能够锻炼眼神。
这下有办法了,梅兰芳除了练功演戏外,他还养起了鸽子。
10年的时间,他每天早起放鸽高飞,他的目光紧紧追随着在天空飞翔的鸽子,持之以恒,从不间断。久而久之,他的眼睛转动灵活自如,终于练出了一双灵动明亮的大眼睛和神采飞扬的眼神。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神最能传达人物内心的细腻感情,一颦一笑,秋波流转,光彩照人,无与伦比!”
梅兰芳是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在“五四”时期,当二十一条国耻条约签订时,他义愤填膺,编演了《木兰从军》,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九·一八”事变后,他又编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激励人们抗敌救国。
八年抗战期间,他身陷敌占领区,不顾威胁利诱,蓄须明志,坚决拒绝为敌演出,表现了一名艺术家大义凛然的高贵品质。
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戏曲艺术体系的代表和标志。
梅兰芳的一生是创造美的一生,是追求光明的一生,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一生,是色彩斑斓的一生。
文学巨匠茅盾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很小的时候,他便具有一份同龄儿童所少见的机智和敏感。一个夏夜,小茅盾搬了小板凳到门前乘凉,忽然听到邻居爷爷唤他:“嗨,德鸿,你看我往前走,月亮也跟着我往前走呢!”说着,他将手放在背后,往前迈了两小步。
“真的吗?”茅盾仰起头,张大眼睛望望天上的月亮,又望望地上笑嘻嘻的老爷爷。“不信?你试试看。”老爷爷说着,拉起茅盾,边走边一脸认真地问:“你看,月亮是不是也跟着我们走?”
倒真的是呢!小茅盾呆呆地望着明净的月亮,惊讶极了。
老爷爷得意极了,他狡黠地眨了眨眼睛:“德鸿,那你说月亮有多大呢?”“碗口大。”小茅盾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哈,错。”老爷爷朗朗地笑了:“月亮有面盆大。”茅盾被弄糊涂了,他皱起眉头再仔细地看悬在天空的月亮。
“你比我矮,当然看上去小哕。”老爷爷见小茅盾一副入神的模样,更得意了。谁知茅盾立即挣脱他的手,跑进家门拖出一张方凳,爬上去站好,认认真真地再看月亮:还是碗口大。他疑惑地望向老爷爷,忽然灵机一动,攀上老爷爷的肩膀:这下我总比您高好多了吧——可月亮,还是碗口大!
“啊,原来您骗我!”小茅盾发现了老爷爷在跟乘凉的人对挤眼睛,不由得也笑起来。
幼年茅盾就是这样一个既天真又善于动脑筋的小孩。
也正因为他的这种好思好问的精神,促使他成为中国的一代文学巨匠。
“至圣”孔子
像很多穷孩子一样,孔丘(孔子的名字)很小就失去了父亲,家境非常贫困,没钱上学,不能接受正规教育。但他非常好学,从十五岁那年起,就开始发奋读书。遇到书上不懂的地方,他就到处找人问,不管是梳着小辫的孩童,还是白发苍苍的老爷爷,都是他询问的对象,这样一直到解开疑难为止。因为他老爱打破砂锅问到底,旁人便送了他“百事问”的雅号。学问学问,就是这样从不间断地提问、请教中学来的。
于是,他总结了一个道理:“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成年以后,他的求知欲望更强了,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他决定离开故乡,到各地去游历。每到一处,他都从不放过求知的机会。有一次,他听说太庙里举行祭祀典礼,便兴冲冲赶去参加。因为他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场面,感到格外新鲜,因而无论是祭祀用的牲畜,还是伴奏的音乐,甚至连烛台、香火,他都想看个明白,问个究竟。一直到祭祀完毕,人们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太庙,他还余兴未尽,硬拉住人家的袖子不放,急着打听未弄明白的问题。通过不断求教和仔细观察,他掌握了书本以外的很多学问,非常博学多才。晚年,孔子回到家乡,静下心来,专门从事编书和讲学。他的学生很多,有著名的七十二弟子。虽然很忙,但他仍然抓紧时间,丝毫不放松学习。他常说:“在学习的时候,我从来不会感到讨厌;在教育别人的时候,我从来不会感觉到疲倦。”
他一边讲学,一边潜心钻研学问,同时,还编了不少书。
有一天,孔子得到了一部叫《易经》的古书。那时候的书,可不比我们现在的课本——白纸上印出黑字,几十万字排在一本书上,读起来十分方便;那时还没发明纸,字都刻在竹片上,称为简。一部《易经》就有几十斤重,而且书上的很多文字在当时已不再流行,十分难懂。孔子一得到这部书,高兴得像得了稀世宝贝,立刻把这几十斤重的《易经》抱回家去,逐字逐句仔细地阅读起来。读一遍不懂,就读第二遍;第二遍不懂,再读第三遍、第四遍。
就这样,读过来翻过去,一遍又一遍,到最后,连那穿在竹木简上的牛皮带子都给磨断了。他不得不重新换上新带子,继续研究。
不久,新带子又变成旧带子,最后又断了。于是又换上新的……就这样,换了三次新带子,那部几十斤重的《易经》也被翻得溜光滴滑。
最后,孔子终于把这部书给读通了,理解透彻了,于是他就把《易经》推荐给别人,并详细地介绍了这部书的内容。这就是“韦编三绝”这个成语的来历。
画马名家韩干
韩干之所以能画马而成为唐朝最出名的画家之一,是跟他拜马为师分不开的。
韩干出身贫苦,小时候就在长安一家酒店当伙计。酒店紧靠着大路,店门口拴满了客人的坐骑。韩干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马,便对马产生了兴趣,于是心里萌发了画马的念头。
说干就干,他克服了重重困难,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刻苦地练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韩干进步很快。后来,经人推荐,他进了皇宫当差。当时的皇帝是唐玄宗。这个皇帝特别喜爱马,养的名马就有几十匹,由专门官员饲养。韩干认为这是自己学习画。马的大好机会。不过,他是不能随便进马厩的,只能偷偷地去。有一天夜里,他携带纸张、笔砚,偷偷去马厩旁写生,不大工夫就画了好几幅。正当他画得入神时,管马的走来,立刻扣了他的画稿,把他赶了出去。
管马的向唐玄宗告了状。唐玄宗动了气,准备对韩干治罪。但他接过韩干的画稿一看,气就消了,马上命人把韩干唤来。韩干很害怕,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唐玄宗开口了:
“宫内有一位画马的名家,你可以拜他为师,从今天起,专门跟他学画。”
韩干不知有多么激动,连呼万岁,但他随即又说:“陛下,我是要跟名画家学习,不过,我现在最急需的是写实。因此,我想拜皇上马厩内的许多骏马为师。”唐玄宗觉得韩干说得有理,就一口答应了。
从此,韩干日夜不离马厩里的“老师”,临场作画,一画就是几年。
由于勤学苦练,韩干终于成为了名画家,他创作的《牧马图》更是不朽的传世名作。
万世师表陶行知
1946年7月25日,教育家陶行知不幸逝世。宋庆龄女士亲笔挥毫了四个大字:“万世师表。”中国历史上下5000年,只有孔子被人们称之为“圣人”和“万世师表”,受到历代人们的尊敬。
5000年后,陶行知又次享受这一殊荣。陶行知生在旧中国的民主革命时代,但陶行知的视野并没有局限于旧中国,思想更没有停留在民主革命时代。
陶行知第一个提出用知识和科学呼唤农民的觉醒,才能改造中国;第一个提出了要教育下乡的问题,倡导应该用教育来改造乡村落后的经济与思想;第一个脱下了西装革履,穿上了布衣草鞋,走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第一个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本身的规律,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第一个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创立了“小先生制”,采取“即知即传人”的方法大力普及教育;第一个创办了试验乡村师范,从教学中提出了“教学做合一”、“手脑相长”等教学原理;第一个主张废除打骂教育,主张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以民主的方法来教育儿童;第一个从儿童中选拔幼苗办育才学校,使普修课和特修课紧密相联;第一个反对苛刻的考试制度,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使中华民族的创造力能够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第一个提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问题。
陶行知共著有500多万字的论著,记录了他一生的战斗历程。在改革旧教育方面,陶行知大力倡导教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不可分割,大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倡手脑并用,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育才学校里,陶行知要求学生每天都要提出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想当年,为了改造旧中国的乡村教育,陶行知离开了高等院校,把多年积蓄拿出来创办晓庄师范学校。后来,为了办大众教育,为了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长年奔波在各地。陶行知几乎成了没有家的人了,他的四个孩子,开始时依靠亲属的照料,后来又托朋友帮忙照顾。
几个孩子都没有就读普通大学,很早就踏入社会,一边自学文化知识,一边参加工作。陶行知对孩子要求十分严格,从小就教育孩子们背诵于谦赞颂石灰的诗:“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在陶行知的故居前后,除了清清流水与葱葱翠竹以外,没有一处物业,真正履行了他的誓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的精神,永驻人间,陶行知的名字,永垂不朽!
坚信自己力量的贝基拉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古国之一,公元前975年就出现了国家。埃塞俄比亚还是世界咖啡原产地。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牧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1%。“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埃塞俄比亚最美丽的风景线。
“贝基拉”,埃塞俄比亚文的意思是“小花”,但贝基拉童年的生活并不像鲜花那样美丽,而是在饥饿和贫困中度过的,要说是“花”,那他只是在风寒中生长的一朵苦菜花。
贝基拉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由于家中贫寒,10岁的时候,他就成了牧童,经常赶着羊群到几十公里远的地方去放牧。为了寻找新的草地,他不得不翻过一座座积雪的山峰,爬过一道道陡峭的山崖,在荒无人烟、云雾缭绕的山中穿行。这对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是很艰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