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伟人传记丛书:隋炀大帝杨广
16780600000045

第45章 遭遇扫帚星(1)

显仁宫里,大业皇帝又在大宴群臣。这一回,是为庆贺显仁宫落成。

显仁宫与西苑几乎同时开工,但是,建造一座方圆十多里的宫城,要比建一座挖湖造山,栽花种树的园林复杂得多。所以,显仁宫的竣工要比西苑晚一些。

杨广对由宇文恺监造的这座显仁宫极为赞赏。如果说,东京的皇宫是他执掌朝政、总理国事的地方,西苑是他游山玩水欣赏歌舞的地方,那么,显仁宫就是他大业皇帝修心养性、读书论文的所在。当初设计显仁宫的时候,宇文恺就是这么打算的。

杨广觉得,显仁宫最值得称道的是观文殿,此殿是专供皇上藏书和阅读的地方。殿内典籍汗牛充栋,从经术文章、兵农地理、医卜释道、博弈鹰狗,各类书籍应有尽有。

观文殿的主事是由秘书省少监兼任,下领一班著作郎、校书郎、楷书郎。著作郎专职撰写编录文史资料,校书郎考证校订经史典籍的异同正误,楷书郎抄写秘籍,蝇头小楷,一丝不苟。这帮书生学究整日伏身案桌,心中牢记大业皇帝的谆谆教诲:

古人说得好:容体不足观,勇力不足恃,族姓不足道,先祖不足称。然而显闻四方,流声后世者,其唯学乎。朕对此言坚信不移,还望众卿牢记在心!

也许是杨广看重观文殿的缘故,爱屋及乌,今天设宴,也请了观文殿的一班书生学究列坐一侧。

今天的酒宴,气氛非常热烈,群臣百官喝得都很尽兴。只有皇上余兴未尽,酒宴过后,内侍传旨:在座百官都到殿外校场,皇上赐群臣竞赛骑射。

像显仁宫这样专供皇上休息的宫殿,宫墙内都要修一个广场,皇上兴致所至,可以在广场上骑骑马,射射箭。

广场的柳荫下竖了一个箭垛。杨广笑呵呵地对群臣宣布:“王公以下,每人赐射三箭。三箭全射中红心的,赏锦袍一件;三箭都射不中红心的,罚酒三大杯!”

“好!”皇上话音未落,就有人大声叫好。叫好的是坐在皇上身边的尚书左仆射杨素。可能与喝了不少烈酒有关,杨素今天格外红光满面。

皇上看了一眼杨素,说:“仆射公年事已高,今天竞射可以不劳弓马,与朕同作壁上观吧!”

杨素一听,心里老大不高兴。骑马射箭是他这位老将军的拿手好戏,今天文武百官都在,正是露一手的大好时机,皇上却不让他参加,还说他年事已高。当着众臣僚说这些话,别人会怎么想?杨素越想越不得劲,心里觉得堵得慌。

王公大臣们张弓驰马,开始竞射。有一箭中红心的,有两箭中红心的,还有三箭都不中的,被罚酒三大杯,惹起一阵阵哄笑。场上气氛欢快热烈。

这时,群臣中走出一个长腿粗臂,雄健孔武的将军,朝着皇上这边抱拳鞠躬,瓮声瓮气地叫道:“陛下,请看臣将三中红心,领取锦袍!”

杨广高兴地说:“好啊,朕正愁着那件锦袍赏不出去呢!”

这个人是车骑将军麦铁杖,朝中有名的武将,骁勇且有膂力,十八般兵械样样精通。腿脚敏捷,尤其善走,日行五百里,能追上奔马。

最初,麦铁杖在江湖为盗,后来投到杨素帐下。平定陈国的第二年,一些陈朝旧部在江南聚众反叛,杨素奉旨率部前往围剿。有一天,杨素派麦铁杖头缚草束伪装,半夜里游过长江,刺探叛军消息。第一次成功了,他将军情带回帐中。当麦铁杖再次渡江刺探贼情时,却被叛军俘虏。叛将把麦铁杖绑了,派几十个人将他押送主帅大营。走到半路,押送他的士卒停下来休息吃饭,麦铁杖便装出一副饥饿难捱的可怜相,士卒们不忍心,就解开他的双手,给他饭吃。麦铁杖乘机夺刀,杀尽押送士卒,逃了回来。杨素很佩服赞赏麦铁杖的骁勇,可是,等到平叛获胜,上表请功封赏时,他却把麦铁杖给忘了。班师回朝,杨素骑快马走在前面,麦铁杖步行追上,夜夜在杨素帐前宿卫。杨素终于想起奏表上忘记给麦铁杖请功。回到长安,他又特奏文帝,授与麦铁杖车骑将军一职。

广场上,人们都屏住呼吸,看麦铁杖射箭。别人射箭,都张弓骑马。麦铁杖不骑马,是在大步流星的疾行中放箭。他伸伸双臂,舒展一下筋骨;又拉拉弓弦,试试气力。接着,快步如飞,奔向箭垛。在离箭垛还有一百二三十步的地方,麦铁杖开始拉弓,快步不停,行进中嗖、嗖、嗖连发三箭,箭箭都正中红心。三箭放完,他猛然止步,双脚刚好踏在那条百步红线上。麦铁杖脸不红,气不喘,安然自如。

刹那间,在场的文武百官一齐拍手叫喊起来,为麦铁杖喝彩。

喝彩声中,麦铁杖甩开大步向柳树下走去,他要去拿下那件皇上赏赐的锦袍。才走出几步,就听御座旁边有一个声音高呼:

“麦将军先别急于领赏,看老夫左右开弓,用六箭射中红心!”

麦铁杖回头一看,要跟他赛箭的正是自己的恩师,尚书左仆射杨素大人。虽然麦铁杖一向性高气傲,但对杨素他历来毕恭毕敬。他收住脚步,谦恭地说:“太好了!仆射大人不吝赐教,麦铁杖也可以一饱眼福!”

朝臣们都听说杨素善骑射,能左右开弓放箭,有百步之外可以射断悬物发丝之功,但多数都没有亲眼目睹。此刻听杨素说要亲自展示一番,一个个用好奇的目光盯着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重臣。

杨广心里却有些腻味,刚才他已经说过,叫杨素不必亲劳弓马,别参加这次竞射,可他偏偏按捺不住,自己又跳了出来。杨素这老头儿,是故意不给朕面子吗!杨素走下座来,在广场边拿了弓箭,牵过一匹马飞身跨上。那马一声嘶叫,腾空跃起两只前蹄,将身子直直地立起来,想把背上的杨素栽下来。杨素不慌不忙,猛地一收缰绳,两腿用力朝马肚子上一夹。这一夹有千斤之力,那匹马立刻失去了骄狂,落下前蹄。它知道背上这位来者不善,不可小看了他。就驯服地撒开四蹄,平稳地跑了起来。

杨素左手张弓,右手搭箭,嗖嗖嗖连射三箭;接着换过手,右手张弓,左手搭箭,又是连发三箭。

只听在箭垛旁报靶的士卒高喊:“六箭全中红心!”远远看去,六支箭羽呈一朵大喇叭花状,牢牢地钉在箭垛的红心上。广场上沸腾了,满场文武齐声喝彩,麦铁杖也咧开大嘴,笑着跑过来向恩师祝贺。

杨素问:“铁杖,是不是老夫赢了那件锦袍?”麦铁杖垂手躬身说:“当然,当然。恩师身怀绝技,麦铁杖心服口服,锦袍当然是恩师的!”杨素又环顾四周,大声问道:“还有要跟老夫比试一下的吗?请下场较射!”满场哑然,无人应对。

杨素得意地哈哈大笑,说:“既然没有,老夫可就要领赏了。”

谁也没发觉,这时的皇上皱了皱眉头。他有点反感,他觉得杨素太张狂,太得意忘形,言语举止不像(至少是此时不像)一个年过花甲的老臣所为。

杨素气豪意满,一拍坐骑,朝着挂锦袍的柳树走去。威风凛凛,神采奕奕,还真不像个年过花甲的老人。

这时,杨广喊了一声:“仆射公!”杨素翻身下马,急步来到御座前,躬身应答:“老臣听旨。”

皇上微笑着说:“一件锦袍,奖赏给六中红心的老将,实在太轻了。锦袍还是给麦铁杖吧,朕另有一套西域贡进的精致金盘和食具,赏给仆射公。”

杨素双膝跪地,说:“陛下,老臣酒后一时兴起,忘了旨谕,擅自下场竞射。陛下不治老臣忤旨之罪,老臣已是感激不尽,怎敢再领重赏!”

杨广看着御座前的这位老臣,嘴上说的是谢罪,却没有一点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的样子。刚才还那么张狂得意,眨眼工夫又说出这些谦卑之词,完全是内倨外恭,应付朕的矫饰。于是,皇上依然满脸微笑地说:

“酒后余兴,本来就是君臣同乐、逢场作戏的事,何必认真呢?”

随即吩咐内侍:“将西域献上的精致金盘、食具一套,赏给仆射公!”

杨素将金盘、食具用双手托举至眉际,向全场文武展示。

那是一个三尺长、二尺宽的镂花大金盘,上面堆满了金杯、金匙、金碗、金碟等全套食具,还配了象牙筷子。一看就知道是专为进献中国皇帝而精心制造的。这一堆金光灿灿的器具,在阳光映衬下迸射出千万道耀眼夺目的光芒,又反射到文武群臣的眼睛里,全都看傻了,看呆了。

这套器具别说是金的,就是铁的,能镂刻打造得这么精细华丽,一定也价值不菲。

群臣们私下交头低语:“真是一套价值连城的宝贝!”“嗬,皇上可真是慷慨大方啊!”

……杨广回到后宫,神情恍惚,若有所失。

内侍捧上一杯菊花水来。御医奏称:菊花味甘,能轻身益气,常年饮用菊花水,能延年益寿。据说,荆州地方有一个菊潭,在泉水源头的山岩水涯,遍布生长着这种菊花,滋液甘甜。山谷里有三四十户人家,谁家也不凿井,全都饮用菊潭里的泉水。这里人过百岁不足为奇,六十几岁死了的就算夭折。

黄澄澄的菊花水飘溢着芳香。杨广端起杯子刚要喝,忽见盛水的是一只白玉杯,就问:

“怎么不用朕的金杯?”

内侍禀奏:“刚才在广场上群臣竞射,陛下不是将金盘和全套食具都赏给左仆射杨素大人了吗?”

“噢——”杨广想起来了,竟有些懊恼。他只啜了一口菊花水,便让内侍撤下。

他觉得心烦,想独自静处一会儿,却又有内侍来报:秘书省监来见皇上,说有重要天象面奏。

重要天象?是吉兆,还是凶兆?自古天人相应,天道以星象示人事废兴,切不可等闲视之!

杨广即传秘书省监进见。秘书省中设太史局,下置天文博士。秘书省监根据天文博士的观察禀奏:昨夜有彗星扫翼轸天区。

杨广一听,脸上立时变了颜色。彗星就是民间所说的扫帚星,也叫妖星,其星象主凶。百姓称那些命运不济的人,是撞了扫帚星。翼轸天区分野在荆州,属南方楚地。按星占之术的说法,地上各州郡邦国都和天上一定的区域相对应。在该天区发生的星象,预兆着所对应地方上的吉凶。因此,彗星扫翼轸天区,就预示着南方凶多吉少。

据说,文帝登基之日,曾有一只朱雀在大殿的飞檐上呜叫,术士占卜后说,隋为火德。此后宫中所有朝会衣裳,全都用火一样的赤色。按五行之说,东方为木,西方为金,北方为水,南方为火。所以,南方星象不吉,也预兆着大隋王朝不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