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海上明珠:魅力天成的奇趣海岛
16873600000016

第16章 美丽富饶的中国海岛(2)

长山群岛地处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中纬度,四面临海,具备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又因受海洋的调剂,气候温和适中。冬季不冷,夏季不热。全年降水量640毫米,无霜期213天,是辽宁省无霜期最长的地区。根据海岛的自然条件,海岛人民把群岛的山山水水安排得井然有序。岛上和大小山头全被松、槐柞等树木覆盖;大约海拔50米以下是层层梯田,再往下直延伸到海边则是平整的园田;近海建有人工养殖场。

辽阔的黄海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为长山群岛发展水产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海底植物繁茂,底质是松软的泥沙,也有各种贝类和鱼类生殖栖息所需要的岩礁。

长山群岛,宛如一颗颗未经雕琢的明珠镶嵌在我国北方沿海中,相信不久的将来,经过开发的长山群岛,必定会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千岛之市:舟山群岛

四明山、天台山是宁波市的两条山脉,它们向东北方向延伸到海中,即成为舟山群岛,故称舟山为“四明、天台之尾”。

舟山群岛位于长江口以南、杭州湾以东海域,是中国沿海十大群岛之首。在我国行政区划中,舟山市也是唯一的海岛地级市,素有“千岛之市”的美称。

舟山群岛位于我国海岸线中部,杭州湾以东,是长江和东海交通的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这里岛礁众多,星罗棋布,共有大、小岛屿1390多个,约相当于我国海岛总数的20%,分布海域面积2.2万平方千米,陆域面积1371平方千米。其中1平方千米以上的岛屿58个,占该群岛总面积的96.9%。整个群岛呈“南北成行,东西成列”的格局,主要受北北东构造和北西西断裂影响。从南到北成四列,中间是水道。南部大岛较多,海拔较高,排列密集;北部多为小岛,地势较低,分布较散。主要岛屿有舟山岛、岱山岛、衢山岛、泗礁山岛、朱家尖岛、普陀山岛、六横岛、金塘岛等。其中舟山岛最大,面积为502平方千米,为我国第四大岛。

在地质构造上,舟山群岛属于华南地块的浙闽隆起带一部分,地层与浙东沿海地区相同,大多为中生代火山岩,少数为燕山期花岗岩,还有元古代片麻岩、大理岩等。它们与浙东宁波地区的大陆近在咫尺,在地貌上是浙东宁波市四明山和天台山脉向海延伸的余脉。第四纪以来,大海多次进退。舟山群岛时而是大陆的一部分,时而成为岛屿。海退时它们不过是山地与平原之间的一座座孤立山丘。最后一次成为岛屿是大约1万年以来(全新世)海平面上升,海水将一些低地和谷地淹没了,它们才形成今天的模样。舟山群岛周围海域,海水正常深度是15~50米。岛屿与大陆之间、岛屿与岛屿的海峡(水道),末次冰期时一般是河谷。被海水淹没后,由于潮流的“狭管效应”,往往侵蚀加深到几十米,有的甚至超过百米。整个群岛属于低山丘陵地貌类型,地势由南向北降低,最高峰在南部的桃花岛对峙山,海拔544.4米。潮流与波浪像一个大搬运工一样,把来自长江口的大量泥沙搬运到某些岛屿之间的波影地带沉积下来,把几个岛屿连接起来。岱山岛在7000~8000年前还是4个相互靠近的小岛,后来连在了一起。舟山岛、朱家尖、岱山岛周围都有些小岛与大岛合并过。

舟山群岛风光旖旎,气候宜人。这里拥有两个国家海上一级风景区。著名的有“海天佛国”普陀山岛、“海上雁荡”朱家尖岛、“海上蓬莱”岱山岛等。桃花岛上有塔湾金沙、安期峰、大佛岩、海岛植物园以及拍摄《鸦片战争》而仿建的旧定海城等。枸杞岛巨石耸立,摩崖石刻处处可见。黄龙岛上有两块奇石,如同两块元宝落在山崖。诸多海岛层峦叠翠,山上山下美景相连;秀岩嶙峋,奇石林立,异洞处处;山峰云雾笼罩,溪流潺潺,美不胜收。

海上丝绸之路:西沙群岛

富饶的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300多千米处,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岛屿群自东北向西南伸展,漂浮在5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上,美丽而纯净。

西沙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古代被称为“千里长沙”,是南海航线的必经之路。早在隋代之时,就已经派使节经南海到过今天的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亦经此到达印度。古代那些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的商船也都取道此处,因而这里又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年平均气温26.5℃。年降雨量1505毫米。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西沙群岛的中国海军陆战队女兵岛是我国著名渔场之一。海域宽阔,岛礁星罗棋布,海产十分丰富,珍贵品种较多,每年吸引大批各地渔民来岛捕捞作业。

令人赞叹不已的是这里独具热带风情特色的岛屿风光:海水清澈幽蓝,以致整个海面看起来就像一块巨大的深蓝色的绸缎在舒展。那造型奇特、陡峭壮观的珊瑚礁林,更是诉说着千万年的风光,有的像仙人指路,有的似雄鸡啼鸣,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西沙群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造就了西沙群岛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永兴岛是一个椭圆形的小岛,椰子树、棕榈树、羊角树、琵琶树、马凤桐、美人蕉构成了永兴岛典型的热带雨林景观。

在西沙永兴岛的西南方,有七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岛屿连在一起,它们名字叫七连屿。这七个小岛犹如七颗珍珠洒落在浩瀚无垠的海面上,璀璨亮丽。小岛上热带植被茂盛,自然风光独具一格。在蔚蓝的天空下,端坐在洁白绵绵的沙滩上,凭海临风,融入这静谧安详的大自然氛围中,恍惚置身于世外桃源……

这里是个优良的潜水池,在水中可以看到一簇簇的珊瑚像盛开的鲜花一样美丽,有金黄色的鹿角珊瑚、雪白的葵花珊瑚和鲜艳的红珊瑚。五光十色的鱼儿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景象奇异。在小岛上观看日落,更能勾起游人的情趣,红彤彤的晚霞铺满半边天,海水鲜红闪亮,归巢鸟儿的鸣叫声和着轻轻拍岸的涛声传入耳中,汇成美丽的风景画,令人不禁浮想联翩、流连忘返。

西沙群岛上栖息着鸟类40多种,常见的有鲣鸟、乌燕鸥、黑枕燕鸥、大凤头燕鸥和暗喙像眼等。在整个树林的上层及其上空,海鸟成千上万终日盘旋飞翔,千鸣万啭,自成奇观,素称“鸟的天堂”。

西沙群岛是我国主要热带渔场,那里有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400余种,是捕捞金枪鱼、马鲛鱼、红鱼、鲣鱼、飞鱼、鲨鱼、石斑鱼的重要渔场。海产品主要有海龟、海参、珍珠、贝类、鲍鱼、海藻等几十种,比较名贵的有海龟之王——棱皮龟,海参之王——梅花参,世界最著名的珍珠——南珠、宝贝、麒麟等十几种。

岛中风柜:澎湖列岛

澎湖列岛坐落于台湾海峡的南部,共有64个岛屿,面积约为127平方千米,众多岛屿罗列,港湾交错,成为中国东海和南海的天然分界线。澎湖列岛中的岛屿,按位置可分为南、北两个岛群:南岛群在八罩水道以南,有望安岛(八罩岛)、猫屿、东吉屿等,几乎所有岛都是火山岛,组成的岩石都是第四纪玄武岩;北岛群分布在八罩水道以北,包括面积最大的澎湖岛和渔翁岛(西屿)、白沙岛、吉贝屿、鸟屿、姑婆屿等岛屿。

澎湖列岛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多集中在夏季。因为岛上地形比较平坦,没有山川河谷,年蒸发量达1800毫米,所以岛上淡水资源十分缺乏。每年10月到第二年3月吹拂的东北风,也是澎湖列岛上的另一自然地理特征。东北风时速最高可达每秒三四十米,相当于中等强度的台风,所以冬天的澎湖列岛有如“风柜”一般,强劲的风挟带着海水泡沫,当地人称为“火烧风”,其威力相当于台风,火烧风经过哪里,哪里的树木植物都会被烧焦枯萎。许多商店在这一期间都停止营业。妇女们则以布蒙面,避免风沙吹打。当然,这种澎湖列岛特有的景观,吸引了很多游客特地前来观赏体验。所以,澎湖很早就有“风岛”之名了。澎湖列岛的自然景观非常优美,“风柜涛声”、“鲸鱼洞”、“望安玄武岩”、“虎井沈城”、“将军屿帆船石”、“桶盘屿石柱”等都是著名景点。

渔业观光是台湾旅游的观赏重点,而澎湖渔港占台湾全省的1/3,大部分居民都以捕鱼为生。环岛海滨帆樯林立,入夜时分,万点渔火,闪烁海面,宛若星汉落地,蔚为奇观。“澎湖渔火”因此被列入台湾八景之一。

§§§第二节魅力小岛

鸟语花香:海驴岛

海驴岛坐落在山东省成县成山头西北的大海中。这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小岛,岛上悬崖陡壁,花团锦簇,一群群海鸥往来盘旋其上,隔海望去,整个岛屿状似一只瘦驴卧于海中,所以称为海驴岛。

海驴岛距海岸1600余米,面积1312平方米。据神话传说,二郎神挑山填海曾行至成山,正行间忽闻东海有驴的叫声,西岸有鸡的鸣声,一惊扁担折断,挑筐随即落入海中,化为两座海岛。从此,人们便称东岛为海驴岛,西岛为鸡鸣岛,两岛之间各有一块耸天而立、高有数丈的石柱,被喻为“扁担石”。虽为神话,但两岛自然形状却与神话十分相配。

海驴岛上,山石景色,神奇莫测。经长久的潮水波浪冲击侵蚀,岛的四周岸崖已是满目疮痍,洞孔累累,千奇百怪,各具风韵。大的海蚀洞内可以行舟,小的海蚀洞则仅能容纳数人。粉红色的岩石,层层叠叠,造型生动,可谓步步有景,景景生情,令人心驰神往,回味无穷。

海驴岛是鸟的世界。登上海驴岛,只见岛上海鸥遍地,众多的海鸥“咕咕”地叫着。由于岛上尚无居民,也没有其他天敌,故海鸥之繁衍越演越烈。有时一大群海鸥同时栖息在一块岩礁上,几乎覆盖了整个岩礁,远远望去,宛如一块洁白的冰山。

海鸥大量繁衍生息在海驴岛,是与岛的自然条件和特殊地理位置分不开的。每当清明过后,即是海鸥产卵时期。产卵后月余开始孵化,这时海鸥很少离窝,即使人们去赶它,它也不愿离开。所以,海驴岛的海鸥,栖息在岛礁岩缝中的多,而飞翔在天空中的少。

鸟总是和花连在一起的。海驴岛不仅是鸟的世界,也是花的王国。据荣成县志记载,在唐代以前,岛上布遍耐冬花。每逢早春,耐冬鲜花盛开,漫山遍野均是花的海洋。因此,海驴岛又有“冬华岛”之美名。

几经沧桑,现在岛上的耐冬花已绝迹,代替它的则是成方连片的山菊花。每逢金秋时节,金黄色的花朵便竞相绽放,远远望去,一片金色,非常优美。

鲜为人知:南麂列岛

南麂列岛是一个景色优美而默默无闻的列岛。位于浙江南部的敖江口外,属平阳县管辖,距温州和平阳分别为50海里和30海里,总面积约12平方千米,由31个大小海岛组成,主要岛屿有南麂本岛等。南麂列岛以其丰富的贝藻海洋生物资源,被列为全国首批五个海洋自然保护区之一,亦是东海海域唯一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同时它又以洁净的海水、深邃的港湾、峭立的岬角和奇特的岛礁,成为东海沿岸众多旅游性海岛中的佼佼者。

南麂列岛的海湾不仅数量较多,而且沙平流缓,景色优美,海滩形态上一般呈现狭深状。主要海湾有南麂港湾、国胜岙、马祖岙等。马祖岙在距岸250米之内,沙质滩面,是较好的海浴场所。

大沙岙沙滩浴场被认为是浙沪一带沿海最理想的海滨浴场。大沙岙在南麂本岛的西南部,呈新月形,长达600多米,纵深达300余米。这里金黄色的沙滩纯净松软,湛蓝色的海水常年洁净透明。浴场两旁的岬角深入海中,自然环境幽雅秀丽,浴场淡水充足,滩地宽广,可同时容纳千人游泳。

在南麂列岛的31个海岛中,风景较佳的有23个。主要有南麂本岛、笔架山岛、小破屿及空心屿等。

南麂列岛诸岛屿大小不一,景观各异。每个岛屿,即是一个兼山海奇观的世外桃源、海上仙境。如位于大沙岙口内的虎屿,因其外形如一卧虎而得名。屿上可观奇石怪礁,还可听涛看海。

海礁因其受潮水涨落之故,有明礁、暗礁和干出礁之分。南麂列岛共有60余个海礁景点。

海礁的自然景观是十分独特的。如有一座名叫“别有洞天”的海礁,有着与其名称相当的天然景观。其实,这是一个长形的海礁,位于南麂本岛的南端。由于海浪的长久冲蚀,形成了一个高达30余米、宽约10余米的贯通巨洞,宛若一巨龙穿礁而过留下了这一巨孔,其实,仅仅是一个残留的海蚀穹。

在此海礁四周围的海蚀平台上,遍布礁石,形状各异;平台上面,滩险水急,是听涛、垂钓、观日出的佳处。

在南麂列岛,出露于海中的岩石,具有观赏价值的有很多,这样的岩礁景观约有30多处。如鼓浪涧,是一个有一条2米多长裂缝的凹形礁。每当东南风起,海水冲击此狭小裂缝中,会发出如钟鼓敲击般的美妙涛声。相传当年蒋介石之妻宋美龄十分爱听鼓浪涛声,每逢夏秋之交,东南风起,必登此礁聆听一番。

又如一名叫蜡烛礁的,位于大沙岙口的两侧,海浪冲击,崖体崩落,残留几根石柱,孤立海中,远远望去,宛如支支蜡烛。最长的一支高达18米,有“擎天大柱”之别名。

形成于遥远地质时代的南麂列岛,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拥有了华东沿海难得的天然海岛风景和海洋生物资源,加上尚未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海水和清洁的海滩,使人有一种人间仙境的感觉,置身其中,其乐无穷!

海上公园:马祖列岛

马祖列岛地属福建省连江县,位于闽江口外,距大陆海岸只有数千米之遥,由高登、北竿、南竿、东犬、西犬等岛屿组成,它们犬牙交错地遍布在海上,与大陆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列岛面积共27平方千米,迤逦绵亘,海域60海里,小岛上一片苍苍郁郁,绿树掩映,生机盎然。

马祖列岛具有优美的天然景色,阳光灿烂,海水湛蓝,由于剧烈的造山运动,马祖列岛外缘的褶曲构造特别明显,在景观上表现为山势巍峨,悬崖壁立,遍地奇石怪岩,造型千姿百态,十分生动。山峰云雾缥缈,四周碧海惊波,天空沙鸥翔游,渔帆点点,波光粼粼,不愧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海上公园。

马祖列岛的主岛南竿港里,渔船处处,桅樯林立,岸上山间民房栉比鳞次,四周绿林重重,一片生机。岛上有诸多风景如画的建筑,如昆明亭、怀古亭、逸仙楼、云台阁等,楼阁筑于翠绿之中,四周林木苍翠,花红似火,环境优美。

马祖列岛的人文景观很多,其中“燕秀潮音”有两处:一处在北竿狮岭,一处在南竿仙洞。前者好像一头狮子,登冈远望,整个台湾海峡的风云变幻尽收眼底,且地多崖石,当海潮涨起时,拍岸冲石,响声轰然;而后者仙洞深不可测,飞浪激岩,回响不绝。

“福澳渔火”一景,颇为迷人。它位于南竿岛的东岸,海天无际,烟波浩瀚。每当夕阳斜辉,渔舟晚归,静泊港池,浩浩荡荡,十分壮观。尤其是夜幕降临,渔火四起,闪烁不定,形同流萤相扑,布满海面,景色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