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20世纪的中国对外关系卷
1711200000005

第5章 英、俄侵略西藏和清政府的交涉(1)

一、英、俄侵略西藏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处于帝国主义瓜分狂潮之中。地处世界屋脊的中国西藏以其独特、神秘的地理位置和民族特性也难逃帝国主义贪婪的入侵。最早侵略中国西藏的是老牌殖民帝国主义英国。自1893年英国强加给中国的《藏印条款》订立后,英国初步实现了打开西藏大门的侵略目的。1894年藏印边界上的亚东正式开市,英国以此为侵略据点,以步步为营的战术,想扩大对西藏的蚕食,制造了市场和边界两项纠纷。为以后扩大侵略制造借口。

甲午战争后,清朝的腐朽无能更为暴露,国内各族人民反清起义风起云涌。达赖十三世面对着英国侵略的威胁,看到清朝的不足恃,转向俄国求援,俄国便乘机大肆活动。

自19世纪60年代沙俄势力深入中亚细亚一带后,它对中国西藏即怀有侵略野心。在和英国争夺中亚的角逐中,沙俄积极图谋染指西藏,屡次派人入藏活动。在沙俄统治下的布里雅特蒙古人和藏族信奉同一黄教,布里雅特喇嘛到西藏寺院修学的很多,其中有一名叫多杰也夫的,还当上了达赖的侍讲,对达赖一直灌输亲俄思想。达赖亲政后,多杰也夫更代表俄廷频频往返于拉萨和莫斯科之间进行活动,劝诱达赖投俄。

英国政府看到沙俄在西藏影响的扩大,岂能善罢甘休。1899年1月,出名的帝国主义分子寇松当上了印度总督,主张英国应该采取急进的侵略政策,当务之急便是做二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把市场自亚东移至帕里,因为从帕里可长驱直达拉萨;第二件事便是不通过清政府而和西藏地方政府建立直接联系。但在二三年时间内,这两件事都未得逞,而同时沙俄影响有扩大之势,这促使英印政府决定公开发动对西藏的武装侵略。

1902年2月,寇松决定利用边界问题对西藏进行挑衅,这个计划得到了英国政府的批准。6月,英国驻锡金政治专员怀特带领军队100人侵入甲岗,将该地的藏族居民强行逐出,开始了武装侵略西藏计划的第一步。

甲岗被英军侵占后,西藏地方当局派代表和怀特谈判,怀特坚持必须和持有达赖喇嘛授予全权证书的代表在拉萨会谈,企图借此实现和西藏地方当局建立直接关系的阴谋,所以怀特蛮横地拒绝与西藏地方代表谈判。

1902年7月,清政府三品知府何光炎、税务司英人巴尔和怀特谈判,准备在改进通商条件上让步,以英国交还甲岗作为交换条件。但是,寇松这时决心要执行他的武装侵略计划,训令怀特必须坚持要求将市场移进帕里,作为挑衅手段,想扩大事态,混水摸鱼。

但是,公然发动武装进攻还是需要借口的。在1902至1903年间,英国方面制造了大量的关于俄国和清政府、西藏地方当局订有密约的谣言。如1902年2月风传达赖和沙俄订立了秘约。4月,路透社发出消息,说俄国公使在北京向庆亲王建议给予西藏独立,其目的是为了便于俄国对西藏实行吞并。而这些谣言明显是荒谬的,清政府和沙俄政府也不断加以否认。但英国侵华分子为达到其为进攻西藏寻找借口这一目的,仍然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无中生有。

1903年1月,英印政府故意不派出代表与到达藏锡边界的清政府代表谈判。4月,寇松蛮横地表示不在边界谈判,而要在中国西藏甲岗以北的干坝宗举行会谈,并说,如清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不来,就到江孜或日喀则谈判。

6月3日,在将上述决定通知驻藏大臣的同日,寇松即派怀特和荣赫鹏上校为代表,带领武装卫队200余人和输送队300余人,共500多人,越界强行进入西藏境内,不顾中国官员的劝阻,径奔干坝宗。这是公然侵犯中国领土的行为,这样便开始了英国侵略者武装侵藏行动的第二阶段。

1903年7月22日,清政府官员及西藏地方代表和英国入侵者开始会谈。西藏地方代表对侵略者采取了严正的立场,他们反对在干坝宗举行谈判,并对英国派遣偌大的卫队表示抗议。他们拒绝接受英方代表的任何书面文件,并表示如果英军使团不退回到边界上的甲岗,他们就拒绝将英方的意见转达拉萨。但是清政府的驻藏大臣裕钢则极力劝诱地方政府代表和侵略者商谈,并恫吓地方政府代表说“如战端一开,祸患将不堪设想”,竟以这种可耻的“调停者”姿态对待英国侵犯中国领土的行为。清朝驻藏大臣的这种态度除了贪生怕死、以国家利益为儿戏之外,还与清政府想假英国之手来达到加深对西藏的控制有关,但这种与虎谋皮的想法很快就尝到了恶果。

英国侵略者进入干坝宗的真正意图是为扩大侵略制造事端,并不想认真会谈,而作着扩大侵略的战争准备。

1903年11月6日,英国政府批准了将英印政府使团推进到江孜和侵占春丕的计划。但是,疯狂的侵华分子荣赫鹏认定“不至拉萨,不能真正解决问题”。1903年11月,英国组成2000余人(后来扩大8000人)的侵藏军,以荣赫鹏为政治首领、麦克唐纳准将为军事司令,于12月10日偷越则利拉,13日进占仁进岗,14日占领帕里,并继续向江孜推进。这样就开始了英国侵藏军事行动的第三阶段。

英国发动新的军事进攻后,西藏地方当局立即动员藏族军队准备抗击,而清政府驻藏大臣裕钢却下令“沿路地方文武,只能理阻,不能与英兵生事”。藏军装备虽极落后,但在抗英战斗中十分英勇,使敌人也感到震惊。另一方面,清政府官员在藏族人民的抗英斗争中却干着向侵略者献媚、投降的勾当,对西藏人民抗英斗争不仅不予支持,反而极力阻挠指责,要西藏人民放弃抗英斗争,按清政府的意愿对外投降。

日俄战争后,沙俄被陷在东北。英国趁机扩大在西藏的军事行动。4日,英军攻到江孜,西藏军民给予坚决打击,直到7月初才攻下。按照英国政府此前批准的进攻拉萨的计划,英军开始向拉萨进攻。到8月3日,英军攻进拉萨,到处烧杀抢掠,并大量地将珍宝偷运出境,在侵略西藏史上留下肮脏的一页。

二、《拉萨条约》订立和中英交涉

英军在攻陷拉萨之前,达赖十三世已经离开拉萨。英国侵略者虽然攻陷拉萨,但找不到西藏地方政府官员来签订不平等条约,而西藏的气候条件是在9月中旬以后就会大雪封山,如果英军在此之前不撤退,将会被困在拉萨,所以英国侵略者急于在此之前完成侵略过程。

在英国侵略者处于进退两难之时,清政府的驻藏大臣有泰表现了可耻的投降态度,8月4日,有泰到侵略军军营表示欢迎,第二天派人送去牛、羊、米面等物品慰劳英军。有泰在和侵略者首领荣赫鹏初次会面时,即表示愿意协助完成不平等条约。他又强令达赖十三世走后的摄政噶尔丹寺长老代表西藏地方政府和英国人谈判。在英国人提出的赔款、增开商埠等无理要求上,有泰都压西藏地方谈判代表同意。在他的帮助下,英国人达到了这次侵略西藏的目的。

1904年9月7日,《拉萨条约》便在英方指定的达赖的住处布达拉宫举行签字仪式。其目的是,在布达拉宫“盖欲借此昭告万国,使英国权威重又树立西藏耳”。所谓《拉萨条约》,是由英帝国主义胁迫西藏当局非法订立的。该条约的主要内容如下:

(1)西藏承认1890年条约第一款“所定哲孟雄(锡金)与西藏之边界”,并于亚东之外,加开江孜、噶大克为商埠。在谈判期间,英方提出的边界和通商问题就完全按照英国侵略者的意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