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菜根谭
1719100000075

第75章 因势利导,凡事不可呆板

[原文]解斗者助之以威,则怒气自平;惩贪者济之以欲,则利心反淡。所谓因其势而利导之,亦救时应变一权宜法也。

[译文]要平息一个人的争斗之心,就帮助增加他的威势,愤怒情绪就自然平息;要惩罚一个人的贪恋,就匡济他的欲望,利欲之心就反而淡薄。所谓顺着他的趋势来引导他,也是匡救时弊应付事变的一种权且适宜的方法了。

爱抚宠物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顺着它的毛轻抚。每当主人有这个动作时,猫就会眯起眼睛,并发出满足的叫声;狗呢,就快乐地摇起尾巴,甚至回过身来舔你的手你的脸,作为对你的回应。如果逆着毛摸呢?猫狗因为感觉不舒服,就算不咬你抓你,也会不高兴地跑开。

人其实也是如此,喜欢别人“顺着毛摸”,如果你能这么做,那么必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能让别人受到你的影响。

人当然没有一身的“毛”让你抚摸,人的“毛”就是性情、脾气观念,也就是“我”,你如果能顺着对方的脾气和他交往,不去违抗他,他当然会和你成为好朋友。

很多人都知道纪晓岚。纪晓岚的舌头可了不得!天下人都知道他学识渊博,能言善辩,机智敏捷。乾隆皇帝虽然知道,但总想找一个办法考验考验他的机智。

有一次,他把纪晓岚找来,对纪晓岚说:“纪晓岚!”“臣在!”“我问你:何为忠孝呀?”纪晓岚???:“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孝。合起来,就叫忠孝。”纪晓岚刚回答完,乾隆皇上接过话来:“好!朕赐你一死。”纪晓岚当时就愣了:怎么突然赐我一死?但是皇帝金口一开,绝无戏言。纪晓岚只好说:“谢主隆恩。”三拜九叩,然后走了。

这时,乾隆就想:这下纪晓岚可怎么办呢?不死,回来,就是欺君之罪;可要是死了就真是太可惜了,自己手下便少了一个栋梁之材呀。当然,乾隆知道纪晓岚是不会让自己轻易死掉的,必定会有什么办法解救自己。于是他静观其变。

果然,半炷香的工夫,纪晓岚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了,扑通给乾隆跪下。乾隆装做很严肃的样子,说:“大胆纪晓岚!朕不是赐你一死了吗?为什么你又跑回来啦?”纪晓岚说:“皇上,臣去死了,我准备跳河自杀。正要跳河,屈原突然从河里出来了,他怒气冲冲地说:‘你小子真浑蛋,当年我投汨罗江自杀,是因为楚怀王昏庸无道;而当今皇上皇恩浩荡,贤明豁达,你怎么能死呢?’我一听,就回来了。”

听到这里,乾隆哑口无言:你让他去死吧,你就是昏庸无道;可是让他活着吧,自己皇帝的面子又下不了台。不过,后来他想:纪晓岚回来了,不就说明我是一位明主吗?想到这里,乾隆心里不禁一喜,说:“好一个纪晓岚,你真是能言善辩啊!”

面对强硬势力,我们是不宜拿鸡蛋硬碰石头的。这时,我们不妨先顺承对方的意思,给对方以肯定,然后,再用智慧,巧妙地把事情的发展趋势导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

第五十二节 市恩不如报德,雪忿不若忍耻,要誉不如逃名,矫情不若直节

[原文]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雪忿不若忍耻之为高,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若直节之为真。

[译文]博取他人的感恩,还不如去报答他人对自己的恩惠显得厚道。能忍辱方能成大器,为一时愤怒而使自己无立足之地,是愚蠢的做法。虚名盛誉只会带给人烦恼,不如避之,“居其实,不居其华”。虚情假意的矫作还不如用自己的真实面目对人。

故示他人恩惠以取悦对方称为“市恩”,市有买卖的意思,因此,“市恩”大部分是怀有目的的,或者是安抚,或者是期望有所回报,这和买卖并无不同,恩中既无情义,也不足以令人感谢。但是,无论是市恩,或是出于诚意的恩惠,总以回报为上。一个人一生承受自他人的恩德不在少数,报之犹恐未及,岂有时间故示他人恩惠呢?所以,市恩不如报德为厚。而最大的报德在于以德报之,不在于报惠。

他人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情,如果一味想着雪耻,那么自己是得不到什么好处的。一是可能两败俱伤,二是一直想着,心里就会很难受,这其实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要誉不如逃名”,什么意思呢?所谓盛名累人,人人都想获得名声,并以此为荣,殊不知名声只是一种空洞的称号,虽能满足某些虚荣感,无形中却会成为一种束缚人的东西。许多知名人士,言行举止战战兢兢,便是最好的例子,倒不如逃名来得逍遥自在,可以免除心理上的负担。

“矫情不若直节”,也就是说,做人只要真实,保有一己的人格就够了,何必做些假象,不但弄得自己不自在,久而久之,别人也会不敢信任。所谓“真”,就是出于“诚”,做人要出于诚意,凡是不出于诚意的表现,就是矫揉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