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低姿态保全身
中国古钱币的最常见的外形就是外圆内方。有句名言叫做: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说的就是为人处世,就要像这钱一样,“边缘”要圆活,要能随机而变,但“内心”要守得住,有自己的目标和原则。萧何就是在“功高盖主者杀”的岌岌可危之时,通过自污保护自己的。
众所周知,汉高祖刘邦是一个猜忌心极重的人,诸将如淮阴侯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等,无一不受到他的猜疑和嫉恨,有的甚至被迫走上了谋反的道路。就连与他交情最为深厚的萧何也屡屡因为受到猜忌而终日战战兢兢。
韩信被杀害之后,萧何因功进位为相国,加封五千户。群僚都向他道贺,只有当年的东陵侯召平却不以为然。召平对萧何说道:“您将从此惹祸了!”萧何大吃一惊,连忙向召平询问原因。召平答道:“主上连年出征,亲自上阵杀敌,只有您安然地居守都中,不必遭受兵革之劳,现在反而得以加封食邑。这在名义上是看重您,而实际上是对您不放心。您想,韩信有百战百胜的功劳,尚且被杀,难道您的功劳能赶上韩信么?”
萧何急忙问道:“您说得很对,不过有什么计策能让主上对我放心呢?”召平道:“您不如不接受主上这次的加封,再把家里的私财全部拿出来,交给主上,充作军需。这样,才有可能免祸。”萧何点头称是,照此办理后,果然讨得了刘邦的欢心。
在讨伐英布期间,萧何仍然留在关中督运粮草。刘邦屡次问押运粮草的官员,说是相国近来都在做些什么事情。押运官答称他无非是抚循百姓、措办粮草军械等等,刘邦听了,默然不语。押运官回到关中后,把这一情况报告了萧何,萧何也猜不透刘邦这样做有什么深意。
一天,他偶然与一位幕僚谈起此事,这位幕僚忽然说道:“您不久可就要灭族了!”萧何一听,大惊失色,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幕僚又说道:“您位至相国,功居首位,此外不可能再给您加封什么了。皇上屡次问您在做什么事情,显然是怕您久在关中,深得民心,一旦乘关中空虚,号召百姓起事,据地称尊,就会使主上无处可归,前功尽弃。现在,您不察主上的意思,还要孜孜不倦地为百姓操心,这是徒增主上的疑忌!疑忌越深,祸来得也就越快。在这种情况下,您不如多买田地,而且要逼着百姓们贱卖给您,使得民间诽谤您,怨恨您。这样,主上听说之后方能心安,而您也可以保全家族了。”
萧何认为这位幕僚所说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当即采纳实行。押运官回到前线后,把萧何因强买民田而致谤议的情况报告了刘邦,刘邦果然很觉宽慰。不久之后,淮南平定,刘邦回都养伤,到萧何前来问疾时,才把谤书交给萧何,叫他自己向百姓道歉。萧何或补上田价,或把田宅干脆还给原主,谤议自然也就渐渐停息了。
一般来说,一个善于自保的人,大多懂得随机应变,棱角并不十分分明。萧何能在幕僚的提醒下放低姿态,及时“露拙”,以使刘邦减少对他的猜疑,自污以保全身,不可不谓明智之举。虽然在后退的过程中有损形象,但这总比伤及性命要好得多。
通过萧何的故事,我们应当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所谓的低姿态并不是卑躬屈膝,苟且偷生,而是一种睿智的处世哲学,像陶渊明,既然“高处不胜寒”,那就退隐田园,不一样也怡然自乐吗?人生本就是要活得快乐,既然身处高处令我烦忧,那又为何不去低处寻找快乐呢?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应当学会并灵活运用低姿态,该低时就低,决非是懦弱和畏缩,而是人生大智慧,是修身、立身、入世、处世不可缺少的修养和风度。
懂得忍让 不走极端
中国人自古就强调忍让。忍是一种痛苦,是一种考验,是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是人格和品行的至高境界。忍也是一种理智,是感悟人生的一种智慧,是经历挫折后的一种持重。
古人作过一首“百忍歌”,虽不尽可取,但今天读来仍然是可以从中获益良多的。文中写道:“能忍贫亦乐,能忍寿亦永,不忍小事变大事,不忍善事终成恨”;“忍得淡泊可养神,忍得饥饿可立品,忍得勤劳可余积,忍得语言免是非”。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忍耐精神是很不够的,有的人一点小事就大动干戈;有的人因为几棵白菜而大打出手,甚至葬送几条性命。回头看看,其实这些都是一些小事,根本没有必要闹得不可开交……要如何练好这个“忍”字,看来也是我们现代人不可忽略的一个课题。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矛盾,好多都是鸡毛蒜皮的一些小事,只要忍一忍也就化解了。但要做到这一步非常不容易。
“忍”字心上一把刀,这正是告诉我们:忍”必须有巨大的克制力!
其实,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其中不乏关于“忍”的美好故事。蔺相如让廉颇,忍得廉颇放弃傲慢,求得将相的团结,“将相和”的故事流传至今;韩信忍得胯下之辱,成就了汉王朝的大业。
一个人如果能达到忍的至高境界,那么他面对挫折就能坦然,面对嘲讽,就能凛然,面对名利,就能淡然。当然,要达到“忍”的最高境界,还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地磨炼。我们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去养成,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不习惯到习惯,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有涵养的人。
从前,在古印度南部,有个叫做侨萨罗的王国。国中出了五百个强盗,占山扎寨,拦路抢劫,打家劫舍,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商客游人和地方百姓深受其害。地方官员虽然多次用兵,却始终没能将他们铲除。无奈之下只好报知国王。于是国王派精兵良将前来征剿,经过激烈的战斗,五百名强盗终于战败并全部当了俘虏。
因为这伙强盗实在是作恶多端,于是国王决定对这五百名强盗处以酷刑。这天,刑场戒备森严、杀气腾腾。兵士手持尖刀,将赤身裸体、披头散发、捆在刑柱上的强盗双眼全部挖掉,有的还割掉鼻子、耳朵,然后放逐到荒无人迹的深山老林中。这座山谷林木葱茏,狼嗥虎啸,阴森恐惧,衣食无着。强盗们悲愤欲绝,撕心裂肺地绝望地嚎叫着。
凄惨的呼叫声传遍四野,也传进了释迦牟尼佛的耳朵。他知道这是五百强盗在生死线上挣扎呼救,便用神力送来了香山妙药,吹进了五百强盗的眼眶。霎时,个个双眼又重见光明。释迦牟尼亲临山谷,给五百强盗讲经说法:“正是你们以前作恶多端,才有今天的苦难。只要洗心革面,弃恶从善,皈依佛门,就能赎清罪孽,修成正果,脱离苦海,进入极乐世界。”众强盗听了佛的教诲,俯首悔过,口称尊师,成了佛门弟子。从此,山谷中的森林被称做“得眼林”。很多年后,当年的五百强盗终于修成正果,成为五百罗汉。
忍让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人有“得饶人处且饶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箴言。连佛祖尚且宽容了五百强盗,更何况我们这等凡人呢?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宽容忍让是一种可取的人生态度。正是这种精神,使我们家庭关系稳定、人际关系和谐。我们与家人、朋友、同事,甚至路人在不同的场合交往接触,总免不了有意见相左、磕磕碰碰的时候,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各自主动退让,宽以待人,少计较得失,有利于减少矛盾,维护人际间的和谐,于人于己,都是有益身心的事情。尤其在现代社会,人们出现过于计较个人功利的倾向,这种宽容忍让的精神更是应当加以提倡。
但是,这种宽容和忍让也是要有原则的,什么事情都不能有极端,宽容忍让也同样需要有一个度的把握。
从前,有一条大蛇,他危害人间,伤了不少人畜,以致农夫不敢下田耕地,商人无法外出做买卖,大人无法放心让孩子上学,到最后,每个人都不敢外出了。大家无奈之余,便到寺庙的住持那儿求救。大伙儿听说这位住持是位高僧,讲道时连顽石都会被点化,无论多凶残的野兽都会被驯服。不久之后,大师就以自己的修为驯服并教化了这条蛇,不但教它不可随意伤人,还点化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而蛇也仿佛有了灵性一般。人们慢慢发现这条蛇完全变了,甚至还有些畏怯与懦弱,于是纷纷欺侮它。有人拿竹棍打它,有人拿石头砸它,连一些顽皮的小孩都敢去逗弄它。
某日,蛇遍体鳞伤,气喘吁吁地爬到住持那儿。“你怎么啦?”住持见到蛇这副德性,不禁大吃一惊。“我……我……我……”大蛇一时间为之语塞。“别急,有话慢慢说!”住持的眼神满是关怀。“你不是一再教导我应该与世无争,和大家和睦相处,不要做出伤害人畜的行为吗?可是你看,人善被人欺,蛇善遭人戏,你的教导真的对吗?”“唉!”住持叹了一口气后说道,“我只是要求你不要伤害人畜,并没有不让你吓吓他们啊!”“我……”大蛇又为之语塞。
我们在这里所提倡的忍的精神,是指要宽以待人、忍辱负重、平和达观,不要在一些枝节问题上斤斤计较,坠入“非此即彼”的极端思想方法;要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但,忍要有度,要忍在刀刃上,不是什么都一味去忍,变成一个麻木、怯懦、奴性十足的人。当坏人作恶,你不能忍;当别人有难请你相助时,你忍不得……忍,如果去掉心,那就失去良心和道德,那你的忍就是残忍,就是罪恶。所以我们要把这个忍字用到适当处。
退步即进步之根本
有一首形容农夫插秧且颇有哲理的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有的人为了功名富贵,总是不顾一切地向前争取。有的时候前面是险坑,跌下去会粉身碎骨;有的时候前面是一道墙,撞上去会鼻青脸肿。如果这时候懂得以退为进,转个弯、绕个路,世界还是一样会有其他更宽广的空间,这正是古人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凡事均有长有短、有阴有阳、有圆有缺、有利有弊、有胜有败,更何况是千变万化的人生!成功通常属于最有耐心、耐力、耐烦者。所谓“忍得过,看得破;提得起,放得下”。凡事“静观皆自得”,忍得一时之气,海阔天空。既是海阔天空,就能从从容容,那么,又有什么事可以困得住自己呢?
退步原来是向前。有时候,只是放弃一些意气之争,即使争赢了又如何呢?退一步,并非表明自己的软弱,而是更多的包容、谅解与理解。经商的人,希望日进斗金;读书的人,希望每日进步;有的人一遇到利益,总想得寸进尺。其实,做人处事应该要以退为进!
因此,一个人在世界上要想学会做人处事,必须要能谦恭礼让,一个人要想成功立业,必须要懂得以退为进。引擎利用后退的力量,反而引发更大的动能;空气越经压缩,反而更具爆破的威力;军人作战,有时候要迂回绕道,转弯前进,才能胜利。很多时候,我们要想成就一件事情,必须低头匍匐前进,才能成功。
有这样一则故事,讲的是一位留美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他,思前想后,他决定收起所有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去求职。不久,他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这对他说简直是大材小用,但他仍然干得一丝不苟。不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非一般的程序输入员可比,这时他亮出学士证,老板给他换了个与大学毕业生对口的专业。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时常能提出许多独到的有价值的建议,远比一般的大学生要高明。这时,他又亮出了硕士证,于是老板又提升了他。再过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还是与别人不一样,就对他“质询”,此时他才拿出博士证。老板对他的水平有了全面认识,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以退为进,由低到高,这是自我表现的一种艺术。
佛家常说“回头是岸”,就是告诉人们要以退为进。古来的先贤圣杰,从官场利禄之中退居后方,是为了再待机缘;有些能人异士隐居山林,是为了等待圣明仁君。有的人非常重视“韬光养晦”,有的人等待“应世机缘”。有德饱学之士都懂得“进步哪有退步高”的道理。
春秋时候,楚王的三子季札,因为贤能,父王要传位于他,而他谦让说,上有长兄,应该由长兄继位。长兄去世以后,因其贤能,国中大臣又再举荐他为王,他说还有次兄。次兄去世以后,全国人民还是一致推举他,希望他能出来领导全国。他说“父死子继”,应该由故世的先王之子继任王位,故而仍然退而不就,所以后来在历史上留下贤能之名。可见,退让不是没有未来,退让之后往往能在另一方面有所收获。
三国时期,刘备知道太子刘禅无能,要诸葛亮取而代之,可是诸葛亮却再三谦让,在历史上留下忠臣之名。周公辅佐成王,虽是长辈,一直以臣下自居,所以能成周公的圣名美誉。这些都足以证明退让并不意味着就是牺牲,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时以退为进,更能获得成功。
以退为进,是人生处世的最高境界。人生追求的是圆满自在,如果只知前进不懂后退,那么他的世界就只有一半。而懂得“以退为进”的哲理,我们便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时任齐国相国的邹忌,曾多次讽谏齐威王。邹忌身高八尺,相貌堂堂,却心胸狭窄,私心极重。齐对魏两次大战之前,他都坚决反对出兵。待田忌、孙膑凯旋之时,他心中的醋意可想而知。随着孙膑、田忌威望的提高,邹忌担心自己的相位不稳,因此欲除掉田忌、孙膑而后快。可能因为孙膑是个残疾人,同邹忌争夺相位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邹忌将目标首先对准了风头甚劲的田忌。
马陵之战结束不久,邹忌便找来亲信谋划如何除掉田忌。这时,他的亲信公孙阅出了个主意:“公何不令人操十金卜于市,日:‘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乎不吉乎?’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之卜者,验其辞于王之所。”
邹忌闻计大喜,便派人到集市中找卖卜者算卦,扬言是田忌派他去算的,要算算田忌如果要谋反,是吉还是凶。邹忌则随后派人将此人抓获,送到齐威王那里。
齐威王这时年纪大了,有点老糊涂了。他本来就对手握重兵的田忌心有疑惧,听了邹忌的话,于是更加坚信了田忌有谋反意图的猜测。而这时田忌正率兵在外,于是齐威王派人召田忌回临淄,准备等田忌回到临淄后再审问此事。
孙膑此时也在田忌军中。他对齐国的政局及邹忌、田忌之间的矛盾洞若观火,见齐威王无缘无故忽然派人来召田忌回临淄,感觉齐威王一定是听信了邹忌的谄言,认为田忌如果回到临淄,将凶多吉少。
田忌在孙膑最艰难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而且长期以来,二人合作得非常好,孙膑实在不忍田忌自投罗网,提醒田忌说,齐王一定听信了邹忌的谄言,千万不要自己贸然回临淄。情急之下,他建议田忌率军回临淄驱逐邹忌,说:“若是,则齐君可正,成侯邹忌可走。不然,将军不得入于齐矣。”
孙膑这番话的意思其实是要田忌举兵“清君侧”。与其成为邹忌案板上的肉,不如孤注一掷,与邹忌一决高低,这样,倒还可能死中求生、反败为胜。田忌对孙膑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他言听计从。于是,他按照孙膑所说的率兵攻打了临淄。但邹忌也不是等闲之辈,早已作好了守城准备,田忌攻城不胜,眼见各地勤王之兵大集,只好弃军逃亡到了楚国。而孙膑于田忌攻临淄之时就已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