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上下五千年
1752600000145

第145章 钢琴之王李斯特

19世纪中期,匈牙利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那时,匈牙利出了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的名字叫李斯特·弗兰兹。因为他特别擅长于弹钢琴,所以被人们誉为“钢琴之王”。

李斯特长期侨居国外,经常在欧洲各地旅行演奏,有时也回到祖国来演出。当然,他只是在一些大城市里开演奏会,偏僻一些的城市是不大会去的。

一天,有座小城里传出了一个消息:李斯特的一位女弟子,将要在这里举行钢琴演奏会。音乐爱好者们虽然不大有机会亲耳听到李斯特的演奏,但觉得能听到他女弟子的琴声,也是一种满足,所以把入场券订购一空,并且兴冲冲地等待演奏日子的到来。

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位“李斯特的女弟子”是冒充的。原来,她是一位没有名气的女钢琴家,想借用李斯特这位“钢琴之王”的声望,来吸引音乐爱好者听她的演奏,所以在她住的旅馆门前的招牌上,擅自加上了这样的字样。她以为,李斯特决不会到这个小地方来,不可能知道她的假冒行为。

事有凑巧,在女钢琴家演出之前,李斯特忽然来到了这里。更凑巧的是,他正好走进她住的那家旅馆,而且看到了挂在门前的那块招牌。

李斯特只是笑了笑,便走进这家旅馆,并且登记了自己的姓名。

这件事很快让那位女钢琴家知道了。她惊慌失措地来到李斯特的房间,一进门便扑倒在他脚下哭着说:

“李斯特先生,我请您原谅,因为我……我……”

李斯特马上把她扶起。问清了原委后,和颜悦色地对她说:“请您把演奏会上所要弹的乐曲,在这里弹一曲给我听听,可以吗?”

女钢琴家立刻在李斯特面前弹了一曲。李斯特在旁对她指点了一番。在他觉得可以正式演奏后,站起来认真地对女钢琴家说:“现在我已经教过您弹琴,所以,今后你是名副其实的‘李斯特的女弟子’了。这回您开演奏会,我可以特地为你演奏一首。如果节目单还没有印刷,那么请添上一行。”

女钢琴家又一次哭了起来。不过,这一次不是因为惊惧,而是出于内心的感动……

李斯特在音乐上的精湛造诣和品格上的度量宽大,使他成为世界近代的名人之一。

幼年时,父亲就觉察到李斯特这孩子很有音乐天才。父亲在弹钢琴时,他就静静地坐在旁边听。有一天,这孩子竟弹奏起他平时听到的一部协奏曲的主题音乐,这使父亲感到非常惊讶。于是决定请老师教他弹琴。

音乐室里悬挂着贝多芬的肖像。李斯特休息的时候,就时常举头凝视着这肖像。

有一次,父亲问他道:“你老看这像干什么?”

李斯特回答说:“我想学得像他一样!”

这时候,李斯特才六岁。

就这样,李斯特在识字以前就识乐谱了,并且弹得一手好琴。

李斯特九岁的时候,一位青年音乐家要开音乐会邀请李斯特参加演奏。1820年10月,他第一次公开演奏,取得了完全的成功。不久,父亲叫他自己开演奏会,结果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有六个匈牙利贵族听了李斯特的演奏,非常惊叹他的音乐天赋,合凑了一大笔钱,赠给这孩子,作为他六年深造音乐的费用。可是李斯特只有10岁呀,怎能让他独自出门学音乐呢?父亲经过再三考虑,决定辞去自己贵族领地管事的职务,带孩子去各地学习音乐。

父亲先把孩子带到音乐空气最浓厚的维也纳,让他在一位有名的钢琴家那里学习了一年多的钢琴。接着,又让他跟随一位作曲家学习作曲。李斯特进步非常显著,不到12岁,就在维也纳开演奏会,而且取得了非常的成功。后来,父亲又把他带到巴黎,并在那里开演奏会。13岁时,他在演奏会上弹的乐曲,竟使乐队队员听出了神,连乐曲告终都忘掉了,从而震动了巴黎音乐界。

20多岁时,李斯特在欧洲音乐界已经非常有名望了。1836年,他在巴黎举行旅行演奏。不久,维也纳的一位钢琴大师塔尔裴尔希也来到了巴黎。他俩都是琴艺高超、极其有名的演奏家,来到一地,竟使巴黎的音乐爱好者分成了李斯特派和塔尔裴尔希派。

两位钢琴家都想在听众面前显示自己的才华,因而举行了对抗性的钢琴演奏。一个在音乐学院开演奏会,另一个接着在歌剧院开演奏会。这样,更刺激了巴黎两大派之间的激烈争论,报刊上登载了许多对他俩毁誉不一的文章。

使人们感到意外的是,在对抗演奏持续了一段时间以后,李斯特决定与他的对手举行联合演出,塔尔裴尔希欣然同意。于是,他俩在一位公爵夫人的客厅里,合开了一次钢琴演奏会。李斯特听了塔尔裴尔希的演奏,觉得他有不少长处。从此,他们各自研究、探讨和学习对方的优点,互相建立了友谊;巴黎两大派之间的激烈争论,也很快平息了下来。

进入中年以后,李斯特时时处处受到音乐爱好者狂热的欢迎,收入也越来越丰厚。他是个非常慷慨的人,几乎把收入都用于赈济灾难、帮助贫困的友人和公益事业上。他从小热爱贝多芬,现在差不多享有与贝多芬同样高的声誉,可是他仍然非常尊敬贝多芬。德意志科隆贝多芬纪念碑的建筑费用,就几乎全是他所捐赠的。

经过多年的旅行演奏,李斯特感到非常疲劳。欧洲1848年革命的失败,又使他消极悲观。因此他于这年起,在德意志南部的魏玛定居了十多年。这期间,他不再旅行演奏,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作曲上。他的名作《但丁神曲交响曲》(但丁是13—14世纪意大利著名诗人,《神曲)是他的代表作)、《浮士德交响曲》(浮士德是18世纪德意志著名诗人歌德的代表作《浮士德》中的主人公)等,就是在此期间完成的。

李斯特还完成了“交响诗”这种崭新的音乐体裁的创造。这是一种含有“诗的内容”的管弦乐作品。他以诗歌、戏剧、绘画及历史事迹为题材,广泛采用主题变形的手法,塑造出表现特定标题内容的艺术形象。这种以文字或题目来阐明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曲,就是所谓“标题音乐”。李斯特创作的交响诗《塔索》、《匈牙利》、《前奏曲》等,是他一生的大作,又是近代标题音乐的名作。它扩大了钢琴和管弦乐的表现领域,促进了欧洲标题音乐的发展。

李斯特60多岁时,回到匈牙利,创办了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并担任院长。1886年7月因病去世。

今天,人们不再能欣赏到这位“钢琴之王”的精湛琴艺了。可是,他所开创的新的音乐体裁,却扩大了音乐的表现领域,丰富了人们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