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上下五千年
1752600000027

第27章 伊达拉里亚文化

公元前8世纪,亚平宁山以西、第伯河以北的地方被一个与意大利各族很不相同的民族所占据。希腊人称这族人为第勒尼人,罗马人称之为伊达拉里亚人或托斯其人,但他们自称为罗散那人。

从种族和语言上说,伊达拉里亚人同意大利人和希腊人都不相同。他们之出现于意大利至今仍为历史上的一个谜。古典作家关于他们的来源就有不同的说法。希罗多德说他们来自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狄奥尼修斯则说他们是当地土著。研究者从他们的贸易航海联系以及文化艺术特点看,认为他们可能同希腊人以前的一支爱琴海居民有关,那里有一种人称为第勒尼人。也许在古希腊诸族南下的浪潮中,他们离开爱琴海或小亚等地向西航海到达意大利半岛西岸,以其较高的文化征服了当地原有的居民。第勒尼安海或者也因他们而得名。不过这只是一种假定,还没有可靠的证据足以证明。然而根据现有文献也不能否认移民的传说。考古材料证明在伊达拉里亚居民中一直有两种因素。

直到公历纪元开始的时候,伊达拉里亚语还在罗马托斯坎尼地区使用。我们关于这种语言的知识主要来自考古发现的数以千计的铭文和一部亚麻书。

学者们经过艰苦的努力已经学会了这种文字的读音和个别单词,但整段文字的含义还是不能解读。铭文虽多但多重复,也不能解。到目前为止还不知伊达拉里亚语同哪种语言直接有关。由于缺乏对照的文字,目前似乎还无法解读。这种语言虽然受印欧语系的影响,但肯定不属印欧语系。

除了铭文之外,考古还发现很多伊达拉里亚人的遗迹。古典文献中说到伊达拉里亚人有12座城,考古已发现有大小17个城,其中有些看出是筑有防御工事的石块砌的城墙。发现很多墓葬和遗物。较早的有火葬,长形墓,埋骨灰罐,可能是维兰诺瓦文化留下来的居民。伊达拉里亚人似乎带来的是土葬,用石棺。但由于受原有居民影响,后来他们也使用了火葬。墓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用土堆的,有用石堆的,有沿山坡挖石洞的。有的石洞墓有很深很长的墓室,室中有墓壁画。我们关于伊达拉里亚人的知识很多来自坟墓壁画。

伊达拉里亚人的文化比其同时代的意大利人要高。他们经常利用厄尔巴的铁,科西嘉的铜以及伊达拉里亚本土的铜和锡矿资源,善制镜和烛台,金银工匠技术很巧。有磨光的黑陶。农业方面已种葡萄、橄榄和谷物。他们也是海上民族,与腓尼基、迦太基和希腊都有贸易往来。公元前6世纪采用希腊式银币。公元前6世纪间伊达拉里亚曾联合迦太基抵制希腊人,阻止他们染指西部地中海。也曾抵制腓尼基人,迫使他们放弃在科西嘉的殖民地。其间伊达拉里亚曾独霸第勒尼安海。他们在古代也有海盗名声。

伊达拉里亚人的艺术制品,从瓶画、壁画、镜画、棺画、陶器装饰到建筑都受了希腊艺术的强烈影响。但它没有希腊艺术的理想化境界,而是保持了一定的天然、生动、强有力的精神。

伊达拉里亚人同意大利各部落很不同的一点是它完全是以城市为主的文化。这同意大利的农业村落生活相距很远。它遗物中有奢华的财物和华丽的装饰。似乎伊达拉里亚人只是少数的征服者,是城镇的上层,在居民中可能并不占多数。他们似乎肤浅地吸取了希腊文化,又把它们带给意大利人。宗教方面,他们保持自己的迷信巫术,善于占卜、并把这些也传给了后来的罗马人。

伊达拉里亚人强盛了200年左右。公元前6世纪时,海上称霸第勒尼安海,同时与迦太基在西地中海平分秋色。陆上向北占领波河流域;向东越亚平宁山,到达亚得里亚海;向南进入拉丁姆和坎佩尼亚,并在这里建立了一些殖民地,如加普亚和诺拉城。有一段时期还统治了罗马和拉丁姆许多地区。

公元前6世纪末5世纪初,伊达拉里亚人的势力开始衰落。先是于公元前505年,拉丁人同库麦城的希腊人联合击败伊达拉里亚人于阿利其亚(Aricia)。公元前474年,伊达拉里亚海军攻打库麦,被叙拉古僭主西仑所败,它在科西嘉、厄尔巴的势力都丧失了。差不多同时罗马也挣脱了伊达拉里亚人的统治。公元前438年伊达拉里亚人在加普亚又被萨姆尼特人击败,丧失了在坎佩尼亚的势力。

公元前400年前后,克尔特人从北方移入波河流域。伊达拉里亚人受压挤,逐渐退回自己本土,不久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伊达拉里亚人在其本土有十几个城市,但似乎从未统一。其向外扩张似乎是个别集团而不是整个民族。对罗马和拉丁一些地方统治了一些年,但没有同化当地居民的能力。文化虽然很高,也很富足奢华,但没正式建立一个民族国家。他们作中间人,把希腊文化和东方奢侈品带给了罗马;也把他们自己喜好的角斗、占卜以及统治者的服饰、冠冕、权杖、宗教、生活方式等等许多东西带给了罗马人,成为罗马传统文化的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