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回首风云岁月
17921900000001

第1章 第 一 回 风景这边独好

话说这李家兴、沈君兰、徐丽娟三人,从小就是邻居加同学,而且这三人是同年龄,都是属马。这三人小时候就来了个“花园三结义”,家兴为大哥、君兰是二弟、丽娟是三妹。现在这三人都年已七十开外,在一起事业有成。徐丽娟是东方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家兴是集团总裁,沈君宝是集团的财务总监。

在2006年的圣诞之夜,李家兴在他上海西郊的生态别墅里,举行圣诞家庭舞会。入夜,别墅底层宽敞、豪华的大厅里所有灯光全部亮起,如同白昼。李家兴长子李爱国,李爱国的女儿李洁,站在别墅大厅入口处迎接客人。一辆辆来客乘坐的轿车闪着耀眼的灯光,先后徐徐地驶入别墅花园的停车坪停下。李爱国父女同来人一一握手,热情导入大厅。

李家兴同夫人谷锦绣从二搂走下楼梯,来到大厅。他俩见到君兰、丽娟和他俩的儿孙,心情真是无比愉快,紧紧握手,热情致意问候。不一刻,李家兴派出去接陈慧、张荣两位老人的轿车也开入别墅庭园。李爱国迎上前去启开车门,搀扶两位九旬老人下车,缓步进入大厅。家兴、君兰、丽娟三人,见到最近多时未会面的,他们三人的启蒙老师的到来,真是非常高兴。待两位老师在松软、华丽的大沙法上坐下,家兴等他们三人自动在两位老师面前排队立好,毕恭毕敬向老师深深地一鞠躬。徐丽娟带头开口说:“向两位恩师请安,祝恩师身体健康、愉快、长寿,寿比南山!”“看你们,行这等大礼,怎么受得了!来来来。大家坐下说话。”陈慧摆着手,十分兴奋地说道。“对,对,坐下说话,坐下说话。”张荣也笑容满面地摆摆手,要大家一同坐下。他们师生五人,彼此之间确实有很多心里话要倾诉,交流。柔和、欢快、幽雅的中外古典名曲: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比而的《卡门序曲》,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和民族器乐《步步高》、《彩云追月》、《金蛇狂舞》等乐曲声,在大厅里轻轻地,不断地回荡着。大厅入口处一棵两米多高的圣诞树上,满布的彩灯竟相闪亮。

说到圣诞,有几句话要交代一下。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世界各地都有人过圣诞节。近些年,中国城市里的一些年轻人,也过起了圣诞节。特别在上海,人们把圣诞节,当作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一样来过。很多年轻人,还有不少老板、白领,在十二月二十四日那天晚上,会如痴似醉的彻夜狂欢。大家一起饮酒、唱歌、跳舞,欢庆圣诞。工商企业也就借机,大做圣诞礼品、歌舞、餐饮等生意。名目繁多,花样不断翻新,真是层出不穷,赚了大把的钞票。但圣诞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知道的人确实不多。“李总裁,据说你从小信过天主教,请你先讲讲圣诞节的来历,给大家听听。好吗?”徐丽娟笑眯眯地看着李家兴说:“要不要鼓鼓掌?来,大家拍拍手。”“不要鼓掌,不要鼓掌”。李总裁摇着双手,并想站起来说,可两位老师叫他坐着说就可以了。

于是,家兴就说起了关于圣诞的来历:“我信教这是小时侯的事,已经过去五、六十年了。现在记大不清了,只能说个大概,圣诞就是讲耶稣诞生的故事。天主教教堂里的神甫,在讲经、布道时是这样说的:耶稣的父亲叫若瑟,是一位木匠;母亲叫玛利亚,是童贞女,玛利亚是吃了什么叶子上的甘露而怀的耶稣。玛利亚临产的时侯,是在半夜里,在马槽里生的耶稣。耶稣是天主派他降生人世,是天主之子。玛利亚生耶稣的那天晚上,空中群星闪烁,满天霞光,三王来朝。耶稣应该是个神,所以耶稣的生日,就称作‘圣诞’。耶稣是来人世间帮凡人赎罪的,是来救苦救难的。后面的事情我就不讲了。”李家兴总裁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就转了话题:“我们东方集团也赶个潮流,讲个时尚。我们集团经过大家的奋斗,经营得还不差。今天借圣诞之夜,举行这么一个家庭舞会,让大家放松放松,也一起来狂欢一下。好了,我不讲下去了,舞会快要开始了。我的讲经、布道到此结束。”

这时,摆在大厅正面的七十二寸,落地薄型数字液晶彩电,正在播放着今夜新闻,画面非常清晰。围着大厅四边摆放着精致的,近二十只小圆桌,几十只圈椅、单人、双人沙发。小圆桌上已摆满了饮料、热茶、点心、瓜果。李家兴的小儿子李立业,女儿李海燕,两家人也驱车赶到。七点前,今晚应邀的宾客都已陆续到齐,别墅的庭园里已停放了十几辆轿车。在大厅里主人、客人,加起来足足有五十人之多。大家互相握手问侯、交谈,然后自由结合,择位入座。大厅里一片欢声笑语,动听、幽雅的中外古典名曲仍在轻声地播放着。大厅右角高大的立地座钟,清脆的钟声敲了七下。

今晚舞会主持人是李爱国,他是东方集团副总裁,一米八的个头,肩阔腰园、浓浓双眉、目光炯炯。他立在高脚话筒前首先致词:“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东方集团的同仁们,来宾们,请允许我代表集团董事局徐丽娟主席,集团李家兴总裁,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今天是东方集团组织的一次同仁联欢晚会。今天不谈工作,只谈友情、亲情。请大家尽兴地联谊、跳舞;桌上的饮料、点心、瓜果,巴台上的中外名酒,可以各取所需,随意享用。今天晚上还请来了爵士小乐队,还有我妹妹李海燕的女儿张慧的钢琴伴奏。现在舞会开始,请奏乐。”

“慢,我还有几句话要先说一下。”坐在李家兴旁边的一位高个子的外国男子,站起来用比较熟练的中国话说开了:“我有一个很好的建议,大家一定会举双手赞同的建议。”大厅里突然静了下来,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这位外国来宾,倾听他的发言:“你们的国家搞文化大革命时,我来过上海,还到过半个中国。改革开放开始,我又来过中国。时隔十几年,这次我又来到中国,考察了不少地方。这十几年中国大地,特别是上海,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大的方面讲,2008年要在北京举办奥运会,2010年在上海要举办世博会。这在过去是绝对无法想像的事情。再从小的方面来说,我们能开这样的圣诞家庭舞会,在过去那是不敢想的事情!”说着他请李洁也站了起来,继续他的话题:“这位李洁小姐,大家一定很熟悉,她是你们集团总裁李家兴的长孙女,她在法国留学攻读文学。最近她有个想法,想把这些巨大的变化,以文学、小说形式把他描述出来。我是李洁在法国留学就读文学的老师,当我听到她的这个想法,很受感动。我已决定指导她,帮她投入实际创作,帮她完成这篇处女作。我还想建议在坐的各位朋友,和我一起来帮助李洁,成功地完成这篇佳作。”

李洁向大家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然后以很诚恳的语气说道:“各位长辈、老师,我的想法是在我的法国文学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促成的,我由衷地感谢我的老师。我有信心、决心,向我的老师交出一篇满意的答卷。但是,我还年轻,缺乏历史知识、创作经验。我请求在座的长辈们、朋友们,也大力支持我的创作活动,为我提供素材,提供你们人生中经历过的故事,丰富我的历史知识。”“李洁,我支持你。”“李洁,我提供你创作所需的素材。”“李洁,你大胆的实践吧,我一定作你的后盾。”同时大厅里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小李洁,有出息、有胆识,我和张荣全力支持你。”九十高龄的陈慧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走到了话筒前,并把李洁拉到了身边,显得十分激动地说道:“小李洁,我非常称赞你的创作勇气。你一定要把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你的前辈们,几十年来为之奋斗不懈,付出的努力,遇到的曲折、坎坷、艰难困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取得的成功、业绩、喜悦,在人生道路上的亲情、友情,以及爱情。用文学艺术形式把他写下来,告诉国人,告诉年轻人。大家温故而知新,面向当前,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我和张荣也愿当你的创作顾问,更想成为你作品的首批忠实读者。”

李家兴,沈君兰,徐丽娟,谷锦绣几个人,更是笑得合不拢嘴,频频点头称是。李建国自然更加兴奋,他一手扶着女儿的肩头,一手指挥乐队。说:“请乐队奏乐,为我们事业的成功,为欢庆圣诞,为李洁的创作成功鼓劲,祝福。请大家尽兴地、欢乐地跳舞吧。”李家兴的外孙女张慧,首先弹起了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的乐曲。她那钢琴声是那么地美妙、动听。爵士小乐队也立即跟进,加入伴奏。大厅里白色灯光熄掉了,顶上的红、绿光灯开启了,彩色圆球灯旋转了起来。对对双双的舞伴们,迈入舞池,轻盈地踏着脚下刚打过腊的,亮闪闪的红漆地板,跟随着乐曲声翩翩起舞。人们跳完一曲又一曲,忘记了疲劳,忘记了时间,似乎忘记了一切,一直跳到了子夜时分。唯有李洁,没有进入舞池。她坐在沙发上,听着乐曲,凝思着,盘算着。这部小说怎样创作?主题是什么?怎样选材、立意?特别是怎样组织采访,搜集素材,进行往事访谈。

从圣诞舞会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洁为创作小说而日以继夜地搜集素材。李洁重点是对他的祖父李家兴,和他们“花园三结义”的二弟沈君兰,三妹徐丽娟的往事进行访谈。有时对单人访谈,有时是对三人一起访谈;有时陈慧,张荣两位老人也参加访谈;还同时走访了几十位相关人员。一个多月的访谈,李洁的笔记本里,记录着新收集到的上几千个小故事。记了几大本,记得满满当当的。光她祖父讲的从1937年到2005年七十年里,曾亲身经历过的,所见所闻的历史小故事就有四百多个。李洁收集到的这些故事,是发生在一般的中国老百姓身上,极其平凡,普普通通,平民百姓的故事。但情节很动人,很感人,是不少老百姓经历过的,碰到过,听到过,似曾相识,能引起人们共鸣的生动故事。

李洁在访谈中被受访人所讲述的故事震撼、感动。多少次地她和故事的主人公,一起愤怒,一起着急,一起困惑,一起喜悦,一起流下了或悲或喜的泪水。她被这些故事的精彩情节所吸引、感染。她进入了故事主人公的心灵殿堂,心心相印,融成一体。她要把这一切的一切,通过她的笔触反映出来。她的创作愿望,创作冲动,创作责任,更加高涨,欲罢不能。李洁为能以自己的直观、直觉来更加生动、形象地描写这些故事,她又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亲自驱车在上海市区、郊区,沪宁沿线,苏北大地,浙江沿海,还乘坐火车、轮船、飞机,到香港、深圳、广州、重庆、长江三峡、东北,甚至出国到朝鲜,就是她小说里的主人公到过、战斗过的地方,实地进行考察、访谈。李洁经过艰苦的访谈、考察,极大地丰富了她创作所需的历史知识,背景资料,故事情节。

她也耳闻目睹,这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发生在祖国大地上,特别是在上海发生的深刻变化,确实是翻天覆地,巨大的。这些变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真真切切。原来上海最高的大搂,是二十四层的国际饭店。现在十几,二、三十层以上的高搂大厦,真是遍地开花,已有三千多幢,最高的金茂大厦有八十八层。原来上海城只是“半个月亮”,现在浦东开发出来了,道路、环境、绿化、住房等,有些方面要胜过浦西。现在过黄浦江有五座大桥,六条隧道,真是比过苏州河还要方便。公共交通线路不是几十条,而是几百条,还有好几条地铁、轻轨线路。“宁要浦西一只床,不要浦东一套房”。已成过去,已成历史。

上海大多数市民的生活质量,衣、食、住、行,明显改善,确是一年要比一年好。上海城市的环境、交通、景观、夜景、水景、生态、绿化、园林,各方面的建设,真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外国、外地来过上海的人,上海到外国去过的人,都赞叹上海变高了,变大了,变得更美丽了。“阿拉上海不比美国纽约,日本东京差到哪里”。很多外国人,外地人,港、澳、台同胞,争相抢滩上海投资办企业,购置房屋,定居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