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从优秀到卓越
1802000000003

第3章 做事做到位(3)

实际上,多主动向老板汇报,接触多了,还可以让老板知道你的长处和优点。这对你的个人发展显然是很有好处的。

无论从哪一方面说,不及时汇报的人都不是老板所喜欢和器重的,这样的员工也是难以取得成功的。

向上司请教前,事先想好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向上司请教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我们难以解决的工作难题,有些是我们不敢自作主张的“大事”,但是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在未加思索之前就匆忙呈上去。

因为当你向上司请示:“这件事该如何处理”时,上司可能会反问你:“你觉得怎样解决才是最好的呢?”如果没有任何准备,你可能会不知所措,无法回答,或者支支吾吾、毫无逻辑。这样做就等于告诉上司,你没有进行思考和判断,缺乏独立工作的能力。对于一个职场中人来说,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是非常要不得的。

所以,向上司请教之前,心里一定要好好思考一番,有了自己的看法再去向上司请示,以便上司问及时能够从容不迫地回答,这对树立你在上司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会起到积极作用。在思考解决办法前,针对问题要想办法搜集有关工作的正确情报,然后整理、分析,以保证你的回答有很高的利用价值,能够得到上司的认可。

不要害怕上司驳回你的看法。要耐心地倾听上司的分析和结论,找出自己思考方法和深度方面的不足。多次与老板进行这样深层次的沟通,有利于你从公司的大局出发,了解上司的思考倾向,久而久之自然能了解上司的想法,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会考虑得更周到了。这是一个人磨炼自我,取得进步的好机会。

如果每次上司向你询问问题的解决方案时,都能看到你充满自信的面容;听到你见解独到的回答,相信你的发展前景一定会很乐观。因此,任何时候,抢先思考对职业人士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给老板的报告里预备一份概要

工作中,免不了要写报告、做方案,有些人辛辛苦苦、倾尽心血做好的工作报告、方案,到头来得不到老板的认可。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他们忽视了一个关键点,在给老板的报告里,没有预备一份简短的概要,以便老板快速地浏览。

有一个职员,他写的报告十分详尽,可每次将报告呈给老板时,老板总是随意地翻一翻,不置可否。这个职员很是不解,为什么明明写得很好的报告却得不到老板的认可呢?

后来,一个在职场打拼多年的成功人士提醒他:“你的报告写得好,如果附上一份简短的概要,那就能行得通了。”

这个职员懂得了这个道理,以后在写报告做方案时,就附上一份简短的概要,他的报告果真就很容易通过了,很容易得到老板的认可了。

这就是简短概要的威力。

作为一个老板,他一天的工作已经够忙碌的了,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仔细阅读报告方案。如果你在给他的报告里附上一份简洁的概要,老板接到你的报告时,能够先阅读这份概要,通过阅读这份概要,他就能节省时间,迅速知道你的报告内容,快速作出决策。

如果你没附上概要,由于老板事多人忙,加之讲求效率,往往无心细看,很多时候还会产生一种厌倦感,你辛辛苦苦做出的报告就有可能被老板否定,甚至变成一卷废纸,自然难以得到认可。

另一方面,概要本就是报告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每一本书都应该有一个准确的目录一样。没有概要,这个报告就是不完整的。把一份不完整的报告扔给上司,当然是一种不负责任、做事虎头蛇尾的表现,自然会让上司反感,因此,在给老板的报告里预备一份概要,是把事情做到位的关键。

概要就是报告中重要内容的缩写,如此,老板在有限的时间内就知道你报告中要传达的内容。老板因此还会认为你是一个精明且有心的人,从而肯定你的工作能力,也许某一日,会把晋升的机会摆在你面前。

5把自己变成一颗闪亮的珍珠

一个女孩,从一所著名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一家同样著名的公司上班。两年过去了,她还是一个无名小卒。面对挫折的职业生涯,她每天都感叹怀才不遇,情绪非常低落。

休假回家时,父亲默默地把她带到海边,他从海滩上捡起一粒沙子,然后又随便扔在了沙滩上,对女儿说:“能把那粒沙子捡起来吗?”女儿无奈地摇了摇头。

父亲默不做声,拿出一颗光彩夺目的珍珠,也是随便扔在沙滩上,说:“把它捡起来。”女儿轻而易举就把珍珠捡了起来。

“现在明白了吧?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是因为你现在还是一粒沙子。要想成功,你就要把沙子变成珍珠。”

女儿无神的眼中立刻闪出希望的光芒。一年后,她成了那家公司的部门经理。

职场就是这样,要想引人注目,脱颖而出,你就要把自己变成珍珠,这样才能光彩照人。

保持沙子的本色

王蕊大学毕业后,听从了早年毕业的师兄师姐的“谆谆教诲”:能力才干重要,人际关系更重要。所以,她非常看重上司和同事对自己的看法。

第一天上班,她换上新买的皮尔·卡丹职业套装,想给公司的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可那天正好有几个客户来,他们一进办公室,就看到她“气宇轩昂”的衣服,争相跟她握手,口口声声说“主任真是年轻有为”,弄得她一脸尴尬,而主任则在一旁铁青着脸。

为了处理好人际关系,她看了不少“办公室兵法”之类的书。现在到实践那些“生存法则”的时候了,可她发现这些法则无一例外地是要人们扭曲个性、放弃原则。见谁都笑脸相迎,说话做事顾虑重重,生怕一不留神得罪了谁。在一次会议上,主任征求大家的意见,大家都模棱两可地说了看法。轮到王蕊发言时,主任投来期待的目光。如果她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就表明自己支持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她思前想后最终还是说了些等于什么也没说的话。主任很失望,但仍笑呵呵地说,没想到小王还挺成熟的。

这件事对她刺激挺大。她意识到新人其实是一种荣誉,在意味着幼稚的同时,也意味着敢想敢说敢做。“妆”固然是要化的,但“化妆”不等于“搔首弄姿”,不能以牺牲个性为代价。做事就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保留自己的本色。

其实,珍珠如果没有了那一粒沙子的心,也不会成为珍珠。你如果丢掉了自己热情、朴实的沙子本色,就可能误入歧途。

珍珠要慢慢地形成

万事不可急于求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拔苗助长”,只有死路一条。从沙子到珍珠的过程是缓慢的。沙粒落入珍珠的贝壳里,为了减轻疼痛珍珠蚌不断地分泌出珍珠质,把沙粒包裹起来,经过若干年的包裹,才会形成一颗璀璨的珍珠。

红果刚刚进入公司,就想一鸣惊人,想高标准完成上司交给的任务,以显示自己的实力与才干。于是她第一次独立处理工作时就选择一些难度高、连公司的元老都觉得难以完成的工作。最终结果可想而知,工作成果根本达不到标准,成本却大大超过了预算,不但没有一鸣惊人,反而被上司严厉地呵斥了一顿。

在公司里,万万不可急于求成,刚刚加入公司应先了解公司的人和事,了解工作的运作流程,了解自己在工作中所处的位置和未来的发展。在充分了解了公司和自己的基本业务后,要认真工作,慢慢积累,不要妄想一口吃个胖子。

在熟悉了各种情况,积累了一定“资本”后,你还要学着思考:公司对你的期待和你实际取得的工作成绩有没有差别?差别在哪里?你的工作可能为你带来多少表现机会?你应该怎样在最短时间内在工作业绩方面获得大家的认同?把这些问题写下来,同时记下你目前负责的工作,慢慢完善自己,让自己的优点慢慢地发挥出来,这样,你才能在公司里慢慢地被光环笼罩,成为珍珠。

学会给自己止痛

珍珠蚌为什么会分泌珍珠质?是为了止痛。如果不会止痛,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那就分泌不出珍珠质,那沙子就永远不能变成珍珠了。

所以,在职场上,当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你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给自己止痛。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成长和发展。你可以把困难当做是一种锻炼,当你不断战胜挫折后,你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而这些能力就是你止痛的珍珠质,积累多了,能力强了,你就会成为一颗夺目的珍珠。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机会也不总是顺风而来,蕴藏在挫折背后的机会是弥足珍贵的,足以改变人的一生,所以,在任何时候面对挫折,都应该抱着一种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如果你想成功,就不能因挫折而让成功的机会溜走,也不能因磨难而让成功的机会埋没,在你面前出现的逆境只是人生道路上所必然遭到的困境,它是完全可以摆脱和克服的。任何挫折都孕育着机会,而这种机会的潜力都是十分巨大的,那些善于抓住机会的人,十分乐于在挫折中提高自己,因为他们知道,挫折将把他们推向又一个更高的起点,就像珍珠蚌会因疼痛而分泌更多的珍珠质一样。

提防鱼目混珠

珍珠蚌总是紧紧关闭着坚硬的蚌壳,提防异己分子鱼目混珠,直到把珍珠炼好才松开。

你在职场中也是一样,当你慢慢修炼到快发光的时候,总有一些不怀好意者企图鱼目混珠,扰乱上司的视线,甚至把你的业绩占为己有,让上司看不到你这个快要成形的珍珠。

何敏口齿伶俐、活泼可爱,是做业务的一把好手,她的业绩在公司里更是遥遥领先。有一次,何敏要出差,同事米兰也想去,但怕争取不到业务报不了差旅费。何敏就热情地说:“我一个人也是住标准间,两张床,不如咱们一起去吧。就算你不能报销也只是付车费损失不大。”到目的地后,米兰说她身体不舒服,窝在宾馆里不出来,何敏打电话时她都听得清清楚楚。第二天,何敏搞定了一个大客户,约定晚上七点签协议。打完电话,何敏就把手机放在桌上,高高兴兴地冲澡去了。

她没想到,此时米兰已经在她手机上找到了那个客户的电话号码,并且联系到了那个客户,独自与对方签协议去了。事后何敏后悔也晚了,协议上明明签的是米兰的名字啊,自己辛辛苦苦做出的业绩被人家抢了。

这就是鱼目混珠。竞争越激烈,打击别人、窃取别人劳动果实的行为和手段就越层出不穷,你如果不想让自己的辛苦所得成为他人盘中餐,让自己真正修炼成珍珠,就要关闭自己的蚌壳,学会保护自己。比如不要轻易给别人看你的客户资料,不要轻易告诉别人你的电脑密码,把重要的文件保存好,等等。还要与“小人”拉开距离,不给那些“鱼目”留有“混珠”的机会。

没有人天生就是璀璨的珍珠,每颗珍珠都是由沙子形成的。如果你经历了以上几个阶段的磨炼,努力完善自己,你就能成为公司里闪亮的珍珠,到那时,还愁上司不重用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