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
1815300000146

第146章 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②!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③。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④。男儿既介冑,长揖别上官⑤。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⑥。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⑦。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⑧。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⑨。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①垂老:接近衰老。

②焉用:哪用。完:全。这里指保全生命而活下去。

③投杖:抛弃拐杖。辛酸:悲伤。

④骨髓干:指身体衰老。

⑤男儿:老人自称。介:铁甲。冑(zhòu宙):军盔。长揖:士兵因甲冑在身,所以长揖不拜。上官:指地方官。

⑥岁暮:一年将尽的寒冬腊月。

⑦孰知:分明知道。这两句说,明明知道是生离死別,在分别时又哀伤老妻在寒冬还穿着单衣。

⑧劝加餐:意思是希望对方保重身体。

⑨土门:地名,在今河南省孟县附近。壁:壁垒。杏园:地名,在今河南省汲县东南,逼近黄河,唐代又称杏园渡。

⑩“势异”两句说,眼前的军事形势和相州溃败时不同,不至于马上就会战死。

离合:这里是偏义复词,偏重分离。衰:老年。盛:壮年。端:这里作方面讲。

迟回:徘徊。竟:终。

“万国”两句说,天下都因战乱而征兵,战争的烽火已在四野燃烧。

丹:红色。这两句说,战乱不已,死人的尸体遍野都是,连草木都被腥气所染,鲜血使河流原野都成为一片红色。

盘桓:留恋不前。

蓬室居;贫穷人家的居室。塌然:崩坏的样子。这里形容极度伤心。

本篇是“三别”中的一首,作于乾元二年(759)。相州溃败,洛阳岌岌可危,长安震动。为了扭转危局,急需补充兵力,于是统治集团在洛阳以西,潼关以东强拉硬抓,老汉、老妇也被强迫服役。诗中通过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被征服役时沉痛的控诉,深刻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以及安史叛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这首诗是杜甫的现实主义名篇之一。诗人抓住老人因平乱已献出子孙,而且自己也被迫抛妻弃家的典型事件来细腻描绘,寓主观评价于客观事物的描述中,让老人直接表现他在生离死别之时的活动和极为悲愤的心情,细致生动,使人如闻其声,形象十分鲜明。在结构上,从老人被强征服役投杖出门起,层层展叙,突出与老妻的别情,收束在决然投杖上路,详略得当,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