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
1815300000177

第177章 梦李白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①。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②。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③。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④。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⑤。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⑥?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⑦。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⑧!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⑨。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⑩。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①已:止。吞声:哭不成声。恻恻:悲伤。这两句说人生的离别,生离比死別更苦,死别不过一阵痛哭(不会再存重见的希望),生离却会因经常盼望而伤悲。

②江南:泛指长江之南。瘴疠:指我国南方热湿地区流行的疾病,例如恶性疟疾,古人就以为是瘴气所致。逐客:被遣送到远地的人,指李白。

③故人:指李白。这两句说,李白来到我的梦中,这是由于我经常想念他。

④平生魂:生人的魂。一般古人相信人有魂魄,死后就离开肉体。生人的魂魄有时也会离开人体活动,进入梦境。这两句说梦中所见恐不是李白的生魂而是鬼魂,道路遥远,情况难料。

⑤这两句设想李白的魂魄来时先经过南方的枫林,去时先经过北方的关塞。

⑥这两句是对李白说:你已失去自由,如鸟在网里,何以能飞越关山,来入我梦呢?

⑦这两句说梦醒时见屋上落月的光辉,还以为月光正照着李白的容颜。意思就是说李白的形象仿佛还在眼前。

⑧这两句说望李白平安归去,不要掉进江湖被蛟龙吞食。这话可能作为比喻,希望李白处处提防,不要遭人暗算。

⑨游子:指李白。这两句以浮云比游子的飘荡(这是诗家常用的比喻)。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的诗句。

⑩这两句说,李白三个夜里来到我的梦中,这样对我相亲之情表现平素对我的厚意。

局促:匆匆不安的样子。这两句说,在梦中,李白每次告辞的时候,总是郁郁不乐,凄切地诉说:来一趟真不容易。下面“江湖”二句就是他的诉说。

这两句说,李白每次辞别出门时都苦闷地抓头发,似乎是因为不能实现他生平的志向。

冠盖:指有重要官职的人,这种人头上加冠,车上有盖(伞)。京华:京城。斯人:指李白。憔悴:指穷愁潦倒,不得志。这两句说京城里有重要官职的人都挤满了,偏偏李白穷愁潦倒,总不得志。

网恢恢:《老子》一书中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恢恢是宽大貌。这两句说,谁说天网宽大呢,象李白这样的人到老也还无辜受累,失去自由。

身后:死后。这两句说李白一定会传名千古,不过他的晚年却是很寂寞的。本诗最后六句都是为李白的遭遇表示不平。两诗一开始就说生离死别,末尾又提到身后之名,杜甫始终认为李白处境危苦,生死难料,所以笔下随时流露出疑惧。

李白因参加过永王璘的幕府,受到连累,被判罪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遵义附近),中途遇赦放还,时在759年秋。当时杜甫正在秦州,连续写了几首怀念李白的诗,包括《梦李白二首》。杜甫写这两首诗的时候,只知李白被流放,还不晓得他被赦免回家,所以在第一首里说“逐客无消息”,又说“君今在罗网”。甚至怀疑他身遭不测,死于道路。李白幸而不曾如杜甫所担心的死在流放途中,但他虽被恢复自由,却始终被废弃。他一向所抱为国家“扫胡尘”的志愿终于不能实现,就连以文章被录用的希望也成了泡影。杜甫在第二首里所说的“若负平生志”,“斯人独憔悴”,不幸而言中。

这两首诗内容各有重点,第一首重在关心李白的安全;第二首重在嗟叹李白的失志。两首都恻侧动人,表现出杜甫对李白同情和相知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