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
1815300000383

第383章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魏明帝青龙九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②。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③。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④。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⑤。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⑥。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⑦。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⑧。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⑨。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⑩。

①金铜仙人:王琦《汇解》引《三辅黄图》说,汉武帝造神明台,“上有承露盘,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

②青龙:是魏明帝曹睿(ruì锐)的一个年号。青龙元年:据《魏略》应为魏明帝景初元年(237)。诏:诏令,皇帝的命令。西取:魏建都洛阳,西汉建都长安,在洛阳西,魏明帝派官到长安拆运铜人,所以说“西取”。汉孝武:即汉武帝刘彻。前殿:殿前。

③临载:当起运时。潸(shān山)然:涕泪下流的样子。据《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注引《汉晋春秋》:“帝徙盘,盘拆,声闻数十里。金狄(铜人)或泣,因留于霸城。”

④唐诸王孙李长吉:李贺是唐宗室郑王的后代,故自称“唐诸王孙”。遂:于是。

⑤茂陵:汉武帝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汉初叫茂乡,后武帝葬此,称为茂陵。刘郎:指汉武帝。秋风客:汉武帝曾作《秋风辞》,中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之句,所以称他为秋风客。夜闻马嘶:夜里听到汉武帝幽灵活动时的仪仗队中的马叫。《太平御览》卷八十八引《汉武故事》说:“甘泉宫恒自然有钟鼓声,候者时见从官卤簿似天子仪卫,自后转稀。”李贺这句所写,当系依据《汉武故事》所载的这一内容。

⑥画栏:指汉武帝宫殿里彩绘的栏杆。悬:挂着。秋香:指桂花。三十六宫:汉代班固《西都赋》说,长安有“离宫别馆,三十六所”。土花:苔藓。这两句说,画栏里的桂花树,仍旧挂着秋天发出芳香的花蕊;而三十六宫却一片荒凉,长满了碧色的苔藓。

⑦指:直指,直往。东关:函谷关。酸风:凄凉的风。眸(móu谋)子:眼中的瞳人。这两句说,魏官拉车把金铜仙人运往千里之外,函谷关吹来的酸风射向铜人的眼孔。

⑧将:共,与。汉月:曾经照过汉代的月亮。君:指汉武帝。这两句说,只有旧时的月亮还和我(铜人)一道,寂寞地离开了故宫;思念旧君的眼泪,似铅水一般地滴落着。

⑨客:指金铜仙人。咸阳:秦代都城,旧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这里借指长安。咸阳道:当时由长安至洛阳的通道。这两句说,在咸阳道上,为金铜仙人送行的只有秋风中的衰败的兰草;老天若有感情,也会因此感到悲伤而衰老。

⑩渭城:即秦咸阳,这里借指长安。这两句说,金铜仙人独自携带着承露盘,在月儿照着的荒凉的郊野中行进;渐离渭城远去,其所听到的渭水的波声也就渐渐地小了。

作者在诗序中,郑重其事地标出自己的身份是“唐诸王孙”,这就清楚地表明,他写这首诗,是借汉武帝故事,抒兴亡之感,希望统治者不要重演历史的悲剧。这首诗大概是他辞去奉礼郎的九品小官,离京赴洛阳转回家乡时写的。仕途失意,朝政腐败,瞻念前途,百感交集,于是借历史题材,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描写金铜仙人的不幸遭遇,来吊古伤今。“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涉想奇绝的诗句,不仅反映了他对前代王朝灭亡后,遗迹被拆毁的深切同情,而且寄托着他对李唐王朝未来的无限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