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
1815300000090

第90章 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②。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③。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④!

①乌栖曲: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题名。

②姑苏台:故址在今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为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建,三年乃成,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相传台上建春宵宫,凿天池,造青龙舟于池中,舟中盛设妓乐,夫差与西施于春宵宫或天池中不分白昼黑夜地饮酒作乐(见《述异记》)。乌栖时:乌鸦归巢栖息的时候,即黄昏的时候。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

③吴歌楚舞:泛指南方乐舞。欲:将要。“青山”句:形容黄昏时落日衔山的景象。

④银箭金壶:古代计时器。用铜制成贮水的壶,底凿小孔,使水点滴下漏,水中立一支刻有度数的箭,随水下降,依次显出度数,以表明时间。漏水多:指时光过去甚多。月坠江波:指天快亮了。东方渐高:东方渐渐发白。“高”是“皜”的假借字,白的意思。语本汉乐府《有所思》:“东方须臾高知之。”奈何:怎么办。奈乐何:(东方渐渐发白了)对于吴王寻欢作乐,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意思是说他们不分白天黑夜地在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

这首诗是李白入长安前漫游吴地时所作,通过写吴王夫差日夜寻欢作乐,讽刺了那些过着腐朽糜烂生活的封建统治者。全诗意深而词婉,表现了李白乐府诗艺术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特点是:一、把点时点地同渲染环境气氛、暗舍讽谕融合一体。前两句既点明了吴王寻欢作乐的地点和时间,又描绘了姑苏台上秋林暮鸦,一片清冷的景象,象征着吴国国运的衰落,寄寓着对吴王醉心女色,荒废国事的深刻讽刺。二、不正面写吴王如何作乐,只就时间的流逝着笔,中四句用落日、坠月的鲜明形象,揭露吴王在轻歌曼舞中无止境地追求淫乐。三、一声长叹,收束全篇。最后一句是诗人画龙点睛之笔,内涵丰富,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