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
1815300000091

第91章 蜀道难

噫吁,危乎高哉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③!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④。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⑤。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⑦。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⑧。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⑨。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⑩。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①蜀道难:古乐府曲名,属《相和歌·瑟调曲》,古代诗人常用来描写蜀地道路的艰难。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一说:“《蜀遭难》自是古曲,梁、陈作者,止言其险,而不及其他。(李)白则兼采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趦趄,形胜之地,匪亲弗居’等语用之,为恃险割据与羁留佐逆者著戒。”

②噫吁(yī xū xī依需西):惊叹声,蜀地方言。危:高。乎、哉:都是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③蚕丛、鱼凫(fú扶):传说中的远古蜀地两个国王的名字。何:多么。茫然:遥远不清楚的样子。

④尔来:从那时以来,即从蚕丛、鱼凫开国以来。四万八千岁:形容时间非常漫长。秦塞:秦地,即今陕西省中部地区。古称秦为“四塞之国”,故称“秦塞”。通人烟:人们来往交通。

⑤西当:西面遇着。这是以长安为中心而言,由秦入蜀,大致方向为由东向西。太白:见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注④。鸟道:鸟飞的路线。绝:度,越。峨眉:见李白《峨眉山月歌》注①。巅:山顶。

⑥摧:倒塌。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的一个神话说:秦惠王许嫁五个女子给蜀王,蜀王派五个力士去迎接,在返回途中,遇见一条大蛇钻进山洞。五力士扯住蛇尾,使劲一拉。把山拉倒了。五个力士和五个女子都被压死,山即分成五岭,从此秦、蜀两地才能交通。天梯:形容高峻的山路象登天的梯子一样陡。石栈:在山岩上凿石架木而构成的栈道。

⑦六龙:古代神话传说,太阳神的车夫羲和驾着六条龙拉的车子,载着太阳神在天空运行。六龙回日:六条龙拉着太阳神转回去。高标:指山的最高峰。这句形容蜀山之高,可以阻挡太阳的运行。冲波:奔腾冲击的波涛。逆折:波涛回旋曲折。回川:弯曲的河流。这句形容山下河流的汹涌回旋的样子。

⑧“黄鹤”句:形容山峰高到连善于高飞的黄鹤都飞不过去。猿、猱(náo挠):都是猴子一类的动物,动作敏捷,善于攀登。愁攀援:为攀援而发愁。这句形容山下川流险急,连猿猱也为难以攀援过去而发愁。

⑨青泥:山岭名,在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北,是由秦入蜀的要道。盘盘:形容道路曲折回旋的样子。百步九折:百步之内拐九道湾。萦,环绕。

⑩扪(mén门):摸。历:经过。参(shēn深)、井:都是我国古代天文学上的星宿名,参是蜀的分野,井是秦的分野。胁息:收敛着气不敢呼吸,形容心情紧张的样子。抚:摸。膺(yīng英):胸。这两句说,山路高到好象要摸到参星、擦过井宿,使人紧张得屏声敛气不敢呼吸;用手抚摸心胸,坐下来长时间地发出惊险的叹息。

君:这里泛指西游蜀地的人。畏途:可怕的路途。(chán谗)岩:险峻的山岩。

但见:只见。悲鸟:发出悲哀叫声的鸟。号古木:在古老的林木上哀叫。

子规:鸟名,又名杜宇、杜鹃,叫的声音好象说“不如归去”。啼夜月:啼叫于夜月之下。

凋:衰谢。朱颜:红润的脸色。朱颜衰谢是衰老的意思。

去:距离。盈:满,足。倚:靠。绝壁:陡峭得不能攀登的岩壁。

湍(tuān):急流。瀑流;瀑布。喧豗(huī辉):哄闹声。(pēng烹):水撞击岩石声。这里作动词用,撞击的意思。转:翻动。壑(hè赫):山沟。万壑雷:在千万条山沟中发出雷霆般的响声。

嗟(jiē接):叹词。尔:你。胡为乎:为什么啊。

剑阁:地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即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的一条阁道。峥嵘、崔嵬(wéi维):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一夫:一人。当关:把守关口。莫开:不能打开。

所守:把守关口的人。匪亲:不是亲信。狼与豺:比喻叛乱者。

吮(shǔn):吸。这四句形容蜀地如果一旦发生叛乱,蜀地人民将要遭受灾难的情景。

锦城:即锦官城,为成都的别称。故城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

咨(zī资)嗟:叹息。

这首诗作于天宝初年。关于它的主题思想,说法不一,我们认为是借写送友人入蜀,极力描绘蜀地山川的险要,预示这样的地理条件,易为野心者所利用,以期唤起朝廷的注意,慎择守宰。因而诗中寄寓着作者的隐忧,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作者的这种预示,也为安史叛乱后蜀中多次发生的动乱所证实。

李白写这首诗,是依据自己在蜀地生活多年的实际经验,驰骋想象,采用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运用高度的夸张,以雄健纵逸的笔调,生动形象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韵律,描绘出一幅惊险奇丽的蜀地山川的图画,具有波澜壮阔的意境,从而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积极浪漫主义的杰出的名篇,典型地反映了作者特有的艺术风格。唐人殷璠在其所辑《河岳英灵集》中惊叹此诗“奇之又奇”,说“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又,孟棨《本事诗·高逸》载:李白初至长安,贺知章往访,见此诗,“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可见此诗艺术成就之高。

全诗分为三段。自首句至“猿猱欲度”句为第一段,先连用两个惊叹句渲染气氛,接着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紧扣诗题。下面以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具体地描写“蜀道之难”,在读者面前展现一幅极原始的蜀地山川的图景。又以黄鹤难飞、猿猱愁攀等巨大的夸张,给人以山川险峻,难以逾越之感。从“青泥何盘盘”至“胡为乎来哉”为第二段,进一步把蜀地山川的险恶,描绘得惊心动魄,并对友人西游入蜀表示惋惜之意。从“剑阁峥嵘”以下为第三段。在上两段的基础上,指出在如此险要的地方,如果“所守匪亲”,就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诗人不仅把自己的隐忧,在此暗示给了读者,而且预示蜀地将发生动乱,希望入蜀的友人不要留恋锦城之乐,再一次叹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同前面呼应,收束全诗,深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