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谜失国度
18160700000026

第26章

“简单描述一下吧。”苏与洋说着。

“该怎么和你说呢,实际上我参与调查的大多都是介于史实和传闻的地方,缺乏考察依据,但是又存在着各种可能。”时不时的吸入一口面,余大勇慢慢的讲道,“现代人对于过去的了解太少了,万千年来消失于世人眼中的东西数也数不清,无论是微不足道的传闻,还是各种猜测,都有对其查证的必要。这一次我得到了一些消息,在四川偏东一带,或许有着与某位远古伟人有联系的遗迹。”

端起大碗,余大勇喝下了一口面汤,一边喊着爽,一边口齿不清的说道:“于是,我准备近期去打探一次。”

听着余大勇单方面的述说,苏与洋一言不发,等余大勇话说完了,才想了一会儿,问道:“我很好奇,你现在到底是在做什么工作,怎么会参与这样的委托?”

得意的笑了笑,余大勇扬起头说:“我现在算是考古界战斗在前线的斗士,怎么样,有没有被吓到?”

转头看着门外,苏与洋想了一会儿后说道:“我总觉得你做的这些事没有走正规途径,但也说不上犯罪。”

还没咽下的一口面汤差点喷出来,余大勇尴尬得笑了笑,不否认的摆手说:“嘿嘿,先别说这个,刚才我的提议怎样,有没有一点兴趣?”

“我了解得太少了。”苏与洋摇着头说道,却也没有立即推辞。

点了点头,余大勇表示理解,回答道:“我掌握的消息也不是随口乱说的,这次的目的地是一个叫累母湖的地方。”

“累母湖?”

低声念了一次地名,苏与洋皱起了眉头,中国天大地大,大大小小的湖泊水域无数,没有听闻的小湖泊更是数也数不清,但是他却似乎对这个地名有些耳熟,也仅仅是耳熟而已,对“累母湖”的记忆却是没有丝毫,苏与暗自回想着,短时间里没也有想起来,就没有答复余大勇。

看着苏与洋疑惑的样子,余大勇以为苏与洋正在考虑这事,也不去催促,自顾自的继续吃面。

房间顿时就只剩下余大勇呼哧呼哧的吃面声。几分钟后,余大勇倾碗喝完了最后的面汤,站起身端着碗筷走到了厨房,随着一阵叮叮当当的刷碗声结束,余大勇回到了房间里,拍了拍圆滚滚的肚皮,似乎还意犹未尽。

院里的盆栽挡住了大部分的视线,苏与洋望着外面,却没有心情观察任何的事物。

“累母湖,就在四川境内,距离不算远,你有兴趣吗?应该还是会想去参观参观吧。”完全的将窗帘拉开,余大勇又一次得向苏与洋问道。

房间里又明亮了一些,余大勇坐回了床边,等待着苏与洋的回答,只见苏与洋张了张口却没有说话,似乎还在犹豫,而余大勇也并不着急,也不催促,既然苏与洋在犹豫了,那么多半是有些兴趣了。

“行,我也去!”

苏与洋一咬牙,语气肯定的说道。

这次倒是让余大勇愣住了,他知道以苏与洋沉稳慎重的性格,多半会说“让我考虑考虑”之类衡量好奇与冒险到底哪边更重,然后拖个几天的时间再给答复,却想不到苏与洋竟然当场直接答应了。

“呃,你这次倒爽快,我以为你还要思考思考再做决定。”余大勇看着苏与洋,忽然笑了起来,继续说,“莫非是迷失之地那一回,让你对这些探险有了兴趣?”

否认的摇了摇头,苏与洋说道:“题外话不说,谈谈所谓的累母湖的概况吧!”

收起了开玩笑的神情,余大勇坐直了腰,说:“这次得到的消息,这个传闻中的累母湖在四川的东部,一个叫盐城的小镇附近,那里是一片面积不小的丘陵地带,很多不高也不低的山包,累母湖就在其中。”

思索了片刻,苏与洋对于余大勇这样简单的情报没法认同,问道:“你总是说传闻传言,到底消息是从什么地方听来的?”

神秘的笑了笑,余大勇一摆手,说道:“这个你别管,以后有机会我再向你说明,反正这些消息不是空穴来风,多余的事我也不想做,正是因为有着可能性才有探索的价值。”

苏与洋没有因此生气,不打算继续询问,点头说道:“行,你就继续卖关子吧!这事先这么说定,什么时候去,给我个时间地点。”

站了起来,余大勇在一堆书中翻来覆去,找到了日历看了看,说道:“今天十二月十八号,原定计划是这个月二十二号去,不过我们得提前一天去,也就是大后天,你还到我家来汇合,早上尽量早一些吧!”

“行,你说了算。”

苏与洋也站起身,看了看门外,回头说:“那今天就这样吧,反正你也没打算和我细说,我就先回去了,大后天一早我直接来找你。”

余大勇点头同意后,苏与洋也就离开了四合院,返程回家。

实际上,苏与洋也有着自己的考量,这个余大勇曾经跟着他父亲出入过一段时间,对于接触不多的父亲,苏与洋也想试着去了解,而现在的余大勇很可能就是受了当年苏与洋父亲的影响,进行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计划,当年的苏与洋并不想去了解,只当两人是兴趣所至,现今看来,似乎又不是那么简单,余大勇不肯多说,苏与洋想要了解其中,只有同余大勇一同行动。

回了家的苏与洋想着查看一下书房里父亲留存的书籍,希望能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结果老爷子的笔记倒是不少,只是看起来都是些随意涂鸦的杂乱线条,以及一些歪歪扭扭的不连贯的汉字。

对于这些不明意义的笔记,苏与洋想着有机会便去查查看,也许其中记录着人名地名什么的。只是在八十年代初,所谓的查阅,也不过就是去图书馆、书店之类的场所,从公众书籍里获得想要的信息而已。子城的书店不多,而且规模很小,图书馆更是没有,因此苏与洋短时间里也没办法对笔记内容展开调查,只得作罢。

随着一阵脚步声,周芸走进了书房,看着苏与洋盯着奇怪的笔记本唉声叹气,问道:“怎么了,看你一回来就到了书房。”

正发呆的苏与洋听到声音,抬起了头,见到是周芸,苦笑着说道:“算不上什么事,只是老头子一些过去的事。”

“对了,这个月二十一号我要外出两天。”正在周芸准备离开的时候,苏与洋突然说道。

想着苏与洋可能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周芸也不追问,点了点头。